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28章

    里长就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是块荒地,倒是可以建房子,也不贵,周大人意思意思给一些就行了。”

    满宝眼珠子一转,就问道:“那我要是买大一点儿,要在那里挖一个大塘呢?”

    里长道:“地倒是不贵,但挖塘的花费可不少,而且这会儿干旱……”

    “就是因为干旱才要挖塘储水,”满宝道:“这附近的田都是我的职田,明年还不知光景如何,若能储下水,多少能缓解一些旱情不是?”

    她道:“能救得一亩地是一亩地。”

    里长觉得她钱多人傻,于是便笑道:“周大人觉得好便好吧。”

    然后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的把那块啥用处也没有,走路还嫌硌脚的荒地卖给了满宝。

    因为想搞好关系,他还只取了最低的那份钱,然后就给开了地契,到时候上衙门就能备案。

    至于钱,一般是放在他这儿,将来村里有什么需要时会从公中出。

    老周家人对这些一无所知。

    老周头和周大郎跟着村里人认真的将这一千亩地走了半圈,和他们确定了今年要种的冬小麦亩数,勉强心里有数后才回庄子里去。

    白善已经开始计划着塘要挖多大多深了,白二郎则在纸上乱画着给满宝计划要盖几间房,“就算是砂石地,那也不能就光秃秃的盖几间房,你尽量多当几年官,这么大一块地,将来有桑田,有果树,还有麦田稻田和各种瓜果菜蔬,我们休沐时完全可以来住。”

    他在纸上画着,道:“所以我要有一间房,白善也要有一间,还有你和先生,这园子里总得再种些花草才好看,我看就种蔷薇吧,那个一株就能长好多,也好养活……”

    满宝道:“别忘了还有我家里人呢。”

    “知道,还得给周四哥他们留房间,他现在都把生意坐到夏州去了,从夏州到京城必要经过雍州的,要是天晚了还能在这里歇脚,第二天一早启程回京城正好赶在午时前进城,从从容容,多好。”

    “嗯,那再往旁边盖一点儿。”

    白善抽空看了一眼,忍不住拍他,“你这么建,我池塘都没地挖了。”

    殷或正帮他们整理文稿,见了笑道:“哪有房子是这样横着建的?”

    他取过笔帮白二郎规划,刘焕无聊得很,问道:“这种事交给管事就行,何必亲力亲为?”

    满宝道:“我家没管事。”

    刘焕就指了白善道:“你家没有,他家还能没有吗?而且没有就雇呀,或者买也行,要不要我送你一个?”

    白二郎抬头看了他一眼,摇头道:“你是不是傻呀,连白善都不送她人,你竟然送她。”

    满宝道:“不要,我家里的事我大哥他们就能干,这会儿并不需要什么管事。”

    她前脚请了管事,她爹后脚就能带着她娘和大哥大嫂回家去。

    别看她爹娘在京城里似乎过得乐呵呵的,但却想念家乡得紧,要是没事给他们做,他们就是再想她,也是会回家去的。

    家里还有那么多地呢。

    满宝眼尖的看到她爹的身影在门外走过,立即道:“这么多地,我还要进宫干活儿呢,可管不来,就全指着我爹他们了。”

    第1648章

    串通

    老周头转身离开,找到钱氏道:“算了,我们还是留在京城吧,虽然满宝把地全租出去了,但我看莆村那些人也不像是很勤奋的人,你也都看到了,这都快要秋播了,结果一点儿粪肥都没准备,要没个会种地的人帮着管,来年四成的租子怕是连他们出的一半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这会儿老周头还不知道满宝他们连麦种都全承担了。

    钱氏颔首,“这样的大事自然是听你的。”

    老周头自得起来,然后想了想后道:“既然都租给他们了,那就不能把儿媳妇们叫来做白工,就我和老大过来盯着不让他们偷懒就行,回头我们爷俩搭个茅草屋就好。”

    钱氏想了想后道:“先回去吃喜酒吧,等吃了喜酒你们再过来。”

    老周头点头。

    白善也在和满宝计划此事,“我们得先回去吃大堂哥的喜酒,我估摸周伯他们也要过了二十才来,趁着这会儿功夫请人将地基挖出来,周伯和周大哥他们来了就先住在庄子里吧,虽然远了点儿,但有车倒不怕。”

    满宝道:“谁盯着建房的事呢?”

    白善拿起殷或画出来的图,笑道:“就这么建吧,既然想闲时过来住,总要建好一些,一会儿我去找祖母,让她给我两个人手,我留下他们来管这事,不过钱呢?”

    白善看了看白二郎,又看向满宝,道:“亲兄弟明算账,你既然说了这庄子要拿出一成来给我们平分,那这我和白二也多出些力,将来这屋子虽是你的,但我们肯定也没少住,所以我和白二一起出五成,剩下的五成算你的。”

    满宝便看向白二郎,“我是没问题的,你呢?”

    白二郎下意识的捂住荷包,问道:“先问好,这一套宅子得花费多少?”

    “看你吓成那样,就是算上里面的家具和花木,最多也不会超过百两,我们分一半,一人二十五两吧,剩下的五十两满宝自己出。”

    白二郎算了算后发现自己还能承担,于是点头,“行吧,不过我最近没什么收益,我要等到庄子上的钱来了再给。”

    满宝忍不住问,“你那么多的钱都上哪儿去了?”

    白善道:“别问了,肯定是借给别人了。”

    他道:“他进了崇文馆,别的还没学到,倒学会了贷钱给人。”

    白二郎道:“又不是我主动的,是他们主动问我借钱,还要给我利钱的,反正钱收在手上也没别的用处,不如借贷给别人,甭管收上来的利钱有多少,反正是钱不是?”

    满宝惊奇得不行,“你把钱借给谁了?”

    “谁都和我借过,封宗平,赵六,诺,刘焕也和我借过。”

    大家就一起扭头看向刘焕。

    刘焕立即道:“我借钱是有正经用途的。”

    白善很好奇,“什么正经用途?”

    刘焕憋了一下后道:“给我祖母买寿礼了。”

    白二郎就道:“他和我借了三次。”

    众人:“……”

    满宝很好奇,“利息高吗?”

    白二郎道:“我不定日期,他们看着给,有的人不给我利息,直接请我吃饭,这样也是可以的。”

    满宝便扭头对刘焕道:“我也有闲钱。”

    刘焕沉默了一下后愤愤:“我不借钱!”

    满宝略有些失望。

    白善看着乐得不行。

    反正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只有殷或对他们如此分摊钱利很感兴趣,不过他什么都没问,只默默的看着。

    白二郎暂时赊欠,满宝就暂且把他的那份钱给田上,她悄悄的拿了七十五两银子给白善,小声道:“可得瞒着我爹,别让他知道。”

    白善道:“放心,地基打好以后周伯就是知道也不怕了。”

    到时候,老周头就是心疼钱,看着已经买好的地,打好的地基,要是不把房子建起来,那才是真的打了水漂,就算是心疼他也会让他们建的。

    俩人心领神会的嘿嘿一乐,把这事交出去后就开心的在庄子里撒欢玩起来了。

    没办法,明儿他们就要回京去了,下次再想出来玩就不定是什么时候了。

    就连殷或和刘焕都有些依依不舍,但一看到京城的城门口,俩人便皮微紧,就算殷或知道家里不会责骂和责打他,他心里也是忍不住有些忐忑的。

    进了城门口,大家便往内城去,最后在崇远坊的岔路口分开了。

    刘焕从殷家的马车换到了他们家的马车上,还抓着他们家的马车边依依不舍,和白善几个道:“稍晚一些记得派人去我家看我,就说约我明天一起上学去。”

    白二郎便道:“明天我们不上学,我们请了假了,我大哥后天要成亲。”

    白善则道:“放心吧,我会派人去叫的。”

    刘焕就松了一口气,然后就羡慕的看着他们,“我也想去吃喜酒的。”

    满宝笑嘻嘻的道:“礼到就行,等我们二十一进了宫给你带喜饼。”

    刘焕心想:他是想吃那点喜饼吗,他想的是这两天的假期好不好?

    殷或已经道:“那我们先走了。”

    刘焕也依依不舍,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走了。

    但他回到家时,预感中的棍子却没落下,而是被狠狠的骂了一顿后赶到祠堂里跪着了。

    刘焕觉得特别奇怪,悄悄的问押送他到祠堂的管家,问道:“祖父怎么不打我?”

    管家:“……这都四天了,老太爷的气消了不少了。少爷,您可别再惹起老太爷的火来,不然真的要被打一顿的。”

    刘焕立即保证他绝对不惹祖父生气。

    殷家则要风平浪静许多,殷或一回来殷老夫人就松了一口气,也不骂他,就是嘘寒问暖了一阵,确认他出门一趟没什么损伤后便让他回屋休息去了。

    殷或行礼后退下,自己也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然后他扭头对长寿笑了一下,道:“将我们从庄子里带回来的东西送到厨房去吧,让他们选能做的做了,晚上吃。”

    没错,他们从庄子里离开时不仅摘了很多新鲜的水果带上,还去菜园里割了好多新鲜的菜蔬带上,全是给各家尝尝鲜的。

    于是殷家晚食就吃到了白家庄子出品的各类瓜果菜蔬,刘家也是,同时白家的下人也替主子进来传话了,“我家少爷让叮嘱刘少爷,别忘了明天一早进宫要背书的。”

    第1649章

    亲生的

    刘老夫人不等刘尚书说话,立即让人去把刘焕从祠堂里叫回来,“快让他去书房读书,可别误了明日的考校。”

    刘尚书:……

    他运了运气道:“告诉他,吃完饭我就检查,他要是背不出来,我打断他的腿!”

    白家下人:……有种弄巧成拙的感觉怎么办?

    他忐忑的回去将此事告诉少爷,白善不在意的道:“没事,有刘老夫人在呢,他出来了应该就不会再进去了。”

    不过白善也很意味,“竟然只是罚跪,没有挨打吗?”

    “没有,小的打听了一下,听说刘少爷被骂了一顿就赶到祠堂去跪着了,也就去了三刻钟不到。”

    白善怕他被打惨,所以回家休息了一下下就立即让下人过去了,谁知道人家压根没被打,只是跪祠堂而已。

    白善摇了摇头,将这事丢在了脑后,然后跑去看下人们的布置。

    白大郎的喜房放在了常青巷。

    白老爷派人在城里转悠了一圈,又问了不少牙人,最后发现白善他们之前租住的那个宅子最好。

    碰巧房东也有卖房子的意思,所以白老爷便狠狠心讨了大价钱将房子给买下了。

    两进的院子,还带了一个小花园,别说住白直这对小夫妇了,就是他们全家住过来也是可以的。

    而且常青巷这里距离国子监和周宅都不是很远,白大郎上学也好,跟他弟弟几个来往也好,都方便得很。

    白老爷用很快的速度买下了宅子,再要布置就容易多了。又有刘老夫人帮忙,很快就把那边布置好了。

    几家商量了一下,最后成家还是决定听从各家的建议从周宅这边出嫁,所以周家也要布置一下的。

    至少大门得挂红,从内院到大门口的甬道也得挂上红才行。

    满宝他们回来的时候,两家其实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连窗棂上都贴了囍字,家里一片喜气洋洋。

    因为第三天就要成亲,白大郎要搬到常青巷那边去住,白二郎和白善在宅子里晃悠了一圈后就被白老爷赶着要一块儿过去那边住。

    “后天一早你们要跟着过来迎亲,知道吗?”

    白善就问:“那堂伯今晚住哪里?”

    白老爷道:“和你们一样,也住在常青巷。”

    不仅白老爷,就是庄先生和周立学几个都被白老爷拉着到常青巷去了,“这样后天迎亲的人才多,才热闹。”

    白善道:“明天再过去也是一样的……”

    “一样什么一样,提早两天过去暖房知道不知道,你们顺道帮着看看还有什么缺的,到底是你们哥哥第一次成亲,可别出了什么差错。”

    白老爷也是第一次给儿子办婚礼,很有点儿紧张,所以在他的强硬要求下,才回家还没来得及坐稳屁股的几人又转到了常青巷去。

    到了熟悉的常青巷,白善几个都惊呆了。

    跟着过来凑热闹的满宝也惊呆了,她看了眼那大门,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问道:“这是之前我们住的地方?”

    白老爷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去年有刺客上门,在门口死了好几个人,血都溅到门口上了,我之前仔细看了看,也觉得门上有血迹未清,所以我就叫人重新换了一扇门。”

    白老爷何止叫人换了一扇门,他连门槛,还有门前的青石板都给撬起来换了。

    现在从青石板到门槛再到大门都是崭新崭新的,满宝几个哇哇的惊叹叫着,推开门进去,就见前院里摆了不少大的花盆,里面树木苍翠,花开绚烂,上面都挂着红布,一派喜气洋洋。

    再进去,里面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他们从来不知道,他们曾经住了快一年的地方原来竟可以变成这样。

    到了后一进的主院中变化更大,白老爷惋惜道:“要不是时间紧,我还想叫人把房子重新刷一遍呢,别的不说,这些木头都要上一遍漆。”

    白大郎听着都冒汗,连忙道:“爹,这宅子也不破,看着就挺好的,不用重新刷漆了。”

    “这可是你第一次成亲,怎么能马虎呢?”白老爷说到这里就叹气,“其实要不是时机不对,应该在家里成亲才对,你祖母和母亲都在,在家里也各种方便,到时候我们可以把红彩挂到村口去……”

    白老爷显然在心里畅想过许多次,这会儿说来惋惜得不得了。

    说到最后,他看向白二郎道:“二郎,以后你的婚事就这么办。”

    白二郎:……

    白大郎同情的看了弟弟一眼,立即先一步去看新房了。

    白善和满宝却同是有些欣羡的看着白二郎,然后两人道:“其实我们成亲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办的。”

    白二郎:……

    他扭头去看两人,见他们竟然是一脸的认真,尤其是脸还都有些发红,他更受不了了,“你们竟然觉得我爹的主意好?”

    白善道:“不好吗?红彩都挂到村口去了,多隆重呀。”

    满宝道:“多热闹呀。”

    白二郎扭过头不理他们了。

    大家跑去看白大郎的新房。

    新房也都布置好了,白大郎对白二郎道:“这两晚我跟你说。”

    白善则好奇,“大堂哥,谁给你滚床?”

    一旁的白老爷叹气道:“满宝的侄子八头,可惜她也没个适龄的侄女,所以我们在巷子里找了一家,不过我问过了,他们家就一个儿子,目前就一个孙女,福气远远比不上老周家,本还想让媒婆帮忙去租一个更好一点儿的,但二十那天是难得的好日子,听说全京城现在知道要在那天成亲的就有八个,所以福男福女全被抢光了。”

    这是唯一让白老爷不满的地方,“我们毕竟是外来的,抢不过人家。”

    白老爷想了想,想出了一个歪主意,“要不那天让七头跟着八头一块儿上床滚一滚?三个福童,福气说不定就盛了呢?”

    白善几个一想竟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连连赞同。

    背着手逛了一圈过来的庄先生闻言抽了抽嘴角,总算是知道二郎像谁了,果然是白老爷亲生的。

    第1650章

    守门

    白老爷说干就干,成亲那天一大早就牵着七头,抱着八头过来了,和巷子里请的那个三岁的女娃娃一起放到了喜床上滚了好几番。

    等把喜床滚得皱巴巴的了,白老爷这才满足的将人抱下来,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红包,这才让喜婆重新整理床单,把枣子花生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撒到床上。

    白善和白二郎正在看喜婆倒腾白大郎,别以为成亲只有女子需要打扮,男子也需要的好不好。

    只是以前看老周家的人成亲没那么多讲究而已。

    白家这边却很讲究的。

    不仅有梳头娘子细细地给白大郎束发,带上玉冠,还有专司仪容的娘子给白大郎敷面画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