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4章

    好多事都私密,她也不好去问大夫,便只能自己摸索或是强忍着,可现在京城里出了一个小神医,奇的是这小神医还是个女的。

    程二夫人之前就在苏家见过满宝了,确定了她的医术不差,她可是忍了好几天,自觉不那么引人注目了才让人去请她的。

    满宝便看了一眼内室道:“我给你检查检查吧。”

    程二夫人红着脸点头。

    满宝去净手,检查过后干脆给她推拿了一下盆骨,她道:“我回头给你找个方子,下次来教你怎么正回去。”

    又道:“减肥光靠束腰是不行的,我回头一并教你怎么弄。”

    程二夫人问道:“为何要回头才教?”

    满宝道:“我得回去做一个适合你的恢复计划,这个光靠吃药是没用的,你身上要调的毛病太多,总不能一天内把要调的东西调好,所以得做计划。”

    程二夫人半懂不懂。

    不过满宝还是给她开了两张药方,先递给了她一张道:“这是喝的,一日两次,一剂药两天。”

    又给她另一张,道:“这是泡的,用一锅水熬开,熬上一刻钟,然后倒出汁水兑成温水,每晚泡澡一刻钟左右。”

    程二夫人收下了,迟疑的问,“那下次……”

    “明天下午我过来。”

    程二夫人松了一口气,笑着颔首道:“那好,明日我还让人在门外等周小大夫。”

    满宝应下。

    她收了东西便要走。

    程二夫人见了忙留道:“周小大夫留下用些茶点再走吧。”

    “不必了,”满宝笑道:“我回去还要看书呢,今天便先到这里吧。”

    程二夫人便看向一旁的大丫头,大丫头立即笑着把满宝领出去,路上小声道:“周小大夫,我们二夫人的病不好对外人言,所以……”

    “你放心,我们会保护病人的隐私,不会往外说的。”而且程二夫人身上又不是什么稀罕的病,她并不用和丁大夫他们请教。

    她回去做个计划,再问问莫老师就差不多了。

    大丫头松了一口气,就拿出一个荷包塞给满宝,笑道:“这是我们家的一点儿心意,还请周小大夫收下。”

    满宝抱住手中沉甸甸的荷包,一时愣住,眨了眨眼疑惑的道:“这么多?”

    大丫头笑道:“不多,不多,周小大夫现在可是神医呢。”

    满宝有些纠结,可程二夫人的病真的不严重呀,就是琐碎了些,要彻底治好恐怕需要不短的时间而已。

    要是她头次问诊就收这么多钱,以后上门次数多了,程二夫人会不会破产呀?

    满宝还没来得及思考清楚,小芍已经轻手轻脚的过来接过她的药箱了。

    她回过神来,对大丫头点了点头,便往院外去。

    大丫头一路将他们送到外院,目送他们的马车离去才回去。

    满宝坐在马车里,拆开荷包来看,倒出两锭胖胖的银锭。

    她抱着银子想,她爹要是知道她现在这么能挣钱,一定高兴的在床上翻个跟斗。

    翻跟斗是不可能的,但高兴的笑眯眼却是可以的,老周家收到了京城来的第二封信,还有满宝他们混在白大郎给家里准备的中秋节礼回来的礼物。

    信上说他们花钱买了一个两层的酒楼,改了做饭馆,满宝还给老周头买了一身冬天的衣裳。

    第1079章

    后盾

    老周头也不管现在还是秋天,直接穿着衣服绕着村子走了一圈,直热得满头大汗,然后回到家里便叫道:“老四,你媳妇都生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京城?”

    他想满宝了,就算他不能去京城看一下老闺女,那让老四去看一看也行啊。

    周四郎抱着他的二儿子晃荡着出来,一边抖他睡觉,一边回道:“爹,这还早着呢,这谷子刚入仓,女贞子、生姜、老姜这些都没收呢。”

    他道:“今年村里的老姜和生姜都多,我想既然要去京城,那就顺路多拉一些去,五郎不是说他们在那边买菜什么都贵吗,既然什么都贵,那姜啊山药啊这些肯定也贵,我们不走空,这一趟才不贵呀。”

    “你一个人敢带这么多东西上路吗,咱这离京城那么远呢。”老周头道:“你连去益州城一天的功夫都能叫人打劫了。”

    周四郎:“……谁说我是一个人去的?”

    老周头就忧心道:“要是你三哥他们也去,那路上的花销也太多了。”

    周四郎:“……爹,我有朋友,我和他们一块儿走的。”

    “什么朋友?”

    “就益州城的几个,叫三子的,他们分不着地,基本上就给人干苦力和乞讨,上次请过他们之后,他们给我干过几次活儿,手脚还算利落,我和他们都商量好了,他们跟我去京城,一路上吃住我都包了,等到了京城,他们再自己找活儿去。”

    周四郎道:“京城人不是多吗,就是讨钱,那也比在益州城里讨的多。”

    见老爹皱眉,他立即道:“这主意还是满宝出的呢。”

    老周头张着嘴巴便说不出话来,半响才合上,然后嘀咕了一声,“真是,东西卖到益州城就行,非得费那个劲儿,京城老远了……”

    钱氏和冯氏从菜园里回来,听到他嘀嘀咕咕的,便问道:“你说什么呢?”

    老周头嘟囔道:“没啥,就是觉着老四要去一趟京城可得花销不少。咱家里还有钱吗?”

    他发愁道:“今年后一茬的麦种就不好卖了,当时老五他们去京城的时候,家里的钱全带走了……”

    钱氏不是很在意的道:“虽然赚的少了,但不也赚了吗,够他们上路了,到时候天冷了,家里再给多带点干粮和肉条,让他们自己在路上煮就是了,饿不着的。”

    “等到了京城,钱更不成问题了,饭馆都开起来了,怎么着也饿不着肚子。”

    老周头怂怂的没在讨论这个话题了,而是问道:“那给满宝带点儿什么去?”

    “做好的新衣裳已经让刘老夫人带上京去了,等老四上京,让老大媳妇给她做些好吃的带上吧,她不是喜欢坛子肉和坛子鱼吗?到时候做了给他带上。”

    钱氏见他闷闷的不说话,就放软了语气道:“你就放心吧,咱满宝不是会亏待自己的人,打小她就是家里最会吃的人,往前几年,家里的肉基本上都是她买的,饿着谁也饿不着她。”

    老周头:“我就忧心她这一次到底能不能见到皇帝老爷子,要是见不着,这个孩子不撞南墙不回头咋办?”

    钱氏:“我倒不怕她撞南墙,我就怕那南墙太硬,把她头给撞没了。”

    老周头张大了嘴巴。

    “所以你这会儿惊讶有什么用?你又不能进京城帮她,有这功夫还不如去多堆一点儿肥,要养田种冬小麦了,家里多种些粮食出来,多换点儿钱,等孩子需要的时候家里才能帮得上一点儿忙。”

    老周头便默默地回屋把衣服给换了下来,然后把正和儿子互动的周四郎拽了出去,带出去堆肥了。

    周四郎是一脸的愁苦,这才休息两天就又要干活儿了。

    小芍把满宝送回到常青巷,满宝从药箱里取了纸笔来写了一张方子给他,道:“这是一种药膏的制法,你拿回去给郑大掌柜,问他能不能熬出来。”

    小芍取过方子看了一眼,折叠好后放怀里应下。

    满宝便背着背篓,抱着药箱喜滋滋的回家去了。

    大吉在门口接她,接过她手中的药箱道:“满小姐,以后你要出诊,还是我送你去吧。”

    “不用,药铺里有车的。”

    大吉坚持,“反正这会儿少爷他们都在学里上学呢,还是我接送你吧,就是您这儿晚了,刘贵也会去接少爷他们的,不麻烦的。”

    满宝见他坚持,便点头道:“行吧,明天下午我还要去一趟宿国公府看诊的。”

    大吉应下。

    满宝没去书房看书,而是回了自己的房间,拿出病例册写下程二夫人的病例,这才掏出一张白纸来摊开,开始写她的治疗方案。

    她身上的毛病不少,应该说,很多已产的妇女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毛病。

    这些毛病可大可小,但在现在看病的病人中是显得不是很严重,满宝觉得自己可以治的,但真的提起笔要写的时候,她才发现,有好多点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弄。

    比如,她知道需要运动来辅助,可动作是……

    满宝挠了挠脑袋,只能暂时写个大概的,然后进系统里找莫老师,给他发邮件商量。

    正巧下午莫老师有空,他正好在线上。

    又是生育烦恼,莫老师一边查资料,一边求助一些同事,一边还和满宝说话,“你们那里因为生育延伸出来的病例可真多,我们这儿就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一时半会儿的,我也不能给你一个完美的治疗方案。”

    满宝表示理解,“我也只在书上看到过,我记得我在百科馆内看到一本古人写的产后矫正,哦,不对,是你们的古人,我的后人。”

    知道她真实年纪的莫老师:……

    他揉了揉额头道:“满宝,你别这么说话,对着你,我可不觉得你是我的老祖宗。”

    师生两个研究了半天,莫老师又汇总了同事的意见,结合他们查到的资料,他们终于做出了一个还算可以的方案。

    满宝让莫老师检查一下方案,吃过晚食后都没来得及和白善他们说话,直接又回屋里对着莫老师找来的视频学习矫正的姿势,毕竟明天她是要教人的。

    第1080章

    学徒

    满宝年纪小,人又圆润润的,身体特别的柔软,记性又特别好,基本上练一遍就记住了。

    她反复练了几遍,确认动作要领没毛病以后就去和莫老师商量一下病人的食谱。

    科科看了一下时间,提醒满宝道:“宿主,你设定的最晚入睡时间快到了,再不睡,你可能真的长不高了。”

    满宝一听,看了一下时间,便将草稿全都一收,和对面的莫老师打了个招呼便要去睡觉。

    莫老师知道她年纪小,正是需要睡眠的时候,于是道:“你去吧,我再检查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到时候我给你发个邮件。”

    满宝应下。

    莫老师觉得矫正这个课题也不错,于是提醒道:“记得把病人的脉案和变化做好,我回头可能需要数据做案例。”

    在他这个时代,因为自然生产而造成的这方面损害案例很少了,他想要数据基本不可能。

    因为很少有人会通过体内受孕来生育孩子了。

    满宝应下,退出了系统后便躺倒在床上,抱着被子打了一个哈欠,头一歪就沉沉的睡过去了。

    第二天她略比往常晚起了一点儿,被白善敲门叫醒。

    她爬起来换上衣裳,迷迷蒙蒙的拎着木盆出门,白善一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昨晚睡得晚,问道:“你干什么了?”

    满宝半闭着眼睛跟他去打水洗脸,微微摇头道:“没干什么,就是给程家的二夫人做了个治疗方案。

    昨晚白善就知道满宝出诊了,还想恭喜她来着,这会儿看出诊竟然比坐堂还要累,他感叹道:“果然钱不是那么好挣的,坐堂看一个病人大约只需要一刻钟,出诊看一个病人,回来还得琢磨半天。”

    满宝一想还真是,立即不觉得自己昨天拿到的钱多了,深以为然的颔首道:“你说的还真是,这样看来,那钱我受之无愧呀。”

    白善:……他们似乎说的是同一件事,却又不是同一个点儿。

    满宝洗脸漱口,然后回屋把头发整理一番,吃了早食便找了个机会进系统里将昨天晚上莫老师最后给她的邮件看了一遍,记下一些他补充的东西。

    白善收好了书篮,见满宝还没出来,便喊道:“满宝,快点儿,我们要迟到了。”

    满宝将草稿都一股脑的塞到药箱里,应了一声,拎起药箱便跑出去。

    白善和白二郎总算有机会好好的看一看她的药箱了,“你总算舍得换一个药箱了。”

    满宝自得的拍了拍药箱道:“大掌柜送我的。”

    白善低头看了看,看到药箱的侧边印了济世堂的徽记,半响无语,“送你,他也不亏。”

    满宝也看到了,却不以为意,“挺好看的呀,我本来也是济世堂的坐堂大夫,这箱子我去问过,做得这么好的,得小二两银子呢,比一辆车都贵。”

    白二郎:“那是你家用的板车吧。”

    “你也没少坐板车,这会儿嫌弃什么?”

    三人吵吵闹闹着到了济世堂,满宝跳下马车,和俩人挥别,拎着药箱进了济世堂。

    小芍比她来的还要早些,连忙接过她的药箱,把人送到诊房里去。

    满宝趁着病人还没来,将草稿拿出来整理。

    她让小芍多搬了一张凳子进来,把桌子往外挪了挪,让他坐在她的身边,就跟很久以前她坐在纪大夫身边一样。

    她问道:“你会诊脉了吧?”

    小芍愣愣的点头。

    满宝问:“那开过方吗?”

    小芍愣愣的摇头,然后又连连点头,小声道:“我私底下自己开过。”

    满宝便点了点头,“那等一会儿你就坐在这里,我看过后你也看一遍,然后开方,到时候把方子存下来,我可以帮你看一看。”

    小芍有些激动,“这,这不好吧……”毕竟才上工第二天,做学徒,不应该是在大夫手底下先干两年粗活吗?

    满宝没能领会他的意思,抬头问道:“有什么不好的?”

    小芍连连摇头,“没,没什么不好,挺好的。”

    满宝便点了点头,低头继续整理她的方案去了。

    因为病房里突然多了一个人,进来看病的男病人还好,女病人却多少有些不自在。

    满宝也知道她们的顾虑,因此病情若是私密的,便会支开小芍。

    小芍也知道避嫌,但这样的病情毕竟是少数,来看病的,多是咳嗽,风寒,腰痛,手痛,头痛,各种痛的病症。

    等忙完了中午,满宝便一边吃饭一边翻开小芍的方子,指点道:“你得把脉案也写下来,这样将来你才能对着药方检查。”

    小芍应下。

    不过这些病人都是上午她才看过的,所以哪怕他没写脉案,她也都能记得,于是一篇一篇的给他指点过去。

    小芍拿了纸笔在一旁奋笔疾驰,同桌吃饭的大掌柜和三个大夫看得目瞪口呆。

    小郑掌柜端着碗进来,在一旁看了半天,然后默默地坐在了他爹身边,扭头看他。

    郑大掌柜回神,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怒道:“看什么看,快吃你的饭吧。”

    满宝将翻过的方子交给小芍,道:“剩下的我们车上再说,你先去吃饭吧。”

    小芍连忙接过,起身给众大夫行了一礼,又给满宝揖了一礼后便退下去吃饭。

    他是跟伙计们一块儿用饭的,后院这块儿是大夫们休息和开小灶的地方。

    小芍一走,丁大夫他们便抬起头来看向满宝。

    满宝莫名其妙的抬头望着他们,问道:“干嘛?”

    丁大夫斯文的用手帕擦了擦嘴角,问道:“周小大夫,郑芍是天才?”

    满宝想了想,摇头,“天赋虽一般,但好在勤奋。”

    就是说嘛,他们怎么可能看走眼呢?

    丁大夫继续问:“他是你学徒?”

    满宝点头。

    丁大夫,“那他是给你真金白银了?”

    满宝摇头。

    “那你干嘛第二天就教他开方看病了?”

    满宝一头雾水,“他是学徒,不就是要跟我学这些本事的吗?”

    “……那你也得先看看人的本性,先摸摸他的底儿吧?这没有一二年的功夫,你能看透一个人吗?”

    满宝:“一二年?一二年都能看多少医书,摸多少脉,看多少病人了?”

    她同样不解,“我去济世堂的时候,纪大夫当天就让我上手了呀。”

    第1081章

    因材施教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