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只是不论是以前的计太医还是以前的卢太医,他们都没对他表达出臣服,只不过他用惯了他们,毕竟看病嘛,也要找相熟的大夫比较好。而一般大夫们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就是满宝,她虽然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病例,但其实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那样病情的变化很容易做到了然于胸。
不过这种事做大夫的是不会说出口的,毕竟不吉利。
人家去逛银楼金铺可以对着说贵客下次再来,但药铺和医馆能这么说吗?
皇帝见儿子吃瘪,忍不住瞥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每次对上周满都要吃亏,他却总不长记性,下次还是要去撩拨人家。
太子已经在静静地喝茶了,根本不理会这个以前每次见到他都会暴跳如雷的弟弟。
皇帝心中思索了一下,干脆将压了几个月的事拿出来处理了,“既如此,那就增设吧,嗯,取名‘疫苗科’好了,以后就专门研究像痘苗一样的防治疫病的方子。”
皇帝道:“如今只有天花一种病症可防治,那就从天花开始。”
第2478章
升品
皇帝继续道:“如今你不仅要管着太医院和太医署,还有各地方医署也归你管理,将来地方医署只会越开越多,以便牛痘种植,如此一来,你们太医院的品级就有些不够了。”
皇帝沉吟片刻后道:“拟旨。”
一直和起居郎跪坐在一起的白善立即将起居郎右手边的砚台拿过来,提笔沾墨等着。
起居郎看了他一眼,念在他这几个月来没少替他研墨的交情上没说话。
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皇帝这个心思已经存了四个月了,朝中的大佬们自然也知道,背着萧院正,朝臣也和皇帝讨论过这事儿的,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
理由各种各样,但不可否认,太医院要是想像周满白善的那封折子上描绘的那样发展,那就不可能再在太常寺的手下。
因为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都没多少改变,它自有自己的范围。
太医署若在它的手下,扩张太大,势必会占去它本身的资源和精力,那太常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为避免尾大不掉,遏制太医署的发展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所以太医署要发展成周满和白善白诚折子上所描绘的那样,不仅大量的培养从医人员,还要将医署开遍大晋的每一个县,那自身就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行。
历经四个月的心理建设,加上这段时间太医院接种痘苗的成绩斐然,诸臣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大家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而已。
皇帝也在等。
本来以为要等到他们接种达到万人,定下可以向全国推广牛痘法之时,却没想到时机来得这么快。
皇帝当即下旨,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出,设立太医署,与尚书六部平级,太医署令为正三品,掌管天下医署。
同时在宫中设立太医院,受辖太医署……
这就将现在的顺序颠倒了过来,现在是太医院下辖太医署,太医署令算是个没品级的老师,当初设立的时候只是粗暴的让萧院正当着,同时让萧院正管理地方医署……
他当着太医署令,其实和周满这些老师一样,只拿了额外的一份俸银,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但现在是反着来,但……
萧院正的眼圈一下就红了,他激动不已,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升官升到三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又没有弃医从文的资质,他一直以为他当到四品的院正就到头了。
萧院正想哭,然后就低下头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真心实意的给皇帝磕了一个头,大声喊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磕完觉得旁边很空虚,于是微微抬头看了一下也眼睛闪亮的周满,伸手拽了她一下,让她也跪下。
满宝愣了一下,便也跪下,学着萧院正的样子大声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萧院正愣了一下,不由羡慕的瞥了一眼周满,觉得跟着文人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说话都比他好听。
皇帝也觉得周满说话好听,高兴的笑眯了眼,抬手道:“起来吧,此事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你们二人先回去准备吧。”
一个人升官都是不小的工程,毕竟要接的任务都会不一样,更不要说整个部门的升品了。
头一条,他们太医署得在皇城或是别的什么地方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吧?
一些事务再不能和太常寺混在一起了。
更不要说部门升品之后,各种官员的配置,职责也都会有所变化,自然,待遇也有变化。
不过这些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解决的了,得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来共同商议,还是细细地商议。
萧院正高兴的又磕了一个头离开,满宝也磕了一个头,然后爬起来要和萧院正一起走,皇帝却叫住她道:“皇后也许久不见你了,甚是想念,一会儿你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满宝茫然,她上午不是才去给皇后请平安脉吗?怎么就许久不见了?
满宝重新回到宫中,后宫里一些不严重,却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毛病便让嫔妃们不自在了,于是纷纷召见她要请平安脉。
既然是要请平安脉,那当然是从皇后开始啦,于是上午满宝就先去见了皇后,再顺便给在那里请安的太子妃看了看,还摸了明达和长豫的脉象,然后就满后宫溜达了,基本上每个嫔妃的宫殿她都进去了。
要不是萧院正突然叫人,她还想去一些昭容的院子里看一看呢。
所以,她才不是许久不见皇后呢,恐怕上次见面,她比皇帝见皇后还近些。
虽然心里无限吐槽,但满宝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退到一边。
皇帝就看向大臣们,端着茶,用行动表示他们可以告辞了。
于是魏知等人知趣的起身告退。
他们一走,白善便也拿着写好的旨意起身,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看了一遍,觉得白善遣词造句很得他的心意,于是微微颔首,道:“送去中书省吧。”
虽说白善已经拟定旨意,但这道旨意不小,这注定只能是草稿,中书省那边肯定还要再研究过一遍的,不然被门下省打回来就不好了。
白善应下,拿了草稿后微微抬头看了周满一眼,然后垂下眼眸退了下去。
皇帝就带着太子恭王和周满往后殿去,嗯,还有一直形影不离跟着不走的起居郎。
到了皇后殿中,里面一片热闹,巧了,太子妃和恭王妃以及几个孩子也都在。
起居郎找了自己的熟悉的角落,继续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和笔蹲着,抬起头来无悲无喜的看着皇帝一家人。
皇帝让周满坐下,问她,“大明宫那边朕想全权交予你来管理,你可能办?”
满宝一怔,问道:“此事不该萧院正来管吗?”
皇帝道:“太医署要升品,萧院正必定忙得很,朕倒觉得你挺适合的。”
满宝:……她更忙好不好?
皇帝心中想到却是,这一次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女眷占了三分之二,当然要交给一个女太医来办了,长豫可也在其中,萧院正虽好,但到底是男子,过于粗心了,只怕照顾不到姑娘家的心思。
第2479章
收受贿赂
皇室的孩子岂是那么好照顾的?
尤其这里面还有一个八岁的小皇子和小公主,算是皇帝最小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母妃不太受宠,但皇帝一向疼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庶子庶女,他只要有空就会找过来过问一下,因此一个都不好得罪。
更不要说还有各位王爷送来的皇孙了,那真的是孙子孙女一大堆。
除了太子的儿子还小外,二三皆有皇子女在其中,而以前皇帝的庶弟弟们为了表达忠心,把自己适龄的儿子闺女孙子孙女都送来了。
满宝看到过报上来的名单,说真的,以她杰出的记忆力,现在也没能把人都记住。
可见人数之多。
她不太想受累,但皇帝是她上级的上级,更不好拒绝他的要求,于是她在心里叹息一声,脸上沉稳的应下了。
皇帝满意,就指了恭王妃道:“你们这些孩子呀,歹一阵好一阵的,这次恭王从洛州来还让恭王妃给你准备了礼物呢。”
满宝没有受宠若惊,她只有惊悚。
恭王也愣了一下,更是扭头去瞪恭王妃。
恭王妃有些尴尬,但在皇帝和恭王的目光下,她还是起身走到周满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听两位妹妹说周大人已经定下婚期了,所以从洛州来的时候就给周大人准备了一些贺礼,权当做添妆吧。”
其实她想的是她儿子就要在人家手底下种痘了,虽然皇帝说种痘很安全,但她还是有些害怕。
太医尽心些和只是尽职或者疏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太医院周满的位置高,她有点儿担心。
所以来时特意准备了礼物,本是想托明达转送的,可她和明达说悄悄话时被一旁的姑姑听到了,皇后也就知道了。
皇后便告诉了皇帝,谁知道皇帝直接点出来了?
皇后也没想到,所以瞥了皇帝一眼,见他还一脸满意的看着“相谈甚欢”的恭王妃和周满,皇后就收回了目光。
算了,这男人除了在朝堂上还有些本事外,其他的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恭王妃拉着周满去看礼物,一妆盒的首饰,一共三层,每一层拉开,里面的首饰……
嗯,见识过不少宝石珍珠的满宝倒不至于目瞪口呆,但心脏也蹦蹦跳个不停,可见这首饰有多好了。
其中又以珍珠首饰和精巧的金饰最多。
恭王妃直接打开最上面一层,将一支金钗取出来给周满看,笑道:“这是金凤,我特意让人做了一对,周大人看看可喜欢?”
满宝回神,连忙推辞道:“无功不受禄,怎好收恭王妃如此重的礼物?”
恭王妃笑道:“怎会是无功?你之前助恭王减重,还照顾王爷的伤腿,这都是功劳。”
满宝汗颜,这两样提起来于恭王来说都不算是好事的样子,真的不是记恨吗?
“何况,你喜事将近,便是没有这些前因,这份礼物你也是受得的,我家象儿也要入住大明宫了,以后还需周大人多多照顾。”
满宝心内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在贿赂我呢,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皇后的面贿赂的。
她纠结起来,那她是收呢还是不收呢?
不收的话,皇帝和皇后会不会觉得她不想和恭王交好?
满宝不住眼的去看妆盒里的首饰,虽然觉得收受贿赂不好,但过了皇帝明路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她思索时,明达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笑道:“三嫂大老远的给你从洛州拿过来,你总不能再让人拿回去吧?”
长豫也道:“既是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没看她父皇频频看过来吗?
满宝努力的压住脸上的笑容,但还是没忍住眉眼间带着笑意的点头,“那就多谢恭王妃了。”
满宝顿了顿后道:“也谢谢恭王。”
恭王妃看得出周满是真的喜欢,眉眼间都掩饰不住笑容呢,这才松了一口气,笑起来道:“周大人喜欢就好。”
喜欢自然是喜欢的,凡是值钱的,好看的东西她全都喜欢。
于是满宝抱着一妆盒的东西喜滋滋的回太医院。
太医院里还算宁静,因为正式的旨意还没颁下来,所以他努力的忍住和手下们分享的心情,一回到太医院就把自己关在办公房里不出来了。
满宝抱着妆盒回来就被郑太医等人拉住了,他们蹙眉道:“周太医,你们去太常寺吵架没吵过?”
刚才萧院正回来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
满宝脸上依旧是喜滋滋的笑容,摇头道:“我们没去太常寺啊。”
连刘太医都忍不住皱眉了,“你们不是去太常寺讨公道去了吗?”
“哦,我们中途改去太极殿找陛下了。”满宝见他们似乎还一无所知的样子,便打算和他们分享这一好消息,突然萧院正的办公房就打开了,他走出来看着周满道:“周太医,旨意还未正式下来,这事儿还是暂时别宣扬了。”
满宝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和郑太医几个微微点头道:“行吧,那你们再多等两天,等旨意下来你们就知道了。”
郑太医:“……同不同意我们增设科目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为何不能说?”
卢太医紧盯着周满,对于能不能增设种痘科他最为关心,因为这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满宝道:“这个我能告诉你们,可以增设。”
萧院正阻止不及,张开的嘴巴合上,算了,就告诉他们吧。
刘太医盯着周满喜盈盈的脸看,再回头去看萧院正,不由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真是老眼昏花,观色都观错了,那哪里是伤心,分明是激动嘛。
既然是好事,他便也不打探了,直接转身回自己的办公房,还道:“周太医,今儿大明宫那边轮到你去检查了。”
想到才答应皇帝的事,满宝应了一声,“我一会儿就去。”
郑太医这才看向她手里的东西,“这是什么?”
满宝喜滋滋的道:“恭王妃送我的礼物,嘿嘿嘿……”
大家或羡慕或嫉妒的看着她抱着的高高妆盒,这就是女医的好处了,收受后宫女眷的贿赂都要比他们方便很多。
满宝将妆盒拿回自己的办公房锁好,这才背着手坐船去大明宫检查工程进程。
第2480章
吵架
坐船进入大明宫,满宝发现大明宫看着更……蛮荒了一些。
大明宫在皇帝太后带着恭王和明达几个皇子女来避暑后迎来了短暂的修缮时机,可惜很短,没两个月就又因为资金问题断了,而两个月的时间也只不过把其中一个建了一半的宫殿建好了而已,然而宫殿建好也是空的,里面家具啥的什么也没有。
后来皇帝一直很穷,内库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国库被朝臣们把得很严实,他只要流露出修建大明宫的意思,上至魏知,下至六品的御史都会上书劝阻,认为如今才算民安,离国泰还有很远的距离,实在不好在此时大修土木。
皇帝听劝了,后来就把大明宫丢在了脑后。
再后来守孝,不好大兴土木;去年更是西征,国库没钱了,所以大明宫……嗯,别说建造了,连修缮都少了,所以草啊树啊长得就有点儿肆意,满宝站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野草,微微摇了摇头,觉得皇帝家就是好,房子好多,竟然能把家给荒废成这样。
到了渡头,内侍停下船,让周满下船。
满宝上岸,就徒步去看工部正在改造的宫室。
这里人不是很多,现在基本都是工部的人和役丁在此。只不过这一次皇帝也没能修建宫殿,而是要改造。
皇帝让工部挑选了两个最大的宫殿,直接砌墙封起来,到时候皇女们在一个宫殿,皇子们在一个宫殿,男女分开种痘,里面的人只能进不能出。
而两所宫殿之间则砌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巷道以供太医来回两间宫殿。
所以一旦皇室中的人住进去,两所宫殿就会被封死,连吃的都是用吊篮送进来的。
之所以这么谨慎,全因这是大明宫,距离太极宫太近了,为避免天花流露出去。
本来种痘都应该拉到皇庄里去的,那里最安全。
可惜皇帝舍不得他的子子孙孙们受委屈,皇庄那边一个房间里住六个人,还是紧急加建的土石混合的房子,哪里比得上大明宫这里的宫殿。
在这里,至少能保证一人一间房。
没错,这里就是一人一间房,皇帝特别豪气的让人做了长长的屏风,将大房间隔成两间,一间房里不仅能住个小公主小郡主之类的,公主和郡主们还能带一个伺候的宫女。
嗯,选的宫女也都在十六岁左右,她们也都要和她们的主子一样种痘,将来若无意外,她们回一直伺候她们的主子。
满宝来检查,就是检查两座宫殿是否真的封死了,别有什么暗道可以内外传递东西,这种事在皇庄没太大的问题,但在皇宫里却是大忌。
还要检查给他们太医院准备的药堂等是否合规,以及宫殿的卫生等。
满宝检查完今日份的工作,就抓着手抬着脖子看工匠们忙碌,看着看着,她觉得以他们今日份的细工,想要将剩下的大明宫建起来,估计得花用好几年的时间,那还是在皇帝很有钱的情况下。
要是供不上钱,恐怕十多年也修建不上。
满宝摇了摇头,记下他们的工程进展后便走了。
她下衙时间快到了,等坐船回到太极宫,应该差不多就是下衙的时间,嗯,还得走回到太医院,好远呀。
不过想到太医院里的妆盒,她又充满了动力。
满宝喜滋滋的抱了妆盒出宫,还没出门就看到了等在宫门外的白善。
满宝立即笑着上前,侍卫们检查了一下她的妆盒,目光炯炯的盯着看。
满宝就大方的道:“这是恭王妃送我的。”
当然,侍卫们不觉得这是贿赂,而是赏赐。
周满算是他们知道的受赏赐最多的外臣之一了。
恭王和曾经的益州王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