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可若是都不叫人知道自己手中有这样的本事,那何来饱腹之说?他知道,以她如此的心境,再加上如此的天赋和聪慧,将来整个太医院里的人都及不上她。
却原来还是低估了她,他以为她是大江大河,结果人家是汪洋大海一样的心胸,这就要把辛苦两年的成果拱手教给所有人。
萧院正只是略一想都心痛不已,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说话,最后道:“此事得问过卢太医。”
关于痘种和种痘的研究,周满是首功,那卢太医就是第二功臣,尤其治疗天花最重要的那张方子还是卢太医给的,所以一定要问过卢太医的。
卢太医自然是不愿意的。
第2475章
同意
卢太医多辛苦呀,那张方子现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可好歹换来了一点儿东西。
他去年升官,一半是自己到一线的功劳,一半则是药方的功劳。先祖留下的东西好歹没有白费。
可这次培育痘种的过程和关于种痘的各种问题,皆是他和周满一点一点的摸索出来的。
从一月底到现在,他整整在皇庄里呆了半年,这半年来,休沐日只修了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时间基本都耗在皇庄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除了睡觉和吃饭,他基本都在研究这个,不然就是去药堂里琢磨药方,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因为是皇帝注资,太医院统筹,又是周满打头,所以他不拒绝教授太医院里的同僚,也没有吝惜授以太医署的学生,可连民间的大夫都教,这就有些过分了。
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就是他这个前人栽树,他的后人能够得到技术,在他种的树下乘凉呢。好比他学了先祖留下的技艺进入太医院,又拿出方子来在太医院里更进一步。
满宝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在他拒绝了萧院正后就和他坐在小凳子上一起看着天边的夕阳。
卢太医知道这个提议是周满提的,应该说,整个太医院会提出这样建议的也就周满一个了。
换做其他人,他能直接啐到人脸上,骂对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觊觎人家的祖传。
不过因为是周满,他忍下来了,天知道她那颗心是怎么长的,可能天然就没心,所以根本不是觊觎,而是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看到她坐过来,卢太医就把小凳子一提,坐到了另一边,不屑与周满同席,不,是同排。
增添了手下,并且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医助们都小心翼翼的挤在窗口那里看。
今天卢太医和萧院正的争执有医助听到了,然后就传得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此时萧院正和其他太医都离开了,整个皇庄里又只剩下卢太医和周太医两位主事的太医了。
满宝见卢太医闹脾气,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将凳子挪过去,照她原来的脾气,那一定是他挪到哪里,她就挪到哪里,不气死对方,也要把人给气晕。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卢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她还是别去气人了。
满宝就坐着没动,中间和卢太医隔了三丈远,如果院子再大一些的话,估计能有天上的银河投射下来那么远。
满宝斟酌着说辞,憋了半天,还是憋不出来什么好的劝慰,干脆直接道:“您要怎样才能答应呢?”
卢太医瞥了她一眼,沉默半晌后还是没忍住冷哼一声道:“周太医,你总要让我们给后人留一条生计不是?”
满宝不解,“是人都会生病,天下人不绝,那生病的人就不会少,就算学得医术的人多了,你的后人也能看得到病人的。”
卢太医道:“但通天的梯子只有那么宽,人少,和他们挤的人就不会太多。”
他道:‘周太医,不是谁都能和您一样有天资的,我们这些后人的长处就是祖宗积累下来的东西,我们能给后人留的,也只有这么点东西了。”
满宝张了张嘴,想要说和她娘一样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想,我们连自己将来的前程和身体康健与否都不能保证呢,怎么就能计划到子孙后辈的前程里去呢?
但看了眼眉头紧皱的卢太医,满宝还是将这话咽了下去。
天下有心宽的父母,自然也有为子孙们操碎了心的父母。
满宝虽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还是没反驳,而是道:“卢太医,如今与我们一起学习种痘的医助,将来与我们学习种痘的太医署学生,还有会回京城的地方医署人员,他们将来也会将技术传出去的,只是与我们今日主动教学会慢上几年,或者是十几二十年,等到您的子孙后代需要用到这些技术的时候,它们说不定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
卢太医脸微黑。
满宝继续道:“这就和稻子麦子一样,在人类知道这东西可以食用,可以通过人工种植以后,它们就传播开来了,现在整个天下,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地方,能种稻子的种稻子,能种麦子的种麦子。”
卢太医骄傲道:“医术并不是想学就能学,且能学会的,还是比种地复杂的。”
满宝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您要知道,医术是关乎生命的技术,它不似其他的匠技,人对生命的追求从来都是最大热情的,不论于何时,所以一项医学,我们藏着掖着,将来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断绝传承,湮灭于历史之中,要么就是传播得大江南北,众医者皆知。”
满宝能有此认识并不单是她比一般人聪明,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医学上的师承——莫老师。
莫老师是站在星际文明中往回看,往回来的路上教授满宝。
在寻找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药方时,他知道,消失的东西比留下的东西更多,他不止一次的和满宝感叹过这些技艺医学的消失,许多的东西成了历史之谜,后人再怎么耗费心力的研究都不知其中之意,很是惋惜。
如果是别的东西,满宝不敢轻言传承,因为有的东西,消失比存在更好,小范围的流传比大范围的流传更有利。
但这是治病救人的医术,尤其是天花,这算是一历史难治之症,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医者面对它时都束手无策,他们可以做的就是给一些药,剩下的听天由命,再靠病人自己打熬。
在已经有了防治天花方子的情况下,满宝不愿这样的事再发生。
她道:“卢太医,我想既然将来都要流传开去,何不我们主动些,这样还能得些美名。”
她诱惑道:“说不定将来还能名留青史呢。”
卢太医不是很心动,“我又不是文官,要什么名留青史?”
他喜欢切实的利益。
满宝一听,有些生气,就想说那我干脆拿东西与你换,结果话还没出口,卢太医就叹息道:“算了,你们想传就传吧。”
满宝到嘴边的话立即就咽回肚子里去,好奇的问道:“您怎么突然就同意了?”
第2476章
告状吗
卢太医郁闷的道:“我们记录的数据,试验的所有过程都在太医院的档案中,太医院的人能学到,太医署的人也能学到,将来会这门技艺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我的子孙后代都已经和这么多人的子孙后代相争了,再多上外面民间大夫的子孙后代又有多大区别呢?”
满宝忍不住道:“您才想到这一点儿呀?”
其实她老早就想这么问了,可觉得这话出口有点儿想吵架,毕竟是有求于人,所以没好出口,谁知道卢太医是没想到这点?
卢太医就瞥了她一眼,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起身就回屋。
满宝一呆,立即蹦起来追在后面道:“卢太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绝对没有小瞧您的意思……”
见他气呼呼的进屋就要关门,满宝立即抵住门,“真的,我真的不是那个意思,您还是挺聪明的,就是可能一时想不到这点……“
总觉得越解释越糟糕,满宝当机立断的放弃解释,直接道:“要不这样吧,等太医署增开种痘科,我推荐您为首官如何?”
卢太医的门就没有关上。
满宝大松一口气。
太医署里的太医虽然都是老师,但老师的工资也是有分别的,因为职位不同。
太医署令自然是萧院正兼职,工资也最高,然后就是医、针等各部门的首官,其中医的首官是刘太医,而针的首官是周满。
医之下又有体疗、疮肿、少小等科目,太医们只领课程,然后分班教学,并不论哪科。
即便周满这近两年的时间来没有在太医署任教了,但她还是针这一部门的首官,依旧领着这一份工钱。
因为就是现在,太医署中学习到的针灸术几乎都是她在编撰,今年出产比较少,只编撰了一本而已。
卢太医也领了不少班级的课程,可他不是首官,在太医署内就低了周满一头。
卢太医将关了一半的门打开,问周满,“种痘之法你还是首功呢,你要把这首官的位置让给我?”
满宝:……她又不是三头六臂,虽然有钱拿很好,但她也不想揽这么多差事在身上好不好?
满宝是真的一点儿不心痛,但卢太医不信,因此一连几天都对她很和颜悦色。
连萧院正都忍不住侧目。
不过他也没敢问,卢太医好容易才答应,他可不敢再挑起话头,万一引起他的心事就不好了。
然后满宝就问起太医署增设科目的事。
萧院正道:“这事儿倒不难,回头我和太常寺上书增设就好,既然是教授种痘之法,那实际学习时就不能在太医署内,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到皇庄里来的,额外增添的钱倒是不多。”
所以不难开。
但是太常寺拒绝了。
萧院正收到太常寺批复的公文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没让太常寺额外拨太多的款项,怎么能够不答应呢?
萧院正气得不轻,于是他去找周满,带上周满就要去找太常寺讨公道。
满宝难得进宫一趟,正满宫乱转着给各宫的娘娘请平安脉呢,被萧院正派人找过来时还有些懵,问道:“所以您找我去太常寺是为了?”
“自然是问原因,然后据理力争了。”
满宝满头雾水,“那不该是找刘太医或是卢太医吗?”
刘太医是副手,卢太医是新增科目的主官呀。
萧院正:“他们口才没你好。”
满宝一听便停下了脚步,萧院正回头看她,微微眯眼,“怎么,周太医不愿为太医署出力?”
“不是,”满宝道:“公文上是怎么批复的?”
萧院正:“还能怎么批复?直接写了不同意。”
满宝便道:“那还找他们做什么,去找陛下呀。”
她拽上萧院正就转身回头,往另一个方向去,她道:“太常寺连理由都没写上,显然就是不想我们增设,既如此,找他们也是白吵架,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去找陛下吧。”
太医院的上司部门就是太常寺,萧院正有事也习惯找太常寺禀报,也就天花之事涉及太大,皇帝会经常过问,他这才每每一有成绩就要给皇帝禀报,可是,可是……
这种事也要直接找皇帝吗?
而且还是告状……
萧院正还没理出思绪,满宝已经拉着他走了一半的路,一抬头前面就是太极殿了。
没办法,萧院正就深吸一口气,和周满一起往太极殿里去。
其实他内心深处也知道周满说的对,他们去找太常寺,就算有用,那也得费很大的功夫和时间,还不如直接找皇帝。
就是一心给皇帝看病,连太医署都是赶鸭子上架才开起来的院正大人还是头一次干这种暗搓搓和皇帝告状的事。
暗搓搓?
那是不可能的,满宝光明正大的去告状。
到了太极殿外,满宝就和守门的内侍说要见皇帝。
皇帝刚结束了一轮问政,此时正和他的爱卿们喝着下午茶放空大脑说些闲话。
对了,恭王也在,他自然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政务,但他是来给他亲爱的父皇送果盘和点心的。
太子也在,他就是来参与政务的,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啃瓜。
是真的啃瓜,如今刚入秋,各种瓜果丰收,皇宫里的瓜果每天都很新鲜,种类和份量都很有保证。
刚才说了不少话,他喉咙有点儿干,听见周满求见,他就扫了一眼和起居郎坐在一起的白善。
耳边就传来皇帝的笑声,“让他们进来吧。”
于是萧院正和周满一起入内,行过礼后才发现在的人不少,基本上属于,只要在场的这些人答应他们增设科目,那太常寺的反对意见就无效的情况。
于是满宝给了萧院正一个鼓励的目光,却没想到萧院正也正给周满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大一小默默对视,片刻后移开视线,一起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见他们久不说话,也正有些郁闷呢,见他们看来便问道:“怎么,是大明宫那边有什么问题吗?”
不错,大明宫那边正在布置,皇帝决定过完中秋就让适合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一起到大明宫里去种痘,在此之前,皇庄那边暂时不会进新的种痘人员。
皇帝让太医院趁此时间督促大明宫的改造,而萧院正想趁此时机增设科目。
第2477章
同意
萧院正不开口,满宝只能主动开口了,当然了,她没有直接告状,白善说过,皇帝其实并不喜欢朝臣在他面前吵架,每次招待,不,是见完吵架告状的臣子后皇帝都要默默地生气好一会儿。
所以满宝直接提起他们的目的,先提了一下牛痘法的效果,然后提了一下它的前景,最后才说要在太医署中专门培养种痘人。
毕竟太医院的太医总不能一直来往皇宫和皇庄,一年两年还没问题,但十年二十年的,因为兼职而需要额外花费的时间就很多了。
皇帝略显惊讶的看了他们俩人一眼,问道:“所以你们太医署要增设专门培育痘种和防治天花的科目?”
满宝应了一声“是”,还道:“陛下,世上的疫病应该都有办法防治,以现在的医术很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潜心研究,终有一日会出成果的,所以种痘科不仅只针对天花,将来还能针对其他时疫。”
疫病也有很多种的,而不管是哪一种危害都很大,每每出现都要死很多人。
不仅皇帝,连在殿内的其他大臣都不由坐直了身体,认真了几分,魏知就问,“增设新部花费多少?”
作为大晋的宰相之一,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满宝就看向萧院正。
这一点儿萧院正最清楚,毕竟他才写了公文交给太常寺没多久,上面就列有花销的明细。
因为是下属部门,而且太医院和太常寺不太亲近。
这是因为太医院的特殊性决定的,宫里的太医院直接听命于皇帝,当然,太常寺的命令也要听,但太常寺敢命令太医院吗?
太常寺连查询太医院里的医案记录都不敢。
太常寺卿要是敢看,只怕他前脚刚出太医院,后脚御史台就能告他窥视帝王。
这是大忌。
而且太医院的花销,一半是通过太常寺和国库申请的,还有一半则是皇帝的内库补贴的。
像一般药材的采买之类的就是列了单子交给太常寺盖章后送到户部,由户部拨款。
但如果要买很珍贵的药材,比如天山雪莲,几百年的人参和灵芝之类的东西,走户部拿钱太麻烦,需要来回好几道手续,皇帝的内库基本上就直接拨款了。
所以太医院和太常寺不亲近
太医署是太医院一手办起来的,自然也如此,所以因为不亲近,在写单子的时候,萧院正就很虚心的尽量节约款项,以免太常寺找诸如花费太多,经费不足之类的借口回绝掉。
可谁知太常寺还是给他回绝了,而且都没给借口,简直过分!
此时,萧院正也不抬高物价,直接禀报,“因天花特殊,因此培育痘种和种痘都不宜在太医署内进行,所以臣想着继续使用皇庄。”
他道:“皇庄里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并不需要额外的破费。”
皇帝微微点头,反正皇庄是他的,拿皇庄来研究天花也只是占一些地方而已,人工什么的除了工部给人,皇庄也能抽调,省钱省力,这个不错。
萧院正继续道:“至于太医署这边,只要再建两间课室和两间舍监就可,教学所用的书籍,针灸等在太医署里都能与其他部共用,除此外就只有购买防治天花的药材的花费了,单子之前都上交过,并不十分贵重。”
诸位大人这才微微点头,魏知代表大家出声,“陛下,如此倒可增设,只不过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忙得过来吗?”
萧院正立即道:“卢太医对防治天花很有心得,臣想提其为此一部首官,专门负责此事,介时周太医等几位太医再从旁协助授课,虽辛苦些,但应该还能负责。”
一直坐着的恭王就插嘴道:“不是说防止天花的痘种研制上周满是首功吗?怎么让卢太医来当首官?”
满宝只抬头看了他一眼便道:“回恭王,首功不敢当的,卢太医这两年来兢兢业业,对防治天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这半年来呕心沥血,上交给陛下的每一项数据他都亲自参与,且有大功劳,所以他为首官臣心服口服。”
哼,恭王才不会好心的提点呢,他不是在挑拨离间就是想累死我,不论是哪一种,她都不会让他得逞的。
满宝吹了一下卢太医的马屁,将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下,萧院正瞥了她一眼后道:“卢太医的确在防治天花的研究上贡献很大,他的其他医术也不差,这一点儿上恭王殿下应该是知道的。”
满宝眼睛一亮,立即炯炯有神的看向恭王,对呀,以前恭王最喜欢用计太医,后来计太医致仕,他最喜欢请的太医就是卢太医了。
哼,你在皇帝面前拖卢太医后腿,卢太医知道吗?
恭王噎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很不屑。
他一个皇子还不至于去收买医者,只能是医者主动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