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00章

    皇帝瞪眼,“你这是让我答应了?”

    皇后道:“总比问你要钱粮和人好吧?”

    这些瓷器、书画、家具、摆件,都是可以撑门面和过日子的,却很难变现,显然太后是精心挑选过的,没有触及朝臣和皇帝的敏感点儿。

    可惜她不知道皇帝也爱财,连这点儿东西都不肯给。

    皇后见他目光游移,忍不住蹙眉,“算起来这些东西还都是从益州王府查抄的,因为不好变现才拉到你的私库,怎么,现在不在了?”

    皇帝有些微的心虚,小声道:“这不是三郎去洛州了吗,他那边王府什么都没有,所以……”

    第1308章

    出京

    皇后:……

    她忍不住伸手揪住他腰上的肉扭了一圈,皇帝连忙解释:“也没有全给三郎,他爱书画,所以我给了他点儿书画和摆件;长豫年纪也不小了,眼见着就要说亲,其中有两套家具不错,我已经说了给她;明达的身体不好,那幅长鹤图和那些贵重药材我打算给她……”

    就是这么巧,他刚才一扫眼,他已经分好的东西基本上都在这折子上。

    这些东西不好变现,又贵重,放在库房里基本上就是做赏赐用。

    一些不是十分贵重的,以后会赏赐给臣下,比如一些杯盏玉石什么的,可像这种非常贵重的书画、家具、摆件等,基本上就是自用了。

    皇帝自己当然用不了这么多,他又宠孩子,自然是要送给孩子们的。

    益州王以前受宠,太后常给他送东西,还让皇帝给他送,所以最后被送回内库里的东西都很贵重。

    当然,好东西不止这些,还有各种珍贵的锦缎、皮毛之类的,甚至还有一整张完整的虎皮呢。

    不少东西都给皇帝送出去了,上至太子,下至才会跑会跳的小公主,对自家孩子,他素来手松得很。

    前段时间皇后又生病,前来请安的皇子公主不少,凡是让他在这里碰到的,他都赏了。

    只不过这些比较贵重的、大件的东西留着要给几个比较受宠的而已。

    因为太后还病着,皇帝怕她看见触景生情,所以给长豫她们的东西没有搬出来,给三皇子的东西也是悄悄的往外搬……

    皇后看着手中的折子,问道:“东西都送完了?”

    皇帝轻咳一声道:“已经说了要给孩子们,我这个做父皇的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皇后就皱眉,“母后这样已算是退步了,萧院正都说不要让母后生气,你何必如此?”

    皇帝不高兴道:“我也没想到母后要的嫁妆这么多呀,还列了单子。”

    一个侄女而已,随便从私库里那些东西做陪嫁就行了。

    不过太后都念起小时候了,他一想,兄弟几个也就老五还有一双儿女留下,所以此时也隐隐有些后悔。

    皇帝巴巴的看着皇后。

    皇后就按下折子,叹气道:“算了,我去与母后商议吧,换一些东西,你让人把私库里的单子给我,我挑差不多的东西给换上。”

    皇帝又心疼了,“那些可都是好东西,长豫和明达出嫁都是要用的。”

    皇后道:“她们不急,就是长豫也还要一二年呢。”

    “但钱粮可挣,这些好东西可都是积累,用钱买不着的。”皇帝这会儿倒宁愿给侄女陪送一些金银了。

    皇后瞥了他一眼道:“你要不要细细地看一下周满的折子?”

    她将那封厚厚地折子放在皇帝的手上,道:“我已看了大半,我觉得写的是真的不错,若太医署果真照此建起,那将惠民无数。”

    皇帝听她这么说,便也展开折子,问道:“我昨晚扫了一眼后面,似乎还要在各地建造医署?”

    皇后点头,“这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做成的,但这太医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先例,前朝早期太医署便有教导之能,只是后来慢慢荒废了此职而已。”

    皇帝没说话,不过再看这折子时的确更用心了,可心里还是忧虑得不行,“如此一来,我的私库肯定是不够了,从国库要钱,你觉得户部会答应?”

    皇后道:“陛下不试一试吗?”

    皇帝想了想后道:“朕先看看。”

    皇后便笑了笑,皇帝觉得户部不会答应,不过是他不想做而已,等他想做的时候,他就不会觉得这是问题了。

    他从来都是这样,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拖沓起来,想做的事情便心急得不行,恨不得一两天便全部办好。

    折子写得很详细,皇帝越看越觉得这太医署很眼熟,也更觉肉痛,“这完全就是比照着国子监来的嘛。”

    皇后笑了笑,没说话。这又不是今天才知道的,昨天晚上不就知道了吗?

    皇帝一边看一边道:“等周满回来,朕一定要找她好好的谈一谈。”

    皇后笑道:“你先把折子看完再说吧。”

    虽然皇帝很嫌弃,但他看的时候的确多了两分认真,并开始思索起来。

    已经出京的满宝等人早把折子的事抛到了脑后,他们是一大清早便收拾好了东西启程回乡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回去,常青巷这边也留了下人,容姨便被留在了京城。

    向家人也没走,向铭学的腿现在已经不用扎针,但还得继续做复健,不宜奔波,所以他决定留在京城。

    然后留下的周六郎带着周立君和周立重去送他们,知道他们启程日期的殷或等同窗也来送,乌泱泱的一片。

    是真的一片,不仅同班同窗来了,国子学和太学的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来了,足足有二三十个,满宝站在一旁,差点没把人认全。

    郑大掌柜也来送满宝,送给她不少应急用的药物,比如风寒、退烧、咳嗽等药。

    满宝虽然自己有准备,但想着他们人多,便也都收了。

    告别用去了小半个时辰,白善几乎是用了洪荒之力才与众人告别,拉着白二郎挤上马车。

    等车走出一段后他就和白二郎抱怨起来,“都是你写的那传记,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来送我们,话还这么多。”

    白二郎不服气,“这传记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怎么能怪在我一人身上?”

    白善:“可名字只有你一个人的。”

    “有本事把书铺给的钱还给我。”

    白善便不说话了,坐在俩人中间的满宝这才打圆场,“好了好了,我们现在不是启程了吗,就耽误了小半个时辰而已,先生都没说什么呢。”

    俩人这才没有继续吵。

    冬天路不好走,生怕马车打滑,所以速度要慢一点儿,一慢就显得马车更颠簸了。

    三人坐了一下马车便忍不住出去骑马,这次他们把自己的爱马也带上了,虽然冷,但他们骑的又不快,嘚啵嘚啵的往前跑感觉也不错。

    等骑马累了又回马车上休息,庄先生见他们精力这么充沛,便摇头笑了笑。

    第1309章

    白氏

    满宝的十三岁生辰是在路上过的,不过她年纪小,也不需要怎么过,只是一大早周四郎给她做了一碗面,打了两个鸡蛋进去而已,跟往年一样。

    不过她自觉又长大了一岁,很是高兴,于是和白善白二郎一起骑着马跑到了队伍前面。

    大吉带着两个护卫骑马跟在他们身后。

    既然已经先跑了,他们干脆先到前面的县镇停留,还能替他们定好客栈,顺便再逛一逛当地的街道。

    因为马车总会比马慢的,这一次回乡却比上一次进京多出一些游玩的时间来。

    他们先去了陇州白家祭祖,刘老夫人无意在陇州多留,因此早早派了下人回去通知收拾好房间,他们到了以后连行李都没卸下,当天就让人去准备祭祀的东西,第二天便领着白善去祖坟扫墓了。

    白二郎跟着一起去,因为满宝是周银的女儿,刘老夫人便也请她一起去了,周四郎和周五郎则和白家的管事一起认识了几个当地的商户,讨价还价一番后卖出了一批皮货。

    第三天则休息了一下,刘老夫人只让人照例给本家送了一份年礼,便以要赶路的理由抱歉的表示不能上门拜访。

    等到第二天本家的人上门时,他们已经又出城上路了。

    满宝对此很不理解,悄悄地问白善,“刘祖母好似躲着你们族里的人一样。”

    白善道:“当初我们离开时祖母和族里闹得有些难看,走的时候祖母就说,除非我光耀门楣,不然绝不与族中的人再深交。”

    他道:“往年我们回乡祭祖,族里的人要么上门找我们麻烦,要么就冷眼相对,我们冷落惯了,便不想耗费太多心神应付他们。”

    满宝蹙眉,“他们怎么这么坏?”

    白二郎道:“我爹说是财帛动人心。”

    白善点头,“我家是旁支,先祖还算出息,子嗣又少,积年累财,要是势弱,早被族里的人给吞了,偏偏我家每一代都有可以出仕的人,本家那边的人不敢太过分,所以财产一直积累下来了。”

    白善是早把族谱背下来了,白二郎也背过一部分,不过这会儿也忘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就当故事一样和他们说。

    怎么说呢,白善这一支虽然命运多舛,但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个出仕。

    远的不论,就论这百年来的,他嫡亲的曾叔祖是前朝的州牧,他们两家关系好,因此他曾祖死于战乱后暂时庇护住了他们这一支。

    可惜他曾叔祖一家后来也都亡于战乱了。

    到他祖父,更是踩在前朝到这一朝的线上,刚在前朝当上官儿,没两年,前朝没了,便换给大晋当官,结果一场风寒没注意,死了。

    不过当时正是天下初定的时候,刘祖母的娘家给力,白氏虽然眼红他们这一支积累下来的财富,但也没敢太过分。

    刘祖母自己也硬气,愣是保下了大部分的资产,且经营有方,资产越来越多。

    本来,白启展现天资,考中进士以后族中就更对他们家更客气了,甚至以前用了各种手段占去的庄子和铺子还被买还了一些。

    谁知道白启没当两年官儿又横死了。

    上一次白启父亡时他好歹还好几岁,已经展现了读书的天赋,这一次白善可才一岁出头,刚能够扶住墙走路呢,根本看不出好赖来。

    所以,他要是死了,他们这一支就算断绝了,按照族中的规矩,他们家的财产都要收归族里再次分配的。

    当时白善这一支到底有多少财产谁也不知道,可大家私心里算一算,觉得比本家嫡支那几房也只多不少。

    因为他们家的财产往上四代就没有分薄过。

    四代的积累啊,还要加上娶进来的媳妇的陪嫁。

    所以明里暗里心动的人不少。

    不过白善被刘祖母护得很好,至少那些毒啊之类的阴私手段用不到他身上,可刘祖母很耗心神。

    在她又挡了一次盘子里的毒点心后,白善直接在学里,被当着先生的面推到假山上,脑袋被撞出了一个洞,出了很多的血。

    这彻底激怒了刘老夫人,也是这一次,刘老夫人才开始考虑搬出陇州。

    她选了又选,最后选择了绵州白老爷这里。

    没办法,她的父亲和兄弟都去世了,现在娘家是侄子当家,已经隔了一层,而且娘家和陇州太近了,根本隔不开白氏族人。

    郑氏更不用说了,她家里是继母当家,真正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她选来选去,发现还是找白立最合适。

    他们两家感情不错,白启和白立又从小一块儿读书,一直到白启决定进京读书考试才分开。

    二则是因为绵州足够远,陇州这边的族人在那边完全没有根基。

    以前白善年纪小,只觉得在陇州过得很不开心,学里的同窗都针对他,先生也不喜欢他,出门做客大家对他都喜欢阴阳怪气的……

    可益州王案子了了以后,刘老夫人仔细的和白善谈过族里的事,他才知道,原来小时候他喝过的水,吃过的点心和饭菜需要经过那么多的程序才能到他嘴里,这让他更不喜欢陇州了。

    刘老夫人也不喜欢,所以这次才决定不在陇州多停留,三天便走,还赶在最后一天才给本家送帖子和年礼,就是为了不与他们碰面。

    白二郎和满宝听得目瞪口呆,白二郎啧啧道:“你家族里这些事儿都快能写成一本话本了。”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这也是你家族。”

    白二郎一琢磨,还真是,虽然他们这一支搬到绵州去了,还分出了族谱,但还是跟陇州这边联着的,毕竟也才分出来三代而已,还亲着呢。

    满宝问道:“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分族?”

    白善悄悄往外看了看后小声道:“我也这么想过,但我祖母不太想。”

    满宝和白二郎异口同声的问:“为什么?”

    白善道:“祖母说,要是天下太平,分也就分了,可要是天下不太平,分不如合。”

    满宝道:“可现在天下太平呀。”

    白善压低了声音道:“等下一任皇帝登基了再说吧,前朝也只传了两代而已,谁知道会不会又打起来?”

    第1310章

    回乡

    如果战乱,甭管这族里有多脏多臭,大敌当前还是要一致对外的,钱财很重要,但在性命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这也是刘老夫人从小教他们的道理。

    满宝点了点头,表示了理解。

    从陇州到绵州,他们直接过秦州而下,再过兴州和利州就到了绵州。

    周四郎在绵州时与他们分开,他把他的车队分出来,和满宝道:“趁着年前,这些皮货得全卖出去才行,我带着立威去茂州和益州,你们先回家去。”

    满宝没什么意见,见他都不收拾一下自己,胡子拉碴的,便问道:“四哥,你身上还有钱吗?”

    周四郎一脸沉重的摇头。

    满宝心软了一下下,就给了他一个钱袋子,道:“里面有十二两的碎银子,回来后记得还给我。”

    周四郎接过,问道:“还要还吗?”

    满宝道:“不收你利息。”

    周四郎把钱袋塞进怀里,叹息道:“好吧,还以为这是你心疼我的呢。”

    满宝就看着他的衣襟不说话。

    周四郎就笑眯了眼,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道:“行了,四哥和你玩笑的,从绵州回家就近了,路上别乱挖东西了。”

    这一路上,满宝一半坐车,一半骑马,只要骑马的时候就背着个小背篓,跑到他们前面,偶尔就跳下马去挖东西,挖回来的花花草草,一些被她好好的养着,一些则不知什么时候被她丢了。

    丢了的还好,只当她跟小时候一样玩腻了,但养下来的,基本把他的车给糟蹋得不行。

    现在周四郎就把那些用叶子包住根部的草全都搬到了满宝他们的车上,于是三人现在是被迫骑马了。

    满宝一边上马一边和周四郎道:“四哥,你别嫌弃这些草,这可都是药草,可以种的。”

    她打算拿回家去让大哥三哥他们种,而被“丢”走的那些植物则是被科科收录了的。

    周四郎挥了挥手,让他们赶紧走吧。

    等他们的车队走了,周四郎这才和周立威一起带着三子他们赶着骡车往另一条路去,他们要去茂州,先在茂州卖一波皮货,再去益州。

    周四郎这两年卖药材和粮种认识了不少人,虽然都不是豪富,但门路也很广,他敢倒卖这些皮货,自然是有信心卖出去的。

    两边分开走,满宝他们骑马依旧跑在了最前面,罗江县距离绵州城有点儿远。

    他们早上出发,快傍晚时才到的罗江县,三人直接先去钱记饭馆,正是开始吃晚食的时候,里面已经来了三桌客人,小钱氏带着大丫、三头和三丫等在忙活,在柜台上算账的三丫抬头看到店外来的六匹马愣了好一下。

    满宝从马上跳下来,披风也没解就跑进去,“三丫!”

    三丫瞪大了眼睛,惊叫道:“小姑!”

    俩人抱在一起,欢呼一声,满宝问道:“大嫂呢?”

    “大伯母和大姐他们都在后厨呢。”

    满宝便一阵风似的往后厨跑去……

    小钱氏正在做菜,满宝突然出现吓了她一大跳,勺子差点飞了,她抱住满宝,眼泪差点出来,“长高了,长高了,一眨眼不见就长这么大了。”

    她伸手去摸她的手,“冷不冷,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车内?”

    满宝依赖的在她怀里蹭了蹭,这才叽叽喳喳的回道:“我们刚进的城,先生他们坐车慢一点儿,落在了后面,我们是骑马进城的,大嫂,我可想你了。”

    小钱氏表示她也想她,抱着她揉了好一会儿才扭头和大丫道:“去告诉客人们,今天的晚食算我们的,不再接新客了,让他们吃完就走,我们收拾收拾东西也回家去。”

    大丫高兴的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三桌的饭菜很快做出来,然后小钱氏便带着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