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白二郎和满宝最激动,一人拎着孔明灯,一人点灯,还说悄悄话,“太可惜了,白善竟然不能来放孔明灯。”要知道,即便是在京城,他们也少有机会能放灯,不像今天,他们可以随便放,想放多少放多。
满宝和白二郎俩人合作,一口气放了十二盏灯,看着它们摇摇晃晃的飞上天空,心情舒爽不已。
每放飞一个孔明灯俩人就要许一个愿望,十二盏灯,各自是十二个愿望,就不带重样的。
皇帝也意思意思放了三盏,扭头看见他们还念念有词,忍不住道:“这不是许愿用的孔明灯。”
满宝问道:“都是孔明灯,不就是下面多带了一条绳子吗?有什么区别?”
皇帝也说不出区别来,只能道:“你们没事儿少许愿,便是许愿也该许早日攻破国内城,东征结束,这本就是为了战事才放的孔明灯,你们乱许私人愿望,小心它重得飞不起来。”
周满和白二郎:……这个愿望他们也许了好不好,而且要是许愿重了会掉,这个愿望更重好不好?
腾空而起的孔明灯足有八九十盏,皇帝为了吉利,特意凑足了九十九盏灯。
它们顺着风在空中艰难的飞呀飞,然后某一刻,它们浑身一震,整盏灯都轻松了许多,腾的一下飞得更快,更远了……
而国内城中下起了纸雨,很多很多的文章和画从空中飘洒而下,落入各个街道之中。
此时正是下午普通百姓收功要回家用饭的时候,虽然因为围城在街上的行人比往常的要少,但依然有不少人。
这些人弯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纸,下意识的抬头朝空中看了一眼,有的人什么都没看到,有的人则看大了飘在空中的孔明灯。
“大白天的,谁在放孔明灯?”
这东西不该晚上的时候放吗?
有机灵的惊恐的喊道:“这不会是晋军进攻的信号吧?”
“那这纸会不会有毒?”
此话一出,吓得不少捡了东西的人纷纷扔掉手里的纸,一脸惊恐。
识字的人将纸上的文章扫过一遍,复杂不已的道:“不是什么信号,这上面写了讨伐书。”
“什么是讨伐书?”
识字的人便将文章念出来,白二郎特意写的白话文,通俗易懂,老百姓们一听就能明白。
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识字的,有很多人就捡到了一张张人物画,上面的人一开始过得还好,然后越过越差,最后几近饿死后晋国的皇帝着人熬粥赈济……
这画很通俗易懂,虽然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但那熟悉的衣服让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衙役,抬走的粮食和麻布和来回三趟,身上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脊背越来越弯的主人公让他们知道这是三次加捐。
城中的百姓看着这些画瞬间感同身受,有的人看到画中的人将自己的女儿推出去交给一个人带走,不由目中生泪。
为了应付战事,他们不少人都需要卖儿卖女来筹措捐税,而这场战事本不该起的,要不是他们大王主动攻击晋国的营州……
请假条
今天白天有点儿事,晚上八点再更新晚上见哦
第2763章
混入
高句丽王得知这一件事时,飘扬而下的纸张已经被人捡光,便是派出士兵也没能将所有的纸张都收回。
而一些士人和认字的人已经悄悄将文章背下,传扬得整座国内城都知道了。
国内城人心浮动。
尤其他们并不是完全和外面断绝联系的,晋军正在突袭国内城周边的城镇,几乎将国内城孤立包围起来的事高句丽王和朝中的将臣们都知道。
最近几日已经有不少人质疑高耨萨和高句丽王之前的计谋。
虽然那一次出战他们重创了晋将,但他们损失更大,不仅失去了一员将军,还失去了两千兵马,相比之下,晋军的损失反倒显得不值一提。
尤其晋国有那么多将军,重创了一个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封良、薛备和薛贵……
甚至他们高句丽的先二王子都成了他们的一员大将。
若不是那一次计中计,晋军也不会恼羞成怒的直接将附近没有战略意义的城镇也都攻打下来,让他们现在连悄悄征集粮草都做不到了。
加上最近各种事情频发,高句丽王因为高二王子叛国之事,将以前投效高二王子的大臣下大狱不少,不少大臣都觉得高句丽王薄情寡性。
高二王子叛国是谁也想不到的,他人远在安市城,他们这些在国内城的大臣怎么知道他要投降?
因为高二王子投降便降罪这些曾经为高二王子说过好话的臣子,那你怎么还好意思活着?
他们这些人只是臣子,但高句丽王是二王子的亲爹啊,要论责任不该他更大吗?
而且他的儿子叛国的可不止二王子一个,五王子现在还被关在牢里呢。
由子及父,说真的,一些大臣心里还是嘀咕的,他们担忧高句丽王也会投降。
大王要是投降了,到时候辽东被晋国收回去,这场战事肯定需要背锅的人。
那谁最合适呢?
那当然是他们这批大臣了。
只是想一想,他们就胆战心惊,因此这段时间别看国内城里因为上一场战事人心振奋,但私底下接触天牢里的章徽的人一点儿也不少。
当然,他们不会亲自出面,而是挑选了一些家族的人才去接触。
章徽日子比以前好过了点儿,从看守天牢的衙役们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让高五王子开口打听,到晚上他就拿到了一份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章徽一目十行的扫过讨伐文书,直接放到一旁,很是不屑,这文章写得虽通俗易懂,却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不值得一看。
倒是这几篇小故事和画不错,只是粗略一看便让人有感同身受之感。
高五王子趴在墙上问,“章大人,晋国投放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章徽道:“用处大着呢,当今圣人有一句话说得极好,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高五王子:“国内城是靠着将士们守城的,又不是靠普通百姓守城的。”
章徽仗着高五王子看不到自己,轻蔑的笑了笑后道:“将士们不也是民吗?”
甚至,他们应该比一般百姓更感同身受,因为高句丽王前不久才放弃了两千将士,就为了重振士气。
嗯,文章和故事上都是这么写的,城中的百姓也都这么说,不少将士都信了。
白二郎每天都带着人跟着钦天监一起到处放孔明灯,气得高句丽王下令人用箭射下孔明灯。
先不说箭能不能够到孔明灯,就是能够到,被射中的孔明灯啪叽一声往下落,翻滚间,放在半开布包里的纸张更快的飞扬了下来。
高句丽王:……
他气得让人砍了射箭的人。
于是城中的气氛更加紧绷,连百姓们都很快往街上去了,但为了等候新的飘纸,不少人都会在正午前后出门溜达。
每天落下的故事都不一样,画也不一样,他们还是很喜欢看的。
而就在这种又期盼,又紧张的氛围中,被赵国公挑选出来的百人在一个傍晚站在了周满前面。
满宝只能倒了一碗药给他们,“这药能预防你们受寒,都喝了吧。”
百人端起碗齐齐干了,然后一抹嘴巴跟着那个高句丽俘虏悄悄去到了一处护城河。
赵国公亲自将人送到河边,和他们道:“本将和陛下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百人没说话,而是齐齐行了一个军礼,这才在夜色之中悄悄的上了小木舟。
这段时间城墙上巡视的士兵松懈了很多,尤其是这一二日,盯着的人发现以前每一刻钟就要走过一次的士兵可能半个时辰都不来一次。
百人沉默的划到了城墙下,这是一处比较偏僻的城墙和河道,在俘虏的指点下,他们才看到荡漾的水间似乎缺了一块,一个士兵伸手摸了摸,小声禀报道:“是有一个口子的,但河水不浅,虽显露出来了,但小舟过不去。”
也就空出一个脑袋左右的水面,所以他们要想从这里进去必须得下水。
这是他们一早就知道的,也早有准备,但真的伸手摸到这冰冷刺骨的水,被挑出来的勇士还是缩了一下脖子。
然后咬咬牙便滑进了水中,他们探出头来呼吸,头差点儿碰到城墙,这一个洞是被冲垮的,断面很不平整,有一段甚至完全淹没在水中,他们只能憋住气潜水游过去。
等进入城中,那才是开始真正的考验,他们在这里没有身份,还要躲避城中的巡城士兵,甚至是普通的百姓,因此很危险。
他们一上岸便哆嗦着钻进一条巷子里,背着风打开身后用油纸抱着的包袱,将衣服取出来后就把身上的衣服给脱了换上。
一群人挤在一起小声商量,“怎么办,这么冷,又这么黑,还没人,怎么找地方?”
一人哆嗦着拿出地图来道:“赵国公给我们画好了地图,我们现在这儿,高将军的别院在这处,我们从这里过去……”
高志此时正站在院子里望着月亮伤心,安市城被破是他的伤心事,他不止一次的想,要是当时城门能紧紧地守住……
却没想到,他这一次却要为破国内城的城门计出了一份力,还是用了最不屑的一种方法。
第2764章
失火
十月二十八正午,街上的百姓习惯性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没看到那熟悉的孔明灯,众人有些失望,今天孔明灯不会不来了吧?
街道上突然跑来不少带刀的士兵,二十步一人的留下,他们也时不时的看向天空,然后拿着大刀驱赶这些百姓,“走走走,大王都说了,那些东西皆是晋国蛊惑人心之物,那上面不知沾染了什么邪物,你们少拿……”
将沿街的百姓赶走。
百姓们又惊又怒,后退奔跑时不免慌张,一些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大人们不愿意了,纷纷和士兵推搡起来,“我们并没有犯事……”
场面更加混乱,正争执喧闹,突然耳边听到一阵隐隐地急促敲锣声。
这是走水才会敲的锣,大家不由顺着锣声看去,就见天边冲天的火光,不仅士兵们,就是百姓们也吓了一跳,纷纷惊叫道:“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呀。”
大家纷纷朝着着火的地方跑去……
士兵们迟疑着没动,一些百姓忍不住大骂道:“正事不见做过,欺负我们老百姓却神气得很,现在着火了也不知道去救,也不怕把全城都给点了。”
那些士兵动也没动,只听长官吩咐。
他们的长官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眼着火的方向,很担忧,“来人,去看看是哪儿着火了。”
“是。”
放了火的人此时正躲在巷子里,见火势越来越大,而除了围观的百姓会打些水将附近的房屋浇湿外,还没救火衙役来灭火,更不要说士兵了。
一人忍不住问,“老大,这火不会失控吧?”
“不会吧?”老大挠了挠脑袋道:“我特意看过的,火势看着大,但救火队来了很容易灭掉的。”
他们的目的是将附近的巡逻的人都吸引过来,然后摸到城楼去,同时这一场火也是给城外的人发信号,目前为止,他们的计划一切顺利。
但火就是失控了,一是衙役和士兵来得太晚了,附近的百姓都聚了不少过来,他们却姗姗来迟;
二是这是冬天,天干物燥,火很难控制住;
三就是火烧着烧着,突然一阵风起,隔壁的房子也被点燃了……
躲在人群中的几个人看得目瞪口呆,见火势越来越大,惊动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人对视一眼,悄悄的后撤,转身跑了。
他们跑回新的落脚点——高志的另一处别院,将这事儿汇报给他们的参将听。
参将一听,惊讶起来,“不是只让你们放火烧了高二王子的别院吗?”
“是啊,我们就放了一把火而已,谁知道他们这里竟然没有救火衙役,连巡街的衙役也来得很迟,又起了一阵风,火势就控制不住了。将军,不如我们去城门口动手吧。”
参将一听,立即问道:“从这里去城门巡视的士兵还多吗?”
“不多,他们都跑去救火了,”他道:“我们跑回来的时候迎面碰见,他们都没怀疑我们呢。”
参将原地转圈,“可是我们现在还联系不上章大人,也联系不到外面,要是我们动手,城外却没有策应的人……”
“将军,小的愿意走水路出去送信。”
参将一听,迟疑了一下后还是点头,然后几人偷偷溜溜的出门,去到护城河边上,此时天光大亮,好在这一段偏僻,平时很少有人走到这里来。
大家一起抬头看向城门口,据那个俘虏说,这个口子在他们士兵当中不是秘密,不少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所以要是被城墙上巡视的士兵发现……大家看了一会儿,有人小声道:“这么久了,连一趟巡视的士兵都没来,或许没事儿吧。”
参将也觉得不能再耽误下去,于是对主动请缨的人道:“你去吧,告诉大总管,就说我们会在酉时左右动手。”
那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正是人一生之中最困倦的两种时期的其中一种。
士兵将用油纸包好的信件咬在嘴里,然后便悄悄的下水了……
不仅城内的巡逻没发现士兵,连主要盯着城外情况的守城士兵都没发现他。
赵国公收到信,又细细地询问了士兵国内城的情况,立即起身去找皇帝,“陛下,时机到了。”
皇帝接过信件看,眼睛一亮,合上信件后道:“好!立即点兵出发。”
“是。”
赵国公一纸命令下去,各处都立即忙起来,包括医帐。
满宝收到命令,送走来报信的人后便回身和白善道:“陛下要攻城了。”
白善:“送进去的人起了作用?”
满宝“嗯”的一声,叮嘱他道:“现在你的‘伤’可以下床,但动作不能大,所以不要出去晃悠,万一被人撞到就不会了。”
很容易被识破的。
她道:“战事一起,我可能好几日没空回来看你。
白善明白,点头道:“我知道,你放心好了,我这段时间都会很乖的。”
满宝将白善交给大吉,带着西饼走了。
到了主营,她就发现白二郎正踮起脚尖站在石头上努力往国内城看。
满宝就让郑太医和学生们先走,她则拎着药箱去找白二郎,“你看什么呢?”
“火,”白二郎指着天边的火红一片道:“我从知道着火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但火势非但没灭,反而越演越烈,你看,现在都快照亮半个天空了,你说这场火势会不会失控?”
满宝吓了一跳,也踮起脚尖看向国内城,“还真是,不会失控吧?”
王宫也总算看到了冲天的火势,高句丽王生气不已,一边找了人来骂,一边还得调兵遣将的去灭火。
火势蔓延开来,那一整条街的住宅都要被卷入火灾之中了。
“那不是高志的别院吗?”高句丽王很生气的问道:“已经被查封的放在为什么会失火?”
大臣们相视一眼,也说不出来,只能道:“等事后调查就知道了,当务之急是要灭火。”
那一片住的不是达官贵人,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别院,价值不菲,这一条街的院子都被烧了,只是想一想就觉得窒息难受。
第2765章
救出
这一次被选出来带这群百人勇士的参将姓钱,赵国公之所以选中他,一是他忠心勇猛,二是他除勇猛外还有急智。
他将所有人都聚在一处,道:“离酉时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分兵两处,一处去城门处潜伏,等城外的信号;一处则按照计划行事,能在酉时之前完成最好。”
“将军,天牢那边的人手已经被调集过来灭火了。”
“很好,谁愿意与我同往天牢?”
“末将愿往。”
着火的院子和天牢并不在一条街上,甚至都不在一个管辖区域内,但是,他们离得很近,就隔了两条街。
赵国公等诸位将军详细的讨论过,认为烧这一处院子能够最快吸引天牢那边巡视的衙役来救火,少了那一拨人后,他们再假扮高句丽的衙役进去就行。
衣服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从小城中的衙门里取的,虽然有点儿旧,但衣服样式和国内城的一样,咋一看没什么区别。
钱参将带着四十九人换上衣服,光明正大的挎着大刀,赶到天牢外面。
天牢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松散,门口守门的两个衙役正踮脚看着不远处的火势。
火太大了,颇有一种会烧过来的感觉。
钱参将上前,用官话训斥道:“干什么?你们平日就是这么站岗的?”
两个衙役被训斥得脖子一缩,然后看向他身上崭新的衣服,除了他的外,其他士兵的衣服都是捡的小城中以前衙役的,他的则是高志告知后做的宫中四品官的样式。
对方果然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钱参将,因为才犯过错,连进出天牢的规矩都忘了,直接将人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