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三人也跟着其他少年好奇的蹲在一旁看,“这样不会烤焦吗?”白善:“没有盐,会没滋味吧?”
白二郎:“哎呀,黑了一块了,火太大了……”
三人跟着凑了一会儿热闹,这才想起来问,“这鸡哪来的?”
人群顿时一静,大家都不由看向蹲着的三人。
三头嘿嘿一笑道:“小姑,是你们庄子里的长工卖给我们的,说是你们分给他们的鸡。”
今年过年,他们的确分给长工们不少鸡蛋,以及好几只鸡。
可这鸡,他们就算拿去卖也不会卖给村里的孩子吧?
满宝微微皱眉,正想问,白善便拉了她一下,看了一眼三头,满宝便忍下了,决定等回去再问三头。
三头却是纯凑热闹,这只鸡并没有他的份儿,何况家里还有杀猪菜吃呢,于是看鸡快熟了,他便和满宝他们一块儿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上,三头道:“四十文买的,狗子说,他们要是不卖给他,他以后就带着人去偷鸡摸蛋,小庄子养的鸡鸭太多,肯定有看不着的时候,所以那些长工都不敢惹他们。”
满宝忍不住敲他脑袋:“那你还跟他们玩儿?”
三头道:“我不跟他们玩儿,他们也能买到呀,这又不干我的事,我凑热闹还能知道些消息呢,不然我哪儿知道他们这事?”
白善闻言好奇的看他,“你知道了怎么样?”
“不怎么样,”三头理直气壮的道:“等回头我告诉爷爷,让爷爷找他们家去。”
那小庄子也有满宝的一份儿,老周头是不会允许村里的混子少年们欺负庄子里的人的。
在这方面,他说话比白老爷说话还管用些,最主要的是,白老爷是不会管这种事的。
三人一听,立即放心下来,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第1349章
送聘
四人走回到老周家,刚巧饭菜就做得差不多了,院子里摆了三张桌子,老周家的人和前来帮忙的人还在院子里忙活,忙着端饭菜,也忙着把肉割好,骨头剔了。
满宝看到案桌边上拿着刀正割肉的关辛,立即叫了一声,“姐夫?”
关辛回头对她笑了笑,“满宝回来了,你大姐在屋里呢。”
满宝立即拉了白善和白二郎进屋去找周喜。
三头也叫了一声“姑父”,跟着跑了进去。
周喜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因为正在哺乳期,她还长胖了些,脸白了不少,也红润很多。
看到满宝她便笑出声来,招手道:“满宝回来了,快来看你外甥,这还是你接生的呢。”
满宝凑上去看了一下这白白胖胖的孩子,摸了摸他的脸后问,“大姐,你回来了怎么不让人去叫我回来?”
“你姐夫休沐了,我今晚住家里帮忙,并不急着走,”周喜笑着和白善几人打了一个招呼,然后问满宝,“玩得高兴吗?”
满宝点了点头。
本来周喜应该明天才回来的,但她想着妹妹回来后她还没见过呢,过了年不知什么时候就又要走了。
所以她才提前过来。
周喜和关辛的孩子长得很好,白白胖胖的,他出生的时候就比别的孩子大,这会儿更壮了。
他已经能坐能爬了,甚至扶着墙偶尔还能自己站起来,就是不敢走路。
除了眉眼有些像老周家人,脸庞简直跟关辛一模一样,脾气也像,听说不爱哭,还调皮得很,被满宝和白善白二郎连番捏了一下胖嘟嘟的脸颊也只是抬头看他们叽里咕噜的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话而已,既不哭,也不生气。
老周家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就是五头、六头和七头八头,堂屋里不好坐,也为了沾福气和讨个好兆头,钱氏把五个孩子全抱到大丫的房间里,把他们放到床上,让他们自己在床上爬。
白善几人在屋里站了一会儿就移到满宝的房间。
满宝的房间比较宽敞,内外用一竹屏风隔着,外室既是待客室,也是书房,三人在她的书架上翻了翻书,看到她架子上添了不少奇趣的竹子编的东西,便拿起来看。
三人在这边自得其乐,隔壁大院里响起了鞭炮声,三丫从外面跑进来汇报,“小姑,关家来送嫁妆了,奶奶让你过去呢。”
三人便放下东西跑出去看热闹。
三丫顺手把满宝的房门给锁起来了,老周家基本上只有两个地方是需要锁起来的,一个是主屋,另一个就是满宝的房间里。
前者是老周家大部分资金藏匿地点,后者嘛,谁也不知道满宝屋里有多少值钱的东西。
尤其这边是小院,一个错眼可能就被人给摸了,凡是家中客人一多,这个房间是必要锁起来的。
三丫锁了门就拿了钥匙跑到那边找她娘,把钥匙交给她。
冯氏收了钥匙后问道:“窗户关了吗?”
三丫:……
冯氏就点了她的额头道:“真是个憨子,那不关窗管什么用?去关窗。”
三丫只能又跑回去关窗。
虽然老周头邀请关里长过来一起用饭,但关里长是不可能的,送聘礼是年轻人们的事,所以今天陪着关咏来送聘礼的除了他叔婶和家的两个兄弟外,就是一些堂兄弟和族里的青年了。
其实也没多少,一共是六台,却是这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聘礼了,不少人跟着跑来看热闹。
媒婆摸出一个袋子塞给关咏,推了一把脸色通红的他道:“快去给叔伯兄弟,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们发糖。”
关咏依言而行,外面早等着的少年和孩子们立即挤进门来凑热闹,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什么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反正就是你说完,我接着说,反复说。
关咏塞给他们糖,孩子们拿了糖便起哄着散开了。
关家可能预料到了老周家这边人会很多,因此准备的糖还真不少,至少不至于丢脸。
老周头见关咏跟个傻子似的往外发这么多糖,便叫来看热闹正起劲的二头,“把你姐夫领进来了,让三头去把外头那些小子带走,玩得差不多就行了。”
二头便笑着去找三头,很快就把关咏给领了进来。
和周大郎小钱氏说话的关二郎夫妇二人也进来和老周头钱氏见礼。
满宝早站在钱氏身后了。
双方一坐下,关二郎就将聘礼的单子送上,并道:“前两天家里进城买了间宅子,离县学不远,虽只有一进,却带了个不小的院子,等侄媳妇进门可以陪着阿咏去县城里读书,也好照顾些。”
老周家这边一听便知道他们的意思,点了点头后表示,他们家心疼闺女,所以给大丫陪送了一间铺子,正好,关咏在县里读书的时候她也可以继续经营铺子,倒也能补贴一下家里。
双方之前商量的事情正式过了明路,周关两家都很满意,于是关家将婚书交给老周头,要是没意外,明天他们直接上门迎娶就行了。
正事谈完,关二郎媳妇也看到了站在钱氏身后的周满,她扯了扯关二郎后面向钱氏笑道:“婶儿,这就是大丫的小姑吧?长得可真好。”
钱氏笑着应是,将满宝从身后拉出来,“这是我小女儿。”
关二郎媳妇就摸出一个大大的红封交给关咏,关咏接过,红着脸上前交给满宝,但看着她有点儿说不出口。
关二郎媳妇连忙替他说,“小姑也沾沾大丫和阿咏的福气,将来找个如意郎一旁的白善和白二郎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红包场面,都忍不住抿嘴而笑。
满宝拿了红包也喜滋滋的,脸上也有点儿羞,她接了红包点头,钱氏看了忍不住悄悄掐了她一把,她连忙回神,照着她娘教她的话说,“你和大丫以后好好过日子,互相尊重扶持,白头偕老。”
关咏恭敬的应下了。
钱氏这才把满宝拉到身后,让厨房准备摆饭了,小钱氏则和关二郎媳妇去大丫的屋里看一下她。
大丫的屋里有不少人,除了周喜和五个孩子,便是和大丫玩得好的姑娘了。
关二郎媳妇拉着大丫说了一会儿话便被请到大院用饭,出门的时候看到周满和几个少年围在一起说话时忍不住顿了顿。
第1350章
嫁娶一
关家送来了聘礼,吃过饭后就告辞离去了,他们家今天也忙,和老周家一样,他们也要准备第二天喜宴的菜。
回到关家,关二郎媳妇就没忍住道:“周家的小姑长得可真好看,也不知道谁家有那个福气娶了她去。”
说这话的时候,关二郎媳妇忍不住目光炯炯的看着公公,正要继续开口,关里长便道:“你别想了,别说你家,就是我们家都说不来她,虽然她亲生父母没了,但亲爹也是被皇帝嘉赏过的义士,还是追赠的绵州牧,就是要嫁,她也是往州县那里嫁的。”
关二郎媳妇就颇为惋惜的住口了。
关大郎媳妇也没见过满宝,不由小声问妯娌,“很好看吗?”
关二郎媳妇点头,“比他们家所有人都长得好看,主要是不止好看,她站在哪儿就比别人多注目两分。”
关里长道:“那是读书读出来的。”
他扭头看向关咏,道:“别看你这小姑年纪小,读书却厉害,周家下一辈的孩子读书识字都是她往外带的,以后你媳妇进门,对那边得尊敬些,别看她年纪小就怠慢了,知道吗?”
关咏乖巧的应下。
关里长满意的点头,和两个还在关注相貌的儿媳妇道:“周满长得好看是因为像她爹,老周家孩子都长得好看,以后阿咏的孩子也会好看的,等新媳妇进门就让她和阿咏搬到县城去,抓紧给家里生个孩子。”
关咏脸色通红,关大郎媳妇高兴的应下,关二郎媳妇却觉得这话题搬起来似乎砸了自己的脚。
哪有新媳妇一进门就搬到县城的?
不过老周家的颜值的确是没人怀疑的,老周头年轻时就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看,他的子孙将这份好看又更进了两步。
大丫以前年纪小,吃得不好,又经常下地,所以又黑又瘦看不出什么来。
但这几年她先是在学堂里读过一年书,后来又去县城铺子里干活儿,家里日子虽时好时坏,但吃上却没短过。
所以她现在身材匀称,又白了许多,乌黑的头发一散下,只是坐在那里就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美好感觉。
周立君估计预料到了大姐要出嫁,因此也托满宝带回来了礼物。
是她和邱培走街串巷买的胭脂,听说京城好多小姑娘都喜欢用。
一大早,大丫醒来后便开始洗漱用早饭,然后就开始穿家里早就备好的嫁衣,等坐在梳妆台前,一家人就对着几盒胭脂犯难。
最后还是满宝跑去白家把郑氏拉过来帮忙。
农户家的女孩儿出嫁会修眉、绞面、盘发和在嘴唇上点一点胭脂,再多的就没有了。
便是修眉和盘发也是那几种样式,很少会有人去钻研。
郑氏自己就会化妆,除了绞面不会,她全都会。
所以等大丫绞面完毕,郑氏就给她修眉毛,一边修一边教她以后怎么给自己修,然后给她打胭脂。
至于盘发,郑氏没有来,而是小声道:“这得有福气的人来做才好,我就不插手了。”
七里村里最有福气的人是谁?
以前人选挺多的,但现在,公认的最有福气的,除了河对岸的白太太,那就是钱氏了。
钱氏也不去请人,笑着上前,在郑氏的指点下给大丫盘了一个别致的发型,然后将给她准备的金银头饰小心的扎在头上。
满宝掂着脚尖站在人群后面看,因为围着大丫的人太多,她只能勉强看到一些。
郑氏退出来看到她掂着脚尖的模样,忍不住一乐,伸手牵了她出去,“现在人多,等她打扮好人少了你再进去吧。”
的确,这会儿屋里好多人,不仅她娘和嫂子们在里面,舅母她们也都来了,还有村里好多婶子和嫂子,还带了些孩子来摸一摸大丫的裙摆沾福气和送福。
以前周喜出嫁可没有这么热闹,甚至她几个哥哥结亲也都没这么隆重的。
外头已经逐渐来的亲朋也看到了老周家喜事的变化,有机敏的便悄悄道:“老周家日子还真是越过越好了。”
“前两月不是还说为了满宝把家底都掏空了吗?”
“谁知道呢,听说满宝现在可厉害了,在京城能进宫看到皇帝呢,还给宫里的贵人看病,贵人一高兴,就赏了她好多东西。”
“都有什么东西?”
“那可多了,说不来,说不来。”
“切,你是不知道吧?”
“谁说我不知道的,昨天老周家杀猪我过来帮忙了,周四和我说的,皇宫里的贵人特别大方,什么金饼银盆,绫罗绸缎,随便满宝拿。”
“真的呀?”
“那还有假?反正听说老周家现在不差钱,对了,昨天周四还说京城的贵人就喜欢我们这儿的苦茶,还想收一些送到京城去,这样大家一起挣钱呢。”
挣钱的话题大家显然更感兴趣,闻言立即道:“真的假的?就山上那些苦叶子?除了我们,还有人喝?”
“外头的茶不是比我们的好喝吗,怎么和我们买苦茶?”
“谁知道呢,周四说贵人们的口味不一样,比如外头的贵人就不爱吃肉,整天喊着要多吃菜蔬,这不是笑话吗,这菜蔬能有肉好吃?”
“就是,吃肉才能长膘,那些贵人有钱,偏希望往穷了的讲究。”
“哎呀,我是说那苦茶他打算怎么收?”
“这个不知道,周四郎只说想收,他也没说一定要收呀。再说了,我家也没有呀。”
往年吃茶,想喝的时候上山揪一些下来炒一炒就够用好几个月的了,没有就不喝呗,所以家里积存的还真没有。
“你个憨子,开春之后那些茶树就冒芽了,不到清明就能采一拨,你就不会多问一句?”
“这两年周四在外头人脉很广呀,村里多出来的姜还都是他带着周二郎销出去的。”
那边在议论纷纷,这边大丫屋里的客人总算是散了一些,满宝和三丫总算是可以进去了。
满宝看到打扮一新的大丫,惊叹不已,“大丫,你可真好看。”
大丫低头抿嘴一笑,有些不好意思,擦了胭脂的脸越发红了。
第1351章
嫁娶二
三丫也觉着好看,她从怀里掏出一朵珠花给大丫,“大姐,这是我送你的。”
和几个哥哥姐姐老早就开始挣钱不同,三丫是很穷的,她值钱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小姑送的。
所以她只能转送这些东西。
大丫知道这是她的心意,伸手接过,红着脸点头。
三人正在屋里说话,四头从外面跑进来叫道:“小姑,白善少爷他们来了,问他们能不能进来。”
白善他们大了,又是外男,自然不好进来,满宝跑出去见他们。
白善看到她出来便笑着把手里的书递给她道:“这有两本书和我记的一本经义,送给你侄女,算是我给的添妆。”
白二郎也给她两本书,“这上面也有我的注解呢。”
满宝高兴的接过,代大丫谢过,将书拿进去交给大丫。
满宝看着这书若有所思起来,“书于你们来说的确重要,我们应该记在嫁妆单子上才是。”
三丫点头,“对,一本书可贵着呢。”
满宝就去找她大哥,要来嫁妆单子将书给添了上去。
三丫帮大丫把书放进箱子,她刚放好,外面便远远的传来了鞭炮声,四头又从外面跑进来汇报,“新郎官进村了……”
话音才落,小钱氏从外面进来陪大丫,让满宝他们跟着去看热闹了。
关家请了喜轿,七里村的村民还是第一次看见喜轿进村迎新人的,孩子们都很好奇,跟着前后欢呼,簇拥着迎娶的队伍到了老周家门口。
二头被顶在了最前面,满宝是长辈,不好上前,便把白善和白二郎推上前去,在后面给他们出主意为难关咏。
关咏似乎知道老周家会为难他,特意请了他两个同窗来帮忙,但还是做了三首诗,又被刁难了好多话才被放进去。
老周头和钱氏已经坐在高堂上,小钱氏扶着大丫进堂屋,关咏偷偷抬眼看了一下周立信,对上她羞怯的目光,也忍不住脸一红,微微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两个新人站在一起,先跪下拜别了祖父母,这才转身面向坐在侧首的周大郎和小钱氏,也跪下拜别。
周大郎便是早已有准备,也不由激动的红了眼眶,这可是他第一个成亲的孩子呢。
小钱氏照例叮嘱了大丫一些话,便帮她把盖头放下,然后让二头背出去了。
大头不在,二头虽是堂弟,却比三头大好几岁,所以最后决定由他把大丫背出门,然后他还要带着三头去送嫁呢。
满宝对送嫁很感兴趣,可惜她辈分大,不能去,只能送到门口,看着他们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