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再看跪在地上,额头慢慢沁出汗来,有些打抖的两个里长,他便知道,这一次县令又是赢定了。白善也和满宝对视一眼,眼睛闪闪发亮。
唐县令喝了两口茶,过了许久,门外的衙役进来禀报:“大人,他又晕过去了。”
唐县令:……
他看向满宝。
满宝默默的出去把人弄醒。
不过唐县令没再叫他们打,只是也没把人提回来,而是就任由他趴在长凳上。
然后他的目光就落在了两个里长身上,将手上的两张画像扔下去,由着它们飘到他们身侧,问道:“莫里长,孙里长,本官现在最后问你们一次,这二人你们认识吗?”
两位里长冷汗淋淋,满宝看着都担心。
她觉得这两位要是晕,情况恐怕比外头被打了板子晕倒的劫匪要严重。
唐县令也不急,他们不说话,他便等着,反正他是坐着,他们是跪着,他还有茶喝着,他怕什么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莫里长终于忍不住了,低声道:“大人,这二人隐约看着眼熟,但小的年老眼昏,不太记得,所以不敢乱认。”
第727章
借刀
唐县令神色不辨的道:“一里百户,一户之中能有多少人?你世代居于此,长于此,却连百户人都认不清,本官很好奇,你是怎么选上里长的。”
莫里长额头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唐县令拿起惊堂木狠狠地一拍,怒喝道:“官民勾结,互相包庇,你们是在针对本官,还是你们整里都想着落草为寇,造大晋的反?”
莫里长和孙里长闻言,立即伏地疾呼,“大人恕罪,我等绝无造反之意啊。”
莫里长扭头看向孙里长,叫道:“孙里长,你到现在都还要包庇族人吗?”
孙里长脸色瞬时铁青,察觉到一股凌厉的视线落在他的身上,他不由暗暗咬牙,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立刻趴在地上请罪,“大人恕罪,小老儿有罪,这堂下受刑的叫汪三,是我们里的人。”
唐县令面无表情的道:“可他也不姓孙呀。”
孙里长冷汗淋淋,心虚的道:“倒是有个族人叫孙大树,前两天,小老儿偶尔听到一个消息,说前段时间孙大树带着附近两三个村子玩得好的青年出去跑了一趟,结果赚了一笔钱回来。”
他道:“因为他们这一群青年整日的游手好闲,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很高兴,以为他们是长大,知道上进了。但后来又隐约听说,那笔钱来得不正经。这事莫里长也是知道的,因为他们里也有好几个青年在其中。”
这下换莫里长咬牙了。
唐县令的目光落在了莫里长身上。
莫里长也只能应了一声“是”,道:“都只是隐约听说,并没有实证,我等毕竟是外人,总不能上门去问他们赚钱的法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想抢他们的生计呢。”
“本官派下去查他们的差吏,为何总被敷衍?”
莫里长和孙里长一起叫屈,道:“大人,我等实没有敷衍,实在是差爷们带去的画像都模糊得很,或许也因为我们年老眼昏,所以实在是认不出来画上的人。”
唐县令冷笑。
画像模不模糊他不知道吗?
原画是白善画的,当事人周四郎都说长得很像,而他又是请的画师照描,他自己都对比过,和真人不差多少。
现在告诉他画模糊,这是当他傻吗?
白善也很不高兴,毕竟原画是他画的。
很较真的白善直接上前捡起汪三的画像,走到他面前,仔细的对比了一下他的脸后道:“唐大人,这画像与真人虽没有十分像,却也有七分像了,我不信熟悉汪三的人会认不出来他。”
莫里长和孙里长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白善,不知道这少年是干什么的,打哪儿冒出来的。
因此微微皱了皱眉。
白善扫了他们一眼后道:“大人,两位里长说自己年老眼昏认不出来正常,难道三个村子里的人也都眼昏不成?可见,他们是有意包庇的了。”
莫里长怂唐县令,却不怂白善,闻言道:“你这小儿,没有证据的事怎能乱说?大人,我等说的句句属实,我们真的没有隐瞒之意啊。”
唐县令对白善笑道:“你又怎么说?”
白善收了画回到满宝身边,道:“就当你们说的是实情好了,大人,两位里长年老眼昏成这样,显然已是失职。里长本就是代朝廷管理乡民,他们却连自己的百户人口都认不清楚,还如何能代朝廷管好乡民?”
白善淡淡的低头瞥了跪在地上的两位里长一眼,道:“大人不如体恤体恤他们,让他们归家养老吧。”
唐县令微微颔首,笑道:“你说的不错。”
莫里长和孙里长脸色苍白,但心里却又隐隐松了一口气。
唐县令浅笑道:“不过,就算莫里长和孙里长有过,却也代朝廷管了许多年的乡民,有过要罚,有功自然也要赏,来人,且先请莫里长和孙里长去后衙住着,待明日我再请些里长来给两位里长论功行赏。”
莫里长和孙里长一愣,立即伏地推辞,“不敢,不敢,我等治下出现了此等刁民,大人不罚我们也就算了,哪还敢论什么功?”
唐县令似笑非笑道:“两位老人家玩笑了,功要赏,过自然也是要罚的。”
莫里长和孙里长便心中一寒,知道他根本不是留下他们论功行赏,而是等着要罚他们呢?
可是……
俩人仔细的想了想,他们是有过,但似乎也没实际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
最多就是失职不察而已。
他们咬死了认不出画上的人,谁又能说他们认得的?
毕竟俩人年纪实在是大了呀。
衙役将俩人带下去。
唐县令看着他们的背影冷笑。
满宝就盯着唐县令看,然后悄悄的和白善咬耳朵,“我觉得你被唐县令坑了。”
白善又不傻,道:“你是说我不该当出头鸟吗?”
满宝:“小心他们记你仇。”
白善道:“那怎么办呢,我生气了,就是想怼回去。”
唐县令见俩人当着他的面说悄悄话,忍不住点了点手指头道:“你们能不能收敛一些?”
满宝和白善立即安静下来。
劫匪一,不,是汪三,立即被拖了上来。
唐县令给自己把茶添上,又喝了一口,招了招手,书记吏立即捧了一本才翻出来的户籍册子上前,道:“大人,根据孙里长的口供,我等找到了汪三的户籍,他名字就叫汪三,一家八口人,父母俱在,有两个兄长,两个兄长皆以娶亲,还有一个侄子,家住在孙家村第二十八户……”
趴在地上的汪三脸色惨白。
唐县令扫了他一眼,丢下一枚签子道:“来人,去把汪家一家老小全都拿来。”
汪三立即抬头,向前爬了两步道:“大人,大人,这不关我家里人的事,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啊。”
唐县令冷笑着问,“什么事不关他们的事?”
汪三脸色一噎。
唐县令继续问,“不关他们的事,那关谁的事?孙大树?除了孙大树还有谁?”
唐县令问完,狠狠地拍了一下惊堂木,问道:“再问你一句,招还是不招?你不招,自有人替你招,到那时候本官可没闲心再听你说些有的没的了。差吏拿着你的画像上过你家的门,结果你父母兄长皆不认,这就是包庇之罪,你犯的罪有多严重,他们便也要受多大的惩罚!”
第728章
借刀杀人一
连孙里长和莫里长他们都没顶住唐县令的压力,才被打了一顿的汪三自然也不能,几乎是唐县令的话音才落下,他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起来,将所有事情都招了。
就是招得乱七八糟的。
“是大树哥拉上我们几个一起去的,说我们只抢东西,又不卖,就自家用的东西,把那麦种往自家的麦种里一掺,谁也看不出来。”
唐县令只能一句一句的问,“除了孙大树,你们同行的还有谁?”
汪三便一个一个的报出来,一共是十三个人,全是他们附近三个村子里的青年,大家平时就在一块儿玩,熟得很。
唐县令看向书记吏,书记吏一个一个的记下。
他继续问,“你们在抢前就知道周四郎车上运的是什么东西了?”
“是,”汪三渐渐安静了下来,回答得总算是有条理一些了,他道:“周四郎是卖新麦种的,我们都知道。”
“你们怎么知道的?”
“我们见过他卖,”汪三道:“好些村子的人都跟他买,要不是那麦种太贵,我们家也想买的。”
满宝道:“胡说,我们家的麦种明明很便宜,你去看粮铺里的新麦价格和旧麦价格。”
汪三:“我家都买不起!”
白善不善的问道:“所以就可以抢了吗?”
汪三低下头不说话。
唐县令拍了一下惊堂木问:“谁提议去抢的?
“大树哥。”
唐县令抬了抬下巴,道:“说一说吧,怎么想到去抢麦种的,那一车的麦种够你们分了吗?”
汪三耷拉着脑袋道:“大人,我们家里的地就三亩,他们家的也不多,这一车的麦种够分了,还剩了一些呢。”
唐县令微微挑眉,看了书记吏一眼后继续问,“剩的那些呢?”
“都放在大树哥那里了,我们打算等着风声过去了就拿出去卖,新麦种呢,外头粮铺好的新麦种都卖到二百文一斗了。”
满宝嗤笑一声,这边嫌弃她四哥卖得贵,自己转身却是看着粮铺的价格来定的。
汪三没能听明白他的嗤笑声,唐县令警告的瞥了她一眼,抽出一块令牌来交给县尉,“既已有口供和人证,那现在就差物证了,还请县尉带着人去一趟,将孙大树等人捉拿归案,还有藏匿在他那里的麦种。”
县尉连忙躬身接过,应了一声后退下。
县尉手一挥,便呼啦啦的带走一群衙役。
唐县令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招手叫来还留在堂内的一个衙役,低声吩咐道:“去告诉和县尉一起下村的人,让他们去和孙里长莫里长家里的人漏话,就说孙里长和莫里长因为包庇犯人被拿住了,有可能会被全家问罪的……”
衙役应下。
唐县令坐直了身子,一抬头就对上满宝和白善亮闪闪的目光,他顿了一下,然后便冲他们微微一笑。
书记吏总算是查到了什么东西,拿着一本册子上来给他看,小声的在他耳边嘀咕起来。
唐县令翻了翻那册子,问道:“汪三,你家那么多人只种三亩地?其中能拿来种麦子的有多少?”
汪三道:“只有一亩半,还有六分是田,拿来种稻子的,余下的是很不好的旱地,只能种豆子。”
唐县令翻着手中的册子,“大贞三年和五年,你两个兄长成年都是分了地的,虽分不到足额的二十亩永业田,但按照当年华阳县的均额也给了他们一人八亩地,你家那么多地怎么都卖了?”
汪三迷茫了一下,道:“好似我大哥二哥说亲的时候卖了一些,然后就是三年前水灾,为了买粮食又卖了一些……稀里糊涂的,家里现在就只剩下三亩地了。”
唐县令揉了揉额头,问道:“所以你家一年就耕作三亩地?”
“不是,我们还租了常家的田地。”
唐县令盯着册子看了半天,最后合上册子问:“是不是家里有人在王府里当官的常家?”
“对对对,就是那位常大人家。”
唐县令划了划手中的茶杯,最后看向满宝和白善道:“时辰不早了,你们也该回去用午饭了,这堂审你们也听了半天,回去就告诉周四郎,就说人我已经抓住,本官会给他一个交代的。”
余下的事就不应该是他们能听的了。
满宝和白善对视一眼,一起行礼后告退。
到了县衙外面,满宝这才回头看了一眼大堂,哼哼道:“不就是益州王府的常长史趁人之危买地吗,有什么不能让我们知道的?”
满宝道:“我还知道,益州王府、应家和季家这些大家族趁灾民之危圈了许多地呢。”
白善也不理解,“就是呀,这些事哪一件不比这件更丑?更大?有什么不能让我们知道的?”
满宝抬头看了一下时间,懒得回药铺了,干脆爬上马车道:“走吧,我们回家。”
周四郎的胳膊还没好,但人已经可以任意的蹦跶了,昨天他便绑着手,让周立君领着周六郎去把陈二郎等人叫来,把他请到的十四个人全都聚在一起认识了一下。
陈二郎见三儿他们年纪这么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周六郎却没在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早就下地干活了,赶车而已,很容易的,车不翻就行,所以他觉得他们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周四郎道:“你们一共十五个人,所以我们就租十五辆车。”
他道:“空车回去,到时候我们村子里会再请一拨人,放心,路上安全得很。我们还请了县衙的衙役帮忙看着一点儿路。”
陈二郎等人立即拍马屁,“周四哥可真厉害,还能请动衙门里的人。”
周四郎矜持的道:“毕竟这笔生意是和县衙做的嘛,县令大人也是很关心的。”
周立君在外面举了举手,见四叔没看到她,便高声道:“四叔,还有我呢,我们租十六辆车吧。”
周四郎问:“你想回家了?十六辆也行,多一辆就能多拉一点儿。”
陈二郎硬着头皮道:“周四哥,这做生意带女人不太好吧?”
周四郎瞥了他一眼道:“谁说的?我每次做生意都带着我侄女,不带她谁给我算账啊。”
第729章
不开窍
陈二郎:……
所以最后周四郎让周六郎背上了一大包的钱,领着一群人,由他和车行的掌柜讨价还价一番后租了十六辆的骡车。
然后由周立君算账,再数出钱来付账,记好账本。
最后,他们今天一大早便出城去了,十六辆空车,哦,也不对,还是装了点东西的,比如他们十六个人的口粮。
由周六郎拿着,然后周立君负责管理,像什么做生意最好不要带女人的规矩,周家兄弟根本就没想过。
仔细算起来,家里能有今天,还是从满宝开始的呢。
所以对于这种规矩,周四郎和周六郎都嗤之以鼻。
今天一大早满宝就是先送的他们,然后才去的药铺,回到家里,小院里就只有容姨和周四郎在。
满宝跑进厨房问道:“先生他们还没回来吗?”
容姨笑道:“没有,我估摸着得用晚食的时候才回来。”
满宝点了点头,便又跑去看周四郎,就见周四郎正躺床上睡大觉。
她有些看不过眼,推了推他道:“四哥,外面阳光正好呢,你怎么就睡觉了?”
周四郎挪了挪身子,道:“我又不能干活儿,不睡觉去干什么?”
“出去晒晒太阳也好呀,听说晒太阳可以长骨头。”
“你糊弄鬼呢,晒太阳能长骨头?我只听说过啃骨头能长骨头,这要是晒太阳就能长骨头,那小孩儿都不用吃喝了,天天出门去晒太阳就成。”
白善在窗外听见,扑哧一声笑起来,却是越笑越欢快,停不下来。
满宝趴到窗边去瞪他,“你笑什么呢?”
白善抹着眼角的泪花道:“我想着,依照周四哥这么说,小孩儿光长骨头,他也不长肉呀。”
满宝连连点头,找到了反驳的点儿,“就是,就是,吃东西是为了长肉。”
然后她嫌弃的看着周四郎道:“你看看你,这几天不晒太阳,也不动弹,吃的又好又多,光长肉不长骨头,现在都胖了。”
周四郎惊喜的眼睛一亮,问道:“真的?”
“真的。”
“太好了,”周四郎用完好的那只手摸了摸脸,问道:“果真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