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第2008章回宫
留在后面等烤肉的人很快拿了烤肉追上来,于是大家一起去白家的灯棚。
除了庄先生去会朋友外,其他人都在,周四郎显然刚带着妻儿从外面回来,先灌了自己一杯水才道:“前面堵起来,好像还踩了人,本来我们是要去状元楼那边看热闹的,可是根本过不去,还被衙役塞到了另一条路上,害我绕了好长的路才回来,爹,满宝他们还没来吗?”
老周头:“在你身后呢。”
周四郎就回头,就见满宝拎着东西一脸高兴的从对街跑过来,“刘祖母,爹,娘,我买了月饼!”
老周头就道:“家里做有的,你想吃什么馅儿都有,怎么还买呢?”
月饼当然不是周家做的,周家只会做一种面饼,或烤或烙。
但月饼光那模子就要费不少劲儿,所以是白家做了分给大家的。
满宝放在桌子上道:“不是我付的钱。”
老周头就嘟囔道:“白善出的也浪费呀。”
满宝小声道:“太子出的。”
而此时,刘老夫人已经认出了太子和两位公主,连忙起身来。
老周头也看到了,立即就要跪下,太子挥了挥手,满宝就眼疾手快的扶住她爹,她笑嘻嘻的道:“爹,太子不想露了身份,我们不要动静太大。”
老周家人就不敢动了。
站在后面的周四郎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太子,心底很兴奋,但没敢凑上前说话。
太子呢,回村后有话说了。
明达公主她们想借白家的灯棚梳洗一下。
这个还真不难,棚子里的侧后方用一个屏风隔着,里面就是专门做梳洗用的。
郑氏笑着带她们进去梳洗,宫女们跟了上去,很快将之前头发有些散乱的俩人重新打扮好。
太子站在灯棚外面等着,他侧头看向白善,意味不明的道:“今晚的事周满事后可要想好了回禀,就是唐鹤也是一样的。”
白善明白,这是让他们私下沟通好,不能不说,但也不能全说,毕竟两位公主在闹市中遇险,包括太子及两位公主在内谁也讨不了好。
而此事隐秘,是真的隐秘,除了他们自己,怕是跟着的这些侍卫宫人也拿不准长豫公主是真被人贩子挟持而去,还是自己直捣人贩子窝底救人。
一件事,是好是坏,是功是过,全看禀报的人是怎么回禀的。
白善应了下来,表示他会和唐县令沟通,将这件事简易上报的。
既然是简易上报,那自然是回去的两位公主怎么说就是怎么样的了。
此时满宝正和两位公主一起当着宫女的面串供呢,“……这种事简单,与其编瞎话骗陛下和皇后,我们不如只挑一些说,那就不是欺骗了。”
长豫由着宫女给她梳头,问道:“要是问起人贩子的事儿怎么说?最要紧的是这个。”
虽然她自觉做了好事,但她也知道父皇要是知道此事她一定被罚,下次出宫遥遥无期。
满宝对此很有经验,“你就说那些人贩子多可恶,被拐的女孩儿多可怜,你是怎么挥鞭子打他们的,你可不能透露当时侍卫们不在啊,你不说,陛下就不会问,他自然就不会知道了。”
明达若有所思,“我知道了,我们突出了姐姐的勇敢,父皇只会当侍卫们都在,自然不怕人贩子伤人,那这就是一件单纯的好事了。”
满宝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我们再说烤肉好吃,猜了灯谜,外面好热闹就是了,这就叫报喜不报忧。陛下和娘娘为国事已经很操劳了,我们还是不要用这种事去让他们担心了。”
明达长豫和满宝相视一眼,都跟只小狐狸一样笑起来,连连点头道:“你说得对。”
领她们进来还没出去的郑氏忍不住幽幽的道:“原来你和善宝二郎一直是这样报喜不报忧的呀。”
满宝这才注意到郑姨竟然一直站在角落里,她眨眨眼,立即去抱她的手,“郑姨,我们可从不瞒家里事儿的,何况我们只要出门大吉就一直跟着,我们就是想瞒也瞒不住呀。”
郑氏却知道她这只怕也是只说了一半的实话,因此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呀。”
满宝就嘻嘻笑。
明达就看向一旁伺候的人,道:“我和姐姐今晚都平安无事,这些事情没人细问你们就不要往外细说。”
宫女们立即跪下应下,其实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跟着公主出来却没有跟紧,当时人群一乱起来,他们根本跟不上,这事儿不管是什么理由皆是他们失职,所以现在公主愿意遮掩,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等她们终于从屏风后出来,大家便在灯棚前高兴的告别了,白二郎将一盏荷花灯递给明达,道:“我刚给你买的,听说荷花灯可以许愿,你可以许个身体康健的愿望挂在窗下,说不定天上的嫦娥会听到你的愿望保佑你。”
明达微微低头,脸颊有些泛红,她伸手接过,小声道了谢。
太子就瞥了白二一眼,和两个妹妹道:“走吧,再不回宫就晚了。”
侍卫们将马车牵来,明达和长豫上车,在窗口那里和满宝几个挥了挥手,太子也上马,这才开始启程。
等他们走远了,满宝便回身将他们带来的烤肉打开,“爹,我们在街上吃到一家很好吃很好吃的烤羊肉。”
老周头却问,“我怎么看白善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你们吵架了?”
“没有。”满宝拿了一荷叶的肉去找白善,打算问问刚才在主街那里是不是出事儿了。
此时,唐县令也还在处理主街上的事儿,伤者都送到医馆,他不仅要安抚伤者家属,还得把被拐的孩子送到她们各自的父母手上。
孩子一丢,有人家来报官了,但也有的没来,而现在没来的占了多数,所以他还得暂且安排孩子们住下,明天还得给她们找爹娘。
除此外,他还得连夜审问这些人贩子,这些人敢在京城脚下一夜之间拐来这么多孩子,显然这样的事儿不是做了一次两次了,而且他怀疑今晚在京城里活动的人贩子不止他们。
所以要尽快审问出来,孩子超过两天找不到,后面再找无异于登天。
第2009章
礼佛
因此一回到县衙,他就招来三铺头,“将人拖到刑房里,分开关押,把嘴巴给我撬开,问出京城里还有哪些同伙儿,或是他们知道的和他们一样的同行。”
又道:“先问出他们的家人在哪儿。”
三铺头微讶,唐县令很少用刑,更没有用过犯人家属威胁犯人的先例,这些人怎么会让唐县令破戒?
唐县令却瞥了他一眼道:“还不快去?”
拐卖公主,这本就是牵连三族的罪名,后面也都要抓回来的,不如在此前物尽其用一下。
手下们便领命而去,然后唐县令就一边往正堂走一边思索着后天进宫要怎么给皇帝禀报能让自己犯的错看上去轻一些。
唐县令加班大半个晚上,天快亮时才在办公房的椅子上躺了一下,结果才睡下去没多久白善他们就找来了。
唐县令起身坐在椅子上发呆了好一会儿才抹着脸起身,“打一盆井水来。”
冰凉的井水一洗就精神来,只是身上的官服皱巴巴的,就跟揉过的菜干一样。
反正县衙里现在都是自己人,他也不讲究,洗过脸后就出门,结果才出门就碰到拎着食盒奉命来看他的明理。
明理对主子的邋遢已经见怪不怪,不过还是念叨了两句,“老爷,夫人要是知道您连衣服也不换洗,一定会生气的。”
唐县令就坐在了院子里的石凳上,让他把食盒放下,然后对衙役道:“请他们进来吧。”
又对明理道:“你不说,我不说,她怎么会知道?”
白善满宝和白二郎被请进来,见唐县令正坐着用早饭,竟不约而同的咽了一下口水。
唐县令手就一顿,盯着他们看,“你们没吃早食?”
三人一起摇头。
唐县令就为难了一下,还是试探的开口道:“那一起吃点儿?”就是量可能不够了。
谁知三人一起摇头,“不用了。”
满宝道:“我们要去街上吃。”
白善道:“我们特意不吃早食留出肚子来呢。”
唐鹤就低下头去继续喝着自己的肉粥,直接问道:“你们来干嘛,说吧。”
三人这才坐下,白善将昨晚太子的话转告了一下,然后道:“两位公主那边也不会细说的。”
唐县令对两位公主避重就轻的能力表示怀疑,“她们没有经验,能瞒得住吗?”
白善道:“你折子简略些就是了,有太子和两位公主在,陛下应该不会详问。”
唐县令点头,“行吧。”
两位公主中间“失踪”了一段的事儿可以隐瞒,但昨晚人贩子和人拥堵踩踏的事儿却不能隐瞒。
唐县令叹息道:“昨晚重伤的俩人死了一个,才抬到医馆一会儿就死了,被踩得太厉害,救不过来。”
满宝情绪也跟着低落了一下,问道:“这算是人祸吧?”
唐县令揉了揉额头道:“我一会儿还有许多案子要办,就不多留你们了,不过烦请你们和刘老夫人说一声,等这事料定,我要上门拜访的。”
白善:“拜访我祖母?”
“不错,”唐县令沉声道:“今年凡是在内城门那一段设灯棚的人家和店铺,我都要一一拜访。”
白善和满宝白二对视一眼,低低应了下来,然后起身行礼告辞。
唐县令点点头,“对了,满宝,你抓人贩子有功,回头我给你请功。”
满宝立即道:“别忘了添上长豫公主。”
唐县令挥挥手表示知道了,他看了白善一眼后道:“还有你的功劳。”
在他眼里,昨晚白善的功劳还在周满之上,毕竟当时晚一些疏通,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去,因为昨晚抬出来受伤的人可不少。
出了县衙,三人便沉默的去和大吉牵过马来上马,白二郎问道:“我们今日上护国寺要不要上炷香?”
满宝:“给那些人祈福吗?”
白二郎道:“略尽心意呗。”
白善:“只是我们不常拜佛祖,不知佛祖能否应誓。”
满宝道:“但求心安而已,笃信佛理的也未必就能得到佛祖保佑,走吧。”
三人先在护国寺下吃了早饭才上山。
他们不是第一次到护国寺来,但每次都只在山门底下的闹事里玩儿。不仅因为下面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雕刻的小东西,从各地汇聚而来的有关佛门的东西,以及各种书籍。
所以他们休沐后很喜欢到这儿来吃东西顺便淘一些书籍和好玩的东西。
只是这一次他们只是粗粗看过摊位上摆的佛摆件,直接顺着人群往山上去。
跨过高高的门槛便进入了大雄宝殿,三人一起抬头看着几乎高到屋顶的佛像,瞻仰了一下后才上前排队要拜。
今天来上香的人挺多,所以要等好一会儿。
轮到三人时,三人便一起上前,一起跪下,然后抬头看了佛祖一眼就在心里斟酌了一下要怎么替昨晚受伤的人许愿。
三人郑重的许下愿望,然后磕头拜下,起身后道:“以后是不是还得来还愿?”
“若是施主得偿所愿是要来还愿的。”
三人一起回头,就见一个穿着红色袈裟的老僧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正微笑的看着他们,“当然,还愿不在于佛祖,而是在于让施主们心下安定。”
三人不知他是谁,但见他年纪挺大的样子,又慈眉善目的,主要是身上穿的袈裟特别好,手上挂的佛珠也特别的长和圆润,一看就是时常把玩且还不便宜的,所以断定对方身份一定不低,于是一起躬身行礼。
老僧见他们行的是儒礼,不由笑意加深,退后一步后侧身请道:“不知三位施主可愿往后院禅谈?”
白善三人纠结起来,婉拒道:“大师相邀本不应辞的,只是我们年纪小,于佛理知道不多,不敢谈禅。”
老僧却笑道:“白施主说笑了,三位施主在佛道一途上的见解当不弱于老衲等人才是。”
白善惊讶于他竟然知道他们,不由看了眼满宝,然后便笑道:“如此就打扰大师了,大师不嫌我们蠢笨就好。”
三人虽然还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既然能点了他们的名字,还特特站在他们身后等着,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们也没想躲,也很好奇和尚找他们做什么?
第2010章
论佛
和尚还真是找他们谈禅的,他径直领着他们绕过客院到了后面他自己的住所里,在一棵菩提树下坐下,还请三人坐下。
四张石凳,刚好一人一张。
坐下后和尚才介绍了一下自己,“老衲智深。”
三人惊诧,“您是智深大师啊。”
护国寺里最有名的便是主持智忍大师,而智忍大师有个师弟叫智深,听说也是一位得道高僧呢。
三人纷纷起身又行了一礼,智深没想到他们这么多礼,脸上笑容更甚,回礼后请他们坐下。
有比丘端了禅茶上来给他们倒茶,然后微微躬身退下。
智深大师转着手上的佛珠,见三人都在低头品茶,竟是一点儿也不急着探究根由,不由挑了挑嘴唇,主动开口道:“三位施主读过什么佛经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我等佛经读得少,只是抄写过《无量寿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
智深一听就知道这佛经怕还是给家中女眷抄的,因为这三本经文是往上、祝寿和祈福最常用到的经文,平均十本中就有七本供的是这三本经文。
智深笑了笑问道:“白施主为何不读一下《楞严经》?这是开慧之经,
此经精妙高明,只《妙法莲华经》和《华严经》可与之一提,三位施主皆见多识广,又有慧根,若能习得这三部经文,对三位将来的功德与人生都大有进益。”
三人就齐齐的叹了一口气,一脸的忧愁,“大师,与其让我们去读,不如您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精妙之句与佛理就好,读的话,短期内我们怕是不行了。”
智深大师问:“为何?”
“因为忙啊!”
满宝道:“我要修医书,要在太医院里看病,要去太医署上课,还要上我家先生的课,看很多很多的书,现在实在难以抽出时间来静心礼佛。”
白善也点头,“不错,且我等认为,我们这样的年纪礼佛还太早,静心嘛,看其他书也可以做到的。”
智深微微一笑,“佛义高深,何止于心静而已,我看三位施主都好学得很,不如这三本佛经我送你们如何?”
不等他们拒绝,智深和尚便让人去取了三本经书给他们,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三本佛经不仅是旧本,里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
哪怕不信仰佛义,他们也知道这样一本佛经有多贵重,三人相视一眼后就要推辞。
智深大师却很坚持,一直微微带着的笑也肃穆了许多,他道:“贫僧只是想让施主们了解一下佛义,施主们了解过就会知道,我佛可解人困厄劫难,不是惑人的邪教。”
三人一听这才知道这番的缘由是什么,他们倒是一点儿不尴尬,满宝更是坦坦荡荡的问道:“智深大师现在是有名的得道高僧了,您的困厄劫难可解了?”
智深大师一愣,然后摇头,“佛法奥妙,贫僧所学不过十之一二,哪里就能解去困厄了?”
满宝点头,“我猜也是。”不然何必执着于让他们读经文呢?只凭这一点儿,他不仅比不上玄都观的观主,连守清观主都比不上呢。
智深大师却被她这一句话堵在了当场,说真的,他成名日久,往来有白丁,也有富贵,但不论是哪种,从来没人跟他说“嘿,和尚,我看你佛法不深,连自己的困厄都没解吧?”
没错,周满的话虽然才有四个字,却就是这个意思。
白善微笑着解释道:“大师,我家先生说过,世间的道是究不尽的,宇宙无穷,世上无人能究竟。”
既然不能究竟,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可解世间困厄的说法,仅从小岳父从阴间拿来的书看,他们现在连问题都未能问出来,更别说解厄,所以哪有什么得道高僧,得道高人?
这不仅是庄先生的看法,也是三人的看法。
只是这个想法会得罪很多人,尤其是佛道两家的人,所以师徒四个也就在自家后院里说着彼此听听罢了。
但既然话赶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也不介意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就是。
白善道:“世间的知识太多了,已有的,未竟的,而人的寿命、智慧、精力皆有限,所以人应该有所侧重,世间的知识是学不尽,也研究不尽的。”
智深听懂了他言下之意,“三位施主既对佛理不感兴趣,也不了解,如何能够轻易断言佛教误人呢?”
不禁白善和满宝,连白二郎都听出了他的怨言,他忍不住道:“我们是没深读过佛经,但并不是就不知佛教,我们说了自己对佛教的看法,又没强迫世人认同。”
白善不太赞同的看了白二郎一眼,还没来得及开口,智深已道:“周大人朝堂论佛,让陛下轻佛,而陛下为天下表率,此不是强迫是什么?”
“是佛道!”满宝强调道:“我论的不是佛而已,而是佛与道!”
智深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