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53章

    满宝他们已经冲进庄子里了,大家都在正堂那里呢,他们一路跑过去,那边正热闹的分东西,老周头他们是坐的车,也刚到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热呢,一抬头看到满宝三个跑进来,不由惊了一下,“你们怎么来了?”

    满宝高兴的叫了一声“爹”,然后就扭头去看周四郎,见他整个人不仅黑了许多,也比之前高大了一些,她“咦”的一声,“四哥,你还会长个子呀?”

    周四郎没想到她关注的是这个,笑得露出一口牙齿,乐道:“草原上好多肉吃,所以就长了点儿,不仅我,你看立威和立君也都长了。”

    满宝立即去看周立威和周立君,还真是,俩人比离开时高了一大截。

    周立学他们都羡慕不已,七嘴八舌的问道:“草原上这么多肉,那岂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周立君:“你想什么呢,说是肉多,那是因为他们菜少,一般的牧民家里吃的更多的还是谷子和肉汤。”

    这一趟出门周立君可长了不少见识,收获很丰富,周四郎的收获也很丰富。

    他没去管那些放着的礼物,让家里人自己分了,他则和满宝他们坐到外面屋檐下说话。

    老周头则热情的招待起白老爷,大家同住一屋檐下,他这么热情自然是因为他骄傲自豪的想要炫耀啦。

    白老爷也对周四郎带回来的东西很感兴趣,便跟着他一起看。

    周四郎他们几个就坐在屋檐下说话,满宝问他们,“一路可还平安?”

    周四郎道:“有向兄弟带路,一路上都很顺利。”

    满宝这才想起来,“对了,向大哥呢?”

    周四郎道:“去休息了,这一次带回来的货物有三成是他的,他才清点好。”

    周立君将这次他们带回来的货物清单给满宝看,这一次周四郎依旧带了一批药材和牛回来。

    他道,“立君说你是大夫,我们家里也种着药材,所以这药材生意是最好做的,就算收益没别的高,也不能断了。”

    满宝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还有牛,”周四郎道:“我们走了两趟发现草原上最多的就是牛羊,他们养的牛羊最后大半都是卖到中原来的,然后换粮食。他们缺粮食,我们缺牛,草原上就这门生意最好做,随便找个牧民家里都能做成,我们要想走得更远些,这门生意也不能丢了。”

    而除了药材和牛外,这次周四郎还进了不少皮货,除此外就还有一些珍珠。

    只不过也不多,上面写着是二十颗。

    满宝问道:“珍珠是一颗一颗卖的呀?”

    “那是,一颗可不便宜,立君不肯多拿钱出来,所以我就只买了二十颗。”剩下的钱基本上都进了药材和牛、皮货,尤其是药材和牛,周立君把七成的钱都放在了这两项上。

    她道:“皮货和珍珠到底不当吃不当喝,溢价太高,赚的时候赚得多,亏的时候也亏得多,不比药材和牛羊保价。除非牛羊死了,或是药材受潮,不然就不会亏本。”

    满宝连连点头,“做生意就是要稳。”

    她扭头对一旁蹲着的周立重和周立威道:“你们以后也要和立君一样,看住四哥来,可别让他胡来。”

    周四郎:“……我是那样的人吗?”

    众人:“你是!”

    周四郎:……

    白二郎想起什么,问周四郎,“周四哥,你自己是不是还偷偷买了珍珠?”

    周四郎:“你怎么知道?”

    “我猜的,拿出来看看呗,要是好看我就和你买。”

    周四郎道:“小姑娘用的东西你买来做什么?”

    白善和满宝也看向他。

    白二郎道:“满宝生辰不是快到了吗?”

    满宝:“没有快到,还有三个来月呢。”

    白善:“她的生辰也用不着你特特的送珍珠吧?”

    周四郎也怀疑的看着他,语重心长的道:“二少爷啊,我家满宝不仅是你师姐,也是你的弟媳妇……”

    “四哥,”白善连忙打断他的话道:“二郎也定亲了。”

    “咦?这么快,哪家的姑娘?”

    周立君等人也兴致勃勃的看着白二郎。

    满宝道:“皇帝家的。”

    “皇帝家的?好好……啥?”周四郎忍不住一下坐直了身子,瞪着大眼睛去看白二郎,又回头看满宝和白善,“皇帝家的?那不是……不是公主吗?”

    “就是公主,”满宝道:“明达公主!”

    还不知情的周四郎等人都惊叹的看着白二郎,实在难以想象他竟然做了驸马。

    周四郎立即精神起来,道:“你要送明达公主生辰礼呀,那珍珠的确是好东西,小姑娘的首饰不好太华贵的,珍珠最好了……”

    满宝幽幽的道:“明达的生辰要到明年春天呢,比我还久。”

    周四郎立即改口道:“那可以送别的礼嘛,中秋不是快到了吗?中秋拜月送佳人礼,珍珠也很好用的,还有上好的皮毛,这天眼看着就要冷了,到时候肯定要做狐裘的,我那有几块特别好的狐裘,我一会儿拿来给你看看?”

    满宝和白善忍不住齐齐抬头看向天上的大太阳,再感受一下空气中的燥热,然后默默地扭头看着周四郎。

    白二郎也道:“这才入秋呢。”

    周四郎:“秋天都到了,冬天还会远吗?用不了两月天就凉了,不然你以为我们为什么赶在这时候回京?就是因为天气转凉,皮毛什么的要开始卖了。”

    第1986章

    离别在即

    周四郎拍着胸脯道:“我们什么关系,我才拿回来的货至于卖不出去吗?我这是特意要给你留的呢。”

    他道:“等过了中秋,各家都要准备过冬的衣裳了,到时候你再买,那皮毛可就贵太多了。我们兄弟,我给你算便宜些。”

    周立君就在一旁乐,和三人解释道:“四叔这一趟出去把能用的钱都换成货了,现在身上就没多少钱。”

    但他手底下还养着这么多人呢,就算粮食有,但出去见人,买些肉啊衣服之类的也得花钱。

    周立君道:“奶奶觉得四叔花钱没个数儿,所以让我管好账,不许再给他添账。”

    所以周四郎要想有现钱就得把货物变现了。

    满宝跟着幸灾乐祸的笑了笑,周四郎没好气的扭头瞪立君,“你就不能给我留些面子?”

    白二郎平时虽抠门,但花钱的时候却很大方,他略一想便道:“要是好我就买。”

    周四郎就拍着他的肩膀保证道:“我的货还能有差的?”

    商量好了这件事周四郎才和满宝道:“我明天就回京城,先带些药材回去,济世堂要是要我就给他们,再分些给其他药铺就完了,这次带上立君,我们带回来的药材都不错。”

    周立君经常呆在满宝和陆氏的身边,所以知道一些炮制药材的方法,比周四郎更会辨别药材,所以这次挑选回来的药材不错。

    他道:“我问过郑大掌柜,这药材炮制好的价格直接涨了一倍。”

    “那要看是什么药材,有些药材炮制简单,烘干就可以,跟生药材差不了多少,有些却是需要用其他东西来炮制,比如酒,所以价格相差才大,”满宝翻看着他带回来的药材单,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道:“你带回来的多是生药材,但赚的也不少了,药材炮制也都需要秘方,就算我能找到秘方,现在我们家很多药材也都炮制不好。”

    满宝也和郑大掌柜学过炮制药材的,但到现在也只是可以打下手,让她独立的将所有药材炮制一遍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能做出来,但品质不敢保证啊。

    满宝严肃的道:“有些药材有毒,炮制不好毒性会一直留在药材之中,那吃药就不是治病而是服毒了。”

    很想把药材交给五弟媳和立如炮制的周四郎就打算了念头,“行吧,我回头找郑大掌柜谈一谈。”

    周四郎的药材生意已经有固定的客户了,加上有满宝的面子在,基本上不难出手。

    牛更不用说了,谁不缺牛呀?

    不说远的,就他们的庄子,那也是很缺的,更别说京城和雍州这么多田地了,所以牛也不愁卖。

    不过周四郎也没有把牛全部出手,他留了十多头拉车,决定等中秋过后送回七里村去。

    用老周头的话说,这么好的东西得给乡亲们便宜一些,总不能这边都用着牛,家里边还用人拉耕犁吧?

    而且,老周头和钱氏也打算着过完中秋回家一趟,都走了一年,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正好白老爷过完中秋也要回家,所以他们决定一起。

    周大郎和钱氏则被留了下来,庄子现在全是周大郎和钱氏管着的,立重几个偶尔过来帮帮忙。

    那么大一块地,比家里的田地还要多,老周头也不放心交给外人,满宝又忙,所以还是把周大郎夫妻两个留了下来。

    满宝高兴不已,父母离开的愁绪瞬间散了不少,她特意给他们做了许多的药丸子,贴上了标签给他们看,“这是水土不服拉肚子的,这是风寒的,这是风热的,这是发烧的……”

    “反正你们带着,可以留着用半年呢,路上平安也可以拿回家用。”又拿出不少药包,“这是驱蚊虫的,爹,你们随身带着,外头的蚊子太狠了,别被咬了,不然要难受的。”

    老周头大手一挥全都收下了,然后拉着满宝的手叹息,“爹这一走也不知道啥时候再能来看你。”

    满宝道:“这有什么,等四哥上京的时候你们再跟着一起来呗。”

    “算了吧,”老周头有些嫌弃,“他还要做生意呢,哪儿有空带我们?而且去年就没在家里过年,今年说什么也要好好祭祀老祖宗,要再来……”

    老周头咬咬牙道:“也得明年过完清明。”

    满宝就让他放宽心,“您想来就来,反正从家里到京城也就九天而已,我们家现在既有车又有骡子,地里都有哥哥嫂子们做,您和娘要是在家里无聊了,那就到京城来看我,要是觉得京城太热了,那就回家去避暑。”

    老周头呆住,出行那么难的一件事被满宝这么一说好似是很简单。

    他砸吧了一下嘴,琢磨过味儿来,“还真是,回头让你四哥往家里再放两头牛,我和你娘就不用下地了,要是想你们,直接就可以赶着车出门,我看这几次走着路上都安全得很,也没有山贼什么的。”

    满宝连连点头,“您就走官道,别走小道儿。”

    老周头若有所思的点头,觉得可行。

    老周头想起了什么,往外看了一眼后小声和满宝道:“满宝啊,你那些钱都藏在哪儿了?”

    满宝下意识的捂住钱袋,问道:“怎么了?”

    老周头瞥了她一眼道:“爹会抢你的钱吗?昨天你娘不是给你收拾房间去了吗,我进去看了一下,没看见能藏钱的地方啊,你那么多钱呢,可别乱花。”

    主要是庄子今年夏收的粮食和钱都收上来了,现在秋收又快结束,周四郎这一趟走商带回来的东西也快卖完了,到时候肯定要分钱。

    满宝当时给了不少本钱,她分的也是最多的,更别说她每个月还有俸禄了。

    老周头在她的屋里逛了一圈没看到钱,心里有点儿慌,“你是不是和白家的二少爷一样往外放钱了?”

    “才没有呢,放钱是违法的,”满宝义正言辞的道:“而且我还是官儿,怎能知法犯法?”

    她顿了顿后又小声道:“爹,白二也不是在放钱,他就借给几个朋友,利钱也不高。”

    第1987章

    一脉相承

    “那你也不能放……借,”老周头严肃道:“又不是治病娶媳妇这样的大事儿,买些东西都还要借钱,这样花钱没个数儿的人可不能跟他们有金钱往来,就跟你四哥一样,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做错事儿了?”

    他道:“像你四哥这样的,手上就不应该有太多现钱,这样有多少花多少,没了也就安心了。你不准学白家的二少爷知道吗?”

    满宝点头。

    “你和白善提一提,也不让他学,”老周头操心道:“其实我想和白老爷说一声的,只是白老爷觉得二少爷这样很聪明,我也就不好再提了。”

    满宝连连点头,甭管她爹说什么先应下来再说。

    然后老周头就说了他这次来找女儿的最主要目的,“你那钱到底藏在哪里了?要不要爹给你带回老家藏起来?到时候你出嫁了给你做嫁妆。”

    满宝立即摇头,“爹,我人在京城,钱放在身边要用的时候才能取。”

    老周头道:“缺钱了问你四哥拿,还有你大哥大嫂他们,他们都有钱呢。”

    老周头琢磨了一下,小声和她道:“爹和你说,你四嫂五嫂她们都有钱,你的钱存着……”

    满宝:……

    老周头见说服不了闺女,便只能叹息,“行吧,你自己拿着也行,不过得省点儿花,家里的花用不要掏钱知道吗?”

    他很有心机的道:“你住在宫里呢,吃喝不愁,衣裳什么的朝廷都给你包了,刘老夫人还时不时的给你做衣裳,所以家里的菜和肉让你哥哥嫂子们出钱。”

    他伸手摸着她的脑袋道:“你还小呢,我看你脾气也不像以前好了,以后要是不想在宫里干了,那出来总得买些田地和铺子什么的,你这么好的医术,得开个药铺吧?这都要钱,这钱是怎么来的?”

    赚来的!满宝暗道。

    老周头却斩钉截铁的道:“省出来的!我都和你大哥大嫂说了,等我们一走,这家里的花销就由他们来管,让你哥哥嫂子们每个月交月钱,用的米粮是你的禄米,有多余的就都是你的。”

    满宝:“爹,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这是亲兄弟明算账,”老周头忧愁的道:“来了京城我才知道,原来白善家里这么有钱。你的嫁妆要是太少,以后去陇州要被人看不起的。”

    以前老周头就知道白家有钱,毕竟白老爷的家底摆在那里呢,是他们那十里八乡最大的地主。

    他家的亲戚,便是来投奔他的,那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

    看白善也是打小就呼奴唤婢,刘老夫人他们穿戴那么好,听说在老家有好几块田地呢。

    可到了京城,两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周四郎又跟陇州白氏的人搭上线做起了生意,白家的家底他们便也都知道了。

    白善家里在陇州那边何止有几块地而已呀,听说从陇州往南三州都有地,除了地还有铺子,还有别院……

    京城的地多贵呀,曾经拿了满宝的一麻袋铜板想要给她买块地做私产的老周头一打听一亩的田价,立即就打消了念头。

    可白家在京城和雍州的地界上就有一个庄子,而且还不小。

    和满宝那块随时有可能被收回去的职田不一样,那个庄子是白善的,永远都是他的。

    除此外,白家在京城还有两栋宅子和两间铺子。

    老周头扭头看着满宝,正好看见她头上戴着的一串珠串,那是刘老夫人前两天找出来给她的,因为周四郎这次做了珍珠生意,刘老夫人突然想起自己以前收有好几套珍珠首饰。

    她们年纪都大了戴着不合适,所以找了一套出来送给满宝。

    老周头看着高兴,但心里是有些忧虑的,“白善家什么都好,就是太有钱了。”

    满宝道:“有钱不好吗?”

    “好是好,但我们家钱太少了。”

    满宝这才听明白,“您是说白家齐大非偶吗?”

    “啥啥藕?”

    满宝笑道:“爹,刘祖母、郑姨和白善都不是讲究门第的人,我和白善配就行,而且我也没觉得我们家的门第配不上他们家。”

    老周头道:“也就是你爹娘对他们家有恩我才放心,不然我还真怕你过去受委屈。不过你也得小心些他们族里的人,我听你四哥说,以前他们孤儿寡母的在陇州可受欺负了。”

    “不然他们家也不会搬到七里村来投奔白老爷,”老周头摇头感叹道:“要我说他们族里那些人也是,又不缺吃又不缺喝的,何必要赶绝户呢?”

    满宝没说话。

    老周头也就感叹了一句,见满宝不愿意让他把钱藏回老家,他只能惋惜的回去找老妻复命。

    钱氏本来就不太赞同他去插手满宝的钱,见他背着手摇头晃脑的回来就知道没成功。

    她便笑道:“怎么样,满宝时不时自己有主意?”

    老周头哼哼着没说话。

    钱氏就道:“她七八岁上就自己拿着庄子里的出息了,现在都这么大了,自然更有主意,哪儿用得着你操心?”

    “我这不是怕她大手大脚的不会攒钱吗?”

    钱氏淡定的道:“放心吧,她攒钱的本事是从我们老周家接过去的,跟她的医术一样好。”

    老周头想起满宝捂着钱袋子的模样,发现还真是,于是又高兴起来。

    他在屋子里转了转,问道:“我们的东西收拾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能带的都带上了,不能带的就留在这儿,以后要是再来京城也用得着。”

    老周头就去摸床底,伸手却摸了一个空,他一惊,立即趴下探头去看,“孩他娘,满宝的钱呢?”

    钱氏回头看了一眼,颇为无奈的道:“我让老四拿去换成银子了,这么大一袋麻袋的铜钱你怎么往回运?”

    她顿了顿后道:“不然还是还给满宝自己收着。”

    “不行,”老周头义正言辞,“她花钱大手大脚的,我得给她存着一点儿。”

    钱氏便不说话了,随他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