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9章

    周二郎心里剧烈的斗争了一下,然后一拍大腿道:“行,明天我就去找车行坐车回去和爹娘说,我和大哥在附近几个村子都寻摸过,要找十五车道麦种不难,最多三天就给你们弄好。”

    周二郎道:“所以这样,我走后三天,你们就去租车雇人,让老六带他们回家运粮怎么样?”

    周六郎点头,“就这么办,但是二哥,我身上没什么钱了,这雇人还好说,我找的那些人都可以先赊着,等从唐县令那里结了账再发就是,但车行租车不仅要租金,还得押金呢,那可是不能赊欠的。”

    第722章

    生意经

    周二郎打开自己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个小一点儿的布包打开给他看。

    里面是两吊栓得好好的铜钱和三锭五两的银锭。

    周二郎道:“这是爹娘叫带来的,够了吗?”

    周四郎摇头,“最起码得再来一倍,这租金没多少,但押金高呀。”

    周二郎皱了皱眉,然后看向满宝。

    满宝乐呵呵的,骄傲道:“知道我厉害了吧?我有呀!”

    周二郎就伸手点了一下她的小脑袋,乐道:“是啊,你最厉害了,先把钱借给家里,回头等你四哥从唐县令那里拿了钱再还给你。”

    周四郎便道:“这钱估计得她自己还给自己了,二哥你不知道她现在多厉害呢,就连跟唐县令签的这个合约还是她给弄的呢。”

    周二郎:“我说呢,你怎么会想着签合约,还想得那么周全,原来这门生意是满宝做成的。”

    周六郎:“四哥你羞不羞呀,回去还和我们吹牛,结果你竟然抢满宝的功劳。”

    满宝就看向周四郎。

    周四郎心塞塞,觉得应该把刚才那个看见二哥和老六就激动得不行的自己埋地里去。

    激动个什么劲儿呀,这来了还不如不来呢。

    周二郎和周六郎在此住下,他们出来得急,又只想着周四郎的安危,所以只带了银钱和一身衣服过来,其他的什么都没带。

    等庄先生他们回来,周二郎很是不好意思。

    庄先生却没在意,笑道:“我想着你们也快来了。”

    毕竟那么大的事,周家不可能不来人。

    毕竟是自己最满意的弟子家人,庄先生多嘴问了一句,“可有想过怎么做好和唐县令的这门生意吗?”

    满宝立即把他们的计划说了。

    庄先生微微点头,“早该如此了。”

    正耷拉着脑袋的周四郎闻言抬头,好奇的看向庄先生,问道:“先生怎么这样说呢?”

    庄先生平和的笑道:“我虽没做过生意,但也知道,确定好的生意那就宜快不宜慢,早一日坐下,早一日拿到钱,那你们就早一日赚到这大笔的钱。”

    “于商人来说,时间也是很宝贵的成本,”庄先生道:“你接了这门生意,却只想着一人来回的倒腾,看似赚的多,其实不然。”

    庄先生在当时他们签下合约时就想说了,但见他三个弟子,从满宝、白善,再到白诚,没一个能想到这一点的。

    反而还在拍手欢呼,鼓动着周四郎赚到钱后请他们吃好吃的,他便没有提醒。

    他想着,弟子们这么笨,这么轴,不会多想一想,还是应该再磨一磨。

    他本意是想等周四郎费劲的把这一单生意做完,结了账后再慢慢的和他们算一笔账,谁知道着第一车麦种就被抢了。

    而现在,几个孩子也总算是反应了过来,知道雇人运粮了,他便忍不住提前教了。

    当然,庄先生不仅教他们这些合理化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还给他们讲了好几个特别的故事。

    都是一些成功商人的传说事迹,大部分是历史上的人物,人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些故事满宝他们甚至在书上看到过,但有的只有寥寥几句,于庄先生细细又生动的讲述自然是不一样的。

    不仅满宝白善和白诚周立君,就是周二郎几个都听得呆住了。

    不过周二郎他们只觉得庄先生讲的故事好听,一颗心跟着主人公经历的事情七上八下的,但满宝四个上过学的却知道,先生的故事从来就不是白说的。

    一定有其含义。

    其他人还懵懂,白善已经若有所思道:“先生是让周二哥他们借助衙门的力量完成此事吗?”

    满宝也反应了过来,且她知道的信息比白善还多一条,脑子里一道亮光闪过,她忍不住叫道:“先生,官道上的人知道了四哥被打劫的事,这是不是您往外说的?”

    庄先生伸手敲了一下她的额头,笑道:“先生是那样的人吗?只是去上课的时候碰见几个人,所以提了一句。”

    如果是别的学生,比如,面对大智书院的学生,他就不会说这样话的,更别说做这样的事,教他们这样的东西了。

    先生嘛,就应该教学生做一个君子。

    但对这几个弟子,庄先生可不仅仅是先生而已,他把人带出来,远离他们的父母家人,自然要教好了。

    所以还要做父母家人应该教会他们的东西。

    君子还是要做的,但该有的心机也不能少。

    但这和以前先生教他们的东西不太一样,不要说白诚,就是满宝和白善都一愣一愣的。

    反倒是周立君适应良好,她觉得庄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也没什么不对的,书上不也说了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庄先生也就把实情往外说了而已。

    周四郎总算是反应过来了,一拍大腿道:“先生厉害呀。”

    然后眼睛闪闪发亮的看着庄先生,“您说的对,这门生意得早点做下来,二哥,你现在就去洗澡吃饭睡觉吧,明天城门一开就出城,我们早一点拿到钱也早点心安。”

    周二郎也被说服了,点头,“老六,那你在这儿照顾老四和先生他们。”

    周六郎一愣一愣的点头,私下里忍不住和周二郎周四郎道:“庄先生可真厉害呀,难怪我觉得满宝现在也越来越厉害了。”

    周四郎心中暗道:这就厉害了,你还没见过她更厉害的时候呢。

    不过他也把刚才庄先生说的话给记在了心里。

    庄先生教好了弟子,便心满意足的睡觉去了,却不知道距离康学街好几条街外的县衙里,唐县令才安抚住唐夫人,钻到了书房里。

    师爷早等在那里了,唐县令一来,他立即起身行礼。

    唐县令挥了挥手,示意他不用多礼,坐到书桌后问道:“怎么样,各家都满意了吗?”

    师爷苦笑道:“满意是不可能的,不过已经安抚住了,大人,您觉得是谁在大肆宣扬官道被劫的事?”

    唐县令已经查出来了,不过对方做的没有一点把柄,且光明正大,一点儿也不怕他查,他能怎么办呢?

    唐县令道:“别管这事了,安抚住各家就好,待把那些抢劫的人抓到就好了。”

    师爷一愣,问道:“不查问散播谣言的人了吗?”

    唐县令问:“这是谣言吗?”

    师爷:……看来大人知道是谁了。

    第723章

    斗法

    唐县令在调查案子的时候就与县尉和衙役们说过,严禁把这事的原由往外传。

    反正他们手上有画像,调查起来要容易得多,随便找个借口,比如某某地偷盗之类的,甭管是丢了钱,还是丢了牛,反正就是画像上的两人干的,先把他们拿住,再找剩余的人就容易了。

    反正就不能是官道抢劫。

    官道抢劫,那便是劫匪了。

    益州刚安定下来,结果现在益州城外的官道上有一伙盗匪在抢劫过路客商,不仅会造成恐慌,他这个县令还当不当了?

    他才从应家等人手里抢了一批地来,多的是人想把他踩下去或赶出益州城呢。

    可他没想到下辖的村子这么愚昧,他派出去的人竟然没查出那两人来。

    唐县令仔细问过周四郎,确定这就是很熟悉官道的人所为。

    一:经常走这条官道的旅商;

    二:经常在这条官道上游走的流民;

    三:那附近的村民。

    旅商就算穷,也不会看得起周四郎那一车的麦种,何况,穷的旅商一般都是二三人结伴,能够凑出十几个人的旅商,更不会把周四郎那点小生意放在眼里了。

    而若是流民所为,他们不会只抢麦种,而是会把马和车一起抢走。

    顺着官道往下走,直接走入小路,或者心狠一点的,把周四郎打死了往林子一扔,运气不好,两三天尸体被发现了,他们也早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换个地方把车上的粮食和车马一卖,分了钱便混入流民中,天南海北随他们去。

    就算唐县令最后能查到车马的去处,甚至可以画出大多数人的画像上交刑部,然后再下通缉书,但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尤其是那么多丢了籍书的流民中找出十几个人来不异于大海捞针。

    只有有家有室的人才会顾忌那么多,不敢抢那过于显眼的车和马。

    所以唐县令可以确定,作案的就是那附近的村民。

    可拿了画像的衙役下村,竟然什么都没查到。

    那两人总不可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唐县令知道,他遇到了自己办案以来最难,也最烦的那一种情况。

    他爹以前就是刑部出来的,他说过,他最讨厌办的案子就是当地人,一个家,一个家族,一个村子,甚至是一个乡对外乡人犯的案。

    明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自己私底下也会不避讳的议论,但当官员下去调查时,上至里长,下至几岁小儿,都会三缄其口,一问三不知。

    就是怕得罪人。

    他来前,父亲便叮嘱过,一,面对权贵要不卑不亢,要想着治下的百姓,若是办案,则要不论受害人是谁,都要做到给他们应得的交代;

    二,对那些隐瞒案情的村民、村长和里长等,则要做到软硬适中,他若能和和气气的理解对方最好。

    不能,也不得判刑过重。

    当时唐县令不以为然,不觉得有人会为了与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事阻挠官差办案。

    但现在……

    还是好生气哦。

    所以唐县令觉得,既然大家都让他不痛快,那他就让所有人都不痛快好了。

    唐县令沉着脸让师爷回去休息,转身就点了三个衙役的名字让下人悄悄的连夜把人叫来。

    “大人!”衙役们弯腰行礼。

    唐县令点了点头,问道:“我记得你们都是颜家湾、大花坪一带的人?”

    “是,大人记性真好。”衙役们恭维到。

    唐县令便微微一笑,问道:“你们在大公岭那一带有亲戚吗?”

    三衙役对视一眼,摇头道:“回大人,颜家湾和大花坪离大公岭远着呢,我们几个在那里并没有亲旧。”

    唐县令满意的点头,然后道:“那正好,本官有件事要交给你们。”

    唐县令让他们换上便服,就蹲在大公岭一带的山上等着抓人,然后他将画师照着画出来的两张画像交给他们。

    衙役们连忙接过,对视后面上都有些忧虑。

    唐县令最近正在办一件要案他们都是知道的。

    毕竟他们县衙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

    这个案子可不好办,以前下乡询问里长,就算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会积极的帮忙询问村民,结果这次下乡的人都不软不硬的碰了钉子。

    近来接这个案子的兄弟可是气得火大,据说连县尉大人都砸坏了一套杯盏,显然是气得不轻。

    这么多人都办不下来的案子,靠他们这三个进县衙没两年的新人?

    不错,这三个衙役都年轻得很,不仅年龄小,进县衙的时间更是小。

    还是唐县令来了以后招衙役才把他们招进来的。

    毕竟洪灾过后,以前的衙役,死了的,同样跑了的,消失了的不少。

    县衙很缺人。

    虽然唐县令不搞派系,但三人还是自认是唐县令的人,所以虽然觉得很难,犹豫过后他们还是点头应下了。

    唐县令见了便微微一笑,面色和缓了许多,给他们鼓劲分析道:“不用怕,你们很少出现在大公岭一带,属于生面孔。”

    唐县令道:“我也不要你们进那两三个村子,我都叫人打听好了,大公岭那一带的几个村子的村民都喜欢上南岭和东岭一带打柴,现在天气渐冷,家家户户都需要大量的木柴,他们也不例外。”

    “我回头会让孙大他们从大公岭里退出来,往其他地方去查,他们一放松警惕,自然会出现,到时候你们只要看到画像上的其中一个,直接扑上去拿人。”

    唐县令道:“我不要你们两个都抓,只要抓住一个就行。”

    其中一个衙役忍不住问,“大人,若是他们成群结队的出现怎么办?恐怕我们人还没抓住,就先被他们给打死了。”

    从这次案子来看,这些村民显然齐心得很,他们真当场抓人,又是穿的便服,肯定会被当成贼打死的。

    那会儿他们可不能为自己说话了。

    唐县令撇了他们一眼道:“你们不会等人落单了再抓?”

    他道:“我不拘时间,你们要三天的时间也行,五天的时间我也有,反正你们就要把人给我蹲着,直接堵了嘴抓下来。只要你们能把人抓回来,本官给你们请大功。”

    第724章

    抓住

    三人心动不已。

    他们资历浅,很多案子都是打下手,论功的时候能沾到边就不错了,更别说大功了。

    三人退到了院子里,忍不住窃窃私语,“你说我们真能把人抓住?”

    “你应该问的是,人真的是大公岭那一带的吗?”其中一个道:“要不是,别说五天,我们就是蹲上五百天也不管用。”

    “既然大人说是,那就一定是,”另一个道:“你什么时候见过大人办错案子的?”

    “这倒没有。”

    “那就是了,我们只管去蹲着,只要看见人把人敲晕了弄回来就算成了。”

    “那我们是去南岭还是东岭?”

    “你傻呀,我们有三个人,分开蹲就行了,他要是直接落单,我们兄弟三个,哪个能怕了他去?况且我们手上还有刀呢。”衙役甲道:“他要是不落单,就把位置记下,回头我们再到那附近埋伏,一般打柴,人都喜欢在同一个地方,他既然上一次去了,那下次肯定还会是去那儿。”

    其他两人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搭着肩膀打算回去合计合计。

    结果才出了院门就被守在外面的下人带着悄悄的从后角门出去了。

    他们这才想起县令说了这事要保密的,所以他们不仅不能往外说,最好还不要凑在一起,分开出城。

    衙役乙忍不住小声抱怨起来,“这么小心,难道我们县衙还能有奸细?”

    衙役甲却若有所思的道:“奸细不至于,可别忘了,县衙里也有跟大公岭那边很熟的衙役,这次的案子,大人便因为他们比较熟,最先派的是他们去调查,想着他们人熟好说话,人也认得熟,结果你们看……”

    三人都没再说话,但也感受到了唐县令的怒气。

    他们好歹跟了唐县令两年,知道他平时看起来笑眯眯的,但生起气来可不简单。

    仅有的几次,哪次不是整个县衙跟着心颤颤?

    但这次唐县令显然比以往都更气,因为他都没发火儿,连跟他们说话都是笑眯眯的。

    在大公岭那三个村纠缠的衙役退了出去,开始到别的地方去调查,过了两天,似乎是确定真的安全了。

    趴在东岭的人总算是发现了其中一个劫匪,不过他身边有两个人,他没敢动。

    然后第二天,他们三个便一起蹲在了东岭,果然,太阳才出来,便有三人一起上山来打柴,其中一个正是画像上的人。

    为了确认,衙役甲还把画像掏出来一再的对比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