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满宝悄悄的歪头对白善一笑,白善隐晦的瞥了她一眼,轻轻地一哼。白二郎打着哈欠走进来,问道:“先生,我们今儿不是还放假吗?”
庄先生就拍了他脑袋一下,道:“放假也要读早课,早课过后,你们想去干什么我不管。”
白二郎对于放假也要起这么早很有怨念,但在先生面前也不敢造次,只能问白善和满宝:“你们今天出去玩吗?”
满宝已经溜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了,道:“我要去一趟济世堂,然后回来的时候可以买些重阳糕,菊花糕吃。”
白善想了想道:“我与你一同去。”
白二郎虽然不太想去药铺,但他很想去吃好吃的,于是也举手,“我也去,我也去,既然要买重阳糕,那就顺便再买些九品羹吧。”
坐在上首的庄先生也笑着放下了书,道:“那就再顺便替为师买一坛菊花酒回来。”
满宝立即咽了咽口水问,“先生,我们能喝吗?”
白善和白二郎也眼巴巴的看过去,庄先生看着三个弟子沉吟了一会儿,摸着胡子道:“你们也大了,多的是不能喝,一两杯应该是可以的。”
三人立即欢呼起来。
庄先生见他们这么高兴,便也高兴起来,笑道:“这样,你们去买糕点和酒,我让容姨去买些螃蟹回来蒸上,这会子是最后吃蟹的时候了,错过了这几日,下次再吃就要等一年了。”
三人更高兴了。
螃蟹并不好买,既贵,做的时候也很讲究。
因为买的人少,基本在菜市上就见不着,得找特定的人才能买得到。
以前在七里村时,满宝也就每年中秋前后在白善和白二郎家吃过,但大人们总是把他们当瓷娃娃一样,是绝对不许多吃的。
而人就是这样,越是吃不着的东西就越想吃,越喜欢吃。
因为想着要吃螃蟹,满宝他们特别有活力的完成了早课,然后就去挑了一个背篓要出门。
毕竟买的东西不少,尤其是还有酒,当然要带着背篓更好了。
于是在谁背背篓这个问题上,三人一时僵持不下。
满宝使劲的瞪着白善,白善则使劲儿的瞪着白二郎,白二郎气得不轻,左看看,右看看,叫道:“我是师弟!”
白善和满宝便特意强调道:“是啊,你是师弟!”
白二郎磨牙,撸了袖子道:“我不服气,我们来猜拳。”
满宝道:“猜就猜,谁还怕你呀,就剪刀石头布。”
白二郎狠狠地道:“好,剪刀石头布——”
三人同时出手,两石头对一剪刀,满宝和白善仰头哈哈大笑起来,转身便走。
白二郎看着自己的剪刀,气得磨了磨牙,拎起背篓就跟上,结果才出院子就被大吉接过去了。
大吉扫了三个小主子一眼,将背篓放到了车上。
白二郎:……
周四郎站在门口欢送他们,“早去早回呀,满宝,除了菊花酒,再买一坛黄酒,我和大吉要喝的。”
满宝:“知道啦。”
周四郎这才满意,花酒什么的,小姑娘才喝呢,庄先生怎么尽喜欢喝这种没什么酒味的酒?
四人直接去了济世堂,满宝跳下马车,将怀里收好的那几张纸递给老郑掌柜道:“这是我昨晚找出来的,掌柜,你给纪大夫送去吧。”
第677章
决定
老郑掌柜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三七为主药?”
他顿了一下后立即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个瓷瓶道:“这是我才得到的药膏,里面主药就是三七,我正想着是不是要给老纪送去试一试呢,不过我看你这似乎还有内服的药,这还能内服?”
白善觉得她在药铺里的时间太久了,忍不住探头出车窗,冲里面喊道:“满宝你快一点儿。”
“来啦,来啦,”满宝连忙回头和老郑掌柜道:“药性在纸上也写了,您把方子给纪大夫就行,我还要去玩儿呢。”
说完就跑了。
老郑掌柜伸手都没能把人拽住,眼睁睁的看着她一溜烟的跑出了药铺,然后传来吵闹声,“那么久,还说只要一会儿,刚才你没看到排队买重阳糕的人很多吗?我都说了让白二先下车排队了。”
老郑掌柜就听到另一个少年叫道:“你想得美,我去排队,凭什么你舒服的坐在车上?”
白善:“我去买菊花酒呀傻子,知不知道分工合作?”
满宝居中调解:“好了,别吵了,我们这就调头回去了,重阳糕那么多家卖呢。”
“可他家的最好吃。”
老郑掌柜听着三人的声音消失,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药方,咬了咬牙,扭头和小古道:“你守着铺子,一会儿小纪大夫来了,让他坐堂,我有事先出去一趟。”
“是。”
老郑掌柜想了想,将他那瓶金疮药也带上了,随手在药柜里捡了一些珍贵的药材放进一个篮子里,快步出门。
小圆把马车拉出来,俩人便快速的往季家去。
老郑掌柜将放在胸前的药方取出来看了又看,最后沉吟着放回了胸前,这其实很冒险,毕竟是自己未曾见过的药方。
但他不是季小公子的大夫,并不知道他的情况,最后用不用,怎么用还是得纪大夫和范御医一起商定。
不成,济世堂必要承受季家一定的怒火,可若是成了……
老郑掌柜握紧了拳头……
正想得入神,马车突然避让到一边停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他的马车边上呼啸而过,老郑掌柜连忙撩开帘子看,就看到五骑快速的拐过弯消失了。
转过弯就是季家的大门……
老郑掌柜连忙道:“快走!”
小圆立即赶马上前,很快便也追了上去,只是前面的人已经消失了,季家的大门打开,正一片热闹,老郑掌柜隐约听到下人高声喊:“二老爷回来了,二老爷回来了,快去禀报老夫人——”
小圆立即勒住马,回身问道:“掌柜的……”
老郑掌柜垂眸想了想,咬了咬牙道:“去侧门!”
“是。”
老郑掌柜的到了侧门,很容易就进去了,并不用人禀报,因为这三天来,季浩缺的药材都是从济世堂拿的,甚至季浩不缺的珍贵药材,季家为了以防万一也从济世堂进了不少。
所以他常来,且为了送药方便,他几乎是没有任何阻拦的直接到了季浩的院子里。
很显然,旅途劳顿刚回到家的季二老爷还没来得及到这儿来看他儿子,因此这里还一片安静。
老郑掌柜将装着药材的篮子交给季家的下人,然后将怀中收着的药方取出来,小声道:“满宝给的。”
纪大夫立即打开看,片刻后眼睛一亮,转身便要去找范御医。
老郑大夫一把抓住他问,“你有多大把握?”
“快别问我了,”纪大夫道:“我如今最怕听得的就是这个问题,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季浩还没醒,高热时退时上,且温度一次比一次高,现在能吊着他的命就算不错了。”
老郑大夫便收回了手,“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季家知道这一点儿吗?”
“昨天晚上和范御医已经提过了。”
老郑大夫这才放心一些,然后低声道:“季家的二老爷回来了,你们尽力而为吧。”
纪大夫便叹息一声,转身去找范御医。
陈大夫和丁大夫也过来了,轮流看了满宝写的药方,又对着她写的药性琢磨了一下后道:“这么看,这三七可是宝贝,可没怎么听说过呀。”
范御医却道:“西南多瘴气,我记得宫中有记载,云贵一带有金疮圣药,其中主药就是三七。”
“这个我也听说过,”陈大夫道:“可那是金疮药,这药方上写的可还有内服的。”
范御医摸着胡子笑道:“这世上的药,既可外敷,又能内服的不知有多少,以前我们没试过,也只是我们不知而已,我看这方子君臣列得清楚明白,对着下面罗列的药性,却是不偏不倚刚刚好。显然是成熟的药方。”
纪大夫也点头,“药方是缺漏,还是完整的,是新出的,还是成熟的,这还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陈大夫犹豫,四个大夫一起,每次下药都是四个一致通过才行的,丁大夫见他迟疑,便低声道:“试一试吧,凌晨那会儿,季小公子已经热得不行了,现在暂时高热也没完全退下去,再烧下去,就算真把人的命拖住,人也废了。”
陈大夫便咬咬牙道:“好!”
他顿了顿后道:“纪大夫,我看药方后还有一张针法,且还是退烧的针法,您那徒弟的针法是真的好,不如让让她来……”
纪大夫笑着摇头,道:“我也看过了,那针法不算难,我琢磨琢磨自己就能下针,还是别叫她了,小姑娘家家,年纪又小,我怕她吓坏了。”
陈大夫&丁大夫:……切肝断肠的时候都没吓坏,现在人全乎的躺在那儿给她下针还能吓坏?
不过俩人也知道纪大夫的顾虑,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他们已经留在季家四天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门回家。
四人议定药方,纪大夫便将药方重新抄写了一遍,将自己抄好的那份给季家的老嬷嬷,满宝的那份则收好放在了怀里。
他交给老嬷嬷药方,问道:“三七可找到了?要是益州城找不到……”
老嬷嬷立即道:“已经找到了,在百善堂找到的,只是整块的三七,还没来得及研磨成粉。”
“那更好。”免得买到假的还不知道。
第678章
季二老爷
药方上的药材都被找了出来给大夫们一一看过,确定无误后便开始熬药膏的熬药膏,熬药汁的熬药汁……
纪大夫则是推演了一下针法,然后去给季浩扎针。
针才扎下,季老夫人和季二夫人便带着一个中年男子浩浩荡荡的到了院里,因为知道季浩躺的房间需要清洁,只他们三个和老嬷嬷一起进了房间。
季翔快步走到床边,看了一眼小儿子,眼泪差点就下来了。
纪大夫正在下针,因为早知道他来了,倒也不惊不慌,微微颔首后便继续扎针。
季翔等他扎完了针才问,“纪大夫,这是……”
“退烧。”
季翔心紧了一下,问道:“一直烧吗?”
纪大夫点头,“中间退下去过,但温度很快又起来。”
“听母亲说,你们开了新方子,那新方子有多大的把握?”
纪大夫叹气道:“小公子伤得太重了,再好的药方,成功率也不大,他到现在都没醒来,烧也没退……”
季翔不想听这些,有些不耐烦的问,“您只管告诉我,你们有多大的把握。”
纪大夫微微蹙眉,道:“不过比原先的多出一两成的把握而已。”
季翔脸色很不好看,低头又看了一眼儿子后转身扶着母亲要离开。
季老夫人暗暗瞪了他一眼,安抚纪大夫,“有劳您费心了,他舟车劳顿才回到家里,我们也没看好孩子,这是在跟我们生气呢,不是对您。”
季翔无奈,“母亲,孩儿岂敢……”
季老夫人暗暗瞪了他一眼,扶着他的手出去,出了院子才低声训斥道:“现在你儿子的命还在人手心里攥着呢,冲着大夫你发什么火儿?”
“孩儿没有……”
“你还没有?”季老夫人不客气的道:“脸都落成那样了还没有?这四天来他们也算尽心尽力了,我也都看在眼里。”
季老夫人抹着眼泪道:“当时你没看着,你儿子肚子里全是血,范御医和纪大夫动刀子从里头切出好些东西来,那会儿我就觉得浩儿活下来难了。我不恨他们,我只恨那应文海,恨那应家,这是多狠的心呐,这么折腾我家的孩子。”
季翔脸色难看,瞪了一眼季二夫人,怨忿道:“中秋那会儿子我就罚他,偏你宠溺他,现在好了,惹出大祸来了吧?”
季二夫人低头抹眼泪。
季老夫人不高兴了,板着脸道:“你这是说你媳妇,还是说我呢?中秋那会儿是我放他出来的,他胸口上带着伤,你还又关又罚的,是想要他的命吗?”
然后气道:“当时我就说要严查,把那划伤他的人找出来严惩,偏你不上心,现在好了,你儿子一条命都给搭进去了。”
季老夫人越说越生气,“我都问清楚了,当初那道伤就是应文海挑拨着划伤的,那时要是查出来严惩了他,说不定这会子什么事也没有。”
季老夫人抹着眼泪道:“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一次面,好容易中秋回家父子见一回,你就只知道要罚他,还是罚去府学里住,有你这么做父亲的吗?难道你小的时候你爹就是这么教你们的?”
这下换季翔低头不敢说话了,不过他像他儿子这么大的时候好像是一个人在外求学吧,那会子他可不会做让他爹生气的事。
到了前厅,季老夫人总算是缓和了下来,擦干了眼泪道:“你回来得正好,这几日我心神都在浩儿那里,对外头的事不上心,却也知道应家动作连连,不仅当时看见经过的目击者,就是纪大夫他们家里也收到了重礼,他们应家想干什么不用我与你说了吧?”
季翔脸色难看的点头,问道:“应家就没上门来道歉?”
季老夫人目光一厉,盯着他道:“来了又如何?我一律叫人把他们打出去了,我告诉你季翔,我不管你跟你老子怎么权衡,你给我听着,浩儿要是全须全尾的活下来也就算了,我由着你们处理,可要是浩儿……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必要应文海偿命的……”
季老夫人说到这里痛哭出声,抹着眼泪道:“我们家浩儿多乖多好的一个孩子啊,那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特意穿了一身新衣裳跑来给我看,结果一出门就变成了这样,这是在剜我的心肝啊。”
季翔张了张嘴,脸色不好的点头道:“我知道了娘,我洗漱一下便去找唐县令。”
说罢,起身看向季二夫人。
季老夫人便对季二夫人点点头,让她去伺候。
夫妻两个行礼退下,季翔等回到了他们的院子才挥手将下人都斥退,和季二夫人道:“母亲那里你也劝一劝。”
季二夫人取了毛巾浸水,要服侍他洗漱,闻言道:“我一直有劝母亲,但你也知道,母亲素来最疼浩儿,浩儿现在这样,母亲怎么可能不难过?”
季翔就叹气道:“你怎么还不明白,我说的是劝母亲想开些,不要和应家硬碰硬。”
季二夫人一呆,抬头看他,“这话什么意思?你儿子伤成了这样,怎么就是硬碰硬了?”
季翔道:“应家后头站着益州王府呢,让应文海偿命,你觉得可能吗?”
季翔是大理司直,对律法最熟悉不过,道:“就算没有益州王府,浩儿这样的情况想判应文海偿命也不可能,最多是流放。”
而有益州王府在,恐怕流放都判不了。
季二夫人怔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手中还拿着浸水的毛巾,一怒之下直接把毛巾摔他脸上,怒道:“季翔,你敢拿我儿子做人情试一试,我,我带儿子回娘家,让他外祖给他做主!”
说罢掩面哭着跑了。
季翔没有防备,一下被水毛巾拍在了脸上,反应过来时妻子早跑了。
他一下就气炸了,将毛巾扔到水盆里,怒气冲冲的道:“不可教,不可教,真是不可教,孩子都是让你给教坏了。”
季二夫人前脚跑出院子,季老夫人后脚就知道了。
她冷笑了一声,和来禀报的大丫头道:“去,扶着二夫人去少爷的院子里,让她守着少爷,这会子还管什么丈夫,也就只有儿子靠得住了,不,连儿子都靠不住了。”
第679章
动了一下
老嬷嬷才进来便听到这句话,连忙将人挥退,低声将今儿一早的事说了,道:“奴婢看得真真的,济世堂的掌柜送来了药方,您看,要不要把那位周小娘子请进来帮忙?”
季老夫人想了想,摇头道:“不必了,她年纪小,便是家学渊源知道的多点儿,动手上肯定也比不上纪大夫和范御医。这会子没必要为这事惹恼纪大夫,他肯用心,那孩子进不进来于我们来说都一样。”
反正纪大夫在这儿,她自然会是他们的助力,就比如现在。
老嬷嬷垂眸想了想后问道:“那药……”
“听纪大夫他们的,”季老夫人捏着手中的佛珠道:“走,我们去佛堂求一求菩萨,只希望这一次的药有效。”
老嬷嬷连忙扶起她,问道:“那外头呢,听二老爷的意思,竟是想和应家和解的。”
季老夫人冷笑,“和解?浩儿要是活下来了,我由着他们去,可浩儿要是没了,我看谁敢和解。”
老嬷嬷低下头去不说话。
季老夫人扶着她的手慢悠悠的往佛堂去,道:“他回来也好,外头的事总要有人做,你去让季忠把当时统计好的证人名册交给他,该走动的就走动了,该庇护也要庇护了,不要等应家都收买了人,我们这边还没动静。”
季老夫人道:“我心力有限,顾得了里面,就顾不到外头,他回来正好。”
老嬷嬷低声应下一声“是”。
季老夫人不担心季翔会不尽心,哪怕他倾向于和解,也不会给应家便宜占的,所以利于他们的证据和人证他是一定会保护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