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1章

    “傅二姐姐做完月子就回松子巷吗?”

    傅文芸笑道:“我听父亲和母亲的。”

    满宝便用肩膀撞了一下她,觉得她不老实。

    傅文芸便扑哧一声笑出来,道:“待我父亲述职完,我差不多就要回去了,两家在此之前应该会坐下来谈一谈。”

    一旁的秋月乐滋滋的道:“满小姐不知道,这几天我们老爷太太有空,正巧那边老爷也在家养伤,所以就谈了一下这嫁妆的事,岳家那边就说,京城的这宅子本来就是小姐的嫁妆,只是买房的时候小姐的钱不够,所以家里给添了些。”

    秋月提起这事便乐得眉眼弯弯,“老爷太太当时一听,当即便让人和岳家的管事一起去衙门把这宅子一起过到了小姐的名下,还夸亲家宽厚呢。”

    一点儿也没提,既然是添给傅文芸的嫁妆,为什么最后记在岳家的名下。

    而岳家也没提他们出的另一半的钱,两亲家都稀里糊涂的忘了这两件事,相处得其乐融融的。

    满宝便乐道:“果然还是傅大人和傅太太治得住他们。”

    傅文芸也笑了笑,然后道:“不过那宅子还是小了点儿,一家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孩子又小,太过哭闹,恐怕将来还有许多矛盾呢,所以我想还是应该租个好点的房子,这边的宅子要么租出去,要么卖出去。”

    那宅子是比他们租的小,可从小生活在老周家的满宝却是习惯那种主宅条件的,所以她一开始有些不解。

    但设身处地的一想,满宝隐隐又有些明白了,也是,他们老周家和睦,所以不觉得小,可他们岳家却不一样。

    因此满宝想了想道:“那你得有个单独的院子才行啊。”

    傅文芸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最近已经让徐管家到处去找了,最后也在你们常青巷附近找一个大点儿的院子,那边环境好,清净,离他们上学上衙的地方也近。”

    满宝:“就是贵。”

    傅文芸便笑道:“就是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我公公不仅有俸禄,家里也有庄子和一些铺子呢,只是租房子住,节省一些还是过得很好的。”

    “但你有现成的房子在,你可怎么说服他们呢?”

    傅文芸轻声笑道:“想要说服我那婆婆不可能,但想要说服我公公却还是不难的。”

    这一次劫难也让傅文芸想通了,以前她有事只能通过丈夫,或是和婆婆直接沟通。

    可这两个,一个做不了主,唯唯诺诺,一个又一味的节省,想从她身上得到好处。

    但在岳家,其实真正有话语权的却是她公公,她和他们两个苦口婆心半天,不及和岳玮说上一句合情合理的话。

    “再过几日我父亲任职的公文应该就下来了,到那时我差不多也出了月子,我给你们下帖子,你请了庄先生和刘老夫人他们一起过来,我们好好的庆祝一番如何?”

    “恐怕不行了,”一道声音在窗外响起,傅县令的声音在窗外幽幽地道:“我刚从吏部回来,吏部那边扣下了我的述职报告,说我暂且不能回建州任长史了。”

    第1231章

    你想当华阳县令吗

    “咦?”

    满宝从屋里探出头去,这才看到傅县令正站在窗下发愁呢。

    他刚从吏部被拒回来,心情有些不好,回到家便想来找他闺女谈一谈,结果满宝正好在屋里。

    满宝很好奇:“为什么被扣下了?”

    傅县令摇头,叹息道:“我和吏部的官员打听过了,但他们忙得很,并没有告诉我。”

    说罢看着满宝。

    傅文芸就隔着窗户和她父亲道:“父亲有没有想过让公公帮忙打听一下?”

    傅县令就皱眉,“前两天我们才去衙门里把宅子落在你名下呢。”

    要是早一点或晚一点问都可以,但这会儿显然不合适。

    而且傅县令是有点儿担忧的,“你们说,是不是亲家那一撞得罪了太后,所以……”

    满宝就道:“不可能,现在太后病重着呢,她哪有功夫管这些事?”

    傅县令眼珠子一转,“娘娘的病很重?”

    满宝点头,“反正不轻。”

    她毕竟是在济世堂里坐堂,而济世堂还有一个郑太医在宫中,这方面的消息要灵通点儿。

    再结合白善他们回家说的事,满宝眨眨眼道:“会不会是吏部想给傅大人换个位置?”

    傅县令立即眼睛一亮,“这话怎么说?”

    “因为益州王一案,朝中现在空出来很多缺呢,尤其是剑南道,大人毕竟在罗江县任过职,或许被调回去也有可能呀。”

    傅县令犹如雷击,“再,再回罗江县?”

    傅文芸听见这声音不对,立即隔着窗户道:“父亲,满宝的意思是回剑南道,您已升至长史,当不会再回罗江县的。”

    傅县令就松了一口气,然后眼珠子一转,心思活泛起来,“听说这次华阳县县令立了大功,要被调回京城了……”

    虽然华阳县县令也是县令,比他这个长史低半级,可这是上县的县令啊,要是做得好,将来一升迁就是上州的司马、长史什么的……

    这可比他现在先任下州的长史还要便利得多,且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满宝想到的却是唐县令的为人脾气,恐怕下任县令不会那么好做,而且傅县令未必压得住益州城那么多权贵世家。

    吏部和朝廷只要不眼瞎就不会让傅县令去华阳县。

    不过看了眼美滋滋起来的傅县令,满宝什么话都没说。

    傅文芸也觉得她爹不可能,不过她也什么都没说,而是悄悄的托付满宝帮忙打听一下,“你认识的人多,帮我父亲打听一下原委,若是改地方还好,若是因别的事得罪了上峰故意给的挂落,我们知道了也好早做应对。”

    满宝应下,笑道:“傅二姐姐放心,我回头就托白善帮忙打听打听。”

    吏部的事,却是和刘焕打听最好,因为户部和吏部打的交道最多。

    刘焕接了白善的托付后都没去问他祖父,而是去找他大哥刘益,这种消息他最灵通了,就算不知道,他也可以问一下吏部的人,因为他现在就在吏部做文书,方便得很。

    刘益隔了一天便打听出来了,见他家的傻弟弟乐滋滋的转身就往外跑,就问道:“你上哪儿去?”

    “我去找殷或,我们今天要去马场看马。”

    刘益蹙眉,“你不是有踏雪了吗?”

    “不是我要买,是白善他们,我们跟着参考参考。”说罢就跑了。

    刘益也不拦着,摇了摇头后也要出门找朋友喝酒谈诗去,结果还没出家门呢,就被祖父给叫到了书房。

    刘尚书对这个大孙子很满意,于是也不像哄着刘焕一样的哄着他,很开门见山的道:“唐知鹤要回京了。”

    刘益眨眨眼,回就回呗,他回来应该也是进刑部,跟他有什么关系?

    刘益想到这里一滞,迟疑的问道:“那华阳县的县令……”

    刘尚书微微点头,道:“我和李尚书谈过,他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或许可以一试。”

    这个李尚书当然不是兵部的,而是他们吏部的了。

    刘益内心深处有点儿不乐意离开京城,主要是他的亲朋都在京城,去了益州他可就孤身一人了。

    他又不像唐知鹤,还有个杨和书在左近。

    “祖父,如今益州不是个烫手山芋吗?”

    刘尚书就横了他一眼道:“什么烫手山芋,明明是个香饽饽,益州王走了,你头上的大山去了一座,我和老唐大人打听过了,唐知鹤很会做人,他和陛下上书,要将此次抄没的田产皆压在县衙手中,如今只将益州王府查抄的一部分分给了散落进益州的逃兵,还有大批的流民没有安置呢。”

    刘尚书道:“你接了这个位置,到了任上就可以着手安排此事,既可以收拢民心,又可以立下功绩,你说是不是香饽饽?”

    “可这岂不是会得罪很多人?”刘益道:“听说这一次连季家的田产都被查走一部分,等我到了任上,他们肯定要走关系拿走的,到时候我是给还是不给?”

    刘尚书闻言,微微皱眉,不太赞同的看了一眼大孙子道:“那你是想给还是不想给?”

    刘益沉默了一下后道:“不想给。”

    “那就不给,”刘尚书的脸色好看了一点儿,道:“既想要大功绩,哪有不付出大代价的?知道为什么你只比唐知鹤杨和书低两年入朝,却一直没他们走得快吗?就是因为太过束手束脚。”

    刘益低着头认教。

    刘尚书道:“你要是想去,我就和李尚书说定了向上举荐你,回头陛下是要见你的。”

    您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不去吗?

    刘益心中腹诽,低低应了一声。

    他正想退出去,又隐隐觉得不对,抬头道:“祖父,唐知鹤什么时候也这么善解人意了?竟然把这么大的功劳让给后任。”

    他轻咳一声道:“他就不怕继任者拿着他抄回来的田产做人情交好当地的士绅豪富?”

    刘尚书便掀起眼皮道:“所以这上任者得仔细的挑了又挑啊。”

    刘益:……合着坑在这儿等着我呢。

    他瞪眼道:“才几年的时间,唐知鹤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刘尚书道:“恐怕这不是唐知鹤的手笔,这段时间,杨和书也一直在益州城内帮忙处理战后事宜。”

    刘益就明白了。

    他忍不住嘟囔起来,“真闹不明白,他为何要去做一个下县的县令。”

    刘尚书却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这才是杨长博的聪明之处,等他这次回京,论功行赏,恐怕他的功绩还在唐知鹤上面,不仅满京城,众世家子弟拿出来遛一遛,能够与杨长博比肩的几乎没有。”

    第1232章

    偶遇

    这种话刘益打小就能听到,耳朵都听起茧了,所以他心里一点儿波澜也没有,等祖父感叹完就退了出去。

    一出门,迎着灿烂的阳光他就无限忧伤起来。

    他的酒,他美味的饭菜,还有他的知己们,过不了多久就要分别了,也不知道益州有没有马场,喜不喜欢打马球。

    不是,他一个父母官上场打马球好吗?

    会不会太不庄重了?

    刘益发起愁来,思考着要不他也去马场打一场?

    不然去了益州,下次打马球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殷或知道白善他们想买马后,便和父亲派给他的车夫说了一声,家里便派了一个人跟着他们一起去马场。

    大吉的伤也好了,今天便给白善他们赶车。

    两辆马车到了东郊马场,刘焕最先从马场上蹦下来,然后看向白家的马车,白二郎也跳了下来,正好奇的四处张望,“这东郊的马场比西郊的要大呀。”

    刘焕道:“那是自然,这是崔家的产业。”

    他道:“崔家在太原和代州都有马场,陛下有两匹战马都是从他们家进的,可见他们的马种有多好。”

    刘焕还罢,殷家显然跟这马场的管事挺熟的,殷或带来的人直接领着他们去找了马场的管事,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就带着他们去后面马厩里选马了。

    前头的马是拿来打比赛的,基本上不卖,当然,你给的钱要是够多,管事也是会勉为其难卖给你的。

    真正拿来卖的是后头马厩里的马,这里面的马多为刚成年或未成年的马,可供公子小姐们买回去培养一下感情。

    “公子小姐们看,这是我们马场最好的一批马了。”

    在后面挑马的人还不少,满宝他们人不少,一进来便惹了不少人的眼,被围绕在人群之中的程二夫人微微一挑眉,和朋友说了一声后便上前,“周小娘子。”

    满宝扭头去看,惊讶道:“程二夫人,您也来买马?”

    程二夫人笑道:“陪朋友来打马球,突然想起周小娘子提到过想买马,所以就顺便到后面来看看,正巧看中了一匹,正想买了送你呢,没想到这么巧,周小娘子今天也来马场里看马。”

    她的目光扫过殷或和刘焕,都算见过,但却没怎么说过话,也就不熟,于是点了点头。

    她主要和他们的姐姐嫂子熟,不过她更了解周满了些,她笑容越发真确,侧身介绍她的朋友给周满认识,“这是韩大娘子,这是李三娘子,巧了,今儿来的人中都是亲戚。”

    周满几个还有些不解,一旁的刘焕和殷或就上前各自领了自家的亲戚,各自和韩大娘子及李三娘子见过面。

    然后就两拨人充作一拨一起看马了。

    不过韩大娘子和李三娘子对满宝比较感兴趣,白善他们也很绅士,于是主动退到后面,让她们四个女人在前面先选。

    管事们也更加不敢怠慢程二夫人几个,所以大半的人都跑去招呼他们了。

    刘焕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白善很好奇,站在他旁边小声问道:“你们是亲戚?怎么看着不是很熟的样子啊。”

    “本来也不怎么熟,”刘焕小声道:“我跟他们家的弟弟比较熟,你也认识,韩彦韩浦,都是他们家的,我大嫂就是韩家的,是韩大娘子的堂妹,韩浦是我大哥的亲小舅子。”

    所以他们玩得比较好。

    韩大娘子比他大这么多,他也就只有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偶尔见过,怎么可能会熟?

    白善和白二郎就一起看向殷或。

    殷或淡淡的道:“我的母亲出自李家,我应该叫李三娘子一声表姐的。”

    但俩人看了一下他的脸色,直觉他跟人家也不是很亲,甚至不是很熟。

    果然,一旁的刘焕低声解释道:“殷或的母亲和李三娘子是两支,不过都是同一个祖宗。”

    白善点头,然后就盯着前面问,“她们为什么对满宝这么热情?”

    刘焕和殷或一起摇头,“不知道。”

    刘焕道:“还要送马,这马场里的马都是精挑细选留下来的,可不便宜,我大哥说过,无事,不会有人白献殷勤的。”

    白善便道:“走,我们跟上去看看。”

    于是四个少年立即跟了上去,程二夫人拉着满宝去看她替她看中的一匹马,是一匹黑色的马,脖子处和腹下是灰白色,但也很漂亮了。

    管事一眼看到便大夸特夸起来,表示这一匹马是他们马厩里最好的一匹马了,目前两岁半,还有半年就成年了。

    陪他们来看马的殷家将也微微点头,看了看马的牙齿、蹄子,又摸了摸腰腹上的力量后对殷或点头,表示的确不错。

    程二夫人就自得起来,“怎么样,我看中的马好吧?”

    满宝点头,目光却放到一旁的棕红色小马上,她道:“这匹马我看着好眼熟啊。”

    科科在她的脑海中道:“能不眼熟吗,前几天才见过。”

    满宝就心道:我就说嘛,我的记性一向好,怎么会认错?

    棕红小马也望着她,脑袋一点一点的,满宝喜欢得不行,上前就抱住它的脑袋。

    管事没想到周满没看上黑色的马,却看上了棕色的,顿了一下才道:“娘子好眼光,这匹棕红小马也很不错的,是我们这马厩里数一数二的好马。”

    白二郎没好气的道:“管事,你把好词都用了,那一会儿我们挑马的时候你说什么?”

    管事一滞,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管事这才不好意思的问道:“公子小姐们打算买几匹马?”

    白善笑道:“要是有合适的,我们打算买三匹。”

    管事脸上的笑容便更好了,笑道:“那郎君们放宽心,这次我们马场的好马不少,除了这两匹,还有这匹青色的小马……”

    事情总算是回到正轨上来,管事热情的给他们介绍着马厩里的马。

    见满宝似乎很喜欢那匹棕红色的马,显然已经认定了一般,他便热情的给白善和白二郎介绍。

    三人将马厩里的马看了一圈,殷家的家将和大吉都看过,程二夫人也很懂马,综合了一下众人的意见后,发现还是管事一开始推荐的三匹马最好。

    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

    第1233章

    想送你

    三匹马,管事表示每一匹都是马厩里最好的,因此每一匹都是三十金。

    要不是满宝在车马行看过这匹马,她差点儿就要信了,这才相隔几天呀,就算马会涨价,那也不可能才四天就要涨两金吧?

    因此满宝直接砍价,“三十金太贵了,最多二十八金,然后我们一下买了三匹,你们不再便宜一点儿吗?”

    正想替满宝付钱的程二夫人一滞,震惊的看向她。

    管事也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会讲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