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5章

    满宝想了想后道:“为了我以后当官儿更顺利些,赚更多的俸禄和赏赐吧。”

    老周头眼珠子就转了转道:“我知道了,就跟里长想要他儿子当里长,就先让他儿子各个村子先跑着做一些好事儿积累好名声。”

    满宝一愣,“道理也没错,但是里长要把位置让给大丫她公公了?”

    “我出门前里长是那么说的,说是过个三两年就把位置传给他家老大。”

    虽然换成亲家公似乎要亲近些,但老周头还是比较习惯老里长。

    既然这粮食是为了让满宝将来升官,那老周头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他们搬了。

    只是搬完以后还是心痛,觉得这当官的代价的确不少,不仅闺女七八天才能回一次家,还得往外掏粮食。

    见老爹同意了,满宝就放心的将这件事交给刘老夫人去做了,然后转身跑去逛街买长命锁去。

    连白善都跟着买了一块,“好歹见到了小皇孙出生,怎么也要给他买一块的。”

    俩人也送不了太大或太特别的礼物,分别将长命锁合起来以后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进宫,满宝和白善都收到了邀请过去观礼。

    小皇孙洗三,太子妃的母亲和几个嫂子都进宫来了,皇帝和皇后都亲自过来看,这在皇孙里还是头一遭呢。

    之前恭王的长子出生,皇帝都没能出宫去看,一直到了孩子满月才看到孩子。

    满宝和白善一进门,看到太子宫中这么多人,还都是大佬,便默默的站在一旁。

    大家都围着孩子,没人留意到他们来了。

    吉时一到,两个稳婆一人抱了孩子,一人则端了一盆清水上来,她们祷告过后,便手脚迅速的扯开襁褓,捧着孩子让孩子的脚碰了一下已经微凉的水,孩子一暴露在空气中立即哭起来……

    因为提前收了太子妃的厚礼,稳婆们快速的轻轻招水撒在小皇孙身上,嘴上快速的念过吉祥话,然后扯过襁褓就将孩子包起来。

    别看稳婆们招起来的水多,但落在孩子身上的却没有多少,而且速度之快,大家都没回过神来就结束了,但孩子哭得很大声,闭着眼睛眼泪大滴大滴的落。

    满宝听得直皱眉,小声和白善道:“真不知道为何洗三一定要清水,听说在外面,富贵人家还要往盆里丢各种东西呢,也就宫里规矩大才不呢往盆里丢东西,不然那些东西上带了脏的东西,接触到孩子,孩子很容易生病的。”

    白善:“我小时候洗三也这样。”

    “你才三天就知道了?”

    “我娘和祖母与我说的。”白善瞥了她一眼,“不过我想起来了,你家,还有我们村里人似乎很少洗三。”

    “谁说的,我们自家里自己洗的,嘿嘿嘿,用的热水,就当给小孩子洗澡了,”满宝道:“我娘说了,洗三还得我舅舅舅母他们跑一趟,忒麻烦,还得给稳婆送礼,不值当,所以自家打一盆热水就洗了。”

    被挤到他们身边的赵六郎听到扭头看了他们一眼,压低声音道:“你家这能叫洗三吗?”

    满宝吓了一跳,抬头看见是他便问,“你怎么也来了?”

    赵六郎没好气的道:“多稀罕,这是我表哥的长子,我爹娘都来了,我跟着来送礼有什么不对?倒是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满宝道:“多稀罕,孩子是我接生的,我来看孩子,顺道送礼有什么不对?”

    赵六郎就看向白善。

    白善便笑道:“我也算是见证了小皇孙的出生,所以殿下请我过来观礼。”

    他们说话的功夫,奶娘已经把孩子哄住了,大家这才开始夸赞孩子,什么声音洪亮,一听就是个身体健康,聪明伶俐的。

    哭声和身体健康联系在一起满宝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能跟聪明伶俐联系起来呢?

    第1723章

    佛道一

    满宝和白善等他们都送过礼,这才上前将他们买的长命锁拿出来送给小皇孙,很普通的锁,估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戴上,因为他外祖母给他送的一块要好看多了。

    皇帝看见周满却想起来了,笑道:“说起来,你就有一块长命锁,好似和老五的一样?”

    满宝一头雾水,从脖子里拉出她从小就不离身的长命锁,问道:“这个?”

    皇帝只看一眼便认出和老五的一样,笑着点头,“不错,是老五的外家送的吧,似乎是商州的一个银匠打的。”

    五皇子从后面挤上来,看了一眼,也点头,“是和我的那块一样。”

    皇帝就笑问,“你的那块呢?”

    五皇子就不好意思的笑,“父皇,我年纪都大了,早不戴长命锁了。”

    “你出生时身子不好,你外祖父费了好大的劲儿给你打回来祈福的,你看周满就一直戴着。”说到这里,皇帝看向她身后的白善,突然笑道:“你要不是早早和白善订了亲,你和老五有这个渊源在,倒是很合适的。”

    满宝就抬头看了一眼五皇子,正好看到他脸上的痘痘,心里有点儿嫌弃,五皇子心里想的却是她在朝上把王大人气晕的事儿,还有去年她告御状时的胆大包天,忍不住抖了抖,连连摇头后退一步。

    白善则是上前一步站在了周满的身侧,还伸手握住了她的。

    皇帝看了哈哈大笑起来,但转过头时却瞪了五皇子一眼,真是没出息的小子。

    大家热热闹闹的看完洗三,然后皇帝就赐宴,嗯,在东宫赐宴。

    除了周满和白善这两个外人,其余的都是皇帝家里人,皇帝媳妇家里人和皇帝的儿媳妇家里人。

    皇帝自然是跟他的大舅兄及亲家坐一起,看到周满,干脆也招手叫过她。

    因为她也是臣子嘛。

    君臣相宜嘛。

    因为皇帝有前科,于是白善厚着脸皮一块儿坐过去,谨防他再说做亲一类的话。

    赵六郎等人眼睁睁的看着白善和周满上前与他们的父兄坐在一起,平白比他们高了一辈儿。

    当然不是食不言了,皇帝一边吃一边说话,点评了一下菜色后就提了一下他和皇后打算过两天去护国寺上香,替小皇孙捐一些香油钱。

    他希望赵国公和邳国公能为他说话。

    和皇后一次出门,又不是微服,偷溜是不可能偷溜的,所以要经过大臣,尤其是京兆府的同意。

    今天赵国公和邳国公都高兴,因此满口应下了。

    满宝不解,“陛下,我看这天阴沉沉的,看着似乎还要下雪,捐香油不如给百姓捐粮来得好吧?”

    皇帝道:“朕就是让护国寺去办这事儿的。”

    满宝觉得忒麻烦了,而且道虚他们可是说过的,山下善人居士们捐的香油钱他们都要先留足自己吃的,剩下的才会捐出去。

    她道:“还不如交给唐县令和郭县令他们去做呢。”

    皇帝微怔,想了想后看向一旁的白善,含笑问:“你也是这样认为的?”

    白善想了想后道:“赈济灾民,安顿百姓本也是县令之责,且是朝廷出手,百姓只会越发感念陛下和小皇孙吧?”

    皇帝就叹气道:“可这次只是一道小灾,这次赈济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小灾祸,朝廷若不赈济,只会越发落得埋怨;而赈济了,国库有限。”

    所以对于小灾小难,朝廷虽然会派官员主持,却很少出手赈济,反倒是会提倡县里和乡里的大户出手,大家互相帮扶一下就过去了。

    只有灾难严重起来,朝廷才会出手。

    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往护国寺里捐香油钱?真的全部是捐给护国寺的?

    不过是借他们的手,转一道再让予百姓罢了。

    至于被他们截留一部分,皇帝并不以为意,出家人也是要吃喝的,他们代众生苦,他们侍奉也是应该的。

    皇帝将这些道理说给满宝听。

    满宝不明白他们怎么就代众生苦了,更不明白当和尚有什么苦的。

    “既然这么苦,为何不当道士呢?”满宝就是单纯的不解,“我有朋友是道士,他们就从不觉得苦,与我们一样每日要劳作、念经,我问他们觉不觉得苦,一个说,虽也有缺衣少食的时候,但又饿不死,他们总比一般人多些问卦烧香的香油钱;我另一个朋友说,世间比他们苦的人何其多,他们都觉得苦了,那让那些比他们苦的人怎么办呢?”

    皇帝笑道:“他们倒是想得开,他们多大了?”

    “比我大两三岁吧。”

    皇帝更乐了,“这是他们还没长大,所以感受不到。佛说众生苦乃轮回之苦,这世间贫困的人很多,佛家愿意拿出粮食和财物帮助他们,他们没那么痛苦了,而佛家少了东西,吃穿用度降低,这就是他们的苦了,所以说代众生苦。”

    满宝和白善一脸的迷茫,俩人对视一眼,更不解了,“可他们所得不还是信众给的吗?并不是他们劳作所得。”

    皇帝笑道:“那是我们供养菩萨的,既是供养,那自然就是他的东西了。”

    白善就问,“你们为什么要供养菩萨?”

    “自然是有所求了。”生老病死,江山、社稷、还有这普天的百姓,皇帝想求的太多了。

    前两年皇后病重,他就给护国寺捐了好大一笔香油钱,就为了求得皇后病愈,后来皇后果然就度过了难关。

    白善和满宝还是不解,却又不知从何问起,只能小声嘀咕道:“守清道长说,人若苦闷了,便上山拜一拜天尊老爷,心中放下,说不定好运便来。但神鬼是不会为凡人改变命运了,既是凡人厉劫,自然要自己挺过去的,神鬼能帮的有限。”

    他们只能小声嘀咕,“总感觉他们做好事是轮了一圈又回来了。”

    皇帝掀起眼皮问,“你们想说什么就大声的说,何必嘀嘀咕咕的?”

    满宝就清了清嗓子道:“守清道长就从不觉得做道士苦,反而觉得很自在。信众是因为信奉老君,需他代为祷告才给道观捐钱捐物的。”

    皇帝想了想后道:“佛家也如此。”

    第1724章

    佛道二

    “所以供奉自己的信仰怎么会苦呢?”白善道:“我听说护国寺的僧人都是将佛田租给百姓耕种的,自己并不耕作,而他们是出家人,不用缴纳税赋,也就是说,他们一饮一啄皆是信众供养,什么自己的吃穿减少受苦,那些东西本就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他们身后的菩萨的。”

    皇帝一愣一愣的,道:“他们不就是菩萨在这世间的化身吗?”

    “那这化身也太多了,是不是还不一定呢,”白善问:“陛下尚且分辨不出他们是不是化身,那这天下还有这么多愚钝的百姓,他们又如何分辨呢?若不是化身,陛下怎么知道他们行的是菩萨的法旨?”

    皇帝回过神来了,怀疑的看着俩人,“你们不喜欢佛,更喜道?”

    白善和满宝一起摇头。

    满宝道:“虽然我读道经比较多,但并不是就不看佛经的。”

    白善更不可能承认,不然就变成佛道之争了,这不是他的本意,他道:“陛下,不论是佛,还是道,他们与儒家、法家、墨家一样,不过是对治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认知而已,一般的人,可以做一家之言,比如孔祭酒,虽通读百家之言,却更推崇儒家;再比如老唐尚书,虽也百家皆学,但更信法家;而我们的先生则更倾向道家。”

    “可陛下不一样,您是万民之首,天下百姓只会跟着您的信仰,您信佛,于是佛寺香火鼎盛,护国寺成天下第一大寺,这是不应该的。”

    皇帝生气道:“合着朕到最后连自己的喜好都没有了?”

    白善知道他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直言道:“谁让您是皇帝,还想着做千古明君呢?要有所得,必有所付出。”

    皇帝皱了皱眉。

    满宝一脸的不解,“这有什么为难的,反正这世上又不是真的有神佛,如果有人告诉我,我要做千古第一名医就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拜太上老君,我一定不明着去拜,陛下,您要真喜欢菩萨,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悄悄的拜。”

    众人:……

    皇帝没好气的问:“你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神佛?”

    满宝问:“就算有,神佛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她道:“这世间之苦从未停止过,路都要百姓一脚一脚走出来的,神佛并不能代我们往前,所以有或没有有什么区别?我们只要不忘祖宗之志就可以。”

    满宝从百科馆那里看到过那个世界的史书,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依靠神学,而是都要人一点一点的发展。

    或是以战争的形式,或以其他竞争的方式在发展,反正从没见过神迹。

    满宝带出空间的书,白善大半都看过,他以前一直把那些书当做奇志怪谈,但看得越多,想的便越多。

    有时候他还会忍不住悄悄问满宝,“为什么周小叔拿来的书上反而会让我们不要相信鬼神呢?”

    满宝都纠结起来了,白善自己找出了理由,“因为世上少鬼神,还是因为鬼神其实并不能影响凡人?”

    “也是,”白善自圆其说道:“若是鬼神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这个世界,那益州王何至于害了这么多人后还安然无恙,还得我们告御状揭发之后才伏法。”

    而且,他长这么大,除了周小叔外,实在没见过第二个鬼了。

    而且周小叔作为那么厉害的鬼,除了能和满宝说说话外,似乎影响不到第三人,别说他,就是老周家其他人都见不到他,感受不到他。

    所以白善此时说话还是很有底气的,他希望皇帝能够不表露好恶,不追崇佛道。

    皇帝心里不太高兴,于是扭头和太子道:“听到了吗,作为君王不要有自己的好恶,你没事少去狩猎,我听人说,你还想让南国给你进献象?”

    太子遭了无妄之灾,扭头看了白善和周满一眼后才道:“儿臣是听说南蛮的象兵很厉害,所以想见识一下象到底多雄壮,比之千里马如何。”皇帝就哼了一声道:“从南蛮弄一头象进京花费甚巨,身为太子怎能做如此奢靡之事,不许派人去。”

    赵国公等人见了立即开话题,“我们不是在说赈灾的事儿吗?”

    皇帝这会儿已经不太想去护国寺了,直接发脾气道:“让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县令去做,让国库,算了,还是从私库里出吧,就当是给小皇孙祈福。”

    他现在有点儿苦闷,暂时不想再见那些大臣了。

    赵国公和邳国公悄悄松一口气,然后表示他们愿意追随陛下,直接一人许诺了九百石粮食出来,给小皇孙祈福嘛,自然要取一个吉利数字了。

    太子见话题被扯开,也悄悄松了一口气,然后暗暗瞪了白善和周满一眼,好好的日子谈什么佛道?

    满宝和白善在一旁觉得两位国公真有钱。

    皇帝也这么觉得,于是呼出了一口气,又高兴起来了。

    吃饱喝足,太子妃已经抱着孩子回屋去了,太子将他舅舅和岳父一家送出门,这才回来想送走他爹。

    皇帝却没动弹,而是让五皇子领着明达长豫送皇后先回太极殿。

    同样被留下来的满宝和白善低垂着小脑袋站在墙角那儿,活像是做错了什么大事儿。

    皇帝坐在书桌前写写画画,给他刚出生的小孙子写好了一幅字后抬眼看了一下两人,觉得晾得他们足够了,便放下笔道:“上前来吧。”

    两人一起上前。

    皇帝问道:“知道错哪儿了吗?”

    满宝揪着手指道:“知道,我们不该这时候提起这些事儿,今儿是给小皇孙洗三,扫兴。”

    皇帝微微点头。

    白善补充道:“我们也不该不给陛下面子,就算上谏也该事后私下谈,不该当着大家的面儿说陛下。”

    皇帝微微点头,满意了,自觉面子够了,便扭头问送完人回来的太子,“听说昨夜你宫里没了两个人?”

    太子脸上的笑容便一顿,然后低头汇报道:“是,没了两个内侍。”

    他解释道:“太子妃发动的那天晚上,周满的针袋被人动过了。”

    皇帝脸上的表情也收了起来,问道:“可查到了幕后主使?”

    “没有。”

    皇帝便沉吟片刻道:“将此事交给殷礼来查吧,查案,京兆府比你擅长些。”

    第1725章

    欢快

    太子想了想,应下了。

    交给殷礼,总比交给刑部和大理寺要好吧。

    皇帝见他应下,就将写好的字给他,“找人裱起来,等孩子懂事了,告诉他这是祖父特意给他写的。”

    太子看了一眼,发现写的是祈福的字,他便开心的收下。

    皇帝起身离开,满宝和白善想留下来打听一下徐雨的事儿,结果皇帝冲俩人微微招手,俩人只能跟着一块儿往外走了。

    等出了东宫,皇帝也不上御辇,直接走着让他们一块儿跟着。

    满宝回头看了一眼东宫的大门,默默的跟了上去。

    皇帝和他们道:“朕供奉菩萨,那是因为菩萨是真的救过皇后娘娘的,你们更偏向太上老君,难道是有过什么神迹吗?”

    “没有。”满宝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儿,关于她娘说她是小仙女转世的话儿,自己听了在心里偷着乐就行,是没有实据的。

    满宝道:“可是陛下,你怎能知道那是菩萨救的,还是太医们的药起了效果呢?或是老天爷有感于娘娘的仁厚特许的呢?”

    她道:“我想,那段时间陛下一定不止只做了求佛这一件事吧?”

    皇帝就沉思起来,都快要走到太极殿了,他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叹了一口气道:“我年轻时候征战沙场也不信神佛的,可这年纪越大,越发现有些事是人力所不可达的,便是我富有天下,为一国之君,也做不到。”

    满宝和白善沉默,心中暗道:要是这世间的事儿都是人力能做到的,那他们要飞,要成仙岂不是也是一句话的事儿?

    他们打小就知道了这个世上好多事都是人力做不到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