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皇帝就点了点头。于是萧太医升任院正,卢太医升为从五品太医,周满升为从五品太医,以及郑太医升为从六品太医的公文一起下了。
除此外,还有户部此次给他们的奖赏,都是些吃的,用的。
比如羊半只,猪肉半扇,米面稍许以及一些布匹。
都不是很贵重,但还挺荣耀的,满宝拿了公文后便跟她爹以及周六郎一起去户部拿东西。
拿了东西,父子女三人便赶着车一路高高兴兴的回家,老周头坐在车辕上点评道:“我都看见了,那杀猪匠分猪肉的时候卢太医的比我们的多一些。”
满宝道:“他年纪大嘛,爹,这个羊头要怎么做?”
老周头就想了想后道:“蒸了先祭给老祖宗,然后交给你大嫂。”
因为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做。
第2103章
请求
春天菜少,肉是不少,但最近肉价有点儿上涨了。
肉一拉回家,小钱氏就让周大郎兄弟几个把肉砍了,然后分了一些给白家那边,剩下的便或蒸、或腌制起来。
她还割了几条很好的猪肉挂在厨房里熏起来,家里人都喜欢吃熏肉,出门也好带,塞在箱笼里存上半年都没问题。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吃得心满意足,连白大郎都没忍住带上他媳妇儿子住回来,吃了两天才又搬回常青巷去。
满宝吃完以后还带了两盆进宫,直接分给太医院的同僚们,然后她用一个碗夹了一些给萧院正送去,笑眯眯的问他,“萧院正,种痘的事儿您和陛下说了吗?”
萧院正伸手接过碗,放在前面后打开自己的食盒吃午饭,道:“说了,陛下已经批复,我们运气好,刑部里现在已经核准的斩刑犯人有三个,一说可免斩刑改为绞刑他们都答应了。”
他道:“不过人放在哪里试还没决定,不可能在刑部天牢,甚至不能在京城内。”
满宝就沉思道:“最好是个独立的小庄子,把里面的人清空,除了我们外,所有人都只在外,生活由他们自律。”
她道:“他们四肢健全,若只是染上天花,我们错开时间他们应该可以互相照顾。”
萧院正点头,“若是能找到出过痘的人看管照顾他们最好。”
他顿了顿后道:“之前京城统计过,县衙那边还有记录,只是他们愿不愿意却不一定。”
当时京城情况特殊,很多人是被强征,过后就领了钱放归家了,这次却是太医院的试验,显然是不能再强征了。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去问唐县令。”
第二天满宝去太医署上课时就给唐县令写了一封信,让太医署的差役送去长安县县衙。
其实她想着唐县令回她一封信就好,谁知道中午时唐县令亲自找到了太医署来。
“你们要试验种痘法?”
满宝点头,“先试一试人痘,若真如传言说的那样有效,那我们就去寻找更安全的牛痘之法。”
唐县令就垂眸想了想后道:“也好,我去帮你们找人。”
以前出过痘,以及这一次染上天花又治好的人县衙都有记录,再没人比他更容易找到他们了。
唐县令问道:“工钱多少?”
这个满宝还真不知道。
她顿了顿后道:“这是件危险的事儿,哪怕他们出过痘却也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去与亲朋见面,却心理压力也大,我会和萧院正说尽量给多一些的,现在一般的工钱是多少?”
唐县令道:“城里的伙计是六百文到八百文之间。”
满宝就沉思起来,“那给他们一个月九百文,或是一千文的工钱?”
“可以,”唐县令起身道:“你和萧院正谈吧,尽量提高一点儿,你也说,照顾看管天花病人,尤其还是死刑犯,他们肯定不太愿意,价格高点儿我好给你们找人。”
满宝连忙叮嘱道:“最好是成年的男人,老实听话,或是力气大的老妇人也可以。”
唐县令表示没问题,往外走了两步才想起来一般,回身看她,“满宝,所以这世上真有种痘之法吗?”
满宝道:“我是那种信口雌黄的人吗?当然是有的了。”
唐县令便不由感叹起她的好运气来,“看来老天爷的确独爱你,你想去西域游学,那边却正好传出种痘法。”
满宝只是一笑。
唐县令回去找人,满宝则回去找萧院正要钱。
在这一点而上萧院正还算大方,他道:“我回头就和户部要钱,既然刑部那边答应了,那此事就办起来,我昨晚想了一夜,最后找出了三个地方。一个是长安县或者万年县的职田,在边边上建个几间屋子关人;一个则是刑部在城外的山神庙,有时刑部大牢住不下这么多犯人,他们就会把人暂且压在山神庙里,现在是春天,很多犯人要到春秋时才押解进京,所以现在山神庙里是空的,里面门禁还算严,我觉着可用。”
“还有一个就是和陛下在皇庄里求几间房,”他道:“第一条得花钱,而且长安县和万年县可能都不会答应,但他们官儿小,肯定是刑部和陛下欺负他们;第二条现在拿着最简单最方便,但事后清理要难一些,你也知道,天花这东西存活时间长,就怕他们住在里面一时有遗漏,到时候夏秋住进去的犯人会把天花往外带,另外两个地方,用完以后大不了房子一拆,一把火就把一切都烧了。”
“第三条嘛,又方便,又省钱,事后也好清理,正如我所言的,再难一把火烧了就是,不烧,封起来也不难。”
反正皇庄那么大,只要说了里面有天花,任他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进去。
满宝就摸了摸下巴思考,觉得这会儿她最缺的就是时间,她得赶在安西的信回来之前敲定去西域的事儿,于是道:“就选山神庙或皇庄吧,您先跟刑部商量,不行我去找陛下。”
萧院正扬了扬眉,半响后笑着应下。等她走了便看着她的背影摇头失笑,“到底还年轻,干劲儿太足,这种事怎么能心急呢?自然是稳扎稳打的来。”
话是这样说,萧院正还是去找刑部沟通了。
刑部当然不同意了,正如萧院正考虑的那样,现在借出去一时爽,后面他们刑部要用了真染上天花怎么办?
不说病人,他们刑部的衙役也惜命的好不好?
于是他们一口回绝了,不管萧院正怎么说都不答应。
于是满宝第二天就去给皇帝请平安脉去了,给皇帝请完平安脉她还顺势去给皇后请了一下脉,最后喜滋滋的回太医院,和萧院正说,“还是皇后娘娘通情达理。”
萧院正就知道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皇帝傍晚和皇后一起用饭,听到皇后的话不由吹了一下鼻子道:“朕也没说不答应,不过看她心急火燎的想要镇一镇她,免得冒失出错,她怎么就找到你这儿来了?”
第2104章
痘苗
皇后就笑道:“陛下,她才多大?这个年纪的少年正是雄心壮志的时候,何必此时打击她?不如让她往前去,种痘法若果真有用,她必去西域,此一去她肯定会历练到的。”
皇帝就叹道:“朕就是看出她兴冲冲的指着西域去才想压一压她的脾气的,她在京城和宫里冒失,我们不怪罪她就没事,到了草原和大漠上,别人可未必会宠让她。”
皇后就笑道:“反正臣妾已经答应她了,陛下看着办吧。”
皇帝:……他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打皇后的脸不是?
于是第二天萧院正就得到了城外一个皇庄的一套房屋的使用权,满宝也得到了随时可出宫的手令,过夜都可以,嗯,除了值守太医院的时候。
于是满宝悄咪咪的回家住了两天,每天太医署有课就直接去太医署,没课就去皇庄看房屋的布置,有令去看病就去看病,一时日子过得充足不已。
皇帝的皇庄位置不错,他在每年都要去的那个皇庄那里挑了挑,挑了一栋仆役值守的房子给他们。
皇庄很大,麦子豆子水稻种下去后也要人看守的,庄子里有一大片房子是给仆役们住的,包围着主子们住的房子。
其实这就是摆设,这里距离京城不远,是在大明宫以东的地方,龙首渠从庄子里流过,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要带着皇子公主们来这里开犁,所以庄子不小。
分给周满他们的房子远离龙首渠,在庄子的东北角,算是距离大明宫最远的一个点儿。
除了不方便来这的太医们外方便了其他所有人。
卢太医走进已经布置好的房子,依旧忍不住一脸嫌弃,“太简陋了。”
萧院正道:“就是仆役看守稻田,驱赶鸟雀的暂住之地,能有多好?”
所以卢太医有些不满,他瞥了一眼周满道:“我们大可不必这么急,让长安县建一栋新的房子也用不了多久。”
满宝正做着最好的检查,道:“能早一日是一日呗,我看现在就很好,里面这一间给病人住,这一间我们请来的人住,这一间做宴客厅,他们可以散散心,我们也可以休息,兵丁就远远的盯着。”
萧太医点头,“这件事禁军和刑部来做,用不着我们操心,我们只管治好病人,看天花的发展情况就行。”
满宝点头,道:“病人可以送进来了。”
萧院正便出去和人沟通,三人就没走,没过多久,已经被押送到外面的三个犯人戴着脚链进来了。
都是三个男子,满宝看过他们的资料,一个十九岁,一个二十三岁,一个则是四十五岁。
满宝看了一下他们的脸色,示意他们坐下,给他们一一把过脉后和萧院正卢太医道:“得先补补。”
萧院正和卢太医也一一看过,深以为然,于是斟酌着开了药膳,他们认为是药膳,但拿到单子的仆役只觉得他们对这三个烦人也太好了,不是莲藕炖排骨,就是山药炖羊肉……
三个犯人也没想到有这么好的事儿,他们还以为这得到断头的时候才能吃这么好呢。
这么一想,他们对于这个试验更不抵触了,反正都是死,死前还能过一段好日子想想也不错。
不仅吃好了,太医们还让请来的仆役给他们烧热水沐浴,换了新的衣服,除了脚上还戴着镣铐外,其他跟牢里都不一样了。
他们三人住一间房,里面摆着三张床,床是干净的,被子不仅是干净的还是簇新的。
三人坐在床边时都还有些发愣。
卢太医就盯着他们道:“对你们这么好,你们可要好好治病活下去,做得好了,这好日子你们就能多享受一段时间。”
三人一听立即表示他们会听话的。
满宝在他们洗好以后拿着针袋进来找他们,很干脆的给他们扎针调理身体。
萧院正和卢太医坐在一旁和她聊天,“你也太上心了,对了,这一针有什么讲究?”
满宝知道他们是在偷学,也不在意,扎一针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行针,扎进去几寸几许都说得一清二楚,这个穴道先走的经脉,那个穴道先走更益于何处都说得明白。
萧院正摸着胡子认真的听着。
别人或许以为治病的针灸更重要,但做大夫的都知道,其实养身的针灸更难得,看周满现在用的针法,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看来这小姑娘肚子里还有许多东西啊,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方。
因为周满的大方,萧院正也大方起来,连着跑了两天户部,准备了不少需要的药材和食材,将人的身体养起来,这样七八天后,三人才开始调配痘痂。
痘痂是周满拿出来的,用瓶子装好。
卢太医见她果然从夏州带回来这危险的东西,眉头一跳一跳的,辛亏她保存得好,不然……
这东西就跟生化武器一样,要是拿到人多处砸了,那简直是堪比十万大军啊。
三位太医都戴了口罩,将瓶子里的痘痂倒出来后研末,萧院正将烧过的冷水递给卢太医,卢太医就倒进粉末里调匀……
满宝则摸出剪得小小的薄薄绵布,卢太医调好了粉末后便用勺子舀了一些放在绵布上。
满宝用夹子小心的将它裹起来,萧院正就用连着的棉线将它缠了好几下,一颗痘苗就这么做成了。
三人一连调了三颗,然后就一起往旁边房间去,告诉三个忐忑的犯人,“今日就开始种痘吧。”
三人紧张不已,然后就看着三位太医,一人从小木盒里夹了一个绵团塞进了他们鼻子里,外面还留着一根棉线。
三人等了半天也没等来疼痛,三位太医却退后一步满意的点了点头,和三人道:“鼻子里的痘苗不能掉,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晚上才可取下。”
萧太医道:“要六个时辰,得要一个人时刻盯着,你们谁先?”
满宝自告奋勇,“我我我。”
卢太医翻了一个白眼道:“没人跟你抢,你留下吧。”
萧院正便叮嘱她道:“你也小心些,虽说你经过了夏州的事儿,但在这儿也不能大意,小心马失前蹄。”
满宝表示明白,送走俩人后便把东西一收,然后就在门口盯着三人看。
三个犯人:……突然有点儿无聊呢,后背还有点儿发寒。
第2105章
出痘
满宝算计着时间,到了以后便将三人鼻子里塞的绵团取出来,然后丢到炭盆里一把火烧了,确认清理干净以后,她这才对三人道:“早些休息吧,你们之前在牢里身体亏损得厉害,要早睡早起,这样活下去的几率才大。”
一点感觉没有的三人目前没法理解周满的话。
第二天是萧院正来轮她的值,其实就是一天三趟的观察病人的情况,脉案要写详细,现在他们还没出痘,所以并不忙,他们还有空带着书和一些公文过来处理。
满宝将人交给他并进宫去了,就是这么巧,今日轮到她宫中值守。
刘太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因此端着茶杯晃过来,离她三丈远便问道:“你从那地方出来换洗过了吗?”
“换洗过了,您放心大胆的上来。”
刘太医这才上前坐在她对面,笑道:“怎样,出痘了吗?”
“哪有那么快,”她道:“且等着吧,不过他们看着身强体壮,其实内里虚弱,虽然调理了七天,现在也只是一般,所以出痘速度应该快。”
刘太医点头,“到底蹲了半年的监狱,又是从地方押送进京的,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刘太医道:“要是出痘了告诉我,我也看看去。”
满宝点头。
但三个病人一连两天都没出痘,一直到卢太医值守那天的傍晚,他在三号病人的胸前发现了两颗小小的红痘痘,立即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眼睛不由一亮。
他转身出去,对守在外面的仆役道:“三号出痘了,去告诉萧院正和周太医,问他们要不要来看一眼。”
三个犯人按照年龄大小排了一二三号,其中三号年纪最小,只有十九岁,听说自己出痘了,一时手脚发现发凉,这几天日子过得好,也不难受,除了前天被塞了一个绵团在鼻子里外他们就不对他们做什么事,他都快要忘记这事儿了。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天花的要紧,一时紧抿了嘴唇问道:“我,我还能活几天?”
他这时候才隐隐有些后悔,虽然斩刑不能投胎做人,平时吃的也不好,可好歹还能多活半年,现在却……
卢太医瞥了他一眼,“你身体还不错,好好吃药养病,应该能好。”
要是病人对活下去都没信心,那也就不用治了。
三号一听,这才稍显放松。
满宝和萧院正到时太阳都快要下山了。
俩人进去查看了一下三号的状况,满意的点头,“只是低烧,很好,后面就看发痘的情况了。”
另外两个病人忍不住问,“大人,我们要和他住一个屋吗?”
满宝便上前给他们检查,道:“当然,痘苗塞进你们鼻子里,要是连这个都种不下天花,那你们住在一个屋里估计也染不上。”
他们一听,顿时放心不少。
满宝便微微一笑,“再过七天,要是还不出痘,那就说明这痘苗没用,我们会给你们调制另一种痘苗试一试。”
萧院正听闻回头问:“用痘浆吗?”
周满在折子写了三种种痘的方法,虽大致相同,可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痘苗的制作方法不一样。
他们最后一致选定水苗法,就是因为认定用痘痂调制的痘苗毒性更小,对病人的伤害没那么大。
满宝点头,“正好可以对比一下两种痘苗的区别。”
俩人听着感觉不太好,似乎另一种方法比现在用的方法要差一些似的。
于是俩人又转而盼起自己出痘来了。
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祈祷,第二天俩人也都出痘了,也是胸口出长了几颗痘痘,脖子上也有了两颗。
三位太医忙碌起来,一一给他们把脉做检查,最后得出结论,他们都出痘了,这还只是初期。
于是三人商议起治疗方案起来,萧院正道:“痘还没全发出来,也不是很热,就先留着吧,让他们多喝温水,要是高烧,先用温水擦洗再考虑用药和用针。”
他对周满道:“先考虑一般的治法,外面的大夫可不是谁都有你的医术和针灸术的。”
满宝表示明白,点头应了下来。
因为已经出痘,三人更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要有一人值守不说,每天下午三人还会凑在一起会诊。
让三人惊诧的是,三号的痘只发了一点儿,胸口一些,脖子和脸上有几颗,身上持续低烧了三天,大家都还没开始用药他就开始退烧,然后天花开始瘪下去,里面亮亮的痘浆有稍退的趋势。
不仅萧院正和卢太医,满宝都看得目瞪口呆,仔细的检查过后确定他是真的要痊愈的样子,这就……扛过去了?
三人对视一眼,全都精神一振,盯着三号的目光就跟看着闪闪发亮的金子一样。
这是他们目前见过的所有病症中天花最弱性的一例,最是最容易治愈的一个病人也要一个高烧的过程。
体内的天花病毒似乎非要烧起来才能全发出来一样,而这个过程也是最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