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唐夫人听到了只言片语,扭头道:“没错,我就不想去那夏日宴,天儿那么热,太阳那么大,即便是在凉亭敞轩里也不自在,再涂些香粉,人一多,胸中便闷得很。”满宝好奇,“丹阳公主怎么这时候开宴?”
明达轻声道:“姑姑家的表妹及笄了要说亲,所以近来姑姑热衷于开宴。”
满宝一下就懂了。
唐夫人便看向刘焕乐,“刘公子怎么也不去?你祖母没拉着你去?”
坐在一旁安静吃东西的周立如抬起头来,满宝立即道:“学嫂,他现在是我的侄女婿了。”
刘焕:……虽然是真的,但这个称呼让他很不自在啊,话说他们也算同窗吧?
唐夫人也愣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周立如,现在周满的侄女中只有这一个还没成亲吧?
她笑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怎么也不宴请宾客?”
满宝笑道:“下定的时候就是两家坐在一起吃了个饭,没必要过于宣扬。”
主要是周立如现在还沉迷于学业,刘家那边也觉得刘焕心性还不够稳,所以今年不急着成亲。
唐夫人便倒了一杯酒,举杯笑道:“虽然迟了,但还是要恭喜你们一番。”
刘焕和周立如突然被提起,脸色微红的举起酒杯谢过唐夫人。
大家难得相聚,白善很是大方,点了许多的菜,还有时令瓜果。
包厢里放着冰盆,窗户打开,还有微风吹入,倒是比家里还清凉些,最主要的是,窗外便是京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大家吃过饭还能倚窗看一下楼下的红尘,唐夫人更是招呼着大家一起玩叶子牌。
隔着一道屏风,唐大人他们几个则盘腿坐在榻上说话,谈论起近来京城好的诗文。
这会儿已经有考生入京,准备秋后的进士考了。
唐大人笑道:“这算是九福楼里最大的一间包房了吧?”
白善点头,因为请的人多,他直接定的最大的。
不是很有钱的唐大人啧啧道:“你们这一个两个怎么都这么有钱?”
虽然白善有点抠门,但不可否认他还是很有钱的,唐大人甚至能感觉到,白家比唐家还要有钱。
白善笑了笑后道:“唐学兄说笑了,你也不像是缺钱的人啊。”
他凑近了低声道:“难道是学嫂把持着家中财务大权,没给你花销?”
唐大人就紧张的看了一眼屏风外面,忍不住给了他一肘子,低声道:“你小声点儿吧。”
说完了觉得不对,小声问道:“难道你的俸禄没被周满收着?”
白善摇头,“我和满宝的俸禄都是我祖母和母亲收着的。”
没成亲前,满宝的俸禄都是周家去领,因为钱不是很多,所以都是老周头给她收着的,她成亲时,老周头让周四郎拿去换成了好看的官银给她做压箱底。
而禄米之类的则是家里和饭馆在用。
成亲之后,俸禄依旧是周家和白家一起去领,只不过俸银是刘老夫人收着,放在了公中在用,禄米依旧是放在家中的库房里,家中会吃用,饭馆那边也会用。
即便满宝已经出嫁,每年她依旧能从饭馆那里分一大笔提成。
每个月满宝和白善都能从公中领二十两的月银,这样一算,他们每个月那五六两的俸银就显得很不够看了。
要不是职田还有收入,他们完全是在啃老呀。
白善摸着下巴道:“一会儿回去得给祖母和母亲买些礼物才好。”
老唐大人:……
白善好奇的问他,“唐学兄没有月银吗?”
老唐大人就挪了挪屁股,小声道:“有是有的,就是不太够花呀……”
一旁的白二郎也好奇起来,“一个月多少?”
老唐大人伸出两根手指,白善和白二郎便道:“不也和我们的一样吗?怎么不够用了?”
白二郎道:“我每个月最多花五两,还能剩余十五两呢。”
白二郎在月钱只有五两的时候都能外借给同窗们收利息,更不要说现在了,每个月都结余好多的。
而且他的俸银还是自己收着的,明达并不与他要,禄米嘛,他们家吃不完的直接送到粮铺去卖。
“对了,我正想和你们说呢,我打算在雍州新城那边用一个铺子开粮铺,以后你们的禄米吃不完的可以送到我的粮铺里来卖,我给你们合理的价钱。”
白善点头。
唐大人则问他,“你怎么想起来开粮铺?”
白二郎道:“那有什么办法,外头粮铺压的价钱好低的,就这么一进一出他们一斗米就挣我们三四文,我自有铺子为何要给他们挣这份钱去?”
其实是白二郎第一次领俸禄,非常的兴奋,于是那天还特意请假去领了俸禄。
他也就领了一次就不管了,他只收钱,禄米就堆在了家中库房里。
公主府的管事疏忽,米没有保存后,上个月雨水多,库房里的米粮就有些受潮,白二郎见热闹就好奇的凑上去看了一眼,这才发现他们家好多禄米。
一部分是他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明达的份额。
明达住在京城,每个月也是有俸禄领的。
白二郎觉得他们家里吃不了这么多,这些米放着就是给老鼠吃的,于是直接让人送去粮铺卖了。
结果米价被压得很狠,别说已经受潮的米,就是没有受潮的那一部分也被压得很狠。
而已经受潮的那部分,相当于白送给米铺了。
白二郎一气之下就把米全都给送到育善堂去了,然后准备开个粮铺,拨个管事和伙计过去就能自己卖粮,多好。
他道:“反正现在新城那边的铺子也没有全都租出去,现成的铺子,收拾收拾就能卖粮食了,自家有的时候就卖,没有的时候就关门歇业,多好。”
唐大人和白善:……
唐大人扭头看向白善,“你不劝劝?”
白善挥了挥手,不在意的道:“算了,铺子是他自家的,管事下人也都是他自家的,不亏就行。”
殷或便道:“那以后我多余的禄米就给你了。”
他顿了顿后道:“还有我爹的。”
刘焕立即道:“我的也给你。”
白二郎喜滋滋起来。
第2613章
岳父和女婿
唐大人很是羡慕,他一直觉得他们的财运好的有点儿过分。
不说本就家底不薄的白二郎和白善,就是周满,现在似乎也很有钱了。
他可是知道的,他们开在东市的那个铺子很是赚钱,看每个月交到县衙的税收便可知道了。
想到这里,唐大人正要提醒一下白善,就听到外面哐当的一声,然后是一声悲痛的大叫声,“娘子——”
唐大人吓了一跳,屏风外正端起茶杯喝茶的满宝也手颤了一下,然后立即放下茶杯转身跑了出去,生怕是有什么紧急状况。
白善和唐大人等也来不及穿上鞋子,直接拖着鞋子就往外跑。
一出门就看到满宝趴在楼梯的栏杆处往下看,白善跑上去,一叠声的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是噎住了,还是得了什么急病?
满宝则“嘘”了一声,继续趴在栏杆上向下望。
白善也探头看下去,就见下面正站着一个眼熟的中年男子,他将一个年轻的娘子护在身后,面前则跪着一个青年男子。
唐鹤的脑袋从上头冒出来,小声问:“这是谁?”
白善压低了声音道:“是梅先生父女?”
满宝点头。
她有片刻的迟疑,觉得这样围观熟人的八卦不太好,但见二楼所有的栏杆处都挤了人,连大堂门外都探进来好几个脑袋,包括大堂里的客人,全都好奇的盯着正跪在地上的青年和梅家父女。
满宝皱了皱眉,便扯了扯白善,示意他去看。
白善略一思索,就转身下楼,打断扯住梅先生的衣摆正哭得不行的青年,笑道:“梅先生,没想到能在此处见到先生,在下在楼上定了包房,不知可否赏脸让在下敬一杯水酒?”
脸色铁青的梅先生看到白善脸色稍霁,连忙回礼道:“原来是白大人,白大人客气了。”
说罢挣脱开青年的手,拉着梅娘子的手就要和白善上楼。
青年见状,一下扑上去就要抱住梅娘子的腿,梅先生反应快,下意识就伸脚把人给踹出去了。
青年被踢开,直接砸在后面的桌子上,本来只是被碰坏了一张椅子,这下可好,桌子也砸了。
梅娘子见状,担忧的上前一步,被梅先生一把抓住。
白善看见梅先生脸上的懊恼,正有些好奇,砸在桌子上的青年却一咕噜的爬起来,依旧跪在地上,膝行两步上前扯住梅先生的衣角,大喊道:“岳父大人,岳父大人,我对娘子是真心的,求您不要让我和娘子分开。我并不在意娘子不能有孕,真的,我可对天发誓,求求您不要让我和娘子分开啊。”
围观的人顿时眼睛大亮,这可是大瓜呀,纷纷盯着他们看。
白善见梅先生脸色铁青,拳头紧握,立即上前去扶青年,蹲下去时抬头看向楼梯,给白二郎和殷或几个使眼色,还不快下来帮忙。
白二郎和殷或立即蹬蹬的跑下去。
满宝也要去,却被唐大人一把扯住,他低声道:“你别去。”
唐大人虽然不知道梅先生父女是谁,但听这口音便知道不是京城人,那位梅娘子身上有淡淡的药味儿,脸色也不太健康。
周满结识的外人有限,基本全是病人。
那青年又吼了这么一声,周满下去不过是坐实了那位梅娘子的病情,对梅家父子来说不算好事儿,反而还把自己扯进去。
不如白善他们方便。
满宝便继续趴在栏杆上看。
白二郎和殷或刘焕下去将青年扶起来,一人一句的安慰他,“兄台别哭,有话好好说。”
“梅先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兄台何必如此逼梅先生呢?”
“兄台不如到楼上梳洗一下,大家坐下来慢慢谈。”
青年两眼抓瞎,根本不认识他们好不好,但四人对他热情亲切,好似他们是很熟的人一样。
白善更是招来九福楼的伙计,叹气道:“砸坏的东西算在我的账上,替我给受惊扰的客人送壶酸梅汤和一盘点心,算我们的赔礼。”
伙计连忙应下。
青年直觉不对,就要挣脱开三人的手说话,却被白二郎和刘焕一人扶着一边往楼上走,“走走走,我们楼上去说,你们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
殷或道:“知道兄台心疼梅先生和梅娘子,总不好一直让先生一直站着吧?”
大家簇拥着他们就要上楼去,青年挣脱不开,最后脸上一狠,用力挣脱开白二郎和刘焕扶着他的手后噗通一声重重的跪在地上,磕头道:“岳父大人先答应小婿,我是真的离不开娘子啊。”
一直紧抿着唇不说话的梅先生从楼梯上回头看他,居高临下的注视他片刻,看到站在下面的白善微微摇头,他便叹息一声道:“我知你心结,虽说你是入赘到我梅家,却一直想要一个传承方氏的孩子,偏巧我这女儿身体不好,我不好叫她耽误了你,如今你们已经和离,给你的钱足够你再娶妻生子了,到时候你大可以生个孩子,何必在我梅家自误呢?”
大家一听,看向青年的目光都不太对了。
梅先生见他跪着,眼泪哗哗的留下,张嘴还要说话,他就松开拉着梅娘子的手,上前去扶他,弯腰时在他耳边低声道:“你闹吧,尽管闹大,我并不是京城人,待大娘治好了病我就离开京城,你在此处坏我父女二人的名声并没有用处。”
“但是,我却可以让你在京城寸步难行,你这次上京来带了多少钱,出入九福楼这么多次,你的盘缠还够回到江南吗?”
青年浑身一颤,不由看向站在他边上的四个青年。
白善他们立即抬头看天,扭头望着楼上,就是不看他,似乎没听到梅先生的这番威胁之语。
青年嘴巴颤了颤,半晌说不出话来,反而看到四人身上的穿戴,尤其腰间挂着的美玉,哪一件都不是凡品,显然出身富贵。
他嘴里就跟含了苦胆汁一样难受,身份的不对等让他难以拒绝梅先生的强势。
这是他一直想从梅先生身上得到的东西,但他和梅娘子成婚多年,他却还一直防备着他。
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他们没能生下一个孩子?
他们要是有一个姓梅的孩子……
第2614章
见证
梅先生将他扶起来,方三郎手脚软趴趴的,在他的注视下不敢违逆,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梅先生松开了扶着他的手,冷淡的道:“上楼吧。”
他转身上楼,殷或给白二郎和刘焕使了一个眼色,俩人立即一左一右的将人扶上楼。
白善则落后一步,招来伙计道:“边上可还有空的包厢?再给我们来一间?”
伙计机灵的道:“有点,有的,右手边的这间就空着,就是有点儿小。”
小怕什么,就几个人而已。
白善冲他点了点头,紧赶上他们,上楼后就越过梅先生,笑着推开了边上的包厢门让他们进去。
白二郎和刘焕将人扶了进去,不由扭头去看白善。
白善冲他们点了点头,于是俩人就放下青年后与梅先生行礼离开。
白善也对梅先生行礼,笑道:“三位若有话说不如就在这里说,或者略坐休息,等以后双方冷静下来了再说。”
意思是他们要是觉得这里也不方便,那就坐一坐找借口离开,回头在家里处理也可以。
梅先生很感激白善的体贴,回礼道:“今日多谢白大人了,这不是什么不能见人的事,白大人要是不介意,不如留下替我们做个见证。”
白善愣了一下后便笑道:“若是要做见证,在下可以推荐一人。有位唐大人也在此楼中,他曾是长安县县令,现又是京兆府少尹,虽说是平常家务事,但这样的事找他见证是最恰当不过的。梅先生要是不介意,我现在就把唐大人请过来。”
梅先生思索片刻后便点头,“有劳白大人了。”
青年愣愣的看着白善,没想到这俊朗男子竟然已经是官员,看着年纪并不是很大,介乎于少年和青年的年纪,看着特别年轻。
白善还和气的冲他笑了笑,这才退出包厢找唐大人。
满宝早在梅先生转身要上楼梯时便拽着明达公主她们回自己的包房了。
她知道梅娘子脸嫩,她要是知道她观看了全场,下次去给她复诊,她一定会哭死的,不哭死的结果就是不愿意见她再治疗了,所以还是避一避吧。
白善过来请唐鹤,唐鹤眼睛发亮,立即起身整了整衣裳,抿着嘴矜持的笑道:“没想到卸任一月竟然在外面还给人判起案子来了。”
唐夫人警告的看了他一眼,“你少得意,和离不是什么好事儿,把你脸上看热闹的神情给我收一收。”
唐鹤道:“我是那样的人吗?”
他道:“我最是正经不过了。”
白善看了满宝一眼,便和唐鹤一起过去做见证,他其实也有点儿好奇。
唐鹤一脸严肃的过去,很有官威,青年看见,心中更是惴惴不安。
梅先生请唐鹤和白善坐在了上首,这才坐在旁边道:“好叫大人知道,我们梅方两家的亲事其实在两个多月前就取消了,两个孩子和离,双方都是同意了的。”
青年扑腾一声跪在地上,涕泪一起流下,“父亲,我从未想过和大娘离开,但当时父亲和大娘不在家,我没办法,只能暂且同意下来,但我几乎是立刻就赶来京城了,我……”
梅先生抬手打断他的话,叹气道:“方郎啊,你们成亲这几年来的种种矛盾我无意提起,只想着让你们好聚好散,真要将这些年来你的所言所行撕开来谈,那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那点情谊也就散得差不多了。”
方三郎就眼睛通红的看向梅娘子,深情的道:“娘子,娘子,难道你也舍得离开我吗?我们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你都全然不顾了吗?”
梅先生脸上闪过戾气,抿了抿嘴,那点和气瞬间消散。
梅娘子看了眼她爹,咬了咬嘴巴,低下头去道:“方郎,我爹说的没错,我不能生孩子,你现在有了钱,还能娶个娘子传宗接代。”
“我可以不要孩子,”方三郎深情的看着她道:“我只要娘子就好。”
梅先生面无表情的道:“是吗,可你去年不是提起要纳妾生子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