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98章

    而且因为前一批管事被换,之前提供这些农事产品的庄子多少也被牵连,就算没有问罪,多少也被换掉了一些,此时正是急需供给之人。

    不给周五郎也要给其他人,既然如此,不如卖周满一个好。

    要知道周满在宫中的人缘可是很好的,不仅讨帝后太子和公主们的喜欢,内侍宫女们也有不少承她情的人在。

    天时地利人和,周五郎很快承接了宫中鸡蛋的花销,每三天供给一次,量并不是很大,至少现在庄子还能提供得上,而且他也在寻找一些农户合作,可以从他们那里拿鸡蛋,再供给给宫中。

    周五郎和周大郎等人商量,“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觉着这鸡还是得自己养的好。”

    周大郎也点头,“不错,现在京城的鸡蛋贵,你从外头买是两文钱一个,再两文钱卖给宫里,你赚了啥?”

    他道:“去年才分下来的职田离我们的庄子也不是很远,那边有十几亩很干的沙地,我看着只能种豆子,只怕也不高产,不如把那块地腾出来种些菜蔬和豆子,到时候全用来养鸡,鸡舍就做在边上。”

    一直坐在上面听他们讨论的钱氏突然道:“鸡放在一起养多了会生病的。”

    周大郎:“满宝不就是大夫吗,到时候让她给鸡开药。”

    钱氏:“……满宝是治人的,不能治畜生吧?”

    老周头却道:“我们那十里八乡的牛要是生病了,不也找陆老大夫拿药吗?我看成。”

    连周五郎都点头道:“不错,人吃的东西鸡鸭都能吃,我看差不多,到时候就找满宝治。”

    老周头也觉得不能白做工,道:“既然要做,你们这会儿就该和租种那块地的佃农商量好了,到时候是他们出工出力,还是我们另外请人,还有,鸡苗也该准备上了,天一热小鸡就可以放出去自己觅食了。”

    周大郎立即道:“我回去就找庄子里的佃户们商量,让他们孵鸡蛋,等天热正好养上。”

    周五郎立即道:“大哥,再往雍州那边几个村庄找一找,要是有鸡蛋就多买些,现在不仅皇宫要,皇庄那边也要。”

    “咦,不是说出痘的人不吃腥,已经停了鸡蛋吗?”

    “又选进去一批人了,最近正养身体呢,听说养上十天左右就开始种痘。”

    周大郎略一思索就道:“那我找几个货郎问问,他们走街串巷,肯定知道哪个村子的鸡蛋多。”

    现在正月已经过去,鸡蛋的花销肯定越来越少,雍州那边的价格已经回落。

    老周头道:“你们就养鸡?那鸭子什么的不养一些?”

    “爹,新分下来的那块职田水少,离河边远着呢,不好养鸭子。”

    “那可以养猪呀,我看京城现在的猪肉也不便宜。”

    “我不是很想养猪,”周五郎道:“我都打听过了,宫里的主子们很少吃这个猪肉的,这些肉多是给宫女内侍们吃,皇帝一家都爱吃羊肉、牛肉和鸡肉。”

    老周头就敲了一下他脑袋:“皇帝就一个肚子,你去伺候他的肚子能挣多少钱?可这宫里吃饭的却是好几千人,你要是能接下一部分猪肉的生意,那就能赚多少了,会不会算账?”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反正自家养的猪,你往外卖是卖,往宫里卖不也是卖?”老周头道:“养了就不愁卖,哪儿来的好事哦……”

    周五郎就嘟囔道:“可是爹,猪吃得多,也太难养了,一头猪要养一年,给宫里供货那是每日都供的,在我养的猪没出栏前我上哪儿给他们找猪肉去?”

    “市价从市面上买了再市价卖给宫里,转了一道手,我一文钱不赚还得倒贴钱进去呢。”

    老周头就道:“那你先把猪养起来,养好了再找宫里卖,不行还能在外头卖,我们家也还有饭馆呢,总之不缺去处。”

    周五郎一想还真是,于是看向周大郎。

    周大郎:“……行吧,我再看看猪圈建在哪里好,不过猪养多了也会生病的。”

    老周头:“找满宝,她连鸡都会治,自然也会治猪。”

    他道:“你们就是懒的,嫌弃养猪辛苦又有味儿,别以为我不知道。”

    周大郎兄弟:……您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如此要求?而且,论懒,到底谁最懒?

    周大郎和周五郎都觉得,也就因为这事儿不用老周头干,所以他才那么能指挥的。

    钱氏也瞥了一眼老周头,成功让他低下头后就和两个儿子道:“养猪的事不急,你们先把养鸡的事弄好吧。”

    周大郎父子兄弟几个全都松了一口气。

    第2384章

    碰面

    完全不知道自己会治鸡,还即将要会治猪的满宝此时正拢着手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的人在翻动遮着麦田的稻草。

    这两天天气好,看着似乎是回暖了,将稻草翻出来让麦苗晒到太阳会长得更快。

    满宝面前的几块田却是空落落的,应该是要留着种植水稻。

    西饼站在满宝身后,羡慕道:“大人,你们这里的田真好,天气也好。”

    难怪他们在西域时总听说中原很有钱,原来他们的田地这么的好。

    满宝冲她笑了笑,感叹道:“春天到了呀,离明经考试还有几天?”

    西饼不知道,九兰就回道:“还有七天。”

    九兰看了远处一眼,走到满宝身边小声道:“娘子,你看那边,有两个人一直在看着您。”

    满宝就扭头看去,看见一个扛着锄头的人,他身边还站着一个人,因为离得太远,满宝看不太清楚人,但从仪态上看,似乎是个老人。

    满宝眯着眼睛看了看,不由问九兰和西饼,“你们看清楚他们是谁吗?”

    西饼眼神最好,看了好一会儿后道:“一个看着三十岁上下,一个看着六十来岁,像是祖孙,那个老的穿的好,像是绸缎。”

    这庄子里除了管事外可没几人能穿绸缎。

    九兰道:“娘子,他们就是在看你,看着像是两位公公。”

    这庄子里的公公却不少。

    满宝想了想,对九兰道:“你去问问。”

    九兰应下,便朝着他们走去。

    看到九兰冲他们走来,童内侍就拿着帕子掩住嘴巴轻轻地咳嗽起来,声音轻柔道:“年轻人就是好奇心重,这可不是好事儿,在那宫里头,最不能有的就是好奇心了。”

    小童内侍道:“干爹,一会儿见了周太医,您说些软话,说不得她就把您的病给治好了。”

    童内侍淡淡的道:“治不好的,之前不是请了刘太医帮忙看了吗,也不过是开几副方子罢了。”

    “京里和宫里都说周太医是小神医。”

    童内侍就笑了笑道:“傻孩子,京里叫她神医是因为她能开腹和治不孕不育,和我这病有多大的干系?要论我这内症,最有手段的还是萧院正和刘太医。”

    小童内侍有些懊恼,“萧院正怎么也请不到……”

    童内侍不在意的道:“这京城里能请得到萧院正的又有几个?除了那些超品的国公爷侯爷外,也就上三品的外臣才有机会请得到他,就是宫里的娘娘们都难请到他,更别说我这阉人了。”

    小童内侍脸色涨红,还要说话,童内侍就淡淡的道:“人到了。”

    他一抬头,就看到周太医身边的一个侍女已经拎着裙子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

    不过她还没走近,巡逻过来的禁卫看见,立即狂奔过来阻止,指着他们大喊道:“干什么,不准越过栅栏,违者格杀勿论。”

    九兰吓了一跳,就停住脚步,等那些禁卫蹬蹬的跑过来才拍着胸口道:“你们吓死我了,我也没想着越过栅栏呀。”

    正想要训斥她的禁卫们一噎,然后一看她,熟悉不已,他们额头青筋不由跳了跳,“九兰姑娘,怎么是你?”

    又扭头去看对面的童内侍父子,不由皱眉,“你们是何人,不知道这里面是疫区,不得靠近吗?”

    童内侍就捂着嘴巴咳嗽起来,小童内侍立即放下锄头,双手扶住童内侍道:“大人容禀,我们并没有越过栅栏,也不敢进去,就是周太医的故人有托,所以我们才过来的,只是想给周太医送一样东西。”

    九兰就一脸无辜的看着禁卫们,指了周满道:“诺,我们娘子在那边呢,她可从没有靠近过外人,只叫我来传话的。”

    禁卫们这段时间给周满传递东西和信件习惯了,而且吃人家的嘴软,他们这会儿也说不出硬话来,只能站在一旁瞪着童内侍二人,粗声粗气的道:“有什么话赶紧说,还有,以后要传话只能去关卡那边,不许私自过来。”

    虽然他们拿木棍子和麻绳将这一片疫区都围了起来,但就是小孩儿脚一抬都能跨过去。

    这东西根本拦不住人,只是让皇庄里的人心中有数,里面的人不得越过这些栅栏往外,外面的人也不得越过这些栅栏往内,全靠各人自觉。

    禁卫们虽然巡逻,但也不能时刻不错眼的盯着这么大一片疫区,所以对童内侍二人的行为很不满。

    虽然周太医总是和外面交流,但往外传递的从来只有信件,而且都是通过正规渠道——他们的关卡,还总是派漂亮热情的西饼去的,他们并不觉得麻烦。

    他们觉得周太医是个守规矩的人,要不是童内侍二人在此引诱,周太医是不会做让他们为难的事的。

    所以他们对童内侍父子两个怒目而视,显得很不友好。

    小童内侍:……

    连童内侍都沉默了一下,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帕子来递过去,和九兰道:“这块帕子是周太医的故友给的,小娘子交给周太医,周太医自会明白。”

    禁卫就上前,将帕子接了过来,来回翻着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于是递给九兰。

    他们主要是防着里面的东西递出去,至于外面的东西,只要不是违禁品,他们一般不管。

    九兰接了帕子,问道:“不知两位老爷怎么称呼?”

    小童内侍弯腰道:“不敢当,我们父子二人姓童。”

    九兰就惊讶的看着他们,上下打量过俩人后点点头,行礼后回去。

    她将帕子交给满宝,一脸稀奇的道:“娘子,我听他们说话细柔,就跟来过府里的内侍大人们一样,还面白无须,我以为他们也是……谁知道他们竟然是父子,奇怪,那个老人家怎么不留须子?”

    满宝拿过帕子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不在意的解释道:“谁说内侍就不能是父子了?他们都说了姓童,应该就是童内侍和他的干儿子了。”

    九兰:“……童内侍?”

    “哦,你不知道,是原先内侍省的少监童内侍,听刘太医说,人就被放到我们皇庄里来了,不过他年纪大了,陛下仁厚,没有罚他劳作,而是让他来皇庄养老的,他干儿子来侍奉他。”

    满宝琢磨了一下,砸吧嘴道:“也是从四品,和我的官职一般大呢,可惜,现在没了。”

    九兰和西饼:……这里头有您一半的原因吧?

    第2385章

    帕子

    满宝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来,拿着帕子问九兰,“他只给了帕子,没说什么了?”

    九兰:“就说是娘子的故人给的,说娘子看到后就明白了。”

    满宝便又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了看手上的帕子,实在看不出来,“这帕子有什么玄机?”

    九兰:“……娘子,这帕子是五月姐姐做的。”

    满宝瞪眼,“难道他们和五月认识?”

    九兰:“……娘子,这帕子是做给您的,上头绣的兰草就是庄先生案桌上养的那株兰草。”

    满宝盯着帕子上的兰草看,半晌才道:“是吗?”

    可她在好些人的手帕上看到兰草,长得都差不多呀。

    九兰道:“这帕子五月姐姐只给娘子做过。”

    五月和九兰很少在满宝跟前伺候,但她们被拨到满宝身边来,要做的事情却不少,洗衣裳,收衣裳,叠衣裳,打扫屋子是日常,只不过因为周满的白天时间很少在家,所以才没看见。

    而除了这些,她们还需要给周满打点衣饰香包之类的小事。

    满宝身上的荷包香袋帕子这些贴身之物,都不是在外面买的,以前是周家的三嫂子帮忙做,自来京城后,满宝用的就是她们做的了。

    只不过满宝不知道而已,每隔一段时间五月都要端一盘子的荷包香袋帕子给满宝挑选,满宝只要挑了戴上就好。

    但和五月日夜相处的九兰却知道,对五月的针线也熟悉得很,刚才她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五月的针线。

    而这帕子的确只有周满有,也是因此她才会接帕子的,她以为周满会知道,可现在看来,娘子知道的还没她多呢。

    九兰道:“娘子,您仔细想一想,都把帕子给过谁?这东西可要紧着呢,一般不能给外人的。”

    满宝道:“我知道,郑姨教过我,我的帕子只给白善和白二用过,连殷或都没给过呢,除了他们……”

    满宝努力的想了想,有些迟疑,“古大人?”

    九兰有些吃味,“哪位古大人?”

    “就是陛下身边的古忠古内侍。”

    九兰瞬间安心了,“哦”了一声问,“那这帕子是古内侍给童内侍的?”

    “可他们……是朋友?”满宝一头雾水,刘太医可是说了,古忠趁着这次机会让他徒弟代替了小童内侍,直接接手童内侍的内侍省少监的位置,在宫中,内侍做到这份上就差不多到头了,再上一步就是古忠的位置,直接在陛下身边伺候,偶尔帮忙起草些文书之类的,为从三品官衔。

    不是说夺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吗?

    他们都是杀父之仇了,怎么还能给帕子?

    满宝疑惑不已。

    但她仔细想了又想,的确,她的帕子除了白善和白二郎可以拿到外,也就古忠了。

    那时候正是太后病重的时候,满宝和刘太医跟着侯在偏殿,古忠来回跑着传递各种消息,结果天黑,他不小心踩在了青砖边上的草地上,一脚就滑倒了。

    当时太后已经要不行了,皇帝悲戚,宫里好多事都需要古忠吩咐,他要是那时候出事,他将来可能就回不到皇帝身边去了。

    宫里内侍都比宫女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只要他一退,多的是人顶替上去。

    当时又是皇帝最悲戚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人将来必定有不一样的情分。

    可当时古忠也的确动弹不了,扭了腰,连站起来都困难。

    当时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在太后的偏殿里候着,别说他们此时不敢分心,就是敢,古忠也请不动他们。

    最后还是古忠的小徒弟抹着眼泪在窗户那里走来走去好几下,引得满宝去问了两句,这才知道的。

    当时就是满宝跟着他小徒弟去看的古忠,当时古忠都不敢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一个小房间里,连热水都没有,只能拿着茶水沾着帕子擦一擦手上擦出来的血迹,然后满宝就在那个小房间里调了一片药膏给他贴在腰上,又扎了止疼针,古忠才扶着腰出去办事。

    满宝之所以还记得,是因为太后就是那天晚上没的,太后还送了她好几本医书呢,她记忆深刻。

    而且古忠说了要还她帕子,后来却一直没还。

    不过因为古忠是内侍,还不还的满宝也不是很在意。

    满宝将帕子塞在袖子里,“算了,不想了,等有机会直接问他就是了。”

    九兰忧心,“娘子,童内侍找您做什么?他是不是知道是您在萧院正跟前说了鸡蛋的事才引出这么多事来,特意来报复您的?”

    满宝:“不可能吧,我就闲话两句,这件事的根由不是他们内侍省贪污吗?他们就算不反省自己,一定要找仇人,那也应该找古大人和萧院正吧?”

    九兰:“他们要是欺软怕硬呢?”

    满宝就掐腰道:“我也不是软柿子!”

    一旁的西饼迟疑道:“是不是找大人治病的?”

    满宝和九兰都看过去。

    西饼道:“我们大人是太医呀,很厉害的大夫,一般人找大夫不都是要治病吗?”

    满宝就摸着下巴思索起来,“有道理呀,我回去问刘太医。”

    西饼和九兰不明白为什么要问刘太医,只能跟着她一块儿跑回去。

    刘太医今日要留下和他们两个值守,没办法,病区现在的试验者装满了,人不少。

    而且萧院正把周满家里剩下的五头西域牛也给买了来,重新种痘,但这次除了西域牛外,还有两头他们的本地牛。

    萧院正道:“就这几头西域牛了,总不能以后要种牛痘,还得去西域买一批牛回来吧?现在先用我们的试着。”

    所以最近大家也不清闲,难得偷得半日闲,卢太医就坐在院子里闭着眼睛晒太阳,听到动静就睁开眼来看了一眼,见周满带着两个侍女蹬蹬的跑进来,脸上全是好奇和兴奋的神色,便恨恨地闭上眼睛,在席子上翻了一个身,重新把扇子挡在脸上。

    满宝看了一眼躺在院子里的卢太医,径直去找刘太医,好奇的问道:“刘太医,以前内侍省少监童内侍有病?”

    对于太医们来说,有病就是有病,并不是骂人的话,刘太医直接点头,“他有寒症。”

    第2386章

    劝说

    刘太医道:“寒气入骨,很难拔除,每年从十月到次年的三月,他都是最难受的时候,尤其是腊月的时候,基本上只能躺在床上。”

    满宝:“那他还能做内侍省少监?”

    刘太医就笑道:“他又不像外臣,还需要上朝理事,交到内侍省的事务,下面有各局首官处理,交到他这里来的还有小童内侍接手,小童内侍解决不来的,报到他跟前让他拿个主意就行,怎么做不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