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70章

    唐鹤便耸耸肩道:“你不说就算了。”

    杨和书沉默,满宝三个小的坐在一旁,睁着无辜的眼睛吃着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还尽量减少了自己的存在感。

    连唐夫人和杨夫人都没说话。

    许久以后,杨和书才突然开口道:“我父亲出门了,你还要再往下查吗?”

    正吃肉的唐大人一下就被呛住了,喉中的肉要下不下,被他囫囵堵住了,他只能泪眼汪汪的看向满宝。

    满宝连忙放下手中的肉,跑上前去将人按弯腰,然后一拍一提,唐夫人腹中一股气上来,忍不住张大了嘴,喉中的肉就飞出来了。

    正着急的杨和书等人见了,立即就不着急了,呼出一口气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满场跑的唐润舒了一口气,像个大人一样的叹气道:“爹,你也太不小心了。”

    唐鹤瞪了儿子一眼,扭头盯了杨和书一眼。

    杨和书叹了一口气道:“好像是五皇子出宫了,他要去见五皇子。”唐鹤喝了一口茶,问道:“世叔这是要做什么?”

    杨和书垂下眼眸看着手中的茶杯,半响后道:“如果宫中的贵妃和五皇子主动认下此事,那这件事就和杨氏没多少关系了。”

    唐鹤蹙眉,“可据我和殷大人所查,此事不仅五皇子,就是杨贵妃也不知情。”

    杨和书就翘了翘嘴角,“是啊,这是杨氏之幸,只可惜父亲他不明白。”

    唐大人半响说不出话来。

    他是外人,从长远去看,这的确是杨氏的幸运;可只怕作为杨氏中人,杨侯爷不会这么想。

    不是谁都能看着二三十年,然后暂且放下眼前这十来年的利益的。

    唐鹤有些坐不住了,这毕竟是自己承办的案子,哪怕现在已经移交到大理寺手里了。

    满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一脸不解,“这是什么意思,杨侯爷要五皇子和杨贵妃认下细作的事儿吗?”

    白二郎道:“他们又不傻,为什么要代他们受过?”

    杨和书道:“很多种原因,或是被利益打动,或是被情打动,或是被对方蒙蔽。人总是会做些在别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事儿。”

    “比如我此时,”杨和书自嘲道:“我为什么要把我父亲正在做的错事告诉你们?还和唐鹤告发了他?”

    众人沉默。

    白善迟疑道:“为了正义?”

    满宝和白二郎目光炯炯的看着杨和书,眼睛都在问:是吗?是吗?

    其他人:……

    然后杨和书就在唐鹤夫妻的目光下厚颜无耻的点头了,含笑道:“不错。”

    白善三人松了一口气,都敬佩的看着杨和书。

    杨夫人静静地坐在他身边,只是身子稍稍往他靠近了些。

    唐鹤和唐夫人都觉得他特无耻。

    但满宝是真的很敬佩杨和书,大义灭亲,说出来轻易,但要做可就太难了,毕竟她设身处地的想,要是她爹做错了事,她会去拦,也会去补救,还会代她爹去认错,但主动和官府告发她爹,有点儿难。

    难怪刚才杨学兄犹豫了这么久呢。

    白善和白二郎也设身处地的想了想,更加敬佩杨和书了。

    白善更是直接倒了满满的一杯茶道:“杨学兄,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以后我要是去夏州,一定给你带许多好吃的。”

    杨和书笑着举杯,“那我等你的好吃的。”

    唐鹤懒得去戳穿他,琢磨了一下味儿道:“杨贵妃就算是为了五皇子,也不会答应吧?”

    杨和书道:“那就要看在我这位姑姑心里,是儿子重要,还是娘家更重要了。”

    “或者,我父亲口才了得,能够说服了他们母子。”

    白善自信满满的道:“不会的,五皇子又不傻,他要是认下这事,他将来怎么办?”

    第1763章

    君臣

    “并不会怎么办,”杨和书道:“他会说,陛下早已查清原委,知道此事和你们母子无关,只是现在也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是你舅舅所为,你们母子主动应下,皇帝素来宠孩子,他知道你这是因为忧心舅舅,心里只会心疼你,觉得你是赤子之心又孝顺,又怎么会怪罪你呢?”

    杨和书道:“就是生气也是一时的,跨过年,殿下多孝顺些,陛下也就好了。看陛下对三皇子就知道,儿子们再错,那也是儿子,虎毒还不食子,何况陛下一下疼宠五皇子?”

    白善三人听得目瞪口呆地,要不是看到杨和书脸上沉寂的表情,他们几乎都要相信这番话了。

    杨和书几乎能猜到他父亲说这番话的表情,他幽幽叹息了一声道:“贵妃进宫时间早,对杨家很有感情,和堂叔也兄妹情深,所以我不敢确定。”

    满宝则关心另一件事,说起来,她到现在都没确定徐雨和许安兄弟俩的仇家是谁呢。

    “所以宫里那些细作是都是杨溶培养的?”

    唐大人没说话,案子岂是可以随便外露的?

    杨和书却没多少顾忌,笑道:“怕是不止杨溶一家,还有其他家,比如崔家、王家、卢家,而这一家之中又分为需多加,比如我杨家,那件事我父亲应该没参与,但宫中也必定有他的人手。”

    满宝愣愣的问道:“为什么?”

    “为的可就太多了,”杨和书道:“说不上对错,要真问为什么,那应该是为了整个家族吧。”

    他道:“也没指望他们做什么,好好当差,将来杨氏若有女子入主后宫,那就可以将这些人手用起来;或是将来杨氏有灭顶之灾,他们可以示警一二,其余的便是打听一些消息了。”

    满宝不可置信的问,“这不算错吗?”

    杨和书微微一笑道:“你以为各世家里就是干净的吗?我这家里也有别人家的耳目,更不少宫里的耳目的。他们也并不打算此时害我们,不过是有备无患而已,要都论出对错来,那得往前论上百年了。”

    不仅满宝,就是出身世家的白善和白二郎都目瞪口呆,“你们家里也有细作?”

    杨和书笑着颔首道:“自然,别的人家或许没有,我家是族长一支,前朝大乱时手上有过七八万的部曲,这里头怎么可能全是忠心耿耿的人呢?”

    他毫不避讳的在三人面前道:“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君臣既可以相得,也可以互相攻守。但陛下心怀天下,我们这些人也不该只看到家族荣耀,也更该看一看族外的百姓,还看一看千秋之后。”

    杨和书赞许的看着白善和满宝道:“或许你们二人才是最能理解的,君臣既然目标一致,那就是君臣共治天下,彼此该以信任为先。当今任人唯贤,君行君道,臣也该尽臣意,天下自然太平。我堂叔和父亲僭越了。”

    唐鹤惊讶的看向他,这是他第一次听他说这样的话,忍不住微微坐直了身体,问道:“你果真是这样想的,天下百姓竟比你的家族还重要?”

    杨和书微微颔首,看了白善和周满一眼后道:“我记得你们二人与我说过,人百年之后都是枯骨,而百年子孙相传,也该出五服了,再传个百年,血缘关系早不知淡到了何处,往前千万年来数,人不都是出自炎黄吗?与其眼界如此之窄,只看一族之利,不如看全天下百姓的利益。”

    白善和满宝一脸迷茫,指着自己的鼻子问:“我们说的?”

    杨和书皱眉,歪头问,“你们不记得了吗,那年秋收,我去七里村巡视,看到你们在地里收稻子,午时你们收工在棚子里休息,不知谁摸出一本野史话本来,上面有许多小故事,其中一个是曹操问荀彧,家族和君国孰重?荀彧回答说是家族,这番话,就是当时你们说的。”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第一次感觉到记性有点儿差,俩人一起看向白二郎,疑惑:“我们说的?”

    他们都不记得,白二郎更不记得了。

    杨和书见他们真的忘记了的样子,便笑了笑道:“忘了就忘了吧,那本书虽是野史,故事也是杜撰的,但说的话却没错,于这世间绝大多数人来说,家族的确更重于君国。”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不这么想。”

    白善也道:“那话不算对。”

    杨和书伸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微微一笑。

    周满不是世家出身,族群小,这上面的纷争不多。而白善从小离族而居,家族对他的影响也很小,所以这世上,在这一点上最理解他的只怕是他们两个了。

    他扭头看向唐鹤,问道:“你要去见一见五皇子吗?”

    唐鹤纠结起来,迟疑了一下便起身,“我去看看。”

    唐夫人拦住他,不太赞同的看向杨和书,“世叔毕竟是你父亲,要劝也该你去劝吧?”

    杨和书便叹息一声,微微摇了摇头。唐鹤连忙和唐夫人解释道:“长博不是要害我,他肯定劝过的,我过去,就是一句话不说,世叔看到我也就不会再和五皇子提这样的话了。”

    而且,杨侯爷又不傻,他为什么过去,恐怕一猜就猜到是杨和书告诉他的,到时候还是他们父子间的矛盾,杨侯爷再生气也是冲着杨和书去了。所以他并不是要害他。

    唐夫人却仅仅拽着他,压低了声音道:“我爹让你最近老实些,你才挑了人家多少耳目去,这时候还不知收敛?”

    满宝和白善的小脑袋里全是各种疑问,有问不尽的问题,因为有所请教,因此很自告奋勇,“我们去吧,我们跟五皇子也是朋友的,又同龄,去找他玩最好不过了,不过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谁能来告诉我?”

    见杨和书和唐鹤都看着她,她就不自在的扭了扭身子道:“当然了,不是我们想打探隐私,只是想着万一五皇子有疑问,我们也好解答呀。”

    “不错,”白善接口道:“万一五皇子一定要问清楚是谁要害太子妃和皇孙,我们总不能和刚才杨学兄一样回答,宫里找出来的细作各家都有这样笼统的答案吧?”

    第1764章

    解疑

    杨和书闻言便忍不住笑了一声,放松的靠在身后的后靠上,颔首笑道:“那你们问吧,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白善就问道:“徐雨是你们家的细作?”

    杨和书摇头,看了一眼唐鹤后道:“若我猜得不错,她应该是我堂叔祖特意培养送进宫的,和她前后脚进去的人应该不少,当时五皇子也才两三岁吧,他这是为以后准备。”

    一直听得一头雾水,已经放弃提问的白二郎瞪大了眼睛,听懂了这一番话,忍不住脱口而出,“五皇子要去争位吗?”

    杨和书就忍不住笑了,摇头道:“他一个两三岁的娃娃,知道什么是争位?那不过是他的外祖父给他准备,以防万一的。总不能将来他真的有此能力或有此想法时才准备人手吧?”

    都说了各世家都会往宫里送人手以待将来。

    这点付出,他们给得起,只看将来的机遇,能成自然最好。

    白二郎还没想明白,白善已经心思电转,想到刚才杨和书和唐鹤的话,他道:“五皇子没有这个意思,所以杨溶是要逼五皇子不得不争?”

    杨和书没回答这个问题,沉默以对,这毕竟是诛族之罪。

    但沉默足以说明一切。

    满宝和白善一起皱起眉头,问道:“那杨侯爷的意思呢?”

    这次杨和书回答了,“我父亲无意参与。”

    白二郎松了一口气,拍着胸口道:“还好,还好。”

    大家就一起扭头看他,满宝暴躁道:“你闭嘴!”

    白善则直接拿起桌子上烤好的一盘肉塞他手里,“快吃。”

    白二郎拿着盘子一脸抑郁。

    无意参与,而不是反对,也就是说,他在听之任之。

    杨和书再这一点儿上倒不避讳,道:“他自以为进可攻退则能立即抽身离开,却没想到他和杨溶那边牵扯太深,此时已经很难撕扯开了。”

    他看向唐鹤,问道:“若我没猜错,这次你们从宫中查出来的探子中,有一部分是我父亲放在里面的吧?”

    唐鹤没点头,但也没摇头,他不能将机密外泄,他可什么都没说。

    杨和书就扭头对白善和周满点点头,“徐雨很难接触到那些人,更难发现,我更倾向于他们之所以能找到人,是因为杨溶的探子出卖了我父亲或我祖父安插进去的人。”

    唐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悄悄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唐夫人气得伸手拧了一下他大腿。

    唐大人嘶了一声,大庭广众之下,没敢叫出声来。

    满宝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那些探子嘴巴就这么硬,什么都没招供吗?”

    杨和书喝了一口茶,唐鹤左右看了看,见大家都看着他,只能含糊道:“也不是……”

    “就算招供,知道自己主家是谁的也不多,”杨和书也不为难他,直接代他道:“比如徐雨,她就不知道她在为谁效命。但这并不代表大理寺就拿他们没办法。就算少一部分口供和证据,但情理在,他们就能问罪。”

    “比如于水是杨溶的管家,只要确定了是于水指使的徐雨,即便他将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随便找个借口说他就是想害太子和太子妃,大理寺也不会信,该问罪杨溶还是会问罪杨溶。”

    这就是合乎情理。

    于水是他府上的管家,不是他们说无关就无关的,连傻子都不信的话能糊弄谁?

    所以他们得给皇帝找个首罪。

    而作为水乐街杨府的姑奶奶,杨贵妃自然也可以指使于水为她办事,她是顶罪的最合适人选。

    杨和书对俩人道:“你们要去见五皇子,大可以直接告诉他,我父亲和杨溶牵连过深,一旦杨溶被问罪,我父亲有可能会被他连累,所以他劝他们母子认下这事儿。”

    白善很好奇,“杨学兄为何不愿意救杨侯爷?”

    杨和书苦笑道:“我这才是救他,壮士断腕,虽失一臂,但保全了其他,大可以重整旗鼓,他这样,不仅会让自己身陷泥淖不可自拔,也会让整个杨氏被拖入深渊。”

    此情此景若是去年,太子无子,还是那样暴躁易怒,自暴自弃且不理政事,他倒是会考虑推一手,让太子和恭王两败俱伤后再推五皇子上位。

    可今年太子不仅有了孩子,性情也慢慢回到了过去,重新得到朝臣的支持,帝后又都宠爱信重他,五皇子本就机会渺茫,何况五皇子自己都没那个心思,直接连那渺茫的机会都没有了。

    杨和书最不喜强人所难,五皇子既然没有那个心,杨溶如此处心积虑的拉五皇子下水就很为他所不喜。

    很多话他不方便和周满等人说,甚至,他都不能和身边的妻子与好友道出口,因为那是各家心底最卑鄙的打算。

    各家,尤以崔家为首,很不喜太子。太子手段凌厉与当今如出一辙,不管他们面上怎样友好与隐忍,都改不掉太子与皇帝心底一样的果断与傲气。

    他可以看到,至少未来二十年内,太子会像陛下一样重推官学,广开科举,进一步收缩定品举官之措;氏族志已经修过一次,谁也不知道太子登位后还会不会再修一次,崔氏已经从一等降到了三等;各地世家豪门侵占良田的不在少数,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到太子上位,为了立威,他肯定会拿此事开刀……

    连他都能看到的将来,他那些各位世交叔伯们肯定也都看出来了。

    显然,他们更想要一个能够与他们共治天下的君王。

    可是,皇帝和太子想做的那些事,除了重修氏族志那一条外,其他的也都是他杨和书想做的。

    所以在他看来,他和皇帝太子的政见是相合的,而和他父亲……

    杨和书叹息了一声,扭头看着窗外的天色道:“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若没有了,就起身过去吧,这会儿应该刚刚好。”

    “有!”满宝举起手,认真的问道:“五皇子不顶罪,大理寺最后会怎么判杨溶,还有那些往宫里塞探子的人家?”

    杨和书想了想后道:“可能会被罚没一些土地吧,杨溶,可能会被流放。”

    第1765章

    前赴

    三人听着失望不已,“只是罚没一些土地吗?”

    唐鹤没好气的道:“没有证据,他们也就损失一些细作,就算罚没土地,还得找别的罪名呢,你以为容易吗?”

    他道:“你找出了罪名,那也得看他们认不认,他们不认,你想从他们手里拿地无异于登天。这次是他们理亏,自己心里发虚,所以陛下才能趁机随便找些借口罚没一些土地,不然,一番斗法下来,最后他们几家如何不知道,但夹在中间的官员和百姓不知道要死去多少人。”

    唐鹤指了自己的鼻子道:“没见我现在都是躲着的,出入小心,生怕哪天出门有人撞死在我的马前,到时候我就只能在牢里和你们相见了。”

    满宝往后一缩,问道:“那我怎么办?”

    唐鹤就指了杨和书道:“他不是正护着你吗?连着几日让万田跟着你的车去太医署,还在这风口浪尖上把我们都叫来吃烤鹿肉。”

    满宝瞪眼,“万田跟着我的车?我怎么不知道?”

    唐鹤就笑看了白善一眼,道:“你不知道的事儿还多着呢。”

    杨和书也笑了笑,倒不避讳,直接指了白善道:“他请我帮忙的。”

    满宝看了白善一眼,又惜命起来了,“那,那我们去见五皇子还合适吗?”

    杨和书:……

    唐鹤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杨和书无奈的道:“你们就当是去找五皇子玩儿的,有些话你们要是不好出口,可以悄悄提醒五皇子来找我。”

    他近来跟父亲的关系有些僵,不好在外人面前与他起冲突。不然传出去,对杨氏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一旦杨氏呈现颓势,只怕皇帝还没做什么,其他世家就先动手了。

    所以五皇子可以来找他,但他却不好此时去找五皇子。

    白善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后起身,“走吧,这会儿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去看看。”

    唐鹤就想着去不去凑热闹,唐夫人已经暗暗瞪了他一眼后道:“你们去吧,我们在这儿吃着东西等你们消息。”

    三个人应了一声,转身就跑了。

    反正他们骑马来的,要出门也简单,五皇子的王府离这儿也不是很远,骑马不到两刻钟就到了。

    三人系上披风,招呼上前面等着的大吉等人便走。

    大吉见他们这么快就出来,还风风火火的,以为他们跟人吵架了呢,结果见他们脸上隐隐带着兴奋,又觉得不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