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见屋里的四人都忧心忡忡的,一直站在后面不做声的大吉忍不住开口道:“少爷,满小姐,你们想的也太早了吧?”满宝严肃的摇头,“这就走一步看十步,以我们从各种话本子中汲取的经验来看,目光短浅,想得少的人在遇上这种大事时通常都不会有好下场。”
白善同样的严肃的点头,“还会连累很多人。”
基本上白善和满宝看过的话本白二郎都看过,于是他也想起那些话本子来了,连连点头道:“没错,没错,我们得想长远一点儿。周四哥,你觉得这两个法子哪个好?”
白善和满宝也看向周四郎。
周四郎沉思道:“第二个吧,这林子里我们也不熟啊,而且里面缺吃少喝的,蛇虫还多,我们村里老人小孩儿都不小,万一遇上什么事怎么办?既然兵是从益州城来的,肯定走的是这一条路,我们叫人守着这儿就行,一看见人,我们就跑回来通知,然后大家从这儿进罗江县,应该是追不上我们的。”
满宝:“……你还想着跑回来通知呀?直接燃狼烟多好?”
周四郎挠了挠脑袋问,“狼烟怎么燃啊,而且我们能燃狼烟吗?”
后面的大吉再次开口道:“不能!百姓私燃狼烟者,斩!”
众人:……
白善挠了挠脑袋,“我没看过这条律法。”
但大家也没怀疑大吉的说法,因为他通常不会说谎,也不会说自己不确定的事。
满宝摸了摸下巴道:“这事不急,等我们明天问一下唐县令和杨县令,这世上除了狼烟肯定还有很多种通知的办法,只要能让村子里的人知道有敌到就行了。”
第893章
忙碌
当然,满宝不仅自己想,她还问了一下科科,想要借鉴一下他们那个世界的做法。
科科道:“未来人类会使用光脑传递信息。”
满宝在那个世界也是有好几个朋友的,日常聊天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光脑是什么,她忧伤了一下,便问,“那你们古时候的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
“也会很多种方法,比如手机、电报等。”
都是满宝这个世界所没有的,满宝不乐意问他了,开始自己想。
杨县令和唐县令一觉醒来发现他们都在商量逃命了,半响无语。
杨县令抚了抚额,道:“放心,益州王真要造反了也没空搭理你们,不用想着放狼烟什么的,对了,狼烟可不是随便放的,你们要是私自放了,我也会抓你们的。”
白善道:“可你们把证据往上一递,我们不就暴露了吗?到时候益州王真的不会杀我们吗?”
唐县令道:“谁说我们往上递证据就是拿着到朝堂上一扔的?这东西只要有一两个人知道就行了,益州王怎么会轻易得知?所以你们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老实呆在罗江县,不往外跑就可以了。”
满宝:“那关老爷……”
唐县令顿了顿后道:“关老爷那里我去查,你们近日就把账册理出来就行,然后再抄录一份留档,其余的事交给我们。”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只能点头应下。
杨县令就对周四郎笑道:“你回去别吓着周老丈,像什么逃命之类的话还是不要提了,就说满宝他们在我这儿一切安好就行。”
周四郎愣愣的点头。
杨县令忍不住失笑,“你们啊,明明是少年人,怎么这么怕死?”
满宝就抖了抖道:“当然怕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我要是死了,我爹娘得多伤心呀,我亲爹娘可只有我一个女儿呢。”
周四郎连连点头,“就是啊,就是啊,她可是我们家的宝贝疙瘩,我小叔就这么一条血脉,可不能断了。”
白善也点头,“我爹娘也只有我一个儿子,所以我也不能死。”
白二郎左右看看,挠了挠脑袋道:“虽然我爹娘有两个儿子,但我死了我爹娘也会伤心啊,所以我也不能死。”
杨县令看着他们半响说不出话来。
唐县令却赞道:“惜命好啊,惜命的人通常都不会去找麻烦,麻烦事也很少会找上来,你们再把好奇心收一收,这一辈子就安定了。”
三人就纠结起来,这一点有点儿难啊。
三人吃了早饭便又一头扎进了书房,唐县令和杨县令今天也跟着整理其他的账册,大家都忙了起来,甚至连午食都是在书房吃的。
厨房的下人只能把食物送到院外,连书房的院子都进不去,杨县令难得旷工,也一整天都留在了书房里。
崔氏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也不好多问,虽然她不太愿意承认,但红雪说得对,她现在和杨和书还不太熟。
不太熟的夫妻俩一直到第二天用午食的时候才终于见上面,杨和书道:“一会儿知鹤就要回去了,你准备些小礼让他带回去给表姐。”
崔氏眨眨眼。
杨和书便笑道:“你第一次来剑南,身边也没个亲朋,一定无聊得很,不如和表姐联系起来,或下了帖子请她过来住几日陪陪你?”
崔氏见他面色如常,态度与平时也没什么两样,拿不准他是真的关心她,还是需要她就这样做,便迟疑道:“表姐恐怕不方便吧,她来了,谁照顾表姐夫呢?而且还有侄子呢。”
杨和书笑道:“知鹤那么大的人了,哪里还需要人照顾?至于侄子,让她带来就是了,你还没见过侄子吧,我也许久不见他了,这次正好可以见见。”
崔氏就肯定了,他是需要唐夫人过来,便点了点头道:“我一会儿就去写帖子。”
杨和书便对她笑了笑,第一次觉得娶了亲也不错,至少做很多事都有了借口,行事方便很多。
唐县令吃完午饭告辞离开时明理背上就背了一个包裹,里面有崔氏给的礼物和一封帖子。
白善和满宝白二郎站在门前冲他挥手道别,声音很沉重,脸上的表情很悲戚,“唐大人保重啊。”
正要打马走的唐大人被这三重奏的声音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气得回身凌空抽了一鞭子,回道:“你们给我老实些,少想些有的没的。”
见他竟然稳住了,三人便惋惜了一下,但还是捧腹哈哈大笑起来,齐齐往后一蹦,躲开鞭子甩过来的余风。
杨县令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也和他挥了挥手,“一路顺风,回去后低调些,别整天想着案子,也管一管民政。”
唐知鹤应下,打马离开。
目送唐县令走远,杨和书这才回身笑看向三人,指了指天上的大太阳道:“时间不早了,还不快回去干活儿?”
白善和满宝拔腿就往书房跑,只来得及和崔氏挥了挥手。
白二郎却是哀嚎一声,耷拉着脑袋慢悠悠的往书房去,他有些后悔了,他干嘛要跟着他们一起玩呢?
其实回家做大哥的那些作业也是不错的,至少不会比现在理的这些账本难。
崔氏见他们三人都跑远了,这才好奇的问杨和书,“相公让他们做什么?我看他们眼睛都有些红了,显见是用眼多了。”
杨和书就笑道:“也没什么,就是县衙里的一些文书需要抄录规整,你也知道,现在正是春忙的时候,县里的文书都被派出去了,忙得不行,所以我就把他们召回来做这个,所以这几日你让厨房多给他们送些茶水甜点,别让他们饿着就行。”
崔氏才不信呢,什么文书的抄录规整,还需要唐知鹤大老远的从益州城跑来?
见丈夫如此不坦诚,她有一些无力。
同样感觉到被瞒着的唐夫人却不觉得无力,她觉得自己很有力气,于是按住唐县令捶了一顿,这才去收拾东西准备明天抱了儿子去罗江县。
唐县令连忙追在后面道:“不必这样急,我这‘病’刚好呢,要不你等我好两天再去?”
第894章
避开
虽然唐夫人有些生气,但还是听他的多留了两天,等他活蹦乱跳的在外头出现的时间足够,该知道他病好了都知道了以后才收拾了东西带着儿子出门。
唐县令亲自把人送到城门外,给她披上一件斗篷低声道:“你先去罗江县住几日,崔氏你也是认识的,要是与她玩不到一块,满宝也在县城里,过几天我派人去接你。”
唐夫人盯着他问,“接我回来?”
唐县令心内叹息一声,压低了声音道:“回京。”
唐夫人便不由靠他近了点儿,伸手掐住他腰上的肉拧了一圈,咬牙切齿的小声问,“你私底下到底在做什么掉脑袋的事?”
唐县令“嘶”了一声,小声告饶道:“这可不是我一个小人物在查,朝中的魏大人,我爹,还有长博,甚至岳父大人,他们一个都没跑,你说我敢告诉你吗?”
唐县令说到这儿一顿,道:“对了,崔氏和长博刚成亲,以长博的性子,他更是什么都没和她说,你问她也没用,你呢,也撮合撮合人家,好歹是你表妹。”
唐夫人松开他的腰间肉,哼了一声道:“人家都成亲了,还用得着我撮合?”
唐县令就感叹,“长博那性子,你是没见着俩人是怎么相处的,那哪是做夫妻呀,我看师爷和长博都比他们夫妻亲密些。”
唐夫人很怀疑,然后被唐县令扶着上了马车,他捂着腰靠在马车上道:“你去看看人家夫妻是怎么相处的,你就知道为夫对你有多好了。”
唐夫人哼了一声,摔下窗帘,直接对车夫道:“走。”
车夫看了他们家老爷一眼,小心翼翼的抽了一下马,唐县令很快的让开了,免得被车轮碾到。
看着马车终于走了,唐大人长出一口气。
清晨出城门,坐着马车,基本上是天快黑了才到,好在唐县令提前派了快马去通知,因此崔氏早早就准备好了客院和热水膳食,唐夫人一到,便能得到很好的招待。
崔氏在罗江县里除了杨县令外,一个认识的亲朋都没有,不论是从杨和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她自己的角度出发,唐夫人来访她都欢迎得很。
而且这几天杨县令真的是太忙了,他要不下乡,要不就小半时间去衙门里处理事情,剩余的大半时间就泡在书房里。
而且崔氏连满宝都很难再见到了,那三人从唐县令走后就扎根在书房,早食,午食和晚食都是在书房的那个院子里用的,早上偶尔会到园子里逛一逛,但通常那会儿崔氏刚醒呢,也撞不上。
所以崔氏真的很无聊啊。
于是,唐夫人才下马车就受到了崔氏热烈的欢迎,连已经能走路的唐大郎都被崔氏抱起来颠了一下。
唐大郎虚岁三岁了,已经会说话了,他甜甜的叫了一声“姨姨”,然后就盯着一旁微笑的杨县令看,觉着他很眼熟。
杨县令便冲他伸手,“大郎还记得叔父吗,去年我才抱过你的。”
唐夫人就让下人把他抱过去给杨县令,笑道:“怎么不记得,你走以后他还念叨了两天,说那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叔叔怎么不见了?让知鹤吃了好长时间的醋。”
杨县令笑了笑,“一定是嫂子骗我的,唐兄就长得不错,他爹在跟前,大郎还能觉得别人好看?”
唐夫人知道他不喜欢人说他漂亮,也不继续刺他了,随崔氏一边往里走,一边左右张望,“不是说满宝他们也在这儿吗?哪儿呢?”
崔氏愣了一下后道:“他们在书房呢。”
“都这会儿了还在书房干什么?”唐夫人抱怨道:“先前走的时候没与我道别也就算了,这次我来也不来迎接我,真是岂有此理,不行,我亲自去拿他们。”
杨和书生怕她就那么风风火火的闯进书房里去看见不该看见的,连忙道:“嫂子不如先去堂厅坐着,我这就让人去把他们叫来,他们这会儿应该还没用晚食呢,晚上大家一起为嫂子接风洗尘。”
唐夫人就似笑非笑的看了杨和书一眼,“也真是怪,你们兄弟两个也不知道在查什么案子,不能让我们这些大人知道,却不避讳三个小孩儿。怎么,怕我们泄密,还是怕我们送命?难道就不怕他们泄密或送命?”
杨和书只浅浅的笑了笑,抱着唐大郎侧身笑道:“嫂子先请里面坐,来人,给唐夫人上好茶。”
唐夫人暗啐,难怪京城有些人说杨和书虚伪,虽不乏嫉妒,但这张笑脸是挺讨厌的。
唐夫人干脆拉着崔氏进去,把杨和书和她儿子一块儿丢在了后面。
杨和书笑脸不变的逗了逗唐大郎,对下人道:“去请善少爷他们,就说家里有贵客到了,请他们一起来用饭。”
下人应声而去,只在院子外通知了明理,然后就退到路边听吩咐。
好一会儿,满小姐便和两位少爷红着眼睛出来,问道:“是什么贵客呀?”
“是唐夫人来了。”
“呀,唐县令还真把唐夫人送来了呀。”满宝和唐夫人是朋友,立即高兴起来,拍了拍手道:“那我们今晚不干活儿了,走,我们先去接唐夫人。”
下人就笑道:“唐夫人已经在堂厅里坐着了,只等小姐少爷们过去呢。”
想起唐夫人的性格,三人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
白二郎道:“要不你们去吧,我跟唐夫人也不熟。”
白善也道:“你们女孩子说话我们男孩子在场不好,你自己去好了,我还是继续回去干活儿吧。”
下人便笑道:“善少爷,白二少爷,我家大爷也在那儿呢。”
三人立即不担心了,“哦——”了一声道:“原来杨大人也在那里呀,那我们先去给唐夫人见礼。”
杨县令在,唐夫人应该不会算他们没出门迎接的缺了吧?
谁知道一到门口,唐夫人便嗔怪的看了他们一眼,抱怨道:“白费我对你们那么好,我千里迢迢的从益州城过来,你们就在府里也不出去接一接我。”
满宝忍不住咋舌,“唐夫人,从益州城到这儿也就二百多里,哪里就千里迢迢了?”
唐夫人就点了一下她的额头,“这是夸张的说法懂不懂?”
她觉得有些不对,拉着满宝到迎光处仔细的看了看,呀了一声,问道:“怎么眼睛里尽是红血丝,你干什么了?”
第895章
志向
满宝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看书了呗。”
唐夫人笑问,“看的什么书竟这么用功?”她斜睇了杨县令一眼,“不会是被人抓做苦力了吧?”
杨县令将唐大郎抱在怀里,从盘子里拿了一块点心给他,脸上笑盈盈的,似乎并不在意她们在说什么。
满宝道:“什么书都看,唐夫人,你是第一次来罗江县吗?”
唐夫人嗔怪的看了满宝一眼,知道她是在敷衍她,但见她脸上笑嘻嘻的,不见一点儿心虚和不好意思就知道她脸皮厚了,恐怕很难从她这里问出什么来,只能顺着她的话转移开话题,“是啊,第一次,你明儿要带我出去逛逛吗?”
唐夫人从不是个会浪费时间和胡搅蛮缠的人,此路不通那就不走了。
本打算给她介绍几个地方的满宝立即一顿,转而道:“其实我们罗江县最好玩的就是县衙了,其他地方都很一般,远比不上益州城,所以我觉得唐夫人你都不用出门了。”
唐夫人:“……你别骗我,县衙有什么好玩的?”
“杨大人家的花园子很好看的,是整个罗江县最好看的花园子。”
唐夫人问:“比我家的还好看?”
满宝实话实说,“那倒比不上。”
唐夫人便哼了一句问,“那比季家的呢?”
得,那更比不上了。
一旁的崔氏笑着推了一把唐夫人,“表姐这是嫌弃我这儿简陋呢。”
崔氏就嗔笑道:“我这是为谁呀,还不是为了我们两个,他们整天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这也不给你看,那儿也不告诉你,弄得我现在只要一想到唐知鹤那张脸我就来气。”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和书只能起身行礼,连连告罪道:“公务使然,还请嫂子恕罪。”
“行了,我倒是想怪你,奈何我妹妹在这儿呢,总不好为了打只老鼠伤了玉瓶。”
杨县令一点儿也不在意被比做老鼠,笑着又行了一礼。
大家和平的吃了一顿接风宴,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回自个的客院时无比的乖巧,乖巧的告别,乖巧的走在回去的小路上,一进入自己住的客院,三人便同时呼出一口气。
满宝道:“我感觉唐夫人好像是一只要不到虫吃的母鸡,好可怕呀。”
白二郎:“我总觉得她浑身都要冒火了。”
白善:“幸亏她克制住了。”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打了一个抖后道:“明天我们还是继续在书房干活儿吧,外面都太危险了。”
唐夫人第二天也到书房外晃荡了一圈,发现守门的万田特别无情,就是不给她进去,便只能气呼呼的离开了。
崔氏连忙去安抚她。
唐夫人拉着她在花园里说话,气道:“我能不知道他们是有大事要做吗?但这夫妻一体,这都把我送到这儿来了,还要送回京城去,显然是生死大事,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每日连觉都睡不安稳。他不放心我,倒是放心让三个孩子知道,怎么就知道我比不上他们,就会往外漏?”
崔氏愣了一下问,“表姐还要回京?”
唐夫人顿了一下后点头道:“要回京侍疾呢。”
这自然只是借口,崔氏当然听出来了,她也不由忧虑起来,“我和相公才成亲,他的公事我不好深问,表姐和表姐夫却是感情不错,难道表姐夫也什么都没说吗?”
“是啊,所以我才愁呢,之前他从益州王手里抢地那么大的事也没瞒着我呀,这会儿也不知道是什么事瞒得这么严实。”
俩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忧虑起来。
杨县令对这些全然不管,他就让人守好书房,除了满宝他们三个,谁也不放进去。
而满宝他们每日加班加点,又有杨县令帮忙,总算是将账册整理出来了,并将各种数值计算了出来。
杨县令看了他们算出来的数据,忍不住拍了一下册子,赞道:“不愧是庄先生亲自教出来的学生,你们可真行啊。”
三人都骄傲的挺了挺胸膛。
满宝还给他列了一个表,“我发现数字是变化的,而且起伏很大,所以我给列了一个表,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