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22章

    满宝立即蹦起来扯下来一根比较低矮的枝叶,摘了一颗道:“我替你们尝尝。”

    众人一起看向她,满宝咬了一口,眼睛大亮,脸上都忍不住愉悦起来,都不用她说话,白善立即道:“是甜的,快拿杆子来打。”

    大家便呼啦啦的跑了,和庄子拿了杆子,抢不到杆子的就去找了一根长棍子,大家就开始站在树下打枣子。

    才两棍子下去,白善几个就忍不住心痛起来,“你们倒是轻一些呀。”

    周立君就蹬掉鞋子,撸了袖子道:“打什么打呀,等着,我上树给你们摘。”

    周立学立即也丢了杆子,“二姐,我和你一起。”

    于是也脱掉鞋子,跟在周立君屁股后面蹬蹬的上树。

    满宝看了看他们,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然后看向白善,小声道:“当官了是不是得稳重一点儿?”

    白善已经在脱鞋子了,他道:“这儿除了自己人,没人知道你当官了。”

    满宝一想也是,立即脱掉鞋子,和白善另外找了一棵看上去果子特别多的树爬了上去。

    白二郎也爬了,爬树他虽然比不上白善和周满,却比周立学也不差多少的。

    大家爬到了树上,开始挑又大又熟的青枣往下丢,周立固他们就负责捡。

    白叔平张大了嘴巴,老半天才缓过神来,他扭头问周立固,“少爷,我,我是说,白善和你小姑他们怎么还会爬树?”

    “这有什么,他们还会下河呢,”周立固道:“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爬了,好像是我四叔教他们的,因为这,我四叔还被我爷爷追着打了一顿呢。”

    白叔平道:“我大哥都不会爬呢。”

    因为白伯安从小也是被强按着要走读书那一条路的,就算力气更大,也更喜欢活动,但也不敢做这样调皮的事。

    没想到少爷他们竟然能做。

    第1631章

    炫耀

    五人小心的在树上移动,不断的将青枣往下扔,周立如和周立固白叔平则是捡了两簸箕,候在一旁的大吉和两个护卫也弯腰帮着捡,很快簸箕里就放不下了。

    正巧有下人跑来叫他们,“少爷小姐们,要回去吃午食了。”

    满宝几个这才一脸失望的从树上下来,然后一屁股坐在草地上穿鞋子,“只摘了枣,待吃了饭我们再来看看梨吧。”

    白善满口应下,“好呀。”

    几人将青枣拿回庄子,一部分泡上井水,清洗以后就放在篮子里,打算吃了午食就当饭后水果吃。

    只是可惜,计划着吃了午饭就继续出去玩的几人到底没能成行,因为才吃饱他们就有些犯困,毕竟跑了半天的马,还是有些累的,今天早上起得又早。

    见他们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望着外面,刘老夫人就道:“现在太阳正烈,你们先去歇午觉吧,等睡醒后再说。”

    几人觉得日子还长,这个主意也不错,于是就打着哈欠睡觉去了。

    可是等睡醒,老周头又不许他们去玩儿了,他道:“我已经跟人打听过了,职田在的那个里离这儿不是很远,马车三刻钟左右就到了,所以我们这就去看看。”

    满宝还念着果园里的梨,道:“爹,这事儿不急的,我们还有四天的假期呢。”

    “怎么不急,”老周头都快急上火了,他道:“你没看到庄子里已经有人在种田种冬小麦了吗?”

    “这京城太北了,雍州比京城还北一些,只能种一季小麦,要是不能赶在下雪前让小麦冒青,那就得再等一年才能种上小麦,多亏呀。”

    满宝道:“可以种豆子呀。”

    “那么好的地种豆子,更亏了,”老周头道:“赶紧的,别偷懒了,你怎么比爹还懒呀。”

    周大郎笑道:“爹,她这不是懒,她这是想玩儿呢。”

    小钱氏对满宝道:“你还说要去雍州看花灯呢,今天你要是不去,明儿你可怎么去看花灯呢?”

    满宝一激灵,立即对她爹道:“爹,我们现在就走吧,三刻钟而已,很快的,我们骑马可能更快,两刻钟就到了。”

    白善也机灵的将他们的马都给拉了出来,和老周头问了方向后就上马跑了。

    老周头张大了嘴巴,扭头问周大郎,“都没人给他们指路,他们跑什么,万一跑错道儿了怎么办?”

    钱氏已经收拾出来了,闻言道:“路上有人,他们知道地名,自会拦着人问的,鼻子底下一张嘴,还怕找不到路吗?”

    老周头一想也是。

    刘老夫人让庄头随他们一起过去,他认得路,而且对这附近也比较熟的。

    从京城到雍州,一路上只有几座低矮的山,很多地都被开出来了,成了大片大片的农庄。

    庄头坐在车辕上和老周头聊天,道:“这附近呀,村民们的田地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职田和大老爷们的地,所以这一带的村庄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佃农,家里只有几亩地的,剩下的全是租种的别人的地,或是一亩地都没有,全靠租种的。”

    老周头就问:“大晋这才多少年啊,他们就把地给败光了?”

    庄头便苦笑一声,看了一眼老周头的手后便往车后头看了一眼,然后压低了声音道:“我看您也跟我一样是个种地的,我也不瞒您,这哪是他们败光的呀,当然了,也有自己把地败光的,但更多的是被朝廷赎买了回去做职田的。”

    “也不知怎么的,朝廷招了那么多做官的,年年职田不够,不够怎么办呢?”

    老周头:“怎么办?”

    “那只能从我们这些老百姓手里拿呗,衙门直接拿一点儿钱便将我们耕种下来的熟地征去做职田,重新给分一些生地,但您看那生地,草木这么多,一年都未必能开出来两亩,开出来还只能先种豆子,人都要饿死了,谁会去开那点儿地?还不如给人做佃农呢。”

    老周头目瞪口呆,所以他们家满宝的职田是这么来的?

    庄头还不知道老周头的身份,只笑问:“老丈往那边去,是东家在那边买了地?”

    老周头回神,摇头道:“不是,是我闺女分了职田。”

    “你闺女?”庄头不解,“你闺女是宫里的娘娘?不对呀,我在这儿附近也没少见管着职田的庄头,没听说过娘娘还有职田的呀。”

    老周头这才骄傲起来,挺了挺胸膛道:“不是娘娘,是官儿,我闺女是太医,还是个什么编,就是修书的,五品呢,她当了两个官儿,所以分了一千亩的职田,我们这次就是去看那职田的。”

    庄头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半响才合拢起来,“这,这是官老爷呀,哎呀,您享了闺女的福了。”

    老周头便笑眯了眼,总算是找到可以说话的人了,他和庄头点头道:“可不是吗,我几个儿子里,就没人比得上我这小闺女,她打小就孝顺,小时候她喝鸡蛋水,还想着偷偷留给我喝呢。”

    庄头就仔细回忆了一下周满,半响后道:“年纪那么小呢,这就当官了?不对吧,我记着老夫人好像说过,那是我们家未来的少奶奶。”

    “是啊,我们两家定亲了的,和你家少爷定亲的就是我这小闺女,他们现在一起在宫里当差呢,我闺女做官儿,你家少爷也厉害,正陪太子读书呢。”老周头又多了一个炫耀的点,压低了声音道:“知道太子吗,那可是未来的皇帝老爷。”

    而他女婿现在就陪着未来的皇帝老爷读书,四舍五入一下就是他女婿和皇帝老爷是同窗,想想老周头就觉得有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

    庄头也觉得有点儿喘不上气。

    京城,不,是雍州的这个庄子刘老夫人买来就是做落脚和给京城的家人提供一些新鲜的蔬果粮食的,因此没有特特的挑选管理的人。

    为了能融入京城和雍州,少些麻烦,庄头和佃户都是从当地挑选的,不过,她也有将家里的下人派到庄子里管事或干活,算起来,那些才是她的心腹。

    因为不是卖身,而是雇佣关系而已,庄头和佃户们对东家的事知道的不多,东家的小少爷竟然在陪太子读书……

    庄头恍惚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他的东家也是这么有权有势的吗?他一直不知道啊。

    第1632章

    莆村

    满宝几人跑得太快,等老周头他们是不可能等的,这么大的太阳挂着,在路上等多无聊呀。

    于是他们就一路问着先到了地方。

    那是一个挺大的村落,看着跟大梨村差不多一样大,只是房屋不是很整齐,而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之中,还零星有几户人家点缀。

    满宝勒住赤骥,原地转了两圈,将附近都看过,便指了那个大村落道:“应该就是那儿了,走,我们过去看看。”

    三人打马过去,大吉带着两个护卫跟在后面。

    马才跑到村口,正在村口那里看谷子的孩子们立即蹦了起来,一半的人远远的站在树下或屋檐下看他们,一半的人则转身跑回村里去。

    这看着跟他们村差不多嘛,满宝打马到了跟前,和白善对视一眼后便跳下马。

    满宝从身上摘下荷包,从里面倒出两块点心,看见这么多孩子,有点儿不好意思出手。

    白善就摸了摸身上,也只摸出几块点心。

    白二郎鄙视的看了他们一眼,拿出自己的荷包,一倒便倒出来十几颗糖。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三人将这些糖和点心分给他们,问道:“这是岐阳县的莆村吗?”

    就算是小孩儿也知道县村之名的,因此点头,“是,贵人们要找谁?”

    满宝笑道:“我想找你们的里长。”

    正说话,几个大人跟着一帮小孩儿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为首一个老者,穿的是宽袖,一看就是里长。

    在乡下地方,除了地主老爷和里长,谁还会穿宽袖呀。

    而听说莆村大部分都是佃农,并没有像白老爷一样有钱有地的地主老爷的。

    于是满宝笑着迎上前,尊老的先行揖礼,对方的目光快速的扫了一下他们身上的衣饰,目光在他们身后的马上一扫而过,自然也看到了身高体壮的大吉三个护卫。

    里长也露出笑容,跟着回礼,这才问道:“几位小姐公子这是?”

    满宝连忙从袖袋里拿出自己的官印和户部给的文书,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张纸,上面盖了户部的印章,写明了她职田的范围,以及地点之类的。

    “在下周满,是来看一看我名下的职田的。”

    里长惊讶的看向周满,他知道,他管辖的职田又换了官员,还听说是个编撰和太医,他这才觉得微松一些呢,结果没想到对方竟是个小姑娘。

    他看了一眼手中的纸,迟疑的问:“大人是想自己管理职田?”

    满宝笑道:“是想叫家里人管着的,当然,今后还需要里长多多照应。”

    满宝从小就是村里长大的,知道一个里长的支持有多重要。

    里长却笑了笑道:“大人说笑了,小人能照应大人什么呢?”

    他立即回过神来,将看过的公文折起来交给周满,从身后儿子的手里接过斗笠,戴上后道:“大人既然来了,不如小的带大人看一下您的职田“

    满宝欣然答应。

    于是大家便转而向村外走去。

    村里的人很快就知道是职田的大人来看自己的田了,这可关系到大家的生计,于是不少人都跟在后面一起去看。

    里长悄悄的看向周满几人,见他们面色坦然,似乎并不介意,也就不驱赶村民了。

    满宝的千亩职田并不全在这里,而是大部分在这里,还有一部分则在另外两个里和村里,只是那两处占的少,所以满宝先来这里罢了。

    此时地里的庄稼已经全收了,地里要么是空的,要么是野草丛生。

    满宝他们都是种过地的,且从小就在村里长大,没少看人春种秋收,佃农们劳作得怎么样,只看田地里的情况就能猜出。

    而此时,刚收获完不久的地里就全是野草了。

    满宝走到地里,用脚尖踢了踢地里的野草,然后蹲下去拔了拔,用了不少的劲儿也没拔动。

    白善则蹲下去挖了一捧土,伸手捏了捏后和满宝道:“都是熟土,就是不怎么经常翻,所以土质有些不好了。”

    一旁站着的里长眉头微跳,转头看了白善一眼,见他衣饰最为华贵,身上的绸缎还是暗纹,只袖口绣了一只半隐半现的鹤,看着是一群人之中最贵气的。

    他没想到他还懂得种地。

    满宝点了点头,抬头望向远方,发现举目所到之处都是野草,她便有些头疼,就这,她爹还想翻一翻地埋下野草过冬呢,她觉得她大哥他们的腰估计会很疼。

    满宝摇了摇头,问里长,“这职田的始终从哪儿到哪儿?”

    那么大一块地,走是不可能走完的,但里长可以指着告诉她从哪儿大概到哪儿,哪些部分有缺漏,是属于良民的地。”

    虽然中间偶尔夹着别人的地,但基本上她的职田都可以连接得起来。

    朝廷能连接起这么大一块地,看来没少从人手里买地呀。

    满宝心里有问题,不问清楚便不开心,问道:“我听说朝廷会从百姓手里赎买土地,这些以前都是村民们的地?”

    里长微愣后笑道:“这倒不是,这一片以前是一位姓刘的将军的,那会儿是前朝的时候,再往前更难追溯了,在我祖父的时候,听说这十里八乡隔上两年就要换一个流民帅,今儿是这位将军的,明儿是那位老爷的,本朝建立以后,朝廷直接把这一大片都收回去了,后来分给了官员们做职田。”

    里长道:“我等都是从失地后从别处迁来的,在此落脚也不过才十多年。”

    满宝就好奇,“那你们故乡在何处?”

    里长道:“倒也不远,也在岐阳县,不过在另一头罢了。”

    白善问,“你们是因何失地?”

    里长沉默了一下,然后又挤出笑容道:“皇恩浩荡,我们的土地就是被朝廷赎买去的。”

    满宝三人:……

    满宝点了点头,顺着这一大块旱地往下走,走到了田里,见田里的地都龟裂开来,一大块一大块的,那裂开的口子很大,便知道这地方干旱挺严重。

    她问道:“今年可有蝗灾?”

    “有,不过不大,”里长也看了一眼地里的裂口,知道这几位小公子小大人都是懂种地的人,因此也不隐瞒,“您别看现在没几个蝗虫,让孩子们往草地里一跑,它们就全飞起来了。”

    第1633章

    不想

    里长说罢,伸手招来几个孩子,让他们去地里驱蝗虫。

    几个孩子便相视一眼,撒腿就往地里跑,哪里草多就跑哪里,呦喝一声跑过去,草里立即扑哧哧的飞出一群蝗虫,在空中飞了一阵避开那几个孩子又落到远处的草丛里。

    还有几只蝗虫被赶得急了,慌不择路,直接往他们这群静立不动的人脸上扑……

    里长大惊失色,正想伸手去挡,满宝三个已经眼疾手快的伸手去抓了。

    满宝一抓一握,然后捏住还在挣扎的蚂蚱,拎着它的翅膀问,“着还不大呀。”

    里长:“……大人,小的说的是蝗灾闹得不是很大,但这些蝗虫还是吃得挺肥的。”

    满宝便问,“村里没有养有鸡鸭吗?”

    里长愣了一下后道:“养是养有,大人要吃吗?”

    满宝捏着蚂蚱笑道:“不是我吃,是这个可以被吃。”

    满宝看了看手里的蚂蚱,到底没有捏在手里太久,而是将它丢在地上,一脚踩死了。

    白二郎还有些舍不得,捏着他抓到的道:“我记得小时候立重和立威带我们去烤过蚂蚱,也挺香的。”

    满宝便低头看着蚂蚱的尸体,略微有些惋惜,“你不早说。”

    白善已经扯了一根草将手里的蚂蚱绑起来递给白二郎,指着路上道:“他们也到了。”

    里长和村民们被这三个公子小姐弄得有些心悸,他们这样儿让他们有点儿恍惚。

    尤其是满宝刚才踩死那只蚂蚱时,总让里长心里有种很怪的感觉。

    白善一指,里长和村民们也忍不住扭头看去,就见大路上慢慢来了四五辆马车,他们微微一愣。

    马车上的人似乎也看到了他们,在离他们最近的路上停下,然后车上便下来了不少人。

    满宝几人迎上去,冲已经兴冲冲走过来的老周头叫了一声“爹”,然后和庄先生、刘老夫人行礼。

    刘老夫人微微颔首,举目四望,微笑的问:“这就是你的职田?”

    满宝笑着应下,然后和里长介绍,“这些都是家里的长辈,正好我们来附近的庄子里小歇,便顺道过来看一看,这是家父,这是家母。”

    里长一愣后立即去和老周头行礼。

    老周头对里长也很客气,甚至还有点儿小心翼翼,这是在家里养成的习惯。

    老周头看地更仔细,他在地里跺了跺脚,然后就随便找了根棍子挖了点儿土,放在手心里搓了搓,然后看着这满地的野草叹息不已。

    他找了找,这一块田应该是种的稻子,他仔细看了看地里的情况,挖了好几个地方都没发现肥,再到旱地上挖了一阵也没发现,便对满宝道:“就这,你还说不自己管,你看看这地都种成什么样了?”

    一旁的里长有些尴尬,村民们却有些不忿,张嘴想要说话却被里长瞪了一眼。

    白善看到了,便撞了撞满宝,示意她去看。

    满宝与他对视一眼,和里长笑道:“太阳大,长辈们不好久晒,还请里长带我们进村歇歇脚,讨一碗水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