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白善扭头和满宝对视一眼,便道:“我们得回去和先生商量商量。”“是要和庄先生商议,”唐县令道:“你们仔细的考虑考虑,季家那边我倒是不忧心,就怕应家为了你们改口供……”
白善和满宝表示明白,躬身行礼道谢后离开。
大吉跟在后面,去把自家的马给牵过来,套上车后带他们回家。
周四郎和周立君老早便站在车旁等着了,看到他们过来便拎了手中的背篓示意东西都收拾好了。
满宝和白善一起坐大吉赶的车,车上,俩人都有些沉默,满宝问:“我们要走吗?”
白善道:“我不想走,所以还是问先生吧。”
满宝点头。
俩人一身是血的回到家,庄先生,白二郎和厨娘都吓了一跳,尤其是容姨,她把白善摸了一遍,确定真没受伤才松了一口气,然后立即道:“得煮些艾叶洗澡去晦气才行,你们等着,我这就去烧水。”
庄先生也放下提着的一颗心,然后道:“你们进来。”
于是俩人跟着进书房将今天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白二郎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道:“那位季家的郎君也太不惜命了,上次不是才被人划了一道吗?”
第666章
胆气
周四郎也旁听了一遍,然后砸吧嘴道:“那这事与我们无关呀,这事就算了了吧,刚才你们回来的时候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白善便把唐县令的忠告也一并说了,然后看向庄先生,问道:“先生,您说我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当然是回家了,”周四郎立即起身道:“先生,您看我们是明天就走,还是收拾收拾,过两天再走?”
这一个两个他们都惹不起啊。
庄先生则看着白善和满宝问:“你们呢,你们心里想走吗?”
俩人一起摇头。
庄先生又看向白二郎,问道:“你呢?”
白二郎眨眨眼,问道:“这与我有什么相干?先生要走,我自然是跟着的,不走,他们也找不到我头上来吧?”
庄先生就指着满宝和白善道:“凡与他们两个扯上关系的人都相干,何况你还是他们的师弟,他们可以用利收买你,或者威胁你,或恐吓你,反正法子多的是。”
白二郎张大了嘴巴,然后就恼道:“要是这样,他们也太可恶了些,我不走!”
庄先生就笑着颔首,道:“那我们就不走。”
这下换周四郎傻眼了,“为什么呀,那可是益州王府呀,我们跟他们家王妃的侄子杠上,那不是找亏吃吗?”
庄先生就笑着安抚他,“不至于,这益州城也不是益州王一家独大,而且那只是益州王王妃的侄子而已,又不是益州王的儿子,不必着急。”
说着话,厨娘把艾草水烧好了。
庄先生便赶俩人去洗澡换衣服,白二郎也被赶出去了,他这才和周四郎道:“这世上的危险有很多种,有些是要避开的,有些却不必要胆怯,何况他们还是少年人,没有些胆气怎么行呢?”
周四郎一愣一愣的。
庄先生笑道:“今天他见人吵架便避开,这样的危险就没必要凑,所以是对的;季浩被马拖拽,这样的危险难道不比前者更险吗?然而他还是打马追了上去,这也是对的,因为面对这样的危险不应该胆怯,毕竟可救人一命。”
“自然,面对应家这样潜在的危险也没必要躲开,”庄先生浅笑道:“白善还是府学的学生,若为了这一点危险就躲回家里去,将来还怎么为官呢?”
“要知道官场上处处是危险,”庄先生道:“人一旦躲避危险习惯了,就成了懦弱了。”
周四郎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他听得不是很懂,但还是把这些话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更别说站在门口旁边的周立君了。
大吉深深地给庄先生行了一礼,然后退下,也去洗澡去了,他同样沾了一身的血,甚至血腥味比白善身上的还重,毕竟季浩是他抱着送到帐篷去的。
庄先生等他们都下去了,这才摸着胡子沉思起来。
唐县令没来得及告诉他们的是,裴氏女早已亡故,只留下应文海这一子,因此裴家对这个外孙也很宠爱。
不过,庄先生赌,益州王不想很得罪季家,相比于应家,季家如今在朝中可是繁盛得很,季相本人不说,底下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子都是在朝为官的。
哪怕子孙的官职都不高,但这背后串联起来的势力也不是应家能对抗的。
在季家面前,应家所能依仗的也就是一个益州王而已。
满宝洗头洗澡出来,周立君立即上前给她擦头发,小声问道:“小姑,那我和四叔是不是也要留家里别出门了?”
满宝想了想道:“以前做什么现在也做什么吧,季浩还活着问题就不大了,他要是……咳咳,那你们就回家去拿土特产,在家多留一段时间。”
“那你们在这儿万一出事了咋办?”
“不会出事的,”满宝道:“季家又不是瞎子聋子,不会任由应家想干嘛就干嘛的。”
白二郎问,“那重阳我们还能出去登高吗?”
“去呀,为什么不去?”白善也洗出来了,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哼哼道:“我明儿还上学去,还要去栖霞山买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信应家就敢对我做什么。”
他道:“季浩是嘴贱,但手脚不贱,应文海两次出手都这么凶残,哼。”
满宝和白二郎一想也是,上次在府学也是,虽然季浩嘴很贱,也叫嚷着要揍他们,但不论手脚都没捧着他们,反倒是被他们推了踹了一把。
三人齐齐的叹了一口气,到底是认识的人,那么鲜活的一条生命,满宝问科科,“商城里有没有莫老师说的那种消炎药?”
“没有,”科科道:“那是古董药物了,现在大家受伤了往治疗仓里一躺,药剂也好,其他治疗也罢,直接通过治疗仓供给。”
满宝是看过治疗仓的图片和价格的,那因为远超现在科技的手续费比治疗仓本身还贵呢。
她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问道:“既然消炎药是古董药了,我能不能搜到它的做法?”
科科瞬间排列出二十几本书,道:“欢迎购买。”
然后将那二十几本书丢在购物车里,又搜出了两排看不到尽头的书,道:“这是制造药物所需的东西,我觉得你在想着培育安全的消炎药前,可能得先看这些书。”
满宝数了数,发现数不过来,干脆放弃,“你直接告诉我有多少本书吧。”
“不多,八十九本而已。”
满宝看了一眼其中一本书的厚度,在心中道:“算了,我还是别想着飞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爬吧。”
虽然有些惋惜,但科科不得不说宿主的决定是正确的。
医学是发展的,但这世上发展的可不止是医学,什么东西都是在合适的环境下才能发展,否则,适得其反也说不定。
比如,疡医自古有之,范御医最开始便是出名的疡医,后来随军才有机会变成外伤圣手。
虽然人家封他为外伤圣手,但实际上,知道他底细的贵族和御医们真正敬畏他的人却没多少,尤其是那些成名的医者,对他并不如对别的御医恭敬。
因为治疗外伤的大夫地位一向低,范御医能从疡医出身做到御医还是因为他曾经救过先帝。
不然,他到现在还在前线当军医呢,在大夫们看来,治疗肿疡,溃疡,骨折等外伤,以及需动刀子切割的治疗方法都太过粗暴,于身体损伤太大,不是治疗的正途。
而纪大夫虽然不是御医,但在季家,受到的待遇和范御医是一样的。
第667章
送礼
两个老大夫和陈大夫丁大夫一起将季浩身上的衣服都捡了,将一些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小外伤都处理了,然后给他的伤口换上干净的布条。
范御医道:“这包扎的布条一定要开水烫洗过,放在烈日里暴晒,每次擦洗伤口都要用的盐水。”
老嬷嬷心疼,“用盐水多疼呀,范大人,您看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法子?”
范御医还没说话,纪大夫便淡淡的道:“有,换最烈的白酒来,效果不比盐水差的。”
老嬷嬷便立时不敢说话了。
范御医扭头与纪大夫打趣,“你也不怕真把孩子疼醒。”
“醒了是好事,总比不醒的好。”纪大夫回头看了一眼毫无血色的季浩,叹息一声道:“我开个补血的方子,他现在气息微弱,得想办法补血。”
至于人不醒,自然有不醒的喂法,这就不是他们大夫管的了。
在内调这方面,纪大夫显然比范御医还要略胜一筹,因此老嬷嬷恭敬的接了方子离开。
四个大夫也累得不行,他们商议了一下,决定轮流值守,一个老大夫带一个年轻的。
范御医选了陈大夫跟着,纪大夫便带了丁大夫,定下后他们便下去洗漱休息,若是有事,下人再去找轮值的人。
但回到房间的纪大夫并没有睡意,他吃了东西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去敲隔壁的门。
范御医开了门让他进来,给他倒了一杯茶后叹息,“已经哭了小半个时辰了。”
指的是正房传来的哭声,从他洗澡开始,他吃完东西还在哭。
纪大夫问:“益州王府的人没来接你?”
范御医浅笑着摇头,很习以为常,“我们这些人,用得着的时候是圣手,用不着的时候就是没名没姓的普通人了。”
他笑道:“现在季小公子生死未卜,益州王府自然是能避就避。”
纪大夫看了他一眼道:“你倒想得开。”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是军医出身,因为运气好才得以进入太医院,这种事情经历得多了,有什么想不开的?”范御医道:“我今年五十四了,等再过两年,家里孩子闯出来了,我就可以告病离职了。”
范御医顿了顿后笑道:“我看你们济世堂不错,到时候我也去你们那儿做个坐堂大夫赚些外快?”
纪大夫笑道:“求之不得,有你这个御医在,我们济世堂的生意必定更好。”
范御医笑着摇手,“可别埋汰我了,你们济世堂还能每天找个骨折或肚子被划开的人给我治?”
“有你这个名头在就很好。”
范御医被噎了一下,问道:“今天那小姑娘是你的徒弟?”
纪大夫笑笑不说话。
范御医便道:“虽是个女子,却很有天赋啊,她那一手止血的针法是谁教的?”
纪大夫道:“自学。”
范御医不太相信,“是家学渊源?不知是我们益州的哪一位名医后人?”
纪大夫只摇摇头不说话,范御医有些不满,推了他一把道:“你怕什么,我又不与你争抢。”
纪大夫就叹气道:“等这件事了了再说吧,到时候你来济世堂找我,我带你看看那孩子。”
范御医这才甘心,感叹道:“她那一手止血的针法,用得好了,不知道能救多少人。”
纪大夫点了点头,笑道:“其实我也学了,只是到底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所以没有她厉害。”
范御医道:“你是还没学全吧。”
不然早摸索着自己上针了。
两个老大夫在这儿互相打趣了一会儿,纪大夫便回了自己的房间,就着正房传来的哭声入睡了。
季二夫人守在季浩的床边哭,看丫头用芦苇管子给他喂药。季老夫人并没有拦着她哭,她自己都忍不住擦了擦眼泪。
老嬷嬷站在她身后,将查到的事情,以及当时治疗的情景低声说了一遍,道:“救了少爷的那位郎君与少爷是同窗,听魏公子说,叫白善,并不是我们益州人,而是关内道陇州的。”
“陇州?”季老夫人皱着眉头想了半天,道:“我依稀记得,谁家也是陇州的。”
老嬷嬷笑道:“老夫人忘了,乔长史,乔家的老夫人便是来自陇州,五月上,乔老夫人的娘家侄子也到了益州任职,叫什么员外散骑侍郎,您还着人去送了一份礼呢。”
她这么一说,季老夫人这才想起来,问道:“他们是一家的?”
“奴婢还不知,不过已叫人去府学先生那里问地址了,毕竟他救了我们少爷一命。”
季老夫人点头,道:“先着人送一份厚礼去,待浩儿醒了,我们再好好的设宴一场,请了他来热闹。”
老嬷嬷应下。
“还有你说的那个小娘子,也备一份厚礼送去济世堂,看看她是哪家的孩子,记下来,回头浩儿醒了,一并请过来。”
“是。”
老嬷嬷退下去安排,于是在夜晚来临前,白善收到了一份季家送来的厚礼,礼盒堆满了桌子,桌子放不下便放到了地上。
被派来送礼的下人正好今天也在栖霞山,看到满宝跟着白善从屋里出来时还惊了一下,然后就笑起来,道:“也真是巧了,没想到小娘子也在此处,我们正要送一份礼去济世堂呢,既然在这儿碰见小娘子了,那小娘子不如告诉家里的地址,小的们直接把礼送到府上,倒免了您来回的拿。”
满宝一愣一愣的,问道:“我也有礼?”
“自然,今日救了少爷的人都有礼。”
满宝这才点头道:“我家就住在这儿,你让人把东西搬进来就是。”
下人:……
他看看白善,又看看满宝,迟疑道:“两位是……”
周四郎送庄先生出去找人了,如今家里当家做主的当然是大师姐满宝了,于是她站出来笑道:“我是他师姐,我们先生出门去了,家里没大人,怠慢了。”
下人立即低头,擦汗道:“哪里,哪里,那小的这就叫人把东西送进来。”
他跟着往外走,本来给满宝的礼要比白善的要轻,毕竟他们一开始的定义是,白善是少爷的同窗;而满宝则是纪大夫的徒弟。
但这会儿,下人想了想,自作主张的从给纪家、陈家和丁家的安抚礼中抽出一些来填进去。
然后让下人一并奉进去。
第668章
风平浪静
礼物放了半个屋子,其中最多的就是各色布料,满宝摸了摸,全是自己没见过的,颜色还特别好看。
周立君和白二郎将放在地上的盒子打开,周立君看看手里的墨条,再看看白二郎手里的一盒笔,合上放下,再去翻别的东西。
然后就发现小姑的除了有一套珍珠首饰外,还有一盒盒奇怪的药材。
周立君呆,“他们为什么给小姑送药材?”
白善猜测:“因为满宝是大夫?”
满宝去看盒子里的何首乌,以及另一个盒子里的燕窝,挠了挠脑袋道:“这些东西我也吃不着呀。”
尤其是何首乌,她看了又看,发现品质还不错,便道:“送回去给爹?”
周立君道:“卖了吧。”
姑侄两个对视一眼,周立君道:“小姑,你送回去,爷爷最后也是让我爹拿去药铺换钱的。”
白善道:“收起来吧,以后说不定送礼能用得上。”
他也觉得季家送的这个礼有些奇怪,就算是送药材也有很多种,怎么会送何首乌?
不过管他呢,他们是收礼的,送什么就收什么呗。
现如今他们能用得上的也就是一些布料和笔墨,白善特别大方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满宝也只留下珍珠首饰,其他的都拿出来给大家分。
白二郎和周立君也不客气,挑了一样自己喜欢的,剩下的则收到他们的房间里收好。
周立君还问,“要不要记个账本,我听说有钱人家收了礼都要造册记好,就跟我们乡下吃酒要记各家送的礼一样,回头要还的。”
满宝吃惊:“我们还要还?这不是为了报答我们的救命之恩给的礼物吗?”
白善差点把嘴里的茶给喷了,和满宝道:“心里知道就行,你别说出来呀。”
“屋里都是自己人,又不是在外面。”
白二郎嫌麻烦,挥手道:“那就别记了,反正我们以后也不会跟季家多来往。”
白善点头,“季浩太会闯祸了,连累得先生都要往外头跑。”
“我们还是先吃晚食吧,先生和四哥估计在外头和人吃酒了,明天我还得去济世堂呢。”满宝提起这个兴奋起来,与他们道:“你们不知道,我昨天看见了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他缝伤口的速度特别的快,好多我都没看懂,明儿我要去请教一下纪大夫。”
但纪大夫并不在济世堂里,小纪大夫道:“父亲被留在季家了,季小公子醒前应该不会回来。”
“那来药铺里看病的病人怎么办?”
“有我和郑掌柜呢。”小纪大夫还是有点儿自信的,但还是邀请满宝一起,“你不是已经能独立开方看病了吗,要不要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