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老周头,“你奶奶也是好人。”满宝才不信呢,虽然她娘从没说过她奶奶的坏话,但村里的老人却没少说,于是她好奇的问,“爹,我奶奶以前是怎么夸我娘的?”
“那夸的可多了,”老周头道:“说你娘勤快,能干,家里兄弟多,厉害,反正夸的很多。”
“你看你现在,刘老夫人他们不也经常夸你能干,勤奋,聪明?”老周头小声道:“但等你们成了亲,她们说不定就跟你奶奶一样又是一副面孔了。”
满宝一脸的不相信。
老周头就摇头晃脑道:“你怎么就不听老人话呢?你爹我可是见识过不少这样的人。”
满宝道:“我娘也是婆婆,她就不会。”
老周头就瞥她一眼,“闺女,你太天真了,谁说你娘没变化的?你娘变化在细处,你就比如说你几个嫂子……”
“你们在说什么呢?”
老周头立即收声,脊背一紧,他循声扭头去看,见钱氏皱着眉头看他们父女两个,他立即站起来,拍了拍屁股道:“没,没说什么。”
满宝道:“娘,我爹说你呜呜呜……”
老周头捂住她的嘴巴,还将人扯起来往屋里推,“你不是要和白善读书吗?快读书去吧。”
钱氏横了他一眼,和满宝点头道:“你读书去吧。”
然后皱眉看老周头,“你不是要去厨房吗?还不走?”
老周头就和她一起走了。
等出了院子,钱氏就忍不住说他,“你和满宝胡咧咧什么呢?”
“怎么是胡咧咧了?”老周头不服气的道:“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你们女人在娶儿媳前看人是越看越好,等娶着了以后就是越看越不好了,我这不是怕我们闺女以后吃亏吗?”
老周头鼻子有点儿塞,吸了吸鼻子道:“你看我们喜儿,以前遭了多少罪?满宝可不能受那些委屈。”
钱氏:“……你想多了,白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一个村子里住了这么多年你还不知道?”
她道:“你少在满宝面前说白善和白家的坏话,要是传到白家那边让人误会了,我要你好看。”
老周头不说话了。
白善也在问满宝,“周伯伯和你说什么呢,说了这么久?”
满宝叹息道:“我爹告诉我人心险恶,这世上有些人会里外不一,还会变化。”
白善:“……周伯伯被人骗了?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感悟?”
满宝挥手道:“那都是他年轻时候的事了,你写好认罪折子了吗?”
白善给她看,“差不多了。”
满宝通篇读了一下,满意,“你快写,写完了我抄。”
白善:“……这是我的。”
“哎呀,我才是主官,我上一道折子就可以了,大不了给你们签名,用不着一人写一封吧?”
白善想了想后觉得有理,再一看折子,有点儿不太想继续写了,“剩下的你补足?”
“你都写到这儿了,干脆替我收尾呗,”满宝道:“免得我中途接手,遣词造句还不一样。”
白善定定看了她一会儿,不得不继续写。
等他打好草稿,又修改了一遍后,满宝就扯过去抄写。
白善就在一旁整理书桌,道:“明天去拜访唐学兄,你说给老唐大人准备什么礼?”
“西域的土产呗,”满宝道:“香料来一盒。”
白善忍不住乐了一下,然后道:“行吧,就不知道老唐大人会不会收了,毕竟这东西贵重,有受贿之嫌。”
满宝就小声嘀咕道:“我们本来就是去贿赂的。”
满宝他们的确是贿赂去了,老唐大人管着御史台,他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就算他不禁止下属弹劾他们,但只要他不开口,不出手,那满宝他们的生存空间就很大了。
老唐大人不知他们心中所想,自觉他们两家关系还不错,只以为是正常的年礼,于是都没打开就收下了。
毕竟,他们也不只是送了一盒香料而已,还有其他刘老夫人和钱氏给他们准备的年礼呢,肉眼可见的就有两条羊腿,更不用说满宝送来她大嫂腌制的咸菜了,足足有六个小坛子,全是各种咸菜,听说唐家上下人都很爱吃,所以满宝特意让她娘多准备了一点儿。
老唐大人没发现,但唐大人发现了呀,因为送给他的东西是单独的一个小盒子,他直接就打开了。
看到里面的香料,唐大人惊诧,“这是苏合香?好香呀,你们在西域买的?”
在他面前,几人没什么好隐藏的,满宝自得的道:“从山贼窝里缴的。”
唐大人还真不知道这事儿,惊讶得不行,“你们还去剿匪了?就凭聂参军那百号人?”
草原上的马贼不是很凶悍吗?
这么容易就被剿了?
“不是,是凉州刺史出的兵,我们就从旁协助,”满宝问道:“没有军报入京吗?”
唐大人道:“我是长安县县令,又不是在吏部和刑部干活儿,哪儿知道这些消息?不过我爹应该知道,回头我可以问问他,你们剿匪,这算是立功了吧?”
第2347章
赏赐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我们又不是武将,这点儿功劳没必要记着。”
唐大人“哟”了一声,笑道:“这是有了攻城之功,看不上这点儿小功了?”
三人就苦了脸,“学兄快别取笑我们了,陛下那儿还生着我们的气呢,御史台那边也不知是不是记下了我们的错儿,等着罚我们呢。”
唐鹤就笑道:“原来你们也知道有错呀。”
他点到即止,并没有很教训他们,思索片刻后道:“别人那里我不知道,我爹这里却是懒得管这种小事的,不过我想,这种小错小误,还是得看陛下是否有心追究。”
“就是追究了也没什么要紧,”唐鹤笑眯眯的道:“大不了给你们弄个功过相抵就是。”
三人:……
朝臣们也在等着看,皇帝到底是生气居多,还是欣赏居多,因此初八一开印,大家呼啦啦到了大朝会上时,除了拜年,并没有人主动提起问错使团。
倒是满宝主动出列汇报了一下这次西域行的成果,主要是牛痘的种植试验结果。
萧院正趁机提出在郊外皇庄里,依旧还在去年试验过的那个皇庄里做种痘试验。
皇帝同意了,让户部拨一笔款项给太医院。
这一次户部没有叫穷,都已经走了九十九步,花了这么多钱出去,方子都有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的试验,他们自然不会很吝惜钱财。
户部一口答应下来,大朝会上就有点儿安静,大家一时都没说话。
皇帝掀起眼皮看他们,问道:“怎么,都没折子奏了?过个年,大家都平安得很嘛。”
众臣微微低下头去没说话。
满宝左右看了看,还是提着小心肝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罪。”
“嗯,看到了,一大早朕就收到了你们的请罪折子,怎么只有你一人,其他人呢?”
满宝跪下,侍卫便领命出去把其他人给叫了进来。
白善他们虽然私自挤进使团里的,但既然已经做了使团的一员,又一起在折子上署名,自然要一起跟着进宫来,要是皇帝想当面听他们认错,他们也好进去认错。
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这才半个时辰就出来叫人了。
几人对视一眼,只能进殿去。
排在最后面上大朝会的庄先生也出列,跟着满宝一起跪着给皇帝认错了,表示他们回程时耽误了很多时间,让皇帝和朝廷久等,他们有罪。
皇帝见他们都老老实实的跪着认错,心里好受了些,就问魏知,“魏卿觉得该怎么罚他们?”
魏知想了想后道:“陛下,彼时是冬天,从沙州一路到京城多是苦寒之地,想他们也不是故意停留而耽误时间,大雪封山,或者路途难行,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道:“使团毕竟不是军队,不会如阿史那将军一样急行军,因此路途慢些是正常的。”
通常,朝廷派出使团,去的地方越远,对时间就越没有要求。
一个使团出去,别说一年,就是两三年才回来,甚至七八年才有音信回来都是正常的,使团的主官只要不背主投降,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使者了。
魏知并不想朝廷对此事过于追究,不然过于要求使团的时间,将来出使的使团自由度就很受打击。
因此他道:“臣认为他们虽有错,但错不至成罪,他们既然知错,陛下不如训斥他们一番就是。”
意思是,你骂他们一顿就可以了,罚就没必要了,万一以后使团出使因为此事顾首不顾尾怎么办?
皇帝:……
老唐大人也有此意,但他觉得这些孩子都过于跳脱顽皮,要是轻轻放下,以后说不定还会这样贪玩不顾朝政,所以还是应该严肃一些。
皇帝就看向其他人。
有意弹劾周满他们的官员一听,在反对和装聋作哑中犹豫了一下,有机灵的就悄悄抬头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然后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没有出列弹劾。
没有眼色的,倒是想出去,可他们习惯了跟风,这一下没有大树挡在前面,小树枝都没有,他们便也不敢站出来了。
皇帝心中轻哼,觉得百官一点儿也不正直。
尤其是魏知,挑起他的错来有条有理的,一根头发丝落在地上都要被念叨半天,周满他们在路上耽误了这么多时间却还给他们找理由。
亏得是使团,要是行军打仗,这么赶路他一定砍了他们。
不过心中这么念叨,皇帝脸上还是和煦的点头表示赞同,“魏卿所言甚是,你们既知道错了,下次便不可再犯。”
满宝大松一口气,立即和众人低头应下。
皇帝就点了点桌子,伸手拿起另一封折子,“阿史那将军说你们此次西征立了大功,尤其是周满和白善,攻下龟兹王城,你们二人属首功,你们有什么想要的吗?”
这话皇帝之前在书房里私底下问过他们,现在大朝会上又当着众臣的面问一遍,显然意义是不一样的。
这一次,众人齐齐表示为皇帝,为朝廷效力是分内之事,他们不求赏赐。
满宝嘴甜的表示,“再来一次,臣也会如此做的。”
皇帝心中吐槽,可被再来一次了,一次就够他丢脸的了,他早早的准备好赏赐等着,当着众臣的面将人夸了又夸,结果左等人不到,右等人也不到。
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喜滋滋的。
皇帝正色起来,将另一封拟好的折子交给古忠,然后道:“虽说你们回程耽误时间,犯了些错,不过攻城之功还是当赏的,周满和白善为首官,擢升周满为崇文馆从四品编撰,赐白善爵县子……”
皇帝懒得念太多,给了古忠一个眼色,古忠便展开折子给他们念,赐白善为县子,白诚和刘焕为县男,加封殷或为县子,赐府邸一座,擢升庄洵为五品编撰,各赐银二十两,布匹六匹……
满宝他们听见,惊讶的微微抬头,本来还以为能有赏赐之物就不错了,没想到还有爵位。
不过这赏银比自己想的要少呀。
古忠念完折子,百官们同时呼出了一口气,然后纷纷同情的看了一眼跪在大殿正中的几人。
第2348章
心痛
退朝以后,满宝站起来时都还有些恍惚,这就完了?
她琢磨了一下,忍不住扭头和唐鹤道:“再升两次官,我也算是封疆大吏了。”
只要进了三品,那就是封疆大吏,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了。
唐鹤表示不太想与她说话,于是目视前方往前走了两步,差点儿和郭县令撞在一起,俩人对视一眼后,郭县令就伸手拉住唐鹤道:“唐县令,我们是不是应该商议一下今年两县派发农种的事?”
唐鹤点头,“不错。”
和郭县令一起往外走。
边上的官员笑眯眯的和周满恭喜,恭喜她升官,也恭喜白善喜提爵位。
满宝连忙回礼,却在盯着人家的笑脸看了半晌后连忙追上唐鹤,悄声问他,“唐学兄,我总觉得他们的表情有些怪。”
唐鹤顿了顿后道:“不怪,他们是在羡慕和嫉妒你呢,就和我们二人一样。”
郭县令:“……唐县令说笑了,周大人升官是好事,我等只有恭贺的,怎会嫉妒?”
就算心里嫉妒,嘴上也一定不能承认。
唐鹤瞥了他一眼,觉得他不老实,连他都有一丢丢嫉妒,他怎么可能不嫉妒?
他想到了什么身子有些僵硬,扭头看她,“牛痘法……有几成的把握?”
满宝:“八成吧,反正不会少于八成。”
唐鹤就有点儿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压着只升她半品了。
一旁的郭县令也有点儿明白了,他觉得心更塞,于是转身便走。
唐鹤叫住他,“郭大人等等我,我与你同行。”
满宝跟上去,“唐学兄,他们真的只是羡慕的意思吗?我还是觉得怪怪的。”
唐鹤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与她笑道:“你不会想知道的,行了,今天第一天开印,你肯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赶紧回东宫去吧。”
但满宝还没回东宫呢,才转了个身就被一个宫女拦住了,她道:“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在宫门口等您呢。”
满宝:“我今天坐班,没空儿啊。”
宫女就笑道:“公主和陛下请旨了,太医院那边已经批了您假期,您就放心吧。”
满宝半信半疑的往宫门口去,就在那里看到了提前退出大朝会的白善几人。
她立即跑上去,“你们怎么都在这儿?”
白善道:“我们估摸着一会儿宣旨的内侍要去家里,所以我们就打算出宫回家去,在门口这儿就碰到了两位公主。”
明达笑道:“本来我求了初六那天上护国寺礼佛,可父皇没答应,只应了我初八这天,所以我们就给你请了一天的假。”
两个女儿把钱交给周满去西域买土产的事自然瞒不过皇帝,所以明达一提去礼佛,他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去,特意将日子挪到了今天,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周满他们,他并不是不生气的,因为……
长豫已经知道了朝会上的赏赐,一脸痛心的和满宝道:“没成想父皇气性这么大,这么多天了竟然还记着,把给你们的爵位全都压了一级。”
满宝虚心请教,“压了一级的意思是?”
长豫道:“阿史那姑父回来后父亲对你们是夸了又夸,不止一次的透露过,你们这样的功绩可封侯,不过白善和你年纪都还小,封侯倒是不急,留待将来立了功再升就是。”
长豫见满宝张大了嘴巴,就摊手道:“怎么样,后悔了吧?本来父皇是要封白善为伯的,我听说连封号都拟好了,叫平西伯。”
白善心痛到捂胸口,满宝也有点儿心痛,但被降爵位的是白善,她虽心痛,却还有限。
明达看见,不由笑道:“你庆幸什么呀,本来你也有个乡主的爵位的。”
满宝瞪大眼睛,“那为何我就是一撸到底?我不介意做亭主呀。”
长豫扑哧一声笑出来,乐道:“刚才我在后殿就问父皇了,父皇说,因为你是主官,所以罚的要比其他人更狠些。”
满宝这会儿是心痛得无以复加了,难怪唐学兄不肯说,原来是这么痛心的事,百官们的神情根本就不是羡慕嫉妒,而是幸灾乐祸!
满宝看了一下小伙伴们,觉得独自承受痛苦不如将痛苦分担出去,于是问道:“那他们呢?”
长豫就笑道:“据我所知,除了殷或,你们都降了一级。”
于是除了殷或外,其他人也都捂住了胸口。
长豫和明达看着乐得不行,好一会儿,等他们缓过来后便道:“走吧,我们去你们家玩。”
刘焕迟疑,“得回去接旨吧?”
长豫就指着后面道:“诺,和他们一块儿走就行了。”
大家回头,就见一个内侍领着几个内侍和侍卫小步的跑了上来,各人捧了好几个盒子,看到两位公主便弯腰行礼,他有些头疼的看着周满几人道:“周大人,您看这,按照旧例,这些圣旨是要送到府上的。”
满宝看到他们捧了这么多盒子,不由问道:“都是你们宣旨的?”
“可不吗,宫里今日开印,忙得很,宣旨的人只分了两拨,还有一拨去了军中和鸿胪寺里,下剩的旨意都是奴才去宣的。”
满宝不由好奇,“聂参军封了什么?”
内侍笑道:“这个奴才就不知了,这圣旨还未打开,谁知道里面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