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我,我什么都没说,”癞头道:“杨大人还打我板子,夹我手指头了,但我啥都没说,那可是杀头的大罪,我,我敢往外说吗?”钱氏就松了一口气,问道:“那杨大人有没有说他是打哪儿知道的这件事?”
“我也不知道啊,我突然被抓到衙门,一开口就是问小叔公的事,我,我哪敢说呀?”
“杨县令怎么问的?”
“就问小叔公是不是回来过,对了,杨县令还说有人看到过小叔公回来,问起怎么确定商州死的那个周银就是小叔公……”
钱氏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又问了癞头几句,确定他真的什么都没说后便看了周大郎一眼。
周大郎立即转身拿过一篮子的姜块给他,道:“这是家里埋的姜块,因为是要做种,都选的最好的,埋得好好的,正月一过,天气多少就要回暖了,你拿回家去给你娘,记得用草木灰混着沙土埋住,等把村口的那块地整出来就下种。”
癞头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还真是为了种姜的事找他?
钱氏看着他叹气,“大柱呀,你家大牛年纪也不小了,你真打算一辈子混在赌场里过日子?这种姜虽然比不上种地,可好歹是个进项,现在我家老四又找了益州城的主顾,你们种出来的姜,就算在县城卖不出去,便宜些给老四带到益州城去,一斤也能赚个十几文,村口那三分多的地,用心些,攒个几年就可以给大牛说门亲事了。”
癞头听着心中触动,接过篮子应了一声,已经很多年没人叫过他的名字了,都是叫他癞头癞头,他自己都快要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了。
第792章
本性难移
他拿着篮子和钱往家里走去,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的过日子,可两家就这么几百步的距离,走着走着,癞头摸着钱的手就越来越热,本来想交给父母的钱下意识的往怀里一拢。
他觉得今天的运气是近年来最好的,毕竟平白多了一篮子姜不说,还多了十文钱,说不定他真的能时来运转,就赢了呢?
癞头快步往家里去,将手中的篮子交给父母,然后回屋去摸了最后一把钱,便拢了衣服往外走。
癞头爹看见,忍不住问了一声,“你这是干嘛去?”
“出去走走,晚上不回来了。”
癞头爹闻言脸色有些难看,通常他这么说的时候就是去赌钱的,他连忙追出去,却只看得见癞头的背影了,他气得一跺脚,又是一个晚上没睡着觉。
癞头一走,周家人便又聚在一起继续开会,并不知道癞头从他们这儿出去后转身就赌钱去了。
老周头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当年小弟回来的情景,皱着眉道:“他回来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在路上碰见熟人打个招呼也是可能的。”
钱氏却道:“他一走六七年,人都变了样儿,就是见着了也认不出,前儿我们家给他办丧事的时候,认识的亲朋基本上都上门了,也从没听人提起过那年有人见过他。”
“而且十多年前的事了,就算碰到也早忘了,怎么会这会儿提起?”钱氏道:“杨县令说那话,恐怕是唬癞头的。”
周四郎左右看了看,问:“那杨县令是打哪儿知道小叔的?”
钱氏叹气道:“事情恐怕出在丧报上。”
她怀疑道:“你们说,是不是死在商州的那个叫周银的家人找到了,所以……”
老周头就懊恼的按头道:“当时光想着给他名正言顺的下葬了。”
“怕什么?”钱氏横了他一眼道:“真是因为这个我们倒不怕了,官衙找上门来,我们只管说什么都不知道,衙门说了那是我们家周银,我们自然就认下了。”
周大郎道:“癞头太慌张了,杨大人那么聪明,会不会看出什么来?”
钱氏便咬了咬牙道:“只要没人供出来,那他们就没证据,也就是猜测而已,拿我们没什么办法的。”
周五郎问道:“娘,你就这么相信癞头啊,万一他说了呢?”
“他要是说了,我们现在还能坐在家里吗?”周四郎横了他一眼道:“癞头肯定没说,既然他被揍了都没招供,以后应该也不会,而且这会子杨县令也不在县里。”
老周头问:“他去哪儿了?”
“满宝说杨县令要成亲了,得回京城去,这会儿估计在路上呢。”
老周家人就齐齐松了一口气,人不在县里,那暂时就不用着急了,他们也可以缓一缓,想一想杨县令要是找上门来问他们要怎么回答。
老周家松懈下来,钱氏就和周四郎道:“你明天还是去益州城陪着满宝吧,要看紧了她,别叫她被杨县令给骗了去。”
周四郎:“娘,满宝什么都不知道,杨大人能骗她什么?”
钱氏一想也是,但还是道:“你还是看着满宝些,让她离杨大人,还有那个唐大人远一些。”
周四郎苦着脸应下,觉得这个任务很艰巨。
商量妥当,大家各回各屋,各自安抚自己的媳妇去了,周四郎应付方氏是得心应手,周五郎却有些手忙脚乱。
小叔离开的时候他年纪还很小,根本不怎么记得住他,他之所以知道自己有一个小叔,是因为父母兄长们时常在他和老六耳边念叨。
说他们小时候之所以能活下来,全靠小叔从外头搬回来一袋麦子。
所以他一直知道自己有个小叔,而十二年前,小叔带着妻小衣锦还乡,给他们带回来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好看的布料做衣裳,所以他很喜欢小叔,才真正的记下他。
而从那时候家里不再提起小叔,他记忆里小叔的事那都是更小的时候家里人说的,媳妇问他,小叔的事儿不能说,其他的事他又找不出借口来,他就只能沉默以对了。
气得陆芝挠了他几下,这才算出气了。
钱氏可不管儿子们屋里的事儿,她在他们面前说得笃定,但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
一回到屋里,钱氏便捻了三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的跪在天尊画像前磕头上香,只希望天尊老爷保佑,保佑这次也是有惊无险。
老周头坐在一旁叹气,“这都是过去十二年了,满宝眼瞅着就要长大嫁人了,怎么这事还能被人翻出来呢?”
钱氏抬头看着天尊画像,半响才问道:“你信衙门的话吗?”
“什么?”老周头一时没转过弯来。
“你信十二年前那些官爷说的话吗?老二是山匪盗贼。”
“我不信,”老周头道:“山匪盗贼还能娶秀才家的千金小姐?”
“……”钱氏道:“我相信老二的人品,他不是那样的人。”
“就是,我兄弟我还能不知道吗?他只会帮人,可不会这样害人。”
“所以你说,说出去了,官衙能不能还老二一个公道?”钱氏道:“还有当年害死老二和二弟妹的人,总要让他们泉下闭眼吧?”
老周头一怔,忍不住低声叫道:“你疯了,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可怎么查?而当年认定周银是盗贼的官差可是盖了文书的,他们当官的肯定更信当官的。”
“可杨县令看着还好,而且他和我们家满宝还是朋友呢。”
老周头就沉默着不说话。
他不说话,钱氏自己反倒叹了一口气,摇头道:“算了,拖家带口的,而且咱背后还有整个七里村的人呢,杨县令真能帮老二洗刷冤屈也就算了,若是不能……”
那整个七里村都要被她拖下水了,就算钱氏心里再不甘心,也不能这么自信。
整个村子这么多年呢,为了他们家守了这么多年的秘密,没道理最后还受她的牵连。
钱氏按下这个妄想,再次看向天尊老爷,磕下头念念有词,“还请天尊老爷保佑,此次杨县令也什么都查不出来。”
第793章
朋友
这个愿望天尊老爷很容易就帮她实现了,因为远在上京路上的杨县令就是有心,也无力查出什么来。
但收到杨县令手信的唐县令却收拾了一下东西,跑去找明刺史聊了一下天,然后便得了一个去罗江县公干的借口。
临走前,唐县令想了想,决定去见一见满宝,于是特意推迟了启程的时间,等在药铺门口前,远远的,满宝背着她的小背篓才到路口,唐县令便下了车,远远的和她招手。
周四郎昨天便回到家了,满宝知道家里一切都好,这会儿看到唐县令便屁颠屁颠的跑上去,仰头看着他问,“唐大人,你找我有事?该不会又要问我爹和我小叔吧?”
唐县令看着满宝笑,“满宝,在你心里,你父亲和小叔是什么样的人?”
满宝想了想道:“我没见过我小叔,但听我父母兄长和村里人提及的来看,我小叔是个重义气的好人。”
“那你父亲呢?”
满宝道:“我父亲胆子小,心地善良,又慈爱护家,更是个好人了。”
唐县令看着满宝,确定她没有说谎,但他同样确定杨和书口供中的癞头说谎了,于是他叹气道:“满宝,人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尤其是人心,他在你这里慈爱善良,但在别处却不一定,你有想过你父亲是坏人吗?”
满宝摇头,肯定的道:“我爹不会是坏人的,唐大人,我们是朋友吗?”
唐县令迟疑了一下,既怕满宝此时与他讲人情,又怕她什么都不提,但最后他还是点了一下头道:“自然。”
“那你告诉我,我爹犯什么事了?”满宝肯定道:“我爹最近都没出门,我四哥都回家问过了,我爹连村口都没出过,就算癞头说了什么也是不可信的,他是赌徒呀,赌徒的话能信吗?”
唐县令就看着她的脖子问,“你身上有一个长命锁?”
满宝一愣,然后点头。
唐县令问:“能给我看一看吗?”
满宝隐约猜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长命锁取出来,解下给他看。
杨和书已经将长命锁的样式附在信上给他送来,但唐县令还是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个长命锁,果然如杨和书所言,这不是一般的银匠能做得出来的。
一低头,对上满宝目光闪闪的眼睛,唐县令沉吟了一下问,“这锁你是什么得的?”
满宝道:“我从小戴着的。”
唐县令便将长命锁还给她,道:“满宝,这个锁不是你家买得起的,尤其是十一二年前的周家。念在朋友的份上,我也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
唐县令知道满宝和白善聪慧,因此很少将他们当孩子看,多数时候是当平辈相交。
他没有周家和白家那小心翼翼的心思,觉得这种事不该涉及孩子,所以他愿意告诉满宝,同时也希望她能够做一做周金的工作。
他是不信任周金的,但周满的人品还是可以信一信的,他不觉得周满在知道自己父亲作恶的情况下还会无底线的包庇对方。
唐县令上车,低声与随从道:“走吧。”
他没有告诉满宝,他要去罗江县公干,满宝自然也不会猜到,她愣愣的看着唐县令的马车走远,直到看不见了才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长命锁。
这是她打小就戴在脖子上的,爹娘都说是他们特意给她打的,就是因为她身体不好,这是他们希望她长命百岁特意求的,所以一定不能摘下来,更不能丢了。
她小时候还嫌它太重偷偷解下来塞到枕头底下,还被母亲念叨过好几次呢。
满宝将手中的长命锁翻来覆去的看,也没看出这个长命锁和别的有什么不一样,最多是上面的银纹更别致好看而已……
银纹……
满宝心中一动,盯着手中的长命锁仔细的看了看。
小古见满宝一直站在门前不进来,便探头往外看了一眼,见她怔怔的发呆,便叫了她两声,见她应都不应一声,便跑去后院找纪大夫,“纪大夫,您快出去看看吧,满宝和唐县令说着话就变傻了。”
纪大夫便放下手中的药杵出去看,满宝已经把长命锁重新戴了回去,见到纪大夫便抬手恹恹的打了一个招呼。
纪大夫笑问,“这是怎么了?”
满宝想了想,把背篓里的笔墨纸砚取出来,当下将刚才记下的长命锁的银纹画下来,问道:“纪大夫,你见过这样的长命锁的银纹吗?”
纪大夫看了一眼后笑道:“看着挺好看的,你要打长命锁吗?那得找家好的银楼,这银纹看着别致,恐怕不好打。”
满宝这才想起,既然是银纹,自然得问银匠才对,看病找大夫,读书找先生,要问长命锁,自然得问银匠。
满宝就将纸揉了丢掉,趁着还没病人来,满宝趴在桌子上仔细的将自己的长命锁样式整个画了下来。
等中午看完病,满宝便早早的背着背篓去找银楼。
满宝拿着样式找银楼的掌柜,掌柜的看了一眼后笑道:“这是双寿长命锁,虽不好打,我们银楼却也有大匠可以打出来的,小娘子若要,可以在我们店里订做一个,就是工钱会高些。”
“高多少?”
掌柜的道:“看您要多好的,少则七八两,多则二三十两吧。”
一个长命锁所用的银,小的不足一两,大的也不过二三两左右,结果光工钱就要这么多?
满宝想了想,从衣服里将她的长命锁拿出来给掌柜看,问道:“那若是打成这样的呢?”
掌柜的接过长命锁看了看,惊讶的抬头看了一眼满宝,然后双手将长命锁还回去,笑道:“小姐既然能买到夏大匠打的长命锁,那怎么不再去买一个?这样的长命锁,我们的银匠可不好打出来。”
满宝道:“我看着倒和别的长命锁没多大区别,我以为你们也可以打的。”
掌柜的笑了笑,想了一下后取了一个他们的长命锁过来,外表看着和满宝的一般大小,他将那个长命锁放在满宝的手心上,笑问:“小姐可以感受一下,怎样,它们不一样吧?”
满宝仔细感受了一下,掂了掂后道:“我的似乎是比较重?”
第794章
长命锁里
掌柜的笑道:“不止,这长命锁可不止在于刻银纹,还在于打造,这里头涉及的工艺就多了。小姐手中的这个长命锁算是上上品了,从选银开始便是最好的。”
银,也是分等级的,不同的银打出来的银锁自然也不一样。
相比选的银,造银的工艺,长命锁上的银纹只排在末处,但便是末处的手艺,在银匠中也是上等的好手艺了。
而能有这样手艺的人,全大晋都数得着。
外人或许不知道是谁,但他们做这行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商州夏大匠的手艺。
外行看热闹,只会看长命锁上的银纹,但他们内行看的却是打造银锁的手艺,这才是基础,只有银锁造得好,往上刻银纹时才不会凝滞,更不会坏了银锁。
满宝问:“夏大匠这么厉害,要买他打的长命锁很贵吧?”
掌柜的笑道:“那得看是怎么买,若是店里做好了摆出来的,也贵不到哪儿去,但像小姐这样专门定做的,且不说没有个百八十两定不成,恐怕人情上也很难请得动夏大匠。”
满宝好奇的问起来,“怎么看得出我这是定做的?”
掌柜的怀疑的看了满宝一眼,他是认得满宝的,毕竟济世堂就在斜对面,而且当初季小公子的事闹得不小,作为益州城有钱有势东家的大掌柜,他想不知道满宝都难。
也因此他这会子才这么细细的和她解释,但这会儿见她一无所知的样子,掌柜的忍不住迟疑,难道这长命锁不是她的?
也是,哪个有钱有势家的小姐会出来学医术给人看病?
每日出入还多是自己走着上下。
虽然心有疑虑,但掌柜的还是道:“在这锁内刻着两个字呢。”
他刚才仔细看时便看出来了,这会儿便把锁翻来,对着阳光让满宝看里面,“喏,锁内一上一下刻着两个小字,一个‘周’,一个‘夏’,是小姐父母的姓氏吧?”
满宝愣愣的,她眯着眼睛透过那个小孔往里看,快看成斗鸡眼了也没看出里面有什么字。
见满宝揉着眼睛,掌柜的便笑道:“字有点儿小,这孔也有些小,小姐看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满宝眨了眨酸涩的眼睛,放弃了,收了长命锁和掌柜的道谢,然后告辞离开了。
满宝回到家里,庄先生正在书房里等她,“怎么今天回来晚了许多?”
“路上和人说了几句话。”满宝心里有事,却没有告诉先生,而是乖巧的坐在椅子上拿了课本出来。
庄先生看了她一眼,也翻开了课本,“那我们来上课吧。”
满宝下午上了两堂课便下学了,她将做好的笔记收起来,起身恭敬的和先生行礼。
庄先生坐在椅子上看了看她,点头道:“你去吧。”
满宝便退步出了书房,她站在大门前想了想,对在门外等她的大吉道:“我今天不去藏书楼了,你让善宝自己去吧。”
说罢,满宝转身回房,把长命锁拿了出来。
她对着光线又看了看,发现还是什么都没看出来,但透过小孔,的确可以看到里面是刻了东西的,只朦朦的一片,什么都看不出来。
满宝转了转发酸的脖子,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着手心里的长命锁发呆,半响,她还是忍不住求助科科,“科科,你能让我看见里面的字吗?”
科科:“可以,宿主可以在商城里购买放大镜,也可以支付积分由我扫描后供宿主观看。”
“那你扫描吧。”
这还是满宝第一次没问积分,直接就和科科下单。
科科沉默的帮她扫描过后将影像投在她面前,满宝便看到了长命锁内的构造。
这才发现,里面上下两片锁上不仅对称刻着“周”“夏”两个字,还有对称的两朵长寿菊,若不是科科,恐怕没人看得出来里面还刻着这东西。
满宝愣愣的摩挲着长命锁,老半天后才把长命锁戴回脖子上,她心里突然有些酸涩,还没怎么着呢,眼泪就争先恐后的涌了出来。
满宝便坐在窗边默默地抹眼泪,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伤心,但就是很伤心。
心里隐隐有些猜测,唐县令其他的话或许不对,但有一句话却说得很对,她家里没这么多钱给她打这样的长命锁。
哪怕在四哥赌钱前他们家不差钱,但也绝对打不起这样的长命锁。
白善在书院里等不到满宝,跑出大门一看,大吉等在了门外,他拎着书篮跑过去问,“满宝呢?”
大吉道:“满小姐脸色有些不太好,所以没来,让少爷自己去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