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2章

    “那我们家能跟别人家比吗?”周四郎道:“我们既不下地干活儿,在城里也没活计,人家是忙得没饭吃,我们呢?”

    三人齐声道:“我们也是忙的。”

    “是啊,好忙,好忙啊,忙着洗一套衣裳吗?”

    大吉也回来了,默默地坐下拿了筷子,周四郎先动筷给满宝夹了一块肉,大家这才开始用饭。

    书房里的兰先生听着隔壁的热闹,抬头对庄先生笑道:“收到这样的三个弟子,你也算得偿所愿了吧?”

    庄先生对他笑笑。

    兰成许久不说话,给自己和庄先生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才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个痴人。”

    庄先生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对他笑了笑。

    兰成便叹气,侧首看向了外面,看着已经完全昏暗下来的天空道:“就不怕他也出不了仕吗?”

    庄先生不在意的道:“不能出仕,也自有别的用途,我这些年不也教出了许多学生吗?好歹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

    兰成便知道他多年的执念是不可能靠他一番口舌便能去掉的,便顺势转开了话题,“闹鬼的事是怎么回事?要不是用晚食的时候家里人说起今儿县衙出了一桩奇案,我都不知道你这儿闹鬼了。”

    庄先生闻言便哈哈大笑起来,乐道:“三个孩子瞎胡闹,把装鬼的人吓着了而已。”

    第549章

    大家都好忙

    和庄先生他们一样正喝酒吃饭的人却没他们这样的好心情,李二郎被请到了节度使的府上,不到两刻钟,益州王便赶了来。

    然后他便移驾去了益州王的府邸,他们的晚食就是一场酒宴,大家吃吃饭,喝喝酒,顺便还赏一下歌舞。

    益州王很谦恭,也很担心李二郎的安全,“皇兄只带了贡堂兄出门,万一路上遇着个什么……”

    李二郎便挥手笑道:“五弟不用忧心,我大晋如今百姓安定,这又是在你的封地上,我怕什么?”

    益州王便笑道:“这倒是,皇兄难得出京,那这次可要多留益州几日,益州有几处地方是很好玩的。”

    李二郎笑着应了一声“好”。

    双方言笑晏晏,但宴席散去后,却各自找了自己的心腹说话。

    一直跟在李二郎身后的那个一脸络腮胡的中年人跟着李二郎进屋,低声禀报道:“圣上,能扫去的痕迹都扫了,但他不一定就查不出来。”

    李二郎不在意的挥手道:“查出来就查出来吧,不过是找些当地的百姓,游商说说话罢了,也没不可对人言的东西。”

    李贡低声应下,“庄洵那边,能扫掉的痕迹都扫掉了,但那天您与那三个孩子在酒楼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虽我们的人叮嘱过了,但说不定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李二郎想了想后道:“让人留意些就行,只是几个孩子而已,五郎未必会做些什么。”

    李贡应下,“神武军现在益州城外待命。”

    李二郎便叹了一口气,李贡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来前,母后特意提过,让我多看顾五郎,可这一路走来,我想,我若是再看顾,恐怕这益州的百姓更没有活路了。”

    李贡皱眉。

    “那三个孩子话说得不好听,却再有道理不过,益州水患,朝廷不仅免了三年的赋税,还拨下了赈济的粮食,可你看这益州内外,流民依然不少,粮价依然高涨。”李二郎是有些生气的,“这益州可是他的封地!”

    “圣上,但您也说了,益州内外的官员也都是朝廷任命的,依臣看,还是张世德没做好,剑南道皆是他管辖,但看绵州一带,情况却要好不少。”

    “哼,绵州又好多少?”李二郎生气的道:“也就罗江县强些,可罗江县本是个下县。益州之祸,到底是张世德无能,还是他有能却不能做,朕看还得再查。”

    李贡见他都用自称了,便知道他是真的生气了,不敢再劝。

    他们这位皇帝很骄傲,且也很礼贤下士,平时与人很亲厚,出门在外更喜欢人叫他二郎,就是在宫里,与近臣说话时也都是以“我”自称,只有生气或需威严时才用“朕”这个自称。

    李贡退下,守在外面的古忠则领着人端了热水进来,低头轻声道:“陛下,洗漱休息吧。”

    李二郎轻轻地应了一声。

    而距离这不是特别远的院子里,益州王一脸阴郁的问:“查到了吗?”

    “查到了,说是跟五个人吃的饭,其中有三个还是少年模样,似乎也是在路上遇见的,在包厢里问些益州的情况。”

    益州王问道:“人呢?”

    “没找到,这一路上,皇帝跟不少人接触过,都是随便接触的,那些人一混入人群中就很难找到了,何况似乎还有人在有意的扫去痕迹。”

    “所以你们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了?”

    心腹低头。

    益州王抄起桌上的茶杯就要砸,却想到不远处住着一个皇帝,有那个讨人厌的人在,他显然不能像以前在自个家里那样自在,想砸杯子就砸杯子,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想打人就打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茶杯重重的放到了桌子上,阴着脸道:“再去查,动作小些,再让他们知道,你们也不用回来见本王了。”

    下了命令,但他怒气未消,沉声道:“养你们也是够无用的,皇帝都在益州城里逛了两天你们才知道,下次是不是我益州王府邸被神武军包围了你们才查探到神武军来益州城了?”

    心腹跪在地上冷汗淋淋。

    “滚出去。”

    心腹立即低着头后退,轻轻地将门掩上后心里叹了一口气,益州城每日进出这么多人,皇帝又这么低调,谁会知道进城的那五人里有皇帝?

    其实他觉着他们已经很厉害了,竟然能在茫茫人海中发现皇帝,还要设计张大人偶遇皇帝,将他的身份叫破。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能埋在心底,他是不敢往外说的。

    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转身忙碌去了。

    忙碌的理由千千万,但忙碌的人的状态却是一样的,唐县令现在也很忙,吃过晚食,婉拒了妻子的一起赏月的邀请,他头秃的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处理公文。

    然后还要再处理一下自己的信件。

    家里送来的信,亲友送来的信,以及同窗送来的……

    唐县令将不重要的信都丢在一边,从一堆信里翻出杨和书的,展开看了看。

    他摊开了纸正想写一封回信,想到明天就要去看杨和书说的小友,便又收了笔,算了,还是明儿见了人再回信吧。

    唐县令将杨和书的信收起来,唐太太正好端了一碗汤进来,温婉的笑道:“忙完了就用一碗汤吧,你看你也是,明儿就要休沐了也忙不停歇。”

    她将碗放到他的跟前,柔声道:“明天有空,我们一起出去踏青放风筝吧。”

    “明天我没空,”唐县令拿过碗道:“明儿要去康学街拜访一位先生,恐怕一整天都抽不出时间来了。”

    唐太太闻言,伸手从他手里拿过碗,板下脸来,“这汤有些凉了,你还是别喝了,晚上吃多了容易积食,还是睡觉吧。”

    说罢端着汤走了。

    唐县令眼睁睁的看着她把碗端走了,收回伸着的手,叹了一口气,起身回屋去休息。

    牺牲了休沐时间的唐县令一大早便坐着马车来到了康学街,他在巷口便下了车往前走,才站到院外便听到了里面的读书声,他忍不住停驻脚步听了好一会儿。

    第550章

    心动

    唐县令靠在墙壁上听着里面的读书声,宛若回到了国子监。

    他已经外放当县令两年多了,加上在京城一年多的官涯生活,他总觉得国子监的生活离自己很遥远,很遥远了。

    “啊!”一声叫声起,唐县令回神,这才抬手敲门,同时里面的声音也传了出来,“一大清早便打瞌睡,白二,去给我蹲马步背书。”

    然后是一阵脚步声,大门被一把拉开,满宝看到站在外面的人愣了一下,问道:“您怎么来这么早?”

    唐县令就抬头看了一下太阳,问道:“很早吗?”

    “早呀,我们刚吃完早食呢,不过来者是客,欢迎欢迎,您快请进。”说完便冲里面喊了一声,“先生,唐县令来了!”

    庄先生连忙迎出来,刚半蹲下去的白二郎立即站直了,跑进厨房道:“我去烧水烹茶。”

    唐县令忍不住一乐,和庄先生互相见过礼后问:“唐某贸然来访,没有打搅庄先生教学吧?”

    “唐大人客气了,三个孩子虽调皮些,却也自律,让他们自己在院子里读书也行,并无打搅之说,快请上座。”

    说罢将唐县令请到大堂就坐。

    满宝他们一起凑到了厨房,拿了先生带来的茶叶给泡了两杯茶,送到大堂后正要溜出去,却被唐县令留下了。

    庄先生正好问他,“听我这大弟子说,大人认识杨县令?”

    唐县令笑道:“我与他是同窗,还是同年,他在罗江县还好吧?”

    “挺好的。”既然是杨和书的朋友,庄先生便放松了许多,对唐县令也多了两分亲善。

    唐县令此次来一是来看看杨和书很推崇的先生及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的;二嘛,就是问一下白善考试准备的事,看他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一群读书人说话,说的自然也是读书了,和所有做了长辈的读书人一样,唐县令下意识的就要考三个小朋友的学识。

    已经被考习惯的三人每个人都回答了两三个问题,嗯,问题不是很深,满宝三个很满意。

    问题竟然都答上来了,唐县令也很满意。

    然后庄先生就让他们读书去,他则和唐县令在屋里喝茶说话。

    他们才到院子里,周四郎正好买了点心回来,他高兴的扬了扬手中的纸包,笑道:“新鲜出炉的,还热乎着呢,对了,贵客来了吗?”

    三人立即跑上去,闻了闻那股纸都包不住的香味,点头道:“来了,在堂屋呢。”

    周四郎立即打掉他们的手,道:“先呈给客人,等客人吃过了你们再吃。”

    话是这么说,他去厨房把所有的点心拆开摆盘时,还是给他们一人留了一块他们自己喜欢吃的点心。

    三人拿了点心,又在胳膊下夹了一本书,找了块远离堂屋的角落蹲着,一边啃点心一边说悄悄话。

    白善宝:“总感觉今天先生心情不是很好啊。”

    “是不好,我昨天早上打瞌睡最多被敲了一下手心,结果今天竟然要蹲马步。”

    满宝道:“那我们今天乖一点吧。”

    白善宝心有戚戚:“总觉得乖也没用。”

    “那你就努力读书,”满宝道:“再过不久你就要考试了,只要你成绩好,先生就会高兴了。”

    “那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呢,也太长了吧?”

    满宝安慰他,“反正我们在益州城还要待很久呢,以后再出去玩就是了,这一个月我们先读书,我和白二陪你。”

    白二想说别带上我,但想想,他在这儿也没别的朋友,他们要是不出去玩儿,他总不能一个人出门。

    便也叹气着应下了。

    唐县令跟庄先生交上了朋友,他们在这益州城内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

    虽然这靠山在益州城里啥都算不上,但在康学街这一带,尤其是在普通百姓中还是很有些用处的。

    唐县令一直留到了下午才走,临走前告诫了一番看着就很活泼调皮的三人,“闫宅的围墙一时半会儿的修不好,你们没事不要钻过去玩儿,知道吗?”

    他要是不说,三人或许都把闫宅的事忘了,他一提,倒把三人的好奇心提起来了。

    满宝好奇的问,“那边还有什么宝贝吗?”

    “有,”唐县令道:“那边还有一片菜呢。”

    众人:……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反正满宝他们特别乖巧的应了一声,表示他们绝对不会钻过去的。

    庄先生也表示会看住他们的。

    但是,庄先生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家里的,怎么可能看得住他们呢?

    肖家的那面围墙被修好了,但巷子里的那个大洞却还没填上,一连好几天,每天傍晚满宝他们出门洗衣裳时都能看见那个大洞还留在那儿。

    当然,也没人再敢从那里钻进去就是了,听说肖家被判了罚没六成家财,除了肖大郎的媳妇和妻子外,其余人等全被判刑,肖二郎罪名最轻,但也被判了两年。

    据说肖大郎的媳妇打算和肖大郎和离,然后带着儿子改嫁呢。

    又是一天学习后中途休息的时间,庄先生今天出门访客去了,据说是兰先生做东,将以前玩得比较好的几个同窗聚在了一起,所以庄先生可能连晚上都不回来了。

    被留下自习的三人特别的散漫,学习到一半觉得累了,就打算到院子里去坐一坐。

    正好周四郎要出门去订午食了,他拿着篮子出门,问三人,“你们午食想吃什么?”

    “随便吧。”

    “那我随便买喽。”

    三人一起点头,周四郎便走了。

    满宝坐到了门槛上,看着她四哥走远,然后撑着脑袋左转转,右转转,就在她考虑回书房去继续看书时,她看到了巷尾那敞开的大洞。

    白善宝也从院子里出来坐到了她的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问道:“想进去?”

    满宝点头道:“唐县令说里面有宝贝呢,我想进去看看。”

    “他不说了是菜地吗,一看就是骗你的。”

    “是呀,但我还是想进去看一看。”

    白二郎钻出来道:“进去被抓住是要被打板子蹲大狱的。”

    “不会,我们又不拿里面的东西,”满宝理所应当的道:“晋律中没有这一条,你们忘了我们问过先生的。”

    白善宝也有些跃跃欲试,“那进去看看?”

    “趁着大人们都不在,我们走!”满宝站起来,转身就要关门,然后就看到大吉正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

    第551章

    探宝

    三人一起抬头看着大吉,白善宝最先做出邀请,“一起?”

    大吉:……

    他就是个贴身保护的,一点儿也不想做决定,于是移开了目光,侧身站到了一边。

    三人一看就明白了,立即把门关上,看了一眼空落落的巷子,确定没人后就跑到那个洞前钻了进去。

    大吉就站着等他们都钻进去后才一跃从墙头飞进去,他才不钻洞呢。

    他们第一次白天的时候进入闫宅,咋一看过去还挺好看的。

    满宝就说了,“比你们两家都好看。”

    “那也是贪官之家,如今家里也没人了,有什么用?”白善宝问道:“我们要去哪儿?”

    “去花圃。”一直安静的科科突然在满宝脑中道。

    满宝眼睛一亮,道:“我们先去看看他们家的花园子吧。”

    “他家的花园子大部分都给改成了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

    “去看看呗,”满宝先迈步跑去,上次天很黑,只有一个火把的照明,所以她看到的不多。

    这会儿再去看,才发现之前他们看的菜地掩在几棵大树之后,应该是把之前的花被拔了,又将花圃扩展开来种植。

    东一块,西一块的,显然,肖家只拔了一些花草,那些高大的树木没动。

    被拔掉的花草随意的丢弃,绝大部分都死了,但也有些花沾着旁边的泥土顽强的活了下来。

    其中有很多花都是满宝没见过的。

    此时正是开春,花草开始复萌,满宝转了转,找了根棍子要去挖那些花花草草。

    白善宝连忙扯住她,“这么多花草你得挖到什么时候?你要是喜欢,回头我们拿了篮子和花锄过来再挖就是了。”

    白二郎揪了揪问,“这是什么草呀,没开花也看不出来呀。”

    白善宝上去看了看,皱眉道:“像是蜀葵。”

    “咦?”满宝也凑上去看,认真的看了看道:“是像蜀葵,可我只在书上看到过,听说它开的花都是大红色的,特别好看,还有个别名叫‘一丈红’呢。”

    科科道:“收录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