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4章

    满宝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不像是天黑的样子,看来先生要回来还得许久,她便也翻出自己的作业,和白善宝道:“我们也先写作业吧。”

    白善宝叹了一口气,“好吧。”

    三个孩子的样子大吉尽收眼底,不过他什么都没说。

    庄先生一直到夜色昏暗才被人送回来了,他没有醉酒,但似乎也喝了不少,一身的酒气。

    三个小的将他扶到房间里,帮他打了水净手洗脸,想要说话,却又觉着现在不太合适,便又闭上了嘴巴。

    庄先生将毛巾放到木盆边上,看了一眼满宝和白善宝,坐到了床上道:“说吧,有什么事?”

    第554章

    任务

    满宝和白善宝对视一眼,这才硬着头皮的把今天他们偷溜进隔壁闫家的事说了。

    庄先生一点儿情绪波动都没有,显然对三个孩子的调皮早有准备,所以静静地听他们往下说。

    当听到满宝背了她记下的那两段话时,庄先生这才脸色一变,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册子呢?”

    “大吉拿走了,”白善宝道:“他不给我们看,说是已经寄回去给我祖母了。”

    庄先生下意识的看向窗外,那里有一道身影,显然就是大吉。

    三个孩子显然不介意大吉知道他们把这事告诉了他,同样的,大吉也不惧他知道。

    不过想想,这事并不要紧,要紧的是那册子上的内容。

    庄先生揉了揉额头,问道:“你们想如何?”

    庄先生看了眼懵懂的白二郎,目光落在了白善宝和满宝身上,问道:“知道了有这么一本册子后,你们想如何?”

    满宝呆呆的道:“我们不想如何呀,就想着这是罪证,不该上交给朝廷吗?”

    庄先生就叹了一口气,问道:“交给谁呢?”

    白善宝有些底气不足的道:“交给唐县令?”

    这也是他们在益州认识的唯一的官儿了,而且闫宅也是他管着的。

    “之后呢,唐县令受理了,他会怎么做?”庄先生靠在了床头,压了压手让他们坐在脚踏上。

    满宝和白善宝坐下,白二郎也跟着一块儿坐下,他们俩想了想道:“应该是上折弹劾,并将证据移交给大理寺吧?”

    “益州,是益州王的封地,你觉着他的证据能安全的送到京城大理寺吗?”庄先生顿了顿后道:“甚至,你们手里的证据能安全的送到唐县令手中吗?”

    不仅满宝和白善宝,就连白二郎都张大了嘴巴,“难道他们还会杀人灭口吗?”

    “傻孩子,你们看的账册,开头便是大贞九年,而大贞十年水患,他们贪的是什么银子你们心中还没数吗?”庄先生道:“你们想想三年前那场水患死了多少人,事后又砍了多少官员,多添你们几条人命而已,有什么不可以的。”

    满宝有些生气,抬头就要说话,庄先生继续道:“不仅你们,甚至还有你们身后的家人。”

    满宝便怒气一滞,张大了嘴巴。

    “所以大吉拿走是对的,如今你们还小,此事你们还管不了。”

    白善宝不可置信的问道,“那,那就不管了?”这和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可不一样。

    庄先生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道:“静候时机。”

    他道:“你们现在年纪小,做的事总能立时看到效果,但你们却要知道,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事是一时看不到成效的。”

    “春播时,须到秋天才能收获,你三岁识文,却要到这时候才来考府学,可能要到及冠,甚至更久才能入仕为官,这也是一件事,”庄先生慢悠悠的道:“而益州王的事,也要等那个时机到来。”

    白善宝和满宝沉思。

    庄先生也不催着他们,由着他们跪坐着思考。

    半响后,白善宝才点头道:“先生,我懂了,我会将此事记在心中,而不是宣于口中,静等时机到来。”

    满宝也点头。

    庄先生满意不已,想了想道:“你们这两日把《汉书》和《后汉书》找出来看一看,不要流于表面,而是仔细的看一看,细细地数一数,这里面写了几个被砍掉的官儿。”

    满宝眨眨眼,和白善宝一起愣愣的点头。

    《汉书》和《后汉书》里被砍头的官儿,那自然是不会明着列举出来的,还得细细的读,比如《后汉书》第一篇便是光武帝纪,大家正打仗,这期间不算死伤的将士,光是有名有姓的,你打我,我打你,便死了不少人。

    而这期间,你攻我,我反你是常有的事,而庄先生可不止是让他们数人头而已。

    那个头是为什么被砍的,这个头又是为什么没的,那个头生平如何,这个头死后又发生了什么与他相关的事。

    这样一来,他们要看的书就不止是《汉书》和《后汉书》了。

    庄先生将他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列在了纸上,交给他们后便挥了挥手道:“你们也回去歇息吧。”

    白善宝看着一纸的问题,终于想起一件特别严重的事,“先生,我还得准备府学考试呢。”

    所以哪儿有时间去找这么多问题的答案?

    庄先生幽幽地道:“你们有时间去钻墙洞玩儿,还能没时间看书?”

    白善宝缩着脖子心虚的往外走了,满宝也不敢说话,乖乖的跟在后面,白二郎一脸的幸灾乐祸。

    到了外面,大吉正站在院子里看他们。

    白善宝现在没空理他,垂头丧气的回屋去了。

    大吉默默地看着,等他们的灯都亮了,这才敲门进庄先生的房间。

    庄先生并没有躺下睡觉,而是坐到了桌子边,等大吉一进来便示意他坐下回话。

    庄先生现在拿着刘氏和白老爷的高额束脩,随身教导白善宝和白二郎,那钱当然不是白拿的。

    在这个时代,正式拜师的师徒之间便如同父子一般,利益是一同的。

    所以大吉一开始也没想着瞒庄先生这件事。

    他细细地将今天的事又说了一遍,他说的又和三个小主子说的略有些不同,比如:满小姐似乎知道墙上藏有东西似的,直接伸手去摸墙壁。

    不过庄先生略过了这件事,直接问道:“册子呢?”

    “小的让人送回七里村了。”

    “那人可信吗?”

    “可信,是我们白家的下人,老夫人在益州城里开了间铺子,那里头的管事和伙计都是可信的。”

    庄先生怔了一下,他没想到白家在益州还有铺子。

    他想了一下后笑道:“你家老夫人倒是信得过老夫,也放心你家少爷。”

    大吉低头解释道:“那铺子是两年前便买好了的。”

    他顿了顿后道:“我们白家的一位姑太太嫁到了益州城,来前老夫人说了,要是少爷能考上府学,那便上门拜访一番,若考不上,听先生的,再去他处游学便是,也不必上门去打搅了。”

    庄先生一听就明白了,那门亲戚虽有血缘之亲,关系却可能一般,并不多亲近,所以日常不必上门打搅。

    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这几日你看紧了他们,别让他们再往外跑了。”

    大吉低头应了一声“是”。

    第555章

    人头太多

    第二天,满宝他们起床先在院子里活动了下,然后便拿了书在院子里读早课。

    等周四郎买了早饭回来吃了,这才进书房里读书的读书,抄书的抄书,被指导功课的指导功课。

    满宝的《仪礼》还没抄完,所以她先抄了三页《仪礼》,觉着有些累了才放下,摸出《汉书》来看。

    白善宝暂时还没空看《汉书》,他得先看府学考试的书,有些内容不解,便要庄先生从头细细地给他讲来。

    白二郎更不用说了,现在他的课程落后于满宝和白善宝,需要先生的时间也很多。

    满宝摸出一张白纸来,开始边看《汉书》边往上面列举人头。

    她决定先通读一遍《汉书》,在读的过程中,把被杀的有名姓的人头记下,过后再细读一遍,列举一遍被杀的理由,时间,谁杀的基本问题,第三遍再去找先生要问的那些问题。

    到时候势必需要到看其他的书,满宝估计自己还得去书铺不止一次。

    这么多书全买是不可能的,最多看三本买一本,剩下的两本就在书铺里面看吧。

    这样一来,她就要经常出门了。

    满宝悄咪咪的看了一眼院子的围墙,大眼珠子灵活的动了动。

    庄先生就跟后脑勺长了眼睛一样,拿着书慢悠悠的转身,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道:“认真些。”

    满宝立即低头,提了笔在纸上先写了一个名字——项羽!

    虽然她没看到,但既然是汉高帝纪,那项羽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人头了。

    一连两天,满宝他们都很老实的待在院子里读书,最多烦闷的时候不要周四郎去买午饭,而是自己跑出巷子里去吃,但最多半个时辰也会回来,休息过后继续看书,老实得不得了。

    而此时,刘氏也已经收到了大吉让送回来的账册,便亲手抄录了一份出来。

    刘氏将抄录的那本放在一个盒子里,依旧藏好,这才把原本放入一个盒子,叫了刘嬷嬷的儿子刘贵进来,交给他道:“你拿上我的帖子,亲自送到京城魏大人处,须得了他的准信才回来。”

    刘贵应了一声,接了东西退下。

    刘嬷嬷目送他出门,这才回身给老夫人倒茶,“老夫人,这次能成吗?”

    刘氏摇了摇头道:“不够,上面只有一些贪墨的记录而已,为了益州水患,朝廷已经免过一次官员,也杀了不老少了,益州王也被收回了两个县,所以这些证据一时没什么用。”

    刘氏垂下眼眸道:“我想要的是大贞元年至大贞二年的那部分账册,要知道,当时新帝登基,为了抑制天下水患,圣上可是将近一半的国库银子拿来修建水利,为此,宫中节衣缩食三年,放出了大批宫女,如果皇帝知道,那些钱转了一道弯儿多数进了益州王的口袋,或许才有可能让他不顾太后严惩于他。”

    “可老夫人,那所谓的账册只是传说,当年事情如何,我们根本不知道,大郎死在了半途,他那账册在哪儿,谁知道呢?”

    刘氏没说话,目光幽深的透过窗户看向远处的深山,她知道,那些东西一定在山里,只是他们没找到而已。

    但她相信,老天爷不会那么不讲道理的,终有一天,东西会出现的。

    刘氏垂下眼眸,道:“再去叫个人来,我给善宝写封信,让人给他送去。他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瞎胡闹,这次幸亏有大吉跟着,不然岂不是要出事?”

    刘嬷嬷应了一声,转身下去叫人。

    春雨连连,此时并不好赶路,所以本来一天的路程也被拉成了一天半,因为有城门,送信的人还得在城外住一晚。

    这一场连绵的春雨正是种地的农户们期盼的,但对于在外赶路,以及各种不种地的来说,这连绵几天的细雨就很不友好了。

    满宝就不太喜欢这场雨,因为她发现洗的衣服怎么晾也不干,而且人在屋里读书,细雨在外飘,很想睡觉怎么办?

    明明以前春天也下雨,但她只会跟着家里人一块儿高兴,并不觉得春雨烦躁,这会儿却是不一样的心境。

    就连周四郎都期盼老天爷,“家里下雨就行,这里就不要下了。”

    白善宝听了无语道:“你还不如许愿,田里下雨,其他地方不要下雨呢。”

    “咦?”周四郎惊喜道:“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又重新和老天爷许了一次愿望。

    众人:……

    满宝扭过头去不理四哥,将她记了满满的一沓纸递给白善宝,道:“喏,这是我这几天记下来的,你看看吧。”

    白善宝翻了翻,惊诧道:“一本《汉书》竟然死了这么多人?”

    “是啊,我还没看完呢,这只是十二纪,八表,十志,十传记下的人头而已,”满宝道:“余下的还有六十传,我估计死的人会更多,我觉着要记的人太多了,所以想先看到这里,等先弄明白了这前半部分,再去弄后半部分。”

    白善宝:“除《汉书》外,还有《后汉书》呢。”

    “是啊,当官真是危险,”满宝看着白善宝,“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要不还是别当官了。”

    白善宝想了想,道:“我不一定会被砍头吧?你不要多想。”

    白二郎在一旁道:“你们想的也太多了,能不能当上还不一定呢,而且你要是不做坏事,就是死了,那也是名垂千古死法,不要怕。”

    白善宝一想也对,立即挺了胸膛道:“我不怕死。”

    满宝妥协,“好吧,那我回头去书铺里查一查,尽量将这些人的生平写详细些,到时候你可以看一看他们为什么会死,以后你当官了,可以避免的就要避免。”

    白善宝感激她,“谢谢你,对了,你的《仪礼》抄完了吗?”

    “还差一些。”

    白善宝就特别友爱的道:“正好我要练字,要不要我帮你?”

    “你写的字不像我的,要是被先生发现了……”

    白善宝:“我最近正在练临摹别人的字迹呢,你让我试一试,要是合用就用,要是不合用就算了。”

    满宝道:“我才不要呢,我就差那么几页,我写上一个多时辰也写出来了,还得等你慢慢临摹,还得冒着被先生发现的风险,我才没那么傻呢。”

    第556章

    找到机会

    满宝义正言辞的拒绝了白善宝要帮她作弊的好意,然后自己摸出白纸来抄书。

    她才将墨磨好,院门便被敲响了,正在说小话的三人立即扭头看出去,就见周四郎伞也不打,冒着雨就跑过去开门,不一会儿就迎进来一个撑着伞的人。

    白二郎凑到窗户那里去看,立即回头道:“是兰先生。”

    三人都雀跃起来,凑到窗前看,果然是兰成。

    周四郎把人请到了堂屋,不一会儿他又撑了伞走出来,白善宝立即推了一下满宝。

    满宝便跑到门口,“噗哧噗哧”的吸引了周四郎的注意力。

    周四郎正要出门呢,看见妹妹那鬼头鬼脑的模样,便走上前去,问道:“怎么了?”

    “四哥,你去干嘛?”

    “去买些酒菜,兰先生来了,恐怕有要紧话和庄先生说。”

    满宝立即挥手道:“那你快去,快去吧。”

    周四郎默了默,上下看了看她后道:“满宝,你在家可不许调皮。”

    “我不调皮。”

    周四郎又看了眼趴在书房窗户上的两个少年,摇了摇头离开。

    满宝和他们一起挤眉弄眼的笑,“我觉着下午我们可以休息了。”

    满宝高兴的去抄书,哪怕抄的是《仪礼》,她也觉得高兴不少,才抄了两页,周四郎就拎着酒菜回来了。

    白善宝立即跑出去,让他把酒菜拿到书房来,道:“先生们肯定要谈些经史的,所以还是在书房吃的好。”

    白二郎也点头道:“对对,然后我们去堂屋里读书。”

    周四郎鄙视的看他们,是去堂屋里读书,还是去堂屋里玩儿?

    这不就跟他们懒得下地,所以找借口说在家里帮嫂子们做家务一样吗?

    周四郎不理他们,要把酒菜送到堂屋去,结果庄先生在堂屋里听到了,道:“送到书房去吧,正好兰先生想要考校一下白善。”

    白善宝:……

    满宝和白二郎立即缩着脖子不说话了。

    周四郎笑眯眯的应下,拎了篮子便转了一个方向。

    满宝已经收回了心神,假装自己在很认真的抄书。

    庄先生请了兰先生入书房,俩人在另一边坐下,跟满宝他们的书桌隔了老远的距离。

    庄先生让白二郎继续回去写作业,单独留下白善宝道:“你兰师叔说,也不知为何,今年府学的考试题目要比往年难一些,据说其中有两道大题是请朝中的大员出的,所以你考中的几率又弱了一些,你兰师叔来看看你的水平。”

    兰成解释道:“论学识和教书育人我未必比得上你师父,可这破题开题却有些长处,所以我才来考考你。”

    说白了,这就是友情给你开小灶的。

    白善宝连忙弯腰道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