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他都当爹了,再去跪祠堂像什么话?但这是皇后的命令,他显然不能违抗,于是耷拉着脑袋往外走,明达看他们四人都走了,这才拉着长豫去后殿看恭王去。
白二郎一头雾水的跟着他们往外走,忍不住问道:“这就算完了?”
白善问:“你还想怎样?”
到了殿外分叉口,三人躬身站在一旁目送太子转弯去跪祠堂。
等他走远了,三人一看连个领路的小太监都没有给他们留,他们便也不急着走,而是慢悠悠的往外去。
因为劫后余生,三人都悄悄的长出一口气。
白二郎一脸的同情,“太子真可怜,陛下也太偏心了。”
白善和满宝都点头,却又摇了摇头,和他道:“陛下是真偏心,但太子也不是那么可怜。”
白善道:“陛下在恭王和太子之间偏心恭王,在太子和朝臣之间偏疼太子。本来这事儿,他们两个都有错,按理,两个人都是要罚的。”
不仅太子和满宝要被罚,恭王也要被罚的。
他凭什么踹桌子?
是对太子不满,还是对皇帝不满?
认真说起来,别看恭王断了一条腿,但以朝臣们的衡量标准,恭王的错处要在太子之上。
只不过皇帝心疼恭王,所以先骂太子,让太子背锅,但又怕太子真的被朝臣们盖一个不友爱兄弟的锅,所以就先将这事限定在家事上,没有发旨训斥太子,而是直接让他跪在殿外。
就连满宝都沾了一点儿光,直接被罚跪,不然,早被拿下去问话了,恐怕不将房间里发生过的事问得一清二楚怕是出不来。
白善也正是算准了皇帝偏心,这才敢撺掇明达说情,在事情没闹大前先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然满宝真被关起来,事后问话就有可能是大理寺或京兆府来问话了,那可是要过明堂的。
白善对官员犯错的程序了解得是一清二楚。
已经当官的满宝连连点头,“唉,谁让恭王不是出的医疗事故,而是平添伤害呢?不然该是我们太医署内部先问话。”
白二郎琢磨了一下后道:“真麻烦,早知道不答应明达公主去给恭王看伤了。”
满宝则不这么认为,“有钱难买早知道,这世上要是有只知道,那可变化的事情就太多了。”
白善点头,“所以既然事已发生,那我们就解决好了。”
三人慢悠悠的穿过太极殿,先转到了甬道往外走,打算出宫去。
结果他们才到宫门口,两个小内侍便气喘吁吁的跑来找他们,叫道:“周太医,周太医……”
三人动作一僵,回头去看甬道那头远远朝他们跑来的小内侍。
白善道:“这时候我们回头假装没听见可以吗?”
满宝:“你做梦呢?”
白二郎抱怨,“让你们喊膝盖疼,这下好了吧,早点儿走,走点儿出宫就不会被叫住了。”
满宝和白善忍不住道:“你刚才也没少叫疼呀。”
说完俩人又忧虑起来,“皇帝不会是想把我们又叫回去跪着吧?”
白二郎则扭头和白善道:“只是叫满宝,要不我俩走吧。”
白善就认真思考起来。
满宝本来也没想拉着他们一起受罚的,但见白善还真思考起来,顿时气急,叫道:“你敢!你要是敢丢下我一人,我,我,我就……”
白善便笑问:“你就怎样?”
第1901章
有孕
满宝听见他的笑声,再看见他的笑脸,气得哼一声,扭过脸去不理他了。
白善轻笑出声,还想说话,两个内侍已经跑到跟前了。
一旁的白二郎早不说话了,还抿着嘴很不高兴的站在一旁,就仿佛吃了两斤醋一样。
两个内侍气喘吁吁的跑上来,行了一礼后道:“周太医,陛下让您去东宫。”
满宝吓了一跳,问道:“陛下把太子殿下踢出毛病来了?”
“……没有,”内侍道:“是要去看东宫的内眷。”
满宝又吓了一跳,“是太子妃出事了?”
“……也不是,”内侍纠结了一下后含糊的道:“您去看一下就知道了,是两位奉仪……”
白善忍不住目光微转,奉仪生病也能请六品太医看了?
虽然满宝来者不拒,但也要人找上门来,这样以陛下的命令来让满宝去给奉仪看病的……
白善对满宝道:“走,我们陪你去一趟东宫。”
白善都想到了,满宝自然也想到了,点了点头,转身和两个内侍去东宫。
满宝和宫里的下人大部分都相处得不错,因此很快就从两个内侍那里打听到了一点儿消息。
听说太子前脚才到祠堂跪下,太子妃后脚就急切的派人去太极殿里禀报,说是宫里的两个奉仪身体不适,似乎是有孕了,但她不能肯定。
因为太医署里好的太医都叫皇帝去给恭王看腿了,所以她派人来请皇后示下。
别说皇后,就是皇帝都知道她的小心思。
无非是怕太子被他重罚,但皇帝此时已经不想去计较,只想知道东宫的那两个奉仪是不是真的有孕了。
太子现在只有一个儿子,还是太少了一点儿。
虽然庶出远比不上嫡出,但也是血脉不是?
于是皇帝一边从太极殿里将刘太医和卢太医调去东宫,一边还让人去找周满。
毕竟是女眷,周满要比刘太医和卢太医更方便点儿。
等满宝到东宫时,刘太医和卢太医也已经到了,他们轮流给两个奉仪看过脉,问了一些问题后把位置让给满宝。
满宝仔细的问了问,摸了摸脉后和刘太医卢太医站在了一起,都不用商量,三人便肯定的告诉太子妃和外面候着的古忠,“是有孕了,曹奉仪应当是有三个月的身孕了,江奉仪的日子短些,但也有两月了。”
古忠大喜,连连和太子妃道喜。
太子妃也一脸的喜气洋洋,高兴的打赏了太医们和整个东宫。其实她早已知道,之前一直瞒着,不过是想等日子稳定了再说。
本来要再等一个月的,但谁让太子犯错了呢?
也不知道父皇把人骂成什么样了。
太子妃是从太子他们进宫后开始计划爆出这件事的,所以还不知道太子不仅被骂,还被皇帝踹了两脚,现在正跪在祠堂里呢。
太子妃捏着帕子和古忠忧心忡忡的道:“殿下不在,东宫便一下没了主心骨,奉仪们心神不定,也不知道对子嗣有没有影响……”
古忠一听,甭管心中怎么想,脸上却做出了和太子妃一样的忧虑,然后表示他会和皇帝禀报的。
太子妃便感激的让人将古忠送出去,又将和满宝挤眉弄眼的刘太医给送走了,卢太医自然也不会留。
等屋里只剩下东宫的人时,太子妃这才问满宝,“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隐约听说,太子把恭王的腿给打断了?”
满宝:“……这话谁传的?”
太子妃忧愁的道:“还谁传的,外头都传遍了,你让人去皇城里打听一遍,说太子把恭王打得半身不遂的都有,好在现在是休沐,六部各衙门只有值守的人,不然还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呢。”
满宝三人都惊呆了。
太子妃问:“所以,恭王到底是不是太子打的?”
三人一起摇头,却又一起点头。
太子妃问:“这到底是,还是不是?”
满宝就清了清嗓子道:“太子是和恭王切磋了,不过恭王的腿不是太子打断的,只是和太子有那么一点儿关系而已。”
满宝看了一眼一旁忧心忡忡的两个孕妇,便委婉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一听说太子只是被踹了两脚被罚去跪祠堂,太子妃突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可担心死我了。”
两个奉仪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经过白善和满宝的解释,跪祠堂似乎是不重的处罚,但对白二郎来说,他还是有些不太能接受,因为纵观太子和恭王的恩怨,显然太子是占理的,这次明显是恭王自己踢断了腿,怎么他们都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太子妃却已经一脸轻松的和两个奉仪道:“太子无事,你们安心养胎吧,特别是江奉仪,你日子短,近日就少出门,本宫晋你等为承徽,等你们生下孩子,若为男孩,晋为良娣,若为女孩,晋为良媛。”
俩人闻言大喜,纷纷跪下应了一声“是”。
太子妃没让她们久跪,让人扶了她们下去休息。
奉仪是太子身边最低等的位份,就跟外面世家公子身边的通房差不多,这会儿她们晋为承徽已经是连跳两级了。
前年的那个掉了孩子的刘氏,她就是承徽,为太子侍妾,她一有孕就被太子妃接到身边精心照顾,本来已经要晋为良娣,只是为了保护她和孩子才暂时压下。
但东宫都知道,当时太子和太子妃对刘氏做出承诺,只要她平安生下孩子,不论男女,东宫都给她请封太子侧妃,仅次于太子妃,一旦太子登基,侧妃是可以直接晋为贵妃的。
当时东宫不知多少人羡慕她,没想到她们现在也能靠着肚子里的孩子成为承徽,还有可能成为良娣和良媛。
等人一走,太子妃就拉着满宝的手道:“虽说东宫现在已有了鹰奴,但子嗣还是太薄了,以后还要请你多过来看看她们,保证她们可以平安生下孩子。”
满宝点头,问道:“她们身边伺候的人……”
“我让人去安排了,都是有过经验的,”太子妃笑道:“到时候你也可以帮我过一遍,别让我被人糊弄了就行。”
太子妃眼中闪亮,等东宫再多几个孩子,她看谁还敢说太子不能生!
第1902章
惩罚
小皇孙快半岁了,现在还坐不稳,被放到木榻上还只能东倒西歪的摇晃,而距离太子妃有孕过去的时间更长了。
如果说前一年是因为要保证太子妃率先生下嫡长子,所以东宫在有意避孕,但这五个月来东宫也没有孕事,朝臣们心底还是有一点儿担心的。
不过这下好了,刘太医他们前脚从东宫离开,后脚太子就被从祠堂里放了出来,先回东宫安抚人心去了。
等朝臣们收假上衙时,虽然依旧有人弹劾太子不友爱兄弟,但朝堂的基调还是喜气洋洋居多。
只是恭王没落着好,皇帝本想让太子将错处揽过去,他这边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没想到东宫有孕,他高兴之余,就只能看着朝臣弹劾恭王了。
虽然“切磋”时恭王被太子摔打,这是太子的错,但朝臣们询问过脉案,不论是周满后来添加上的,还是萧院正他们做出的脉案,都显示恭王身上的伤是轻微的擦伤。
切磋嘛,谁还没摔过跤?所以这在大家看来是正常的,在武将们看来更正常了。
但恭王因为和太子口角便将自己的腿踢断却是很不正常的,因此太子被弹劾,恭王被弹劾得更多。
甚至有御史不啻以最恶毒的心态去揣摩他,觉得他这是对太子极度不满。
太子可不仅仅是恭王的哥哥,也是国家的下一任继承人,你对下一任继承人不满,你是想干嘛?
恭王便是在养伤时,那也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是恭王预料不到的,却是皇帝预料到了,他最后看看妻女,又看看太子,忍不住找皇后想办法,“你不也说了这事儿是大郎的错吗?就这么看着三郎被骂?”
皇后心里也不好受,却道:“他们骂的也没错,三郎是对大郎有很大的意见。”
皇帝:……
皇后道:“让他们骂吧,三郎若能想通最好,想不通你便顺着罚一罚他就是了。”
“可是……”
“二郎,”皇后突然叫了他没当皇帝时的称呼,低低地道:“你一味的压着老大疼宠老三,他们兄弟间的关系是不会好的,你看这两天,老大可有去看过老三?”
皇帝皱眉。
“我知道,你又要想老大不疼弟弟了,但他们俩人之间还隔着人命呢,就算老大想通了,知道以前之过,他也占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老三身边的人推波助澜,可老三的确想过取他而代之。”
“人的心都是肉做的,被割的时候不会不痛,老三想着取老大而代之,他有没有想过他这个哥哥的下场?”皇后低低的道:“从来没有可以安然度过余生的废太子。当年,你和大伯及三叔的争斗不也是你死我活吗?”
皇帝一震,心中又恼又怒,又有深切的悲伤。
皇后坐在榻上动也不动,微微背对着皇帝,和他道:“本来这些事我是不想说的,我没有多少时日了,就想着让你们父子间和和睦睦的,我也不知道我坚持的是对还是错,毕竟大郎他没有子嗣……”
皇后声音低沉,哽咽道:“我常常担心,他若是一直没有子嗣,将来他即位江山必定不稳,到时候天下百姓和万世后代该多怨恨我?”
还有些生气的皇帝一听,连忙上前坐在她身侧,握住她的手道:“这与你有什么关系?要说错也是我的错,他们不都说是我得位不正上苍才处罚我……”
皇后微微摇了摇头,继续道:“二郎,之前老大没有子嗣,可他现在已经有长子了,你再这样偏疼三郎,对三郎只有坏处,没有丁点的好处。”
皇帝一时没吭声。
皇后也不再说,就算是夫妻,有些事也是不能够挑明了说的。但不挑明,皇帝也能猜到一些。
说到底,皇后也被恭王伤心了。
两个孩子,她一向,甚至包括明达和长豫,她一直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长豫不是她亲生的,但因为从小抱到跟前养,她都单独给她留出一份嫁妆来,和恭王太子的差不多。
相比之下,她对太子也要更严厉些,因为太子要跟着不少师父读书习武,还要跟着皇帝听政,反倒是恭王在她身边更久一些。
以前皇后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有那样的心思的,她不止一次的劝诫和敲打过,但那孩子嘴上应付着她,私下的动作却不断。
太子要是昏聩也就算了,可在他起心思时,太子除了没有子嗣,行为举止并没有特别出格的地方,依旧是朝臣们认可的合格的继承人。
他要取太子而代之,那太子会死,她这个做母亲的,甚至明达,以她们母女的身体状况,只怕也都会死。
皇帝看不到这些,但皇后看得到。
所以她才那么伤心。
她是他的亲生母亲,太子和明达是他的同胞兄妹,他尚且如此自私狭隘,对天下人又能有多少爱意和宽厚之情呢?
做帝王的无情他是有了,但做帝王的多情他却是没有。
所以皇后一直不看好他,哪怕太子一直无子,她也宁愿压着他越不过太子去。
现在,恭王是彻底没机会了,再有矛盾,就是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了。
这俩人的矛盾要更要命些,皇后不想皇帝再挑剔太子,也不想太子再对皇帝有怨忿之心,这才挑破了一些窗户纸。
明确的告诉皇帝,太子和恭王之间隔着人命,要想真如明达和周满他们说的那样修复关系,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儿,她不想让皇帝抱太大的幻想。
正抱着幻想,都想好了以后一家和乐出游的皇帝被泼了一桶冰水,转身就走,不理皇后了。
皇后也没叫住他,由着他去。
皇帝背着手在宫里乱走,走着,走着走到了太后宫外。
正是傍晚吃晚食的时候,太后宫里还有些热闹。
他便停下脚步问,“谁在里面?”
“是云凤郡主,她进宫服侍太后娘娘用饭,通常晚食后才会出宫。”
皇帝就想到了他和益州王,同样也想到了母后对他和益州王的态度,他心中愈加不舒服了。
第二天上朝时再看御史台的弹劾和惩罚建议,他便是心痛,也强忍着批了。
别说太子,朝臣们都吓了一大跳,纷纷打眼色,皇帝莫非中蛊了?怎么竟然同意罚恭王了?
还是这么重的罚?
连老唐大人都有些心中不安,他就随便那么一写,因为知道皇帝不会真罚,谁知道皇帝竟然批复了,这……
第1903章
暗流
恭王的断腿换上了最好的断续膏,萧院正亲自治疗,连身上的淤青都是郑太医亲自上药祛瘀,一点儿用不上满宝。
这几日,他的吃穿用度也都是极好的,本来好不容易才减下来的五十斤,才短短的四五天,蹭的一下又往上涨了四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