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魏知道:“周大人还是给陛下看一看吧。”李尚书:“不能讳疾忌医。”
唯一知道些实情的韩尚书,以及完全知道实情的殷礼则是一动也不动。
满宝应下,看了看坐着不动的诸臣,再看向皇帝,问道:“陛下是要在这儿看,还是……”
皇帝立即起身,“我们去内室吧。”
古忠立即笑着上前要替周满提药箱,满宝谢过了,跟着皇帝去内室。
古忠满脸笑容跟在后面,只是走前低头垂眸看了一眼跪着的小内侍,低声道:“还跪着做什么,还不快退下去。”
小内侍如蒙大赦,爬起来便倒退下去。
皇帝在屏风后的软榻上坐下,周满坐在小凳子上给他把脉,古忠便去泡了两杯茶进来,一杯是给皇帝的清茶,一杯则是给周满的杏仁茶。
显然是放了不少蜂蜜,只是放在手边满宝就闻到了一股蜜香味儿。
她不由抬眼看向皇帝。
皇帝就对她微笑,意味深长的问道:“周卿,朕的肠胃没问题吧?”
满宝脑海中就只剩下萧院正的叮嘱了,于是斟酌的问道:“陛下觉得问题大吗?”
第2627章
一起生病
涉及皇帝身体大事,起居郎自然要跟着了,此时他就拿着小本本站在一旁呢,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周满,便又扭头去看皇帝。
皇帝的手就捂着肚子道:“朕觉得还是有些作痛,不过这都是小毛病,不打紧,些许小事还是能做的。”
满宝就思考些许小事可以是哪些事。
坐着批阅折子算大事还是小事?
和朝臣议事算大事还是小事?
不过肯定是不能骑马出去打猎了,生病了得静养,她可以肯定这是大事。
但……
满宝忍不住偷偷看皇帝,陛下他老人家想到这点了没有啊,他到底想不想去打猎呀?
主要是她有点儿想去啊。
满宝纠结起来,干脆重新拉过皇帝的手,摸着他的脉沉思起来,“陛下,您除了腹痛还有没有其他难受的地方?”
她觉得皇帝这个借口找的不是很好,想偷懒嘛,人之常情,她时而也想偷懒不去上衙,要不是她身边的人都是太医和大夫,她都不知道以生病的借口请多少次假了。
唉,她可以理解皇帝,但觉得不能过于惯着皇帝,萧院正说的也未必全是对的。
休息可以,但休息太长时间就不好了,要是肠胃出了毛病,那最少得吃三天的药,再休养三四天,七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满宝用目光暗示皇帝,让他再找些别的借口。
可惜皇帝与她默契不够,俩人大眼瞪小眼,皇帝以为她是不愿意为他作假,于是有些不高兴了,生气道:“朕还肩膀疼,腰疼,背疼……”
哪儿哪儿都疼,所以你敢说朕没病吗?
满宝却眼睛一亮道:“陛下,您这是劳累过度,中了暑气了,这个简单,且等我给您仔细的检查检查,很好治的。”
皇帝:……他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似乎误会了,不由看了古忠一眼。
古忠微微一笑,上前道:“周大人要怎么检查?”
“不用太麻烦的,我看看陛下的舌苔,再按一按痛的地方就好。”满宝兴冲冲的让皇帝张开嘴巴让她看舌苔,一看,她笑脸便一僵,顿了一下后撸起袖子道:“陛下趴着我检查检查?”
皇帝就趴在榻上,满宝伸手在他身上按了几下,按到后肩时皇帝嘶的一声,满宝听见便把移开的手又挪回来,按了按后问:“您觉得这里疼?”
“嗯。”
满宝在几处上都按了下,问道:“这里呢?”
皇帝忍不住痛呼出声,古忠焦急的上前一步。
满宝目光一凝,收回了手,和皇帝道:“没事儿,我给您开个药方子,回头给您调配药膏,让人给您推拿一二。”
太医院里也是有擅推拿的太医和医助的,满宝斟酌了一下便给开了方子。
至于肠胃的药,满宝已经忘了,皇帝也忘了,他从榻上坐起来,皱眉问她,“朕这是生病了?”
满宝点头。
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什么病?”
“您中暑了。”
皇帝不信,“朕这是中暑?而且今日并不热。”
满宝道:“您就是中暑了,且时日不短了,只不过不是急性的罢了。”
她扭头问古忠,“这几日陛下是不是没有胃口,日食不足往日的三分之一?夜里睡不安稳,却又一直渴睡,却怎么睡都不解困……”
古忠连连点头,伸出大拇指道:“周大人说的每一点都准了。”
“那就是中了暑气。”满宝顿了顿后道:“陛下需要静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要少费脑和少费心思,也不可出门晒太阳,更不能出去打猎,但可以在行宫里走一走散散心,适当的动弹动弹。”
皇帝听到前面还有些开心,听到后面就只剩下面无表情了,问道:“这病需要多久?”
满宝就叹息道:“您至少要静养一旬。”
还不如肠胃病呢,好歹六七天也够了。
皇帝直接就躺在了榻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屋顶的房梁,没想到自己偷懒还真找出病来了。
满宝开了药后便起身,“陛下先休息,我去准备药包,一会儿过来给您灸体,下午会派人过来给您推拿身体。”
说罢退了出去。
起居郎默默地看着,手中的笔却不停,也没多大的起伏,直白平陈的给他们都记下来。
满宝拎着药箱出去,魏大人立即问道:“周大人,陛下的身体如何?”
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要骂,不,是要劝诫皇帝的话。
结果周满道:“陛下需要静养一旬。”
魏知就皱眉,怀疑的看向周满。
不仅魏知,连殷礼几个也都怀疑的看向她。
满宝一见,立即往后一仰,有些高声的道:“你们可别怀疑我作假,这是千真万确的。”
魏知就抽了抽脸皮,难道皇帝还一语成谶,真的肚子不好了?
满宝道:“陛下是中暑了。”
魏知等大臣:……
他们竟然悄悄松了一口气,然后连忙问道:“怎么会中暑了呢?”
“我看陛下脸色挺红润的,不像是生病的样子。”
“是啊,不看舌苔,光看脸色和脉象,是不太看得出来的,他现在病还不算发出来,因此不打紧,我开的药也只吃两副,后面还是调养为主。”
“既然不严重为何要静养一旬?”
满宝道:“为了断根呀,而且我觉得陛下需要休息一旬。”
魏知就撸了袖子伸出手来道:“来,周大人给我看看,你觉得我需要休息多久?”
满宝便提住魏知的手,右手手指直接搭在她的脉上。
魏知:……
众大人:……
满宝一摸,微微皱了皱眉,然后看向魏知的脸色,“魏大人,我看看您的舌苔。”
魏大人:……他这是反讽听不懂吗?他伸手她就还真的搭脉啊?
周满盯着魏知,用眼神迫使他张嘴,一旁的李尚书和韩尚书对周满的医术都信任得很,纷纷劝道:“魏大人,不如就让周大人给您看一看吧。”
魏知无奈,只好张开嘴巴给她看。
满宝就默默地放下了手,严肃的与他道:“大人最少需要静养一月,一月后也不应过于劳累。”
她道:“人的神为精,而精血便为人体之本,大人已经伤了根本了。”
皇帝在屏风后面听到,外衣和鞋子都来不及穿,直接穿着里衣穿着袜子就跑了出来,沉着脸道:“周满,你说朕的肱骨之臣怎么了?”
第2628章
息怒
满宝被皇帝的脸色吓了一跳,连忙低头道:“陛下,魏大人身体有恙。”
魏知却放下袖子,微微整理后行礼道:“陛下,臣并无大碍。是周大人关心则乱了。”
满宝微微蹙眉,抬头就要说话,就瞥见了魏大人警告的目光,她微微一顿,心中一凛,便顿了一下。
刚拿到今天新的折子,正在侧殿分类的白善听到动静不太对,于是拿起才归出来的两封比较重要的折子寻过来,正好看到皇帝光着脚跑出来。
他也看到了魏知的目光,顿了一下后便上前,出声道:“陛下,这是营州送来的急件,说是高句丽与新罗发生冲突,其中高句丽有一支军队进入营州地界,骚扰当地的百姓。”
皇帝难看的脸色这才稍缓,他做到了龙椅上,沉着脸道:“将折子呈上来吧。”
白善就将手中的一封折子呈了上去。
古忠急匆匆的从后面拿了鞋子和衣服出来,先蹲下给皇帝穿上鞋子,才穿了一只正要穿另一只时,皇帝气得将折子扔出去,脚一踢就把穿到一半的鞋子给踢飞了,怒道:“热烘烘的穿什么衣服?滚下去——”
古忠跪在地上,一声也不敢吭,抱着衣服就弓着腰往后退。
皇帝脸黑如锅的坐在龙椅上,不穿外衣,鞋子都只穿一个,但这一下很讲规矩的李尚书没有开口规诫,就是素来克己守礼的魏知也当看不见衣冠不整的皇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满宝看到摔到自己脚边的折子,见古忠满头大汗的要上前来拿,便弯腰将折子捡了起来,看似随意的递给了白善。
白善:……
他抬眼看了眼满宝,满宝就给使了一个眼色。
白善伸手接过,冲她挑了挑眉,你可欠我一个人情。
满宝微微垂眸,去吧,去吧,改日还你。
白善便拿了折子上去,重新交给皇帝,微微躬身道:“陛下,营州刺史请求出兵高句丽,此事重大,兵部便直接呈送过来,您看可需要招兵部过来议事?”
赵国公轮守京城,兵部这边只有一个侍郎跟了过来。
皇帝面沉如水的将折子翻了翻,沉声道:“宣吧。”
“是。”白善立即躬身往下退,路过周满的时候还扯了一下她。
满宝便只能冲上面行了一礼,拎着药箱就走了。
她一走,气氛虽还有些凝滞,却不如之前紧绷了,古忠垂下眼眸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兵部的右侍郎跟随白善一起进来,大家就这封折子讨论起来,气氛一松,除了皇帝还光着一只脚,穿着里衣显得有些邋遢外,这次的朝会和以往的朝会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怜兵部右侍郎是中途加入的,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一看皇帝这样子也知道才发过脾气,于是提着心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皇帝觉得问他什么都回答不上来,气得不轻,直接光着一只脚站起来,指着他就大骂一通。
是,对朝中大臣,他是不能无故骂人,但有故他就可以骂,谁怕谁呢?
兵部右侍郎抹了一把脸,差点忍不住脾气辞官,但想想还是忍不住了,算了,今天皇帝脾气大,他不与他一般见识。
魏知见了叹息一声,不得不打断皇帝的话,为兵部说起话来。
当下有能耐的臣子脾气都不会太小,再骂下去,皇帝说不定真的要重新找一个兵部右侍郎了。
大家又不缺皇家那点俸禄,也不是寒门,巴着那点名声,因此真的抛开了名利,干得不顺心了,大家上书辞职致仕就是了,又有多难呢?
和魏知一样舍不得辞官的人有许多,但像虞县公那样更随心的人也不是没有,不巧,现在的右侍郎就有点儿随心,他是可以为了抢一坛好酒偷跑着早退下衙的人。
满宝出了长寿殿,拎着药箱想了想,便转身去了下面的太医院办公房。
推开门,郑太医正在给人配药,看见她来便起身行礼道:“周太医,您总算是来了,不少贵人昨日都有些中了暑热,昨晚又贪凉,所以生病的不少。”
满宝问:“严重吗?”
“都不严重,只是需要配一些药,我们带来的人手有限,您帮帮忙。”
满宝颔首,将药箱放下,和郑太医拿着他写下的脉案进去抓药,问道:“陛下上次请脉是什么时候?也是萧院正去的吗?”
郑太医想了想道:“是刘太医去的,五天前,不对,好似是七天前了。”
“陛下不都是三日一请脉吗?”
郑太医道:“陛下不乐意有什么办法?”
他道:“陛下近来烦躁得很,萧院正说是暑热,京畿的确又闹干旱,听说江南那边雨水很多,好几条河都被冲垮了,朝政不顺,陛下脾气就有点儿大,萧院正和刘太医已经叮嘱了御膳房给陛下熬煮避暑酸汤。”
满宝撇了撇嘴道:“那汤一点儿也不好喝,还比不上酸梅汤呢,要是我,宁倒不喝。”
说到这儿,她微微一顿,皇帝不会因此就不喝吧?
郑太医就问,“您刚才从长寿殿下来的?陛下怎么了?”
“中暑了,”满宝闷闷的道:“但问题最严重的是魏大人。”
她问道:“魏大人的平安脉无人去请吗?”
郑太医道:“这个看情况,一般来说,像魏大人这样的大人,我们太医院是一月一请,但有时我们忙不开,有时他们忙不开,自己也无病痛,不叫,我们自然也就不会去讨嫌了,但一般每半年都会去请一次脉的。”
他想了想后道:“魏大人上次请脉好似是年前了。”
满宝问:“谁请的?”
“我。”郑太医看她,“怎么了,魏大人有什么病?”
满宝就叹气,“魏大人的身体不好了。”
郑太医就吓了一跳。
满宝和郑太医将各位贵人需要的药抓好,其实现在寒邪还在外表,并不是很难治,所配的药也尽量简单,以免药效有影响,反倒不美。
满宝略一思索后道:“叮嘱来领药的人注意饮食,这两日先清淡饮食,行宫清凉,用了药,过不了两天体内的暑热就散去了。”
郑太医应了一声。
满宝就沉思的去准备皇帝要用的药灸,郑太医坐在一旁发呆,“年前我把脉,魏大人虽有些劳累过度,但也不至于就不好了吧?”
满宝道:“那时候可能没什么,但长时间的劳累过度,到了一个点就会变糟了,今年年景不太顺,从开春开始就各种事情不断,心神耗费大。”
郑太医就苦恼,“一会儿陛下要宣召我等吧?周大人,你可有治疗的良方?”
满宝点头道:“有呀。”
郑太医眼睛大亮,满宝就道:“魏大人放下政事,从此刻开始休养,静养上二三年便有痊愈的可能。”
第2629章
问诊
郑太医眼里的光亮就熄灭了,这不就相当于辞官致仕了吗?
且不说皇帝愿不愿意,魏知怕是也不愿意吧?
他摇头叹息一声,将此事抛到脑后不管了。
满宝则坐在椅子上沉思起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魏知这样的劳碌病,更是需要休养。
若是他不能休息……
满宝沉思起来,她要咱们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