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可惜他见不到,祖母也不给他用,所以他只能打磨属于自己的棋子了。俩人一开始是蹲在地上低着脑袋捡石子,到最后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边选一边说话,倒也不无聊。
白善摸到了一颗很特别的石子,笑眯眯的问满宝:“你看这个像不像乌龟?”
满宝抬头看了一眼,连连点头道:“像,这儿再翘一点儿就像嘴巴了。”
白善就放在一边道:“回头让匠人帮我们磨一磨。”
满宝就出主意,“可以在书桌上放一个笔洗,然后把它放在里面,一定好看。”
白善觉得有理。
郑氏端着托盘过来时,正见两个说得热闹,她看了一眼天上即将下落的太阳,连忙将托盘交给丫头,上前道:“你们这一下午就坐在这儿捡石子?”
白善宝仰起头来,这才觉得脖子有点儿酸,“娘,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们是不是又调皮了,这么大热的天怎么就坐在树底下挑?”转身去呵斥下人,“主子不在这三月,纵得你们越发没规矩了,就不知道把石子搬到屋里去捡?”
白善连忙道:“娘,是我不让的,这石子脏兮兮的,我才不要搬到屋里去呢。”
“那在地上铺一层毯子就是了,是你的身子重要,还是那层地板重要?”
满宝道:“郑姨,我们就要挑好了,反正现在太阳也快要下山了,一点儿也不热。”
郑氏就蹲下去拿帕子给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还说不热呢,这额头上都冒汗了,你们好容易才养白了一些,万一再晒黑了怎么办?”
要说郑氏对儿子去益州城读书最满意的是什么,那就是出门一趟回来他变白了,应该说,是三个孩子都变白了。
在七里村的时候,只要一下学,哪怕他们再有自觉,也会忍不住每日出去玩一玩,去田野里,在院子里,顶着大太阳就这么跑来跑去。
所以哪怕他们比同村的孩子们白了三层,但还是黑的。
可在益州城三个月,三人多数时候是在屋里读书学习,少有能顶着太阳出去疯玩的时刻,这么一养,三人就变白了。
尤其是满宝,一张脸跟莹玉似的,郑氏看着喜欢得不行,忍不住掐了一把,“这肉呼呼,白嫩嫩的,要是晒黑了,郑姨心得多痛啊。”
白善:……娘,您儿子在对面呢。
第635章
群架
大吉将两袋石子倒在了两盆水里,这是经过匠人最基本的切割和打磨过的石子。
看着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他们之前挑拣时好看了一些,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大吉教他们以后怎么淘洗棋子,还有怎样一颗一颗的打磨。
知道满宝帮忙一起做棋子,刘氏特意给他们准备了两套工具,一人一套。
满宝拿过一个刷子,学着大吉在切割面那里刷了刷,慢慢的摩挲起来。
大吉道:“这石子就跟玉一样,人接触的越多,时间越久,它就越润。”
他顿了顿后道:“这石子是石棋中最好的了,用的时间够久,最后就跟玉一样润。”
白善好奇的问:“有石棋,是不是还有木棋和玉棋等其他棋?”
“没错,但木棋切割得太小容易变形,玉棋太过贵重难得,所以还是以石棋为主,”大吉道:“我们白家,除了太老爷磨过一次玉棋外,其他老爷用的都是石棋。”
满宝咋舌,对白善道:“你家真有钱。”
两天了,她已经知道这一箩筐的石子可不便宜,两箩筐花费的钱都能在书铺里买一副棋子了。
刚才之前她都还有些不理解,但这会儿摸到这粗粗打磨过的石子她就明白了,这石子跟书铺里卖的棋子不一样。
白善自然也感觉到了,他和满宝一起把手伸到水里搓石子,按照大吉的指导给他们换水,添加一些材料进去浸泡。
正玩得不亦乐乎,三丫跑来找她,“小姑,奶奶让我叫你回家,大姑回门了。”
满宝立即跑回家,白善只来得及喊一句,“记得收东西,明天一早我们就要启程回益州城了。”
“知道啦!”
满宝和三丫一溜烟的跑回家,老周家正热闹,一帮孩子正围着关辛要糖吃。
关辛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不断的从身上掏出糖给他们,没多久就把身上的糖掏干净了。
满宝伸手和关辛打了一个招呼,转身就钻到了大姐的房间里,屋里钱氏和小钱氏都在,正和周喜说悄悄话呢。
看见满宝进来,她们便停了话头。
满宝跑上去问,“大姐,姐夫对你好吗?”
周喜笑道:“挺好的,你人小,别总是操心这些。”
“是啊,你大姐人就在县城里,住的地方离铺子也不远,有你大哥大嫂他们照看,关辛哪敢欺负她?”钱氏道:“倒是你,这一次去益州城还不知道要多久才回来。”
她低声道:“那地方富贵的人多,你和白家的两位小公子可得收着点儿脾气,别太调皮,那和村里不一样。”
满宝连连点头,“娘我知道,我们在益州城的时候可乖了。”
“那怎么回了村里就不乖了?我听说前儿你们带着三头四头和大梨村的小子们打架了是不是?”
“没有,”满宝断然否认,道:“我们没打他们,我们只是在保护我们的果树而已。”
钱氏就点了她的额头道:“你就贫吧,昨天大梨村的人都找到白老爷那里去了,替你们赔了多少个不是?”
满宝哼哼道:“我们没下重手,最多青了一点儿,他们太讨厌了,若是只摘些果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但白庄头说,山上一些没熟的果他们也摘了,摘了又不能吃,全拿来打仗玩儿,我们种了这么多年才结出这么多的果,每年又是浇水,又是施肥的……”
满宝说起这事还有些委屈呢,“他们随手一摘,再一扔倒是轻松了,却不知背后费了多少人的心血。”
小钱氏也道:“娘,也是大梨村的那些小子太过了,我们村的小子都知道那是满宝他们的果树,不会过去祸害。大梨村的孩子不知道,难道大人也不知道?”
又道:“人家辛苦种出来的果子,自家孩子祸祸了,懂礼的自然要上门道歉,他们倒有脸上门来讨理,羞也不羞。”
满宝连连点头。
钱氏就瞪了她一眼道:“再怎么样也不能打架,还是在半山腰上打架,那里石头、树墩到处都是,又陡峭,一个不小心把人脑袋打着了,我们拿上门赔人家?”
“进一步说,万一你们被打坏了怎么办?到时候娘找谁哭去?”
满宝自信的道:“不会的,当时大吉跟着呢,而且我还有天尊老爷保佑呢。”
钱氏:……
她揉了揉额头道:“那也不许打架,知道了吗?”
满宝点头,“你放心娘,我已经长大了,不会打架了。”
先应下来再说。
钱氏就道:“行了,你去收拾行李吧,明儿一早不是要启程了吗?今天可不许再出去玩儿了。”
满宝暗暗吐舌,应下了。
见她老实的走了,钱氏这才扭头和小钱氏道:“你也别太宠着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她这都长大了,竟然还跟人打架,像什么样子呢?”
小钱氏低头应下,周喜连忙道:“娘,这也不怪大嫂,满宝从小就是这么养着的,想要改过来恐怕不易。”
她顿了顿后笑道:“而且我觉着泼辣些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自己不会被欺负不是?”
小钱氏在一旁悄悄的点头。
钱氏道:“我能不知道吗?但泼辣的法子有很多种,打架是最要不得的。”
前天,满宝一身泥的带着三头和四头回来时,钱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他们一大早便说要去小田庄里看果树,钱氏想着家里才办完喜事,要做的事还有不少,就把常和满宝一起玩的大头等人留下了,让三头四头和她一起去。
谁知道半下午他们就一身泥的回来,连头发和脸上都是泥,三头额头上还肿了一块,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山上碰见了过来偷摘果子的大梨村孩子。
满宝这边有白家的两位小公子,还有村子里一些跟他们玩得比较好的孩子,两边本就有些矛盾,这一碰面,立即剑拔弩张,直接就打了起来。
两拨人从半山腰打到了山下,直接滚到了长工们挖出来的水沟里,差点滚进了大水渠里,最后还是大吉分开了他们,两边才休战。
第636章
坟前
小闺女以前也打架,但那会儿她好像只跟白善打,两个人最多抱着一起在地上滚,你拍我一下,我咬你一口,她都权当小孩子间的矛盾不管。
但这次打架不仅规模大,还很激烈,直接上手扔石头了,还滚到了水里,这一个不小心可是会死人的,所以钱氏气得不轻。
也是因此,钱氏在思考过后和老周头道:“你还想把她留家里呢,你看她现在的本事和胆子,现在家里谁还能管住她?我看她和庄先生出去游学挺好的,能学的多,也有人能管住她。”
老周头能怎么办呢?
他只能默许啊,且在心底把满宝离家的期限又默默地拉长了一些。
当天傍晚,太阳开始偏西时,老周头让小钱氏把炖好的整鸡装在盘子里,又拿了一条鱼,一并放在篮子里。
又取了些香烛纸钱,便拉着满宝去家里的坟地。
“要出门了,去祭拜一下祖宗,让祖宗们保佑你一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事事顺利。”
满宝应下,主动拎了一个篮子,问道:“爹,就我们两个去吗?大姐和姐夫去不去?”
“他们今天回来时已经在堂上拜过祖宗了,没必要去地里,你去就行。”
到了坟地里,满宝奔着她祖父母的坟便去,老周头顿了一下,看到她把饭菜都摆在父母坟前,连忙指了一旁还尖尖的坟道:“给你小叔小婶也给拿一些过去,还有香啊,纸钱啊,我们跟他们说说话儿……”
满宝便把一盘鱼移了过去,稀里糊涂的被老周头按着在坟前跪下了。
她也不在意,干脆跪坐在地上,絮絮叨叨的说起来,“祖父,祖母,我也没见过你们,嗯,也没见过小叔和小婶,但我每年都来给你们扫墓的,你们有没有记住我?”
“要是没记住,现在可得好好的看一看,我要出远门了,你们可得保佑我一路平安,爹,是这么说吧?”
老周头拍了她的脑袋一下,“给我好好说。”
满宝就缩了一下脖子,“行吧,爷爷奶奶,我是你们的孙女哎,你们孙女现在可出息了……”
老周头给她气乐了,不过也没拦着,他在坟地边上的石头上坐下,摸出烟枪来塞些烟丝进去,慢悠悠的抽起烟来,并不介意满宝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话。
满宝常跟着父母来上坟,知道就是要给地下的人说一些家里的近况,让他们安心,然后再求一求家中顺利,风调雨顺丰收,或是发大财而已。
满宝本来就是个话唠,再有老周头在一旁纵着,她就更话唠了,一些有的没的她全都唠了一遍儿。
还顺道当着老周头的面和地下的祖父母和小叔小婶儿告了一下他的状,“爹的脾气现在可大了,总是和大哥他们发火儿,爷爷奶奶还有小叔,晚上你们有空就入梦找爹聊一聊呀,让他脾气好一点儿。气大伤肝,发脾气对自个身体都不好,何必呢?”
老周头:……
满宝说得口干舌燥,太阳都完全沉下去了,便扭头看向老周头。
老周头从石头上起身,道:“天快黑了,阴气重,给你小叔小婶磕头就回家吧。”
满宝就抬手恭恭敬敬地磕了下去,磕完以后她看向旁边祖父母的坟,觉着小叔小婶儿这儿都跪都磕了,不能落下爷爷奶奶,于是又跑过去旁边磕了三个,这才开始收拾东西回家。
因为他们拿走了一只鸡一条鱼,家里一直等着没吃晚食。
等他们一回来,小钱氏便将这两道菜重新热一热,鸡切成块摆好,这才上桌。
钱氏夹了一个鸡腿给满宝,笑道:“快吃吧,这是祭过祖宗的菜品,吃了有福气。”
满宝应下。
小钱氏一共留下了四个腿儿,钱氏将另一个大鸡腿分给了大头,另外两个小的则给了年纪最小的五头和六头。
老周头动筷以后,老周家两桌子的人这才一起开动。
关辛看了一眼坐在岳母身边的小姨子一眼,他一直知道满宝在老周家受宠,却没想到这么受宠。
一般这种祭祖的事是只要家中男丁参与的。
周二郎不知道从哪儿摸出酒来,给关辛倒上酒道:“姐夫,来,我们喝一碗?”
关辛立即回神,笑着应了一声。
今晚的菜都是小钱氏做的,满宝吃得特别的满足,然后休息的时候就有些忧伤,因为这一走,她又吃不着大嫂的菜了。
周四郎也想到了这一点儿,他把盘子里最后那点蒜都给吃了,然后伸手捅了捅满宝,示意她去找大嫂。
满宝看了他一眼,开始跑去跟在小钱氏的屁股后面打转。
小钱氏好笑的看着她,问道:“上次给你们的鲊菜吃着怎么样?”
满宝道:“特别,特别的好吃,特别特别的下饭,我们都爱吃。”
小钱氏就笑道:“这次我给你们做了五坛,有两坛已经能吃了,你们拿去,只管开了吃。”
满宝忍不住一把抱住她,乐道:“大嫂你真好!”
小钱氏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就知道你想着吃,你留给我的那本菜谱,我已经让大丫给我念过一遍了,这其中有些酱我觉着不错,但很多东西我都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比如那辣椒,椒我倒是知道,但辣椒是什么?”
又道:“再比如许多酱中都要到胡椒,我去问过,那东西是西域传来的,可贵了,这么一小袋就要百文钱呢,我想着能不能自家种出来。”
满宝问:“种出来了吗?”
“没有,种在菜园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倒是费了我不少种子,可心疼死我了。”
满宝想了想后道:“没事,回头我帮您找一找,或许能找到可以种出来的胡椒。大嫂,这些酱都是辣的吧,那有没有其他味道的酱?”
“有呀,大嫂正要和你说呢,我做出了一种甜酱,你带上两罐,回头你们早上或者晚上觉着饿了,要赶时间,那就下一把面,熟了以后捞起来过水,放一点儿甜酱进去就很好吃了。”小钱氏显然是试过的,笑道:“这个法子既简单,又快速,味道也还不错,最主要的是,现在天热,煮出来的面过水就去了热气,清清爽爽,很对胃口。”
满宝听着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第637章
无意的指点
小钱氏知道满宝的身体不好,冬怕冷,夏怕热。
天气一热她的胃口就不好,馕饼灌饼之类的几乎都不想吃,这又是在路上……
虽然只有一天,但小钱氏也心疼得很。
所以她天没亮就起来擀面,煮出来一大盆面条泡在凉白开里,再给一个瓮里加了一点水儿,把过好水,已经没什么热气的面倒进瓮里。
将昨天晚上留下来的几块鸡肉和一条炸过的鱼一起剁得碎碎的,放油和盐炒了一遍,然后盛在一个小小的罐子里。
然后才给满宝做了一碗豆花,一碗鸡蛋面。剩下的给周四郎收到马车里,她道:“午食的时候,你们将面条捞出来,加一些小罐子里的肉末,再放一些甜酱就行了。”
周四郎很怀疑,“这面放一个上午没问题吗?”
“没事,已经过水凉过了,自然是比不上现做现吃的,但总比你们在路上啃馕饼要好吧?”
周四郎一想也是,他接过东西,在接过那个小罐子时闻到了一股很香很香的肉香味儿。
他立即抱紧了罐子道:“大嫂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把满宝照顾好,让她在路上也吃得饱饱的。”
小钱氏横了他一眼道:“别给她吃太饱,车颠簸,万一吐了怎么办,吃个一小碗就差不多了,同行的不是还有庄先生和两位小公子吗?你和大吉的胃口也不小……”
周四郎连连点头,表示都明白了。
老周家准备了吃食,白家当然也准备了。
庄先生前天便从县城回七里村了,他和白老爷及刘氏着重谈了一下白二郎和白善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他们是一起从村里出发的。
将所有的东西都塞进车里弄好,周立君便转身和兄弟姐妹们挥手告别,顺便悄悄的叮嘱三丫,“你要好好读书,要像小姑学习,以后你要是能有小姑一半厉害那就很棒了。”
三丫道:“我们先生说我比四头聪明。”
“你别跟四头比呀,跟小姑比。”周立君恨铁不成钢,“跟家里的兄弟比有什么意思?你就是不比小姑,比你们班里最好的那一个也行啊。”
三丫勉为其难的应下了。
来送他们的人还不少,除了三家以外,学堂的新先生也来送他们,当然,主要是送庄先生。
作为朋友,他自然也要送庄先生一些东西了,吃食什么的,他自知比不上白周两家,所以他送给庄先生两本手抄的书籍。
庄先生看到后非常的惊喜,还和他道:“上次去益州城,我两个学生偶得了几卷《水经注》,回头我给你送一册手抄本来。”
这下换赵先生惊喜了,“果真吗?”
“自然。”
等上了车,庄先生就对字写得最好的白善道:“善宝,以后你每日下学回来都抄两页的《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