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皇帝伸手轻柔的摸了摸她的头发道:“你别忧心,萧院正说你入冬以后身体又不好了,太子千好万好,只一点不好,总是让你忧心。”皇后就道:“陛下这就冤枉大郎了,让臣妾忧心的不是他,而是您。”
她道:“臣妾听闻陛下亲上前线,不止一次的身处险境,而且前线的粮草后勤还出了问题……”
皇帝拍了拍她的肩膀,止住她要说的话,“朕知道,这次是朕的不是。现在朕回来,什么也不干,就陪着梓童好好的养身体如何?”
皇后无奈的道:“陛下怎能放下国事?”
但她也没有特别的拒绝,皇后被哄得很高兴,高高兴兴的和皇帝去了宫宴。
这一场宫宴是庆功宴,主角自然是在征东战场上立了功劳的众臣,连魏知等人都成了陪衬。
不过除了他们,还有一人被皇帝特别点名表扬,那就是太子。
皇帝御驾亲征这么久,京城这边是太子在监国,其实这已经不是太子第一次监国了,但一定是这么长时间的监国。
而事实证明,他做得还不错。
皇帝很满意,连魏知等人都很满意,因此对皇帝的表扬没有表达出异议。
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场庆功宴,一直到亥时,众臣才陆续告辞离宫。
满宝他们回到家世都快子时了。
老周头还没睡下,听见动静就跑出来拉着钱氏问,“怎么样,还好吧?皇宫里面是不是特威严?”
钱氏:“你闺女天天进宫,你怎么不问她?”
老周头道:“满宝是当官的,眼界与我们又不一样,我问她有什么用,自然是问你的。”
钱氏就笑道:“挺好的,宫里的人都还和善,就当做乡里的贵人来处,尊敬点儿就行。”
老周头就放下心来,扶着她往回走,“那我下次见到那些大人也这么干?”
钱氏点点头,“满宝和他们是同僚,你不要太弯腰,我们也不倨傲,那就是不给满宝丢脸了。”
见他们说着话走了,满宝就挠了挠脑袋,就没人关心她一两句吗?
第2776章
贬职
白善伸手牵住她的,笑道:“我们也回屋吧。”
满宝就和他牵着手回去了。
俩人简单的洗漱了一下,满宝趴在床上翻着一本日历看,“祖母说要给你补冠礼,你说选什么日子好?”
白善也趴在她身边看,翻了好几页后道:“这几日都不行,才我出宫前古大人派人悄悄和我说,明日陛下要拟旨,只怕有大事。”
他顿了顿后道:“而且辽东之事还有些尾巴需要善后,只怕这一二旬我都抽不出时间来,朝中的人也抽不出时间来。”
“再往后就要过年了。”
白善就笑道:“不如与你的生辰礼一起?”
满宝:“那到底是给我过生辰,还是给你过?”
而且今年满宝是过十九岁,并不怎么隆重,她早上吃个长寿面,亲朋们吃个饭就行。
白善想了想后笑道:“那便在你的生辰的前一天如何?”
满宝瞥了他一眼,问道:“你要请假吗?”
白善连连点头,道:“冠礼是有假期的。”
大晋就是这么人性化,成人礼是大礼,因此男子及冠,学中的学生有学假,朝中的官员有官假,反正就是有假期,而且一申请就能批准下来的那种。
白善想到连着几个月来的辛劳,心中就忍不住雀跃起来,“我们许久不休沐了。”
他靠近了些,身子半压在她身上,声音低低的道:“难道你不想休息吗?”
满宝还真有些心动,连连点头。只是有些担心,“我也能请假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我给你请。”
于是白善第二天上衙开始就时刻准备着请假的事,他想,最近皇帝肯定高兴,说不定此时提出来他一高兴就答应了。
谁知道第二天一早他进宫后,皇帝将他叫去拟旨,却是连降两道贬官的旨意。
白善仔细的看了看自己才写下的旨意,一位是翰林院五品侍讲龚焱,白善回想了一下,龚焱他知道,他在翰林院时还是他上官的上官呢,他直接被下放到地方做县令去了。
还有一位则是门下省的侍中,班辛班大人。
门下省两位侍中,正三品,位置仅在魏大人之下,已经是国之肱骨,他却被直接贬到商州做知州。
白善静静地看着,直觉这不是因为征东的后勤粮草的问题,他们都知道,征东之战中,后勤的问题主要在地方上。
一些地方习惯性的一手遮天,截留路过的粮草药材,这才造成粮草和药材迟迟不能到达前线。
班师回朝的路上,皇帝已经着令赵国公将这些地方官都带上了,此时许多人都在牢里关着呢,还没来得及调查,皇帝不会这么急着处理他们的。
而且这两道旨意并没有他们被降职的具体原因,只是说他们用心险恶,趋炎附势,为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安定云云。
要不是白善全程参与了辽东之战,几乎要怀疑这两位大人暗中勾结高句丽出卖了大晋。
但仔细一想却觉得很不可能,只要他们图什么呢?
除非他们图财,高句丽也就能拿出钱来收买他们了。
白善想到这里心中一动,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将旨意拟好,然后将圣旨送去门下省审核。
白善在门下省停了停,绕过最近的一个办公房,亲自将一沓公文交到了魏知的办公房里。
魏知案桌上堆了不少公文,看到白善手里的公文不由蹙眉,“白舍人怎么亲自来送公文?”
白善道:“有几封重要的公文需要魏大人亲自批阅。”
魏知闻言放下笔,伸手接过,一般这么说的,多半是密旨,由中书省的专人护送,门下省的专人批阅,再由专人送下去。
来的时候,白善多拿了两篇公文,魏知一目十行的扫过,待展开最后两封圣旨时他便顿了顿。
他微微蹙眉,“陛下这是什么缘由?”
白善:他哪里知道?就是因为不知道才亲自送来找魏知好不好?
魏知按下折子,思考了一会儿后道:“白舍人回去吧,此事我知道了,我会做出批阅的,到时候亲自呈给陛下。”
白善便告辞离去。
魏知想了想,还是将两封圣旨带上去找皇帝。
皇帝就知道他会找来,说真的,皇帝微微有些后悔的,那两封折子他就不应该烧这么快,应该留着给魏知也看一看的。
不过他面上并不怂,一脸理直气壮的道:“此二人心思不纯,不堪用。”
魏知:……能进官场的,有几人心思单纯?
就是周满白善这样的都还会为自己的前程和利益努力呢,怎样才算是单纯?
不堪用更是无从说起,不说龚翰林,人家是进士出身,学识能力都没得说,不然也不会考中进士后又进翰林院;
更不要说班辛了,他在门下省位置不低,每天不知要过手多少折子政务,是魏知的左右手之一,怎么可能不堪用?
魏知静静地看着皇帝。
皇帝默默与他对视,最后挥了挥手,连古忠也没留的让人退下去,他和魏知单独说话。
“朕回到太原前收到两封密折,言太子监国跋扈,大搞一言堂,且与禁军侍卫们过从甚密,”皇帝道:“太子有调遣军队在太原拦截朕的嫌疑。”
皇帝看着魏知问,“太子监国,魏卿为相,应该知道太子行事如何吧?”
魏知道:“太子殿下并无逾矩之举,便是远赴太原接驾也和臣等商议过。”
他顿了顿后道:“陛下出征多日,您身上又有旧伤,辽东苦寒,太子殿下是担忧您受不住天气寒冷旧疾复发,这才提前带着人去太原接驾。臣等都是同意了的。”
皇帝微微点头,“所以卿看,他们该不该贬?”
“陛下可问过二人,折子果然是他们写吗?”
皇帝道:“折子是匿名传上的,但这事是殷礼查出来的。”
魏知就不说话了,殷礼的能力毋庸置疑,如果是他查出来的……
魏知心里信了五分,但依旧不相信自己的人会做出这样的事,因此道:“陛下,臣要当面问一问班大人。”
皇帝道:“去吧,朕也想知道他是为什么。”
魏知便拿着圣旨转身而去。
夺位是大事,魏知一直禁止门下省的官员参与进去,就是太子和恭王斗得最厉害的时候门下省都没卷进这场纷争中,现在太子已经坐稳了位置,班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第2777章
原因
庆功宴过后朝中的氛围便立即变得奇怪起来。
明明已经快要过年,正是高兴的时候,结果皇帝先是降旨贬了龚翰林和班侍郎,然后又着令御史台严查这一次征东战中粮草所经之地的地方政务和官员作风。
与此同时,他们班师回朝时带回来的地方官员被一一审查,除了两个是被地方大族夹裹被降职外,其余官员不是被流放,就是被砍头。
而有三个官员直接被关在牢中,听说不仅他们会被获罪,连其家人也要被连累。
最近太医院不是很忙,满宝更多的时间是在太医署里带着学生们做总结,这一次征东战大家在医术上的收获都不小。
沉浸于学术上,对一些事情便会疏忽,等她发现气氛不对劲还是因为大朝会。
满宝如往常一样笑吟吟的和人打招呼,然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静等皇帝到来。
唐大人瞥了她一眼,坐在了她左侧靠门的位置。
满宝就觉得今天的同僚们异常的安静,虽然平时也不闹腾,但并没有今天的肃穆,一大早的见面总要问个好,说说话儿,大到朝务,小到今天早上过来时有没有用早食,用了什么早食,口感如何……
但今天,大家都很沉默,见面只是点了点头便各自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竟然连话也不说。
满宝见状便扭头去找唐大人,压低了声音问:“这是怎么了?”
唐大人:“你不知道?这几日贬官抄家拿人的旨意可都是你家白善亲笔写的。”
满宝:“……不知道啊。”
唐大人想了想后道:“也是,这事儿说和你们太医署有关系吧,关系又不是很大,说没关系吧,又有一点儿关系。说不说的,你们太医署也改变不了什么。”
满宝好奇不已,“那到底是什么事儿啊?”
“陛下将此次征东战中致粮草药材延误的地方官员全拿了问罪。”
满宝平淡的“哦”了一声道:“这事儿我知道啊,班师回朝的时候人就抓了,我们都知道此事不能善了,前线因为他们延误药材死了不少伤兵呢。”
唐大人瞥了她一眼后道:“但陛下对其中三人的处罚尤其严厉。不仅判了斩刑,还抄家了,大理寺和刑部最近正在审理此案,陛下的意思是要将其家人流放到辽东呢。”
而唐鹤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被刑部借调过去一起查案了,他知道更多隐秘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不能说出口的,至少不能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满宝看了看唐大人,下午下衙后就特特的等在宫门口接白善。
白善难得被接一次,受宠若惊,“你今天在太医院,不是在太医署?”
“我特意从太医署那边过来接你的。”
白善便牵了她的手笑:“我们今天出去吃?”
满宝更想回家吃,吃饱了就躲起来说悄悄话。
但对上白善惊喜的目光,她有些不好出口,只能点头,“好啊,你想吃什么?”
吃什么都可以,只有他们俩人就行。
白善牵着满宝的手上车,让大吉先把车赶到集市上,此时还不是很饿,他们可以慢慢找。
满宝本来还急着想知道更多的内情,但和白善手拉着手走在人群中,那种焦虑就消失了,高高兴兴的和他逛起街来。
俩人穿着官服在街上逛了小半天,一直到夕阳快下去了才回家。
两家都吃过饭了,还给他们留了饭菜,不过俩人没吃,而是溜溜达达的回房。
等洗漱完,俩人都躺在了床上,满宝才悄声问他,“唐学兄说陛下对几人的处罚尤其严厉,这是为何?”
白善也压低了声音道:“粮草和药材延误时,赵国公发火砍了后勤官,陛下也下旨申饬了沿途的地方官,有些人心慌和心虚,便带了大量的钱财进京寻找靠山。”
这个可以理解,满宝不解,“所以陛下觉得他们贪污受贿,所以很生气?”
“不,若只是受贿,陛下不至于祸及对方家人,”连出手贪污粮草药材的犯官皇帝都只处罚了他们自己,又怎么会特意祸及对方?
“只是有些人格外大胆,发觉劝说不了陛下之后便想了些别的办法。”白善目光幽深,“当然,其中不乏他们的私心。”
“什么办法?”
“太子殿下领着禁军和众臣去太原迎接陛下,有人提前给陛下写了密折,告太子私调军队前往太原,很可能是要在太原城门口伏击陛下。”
满宝一听吓了一跳,从床上爬了起来看他,“你是说我们进太原时差点儿打起来?”
白善道:“陛下要是对太子多生一丝疑虑,说不定就发生父子相残的画面了。”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
他道:“昔汉武帝与戾太子不就是如此吗?”
汉武帝是真冤枉戾太子,但戾太子为何在其孙子登位后大臣们还给其定谥号“戾”?
不就是因为他遭受不白之冤后不想着去辩白和自省,反而起兵作乱,坐实了被诬陷之事。
而以太子以前的秉性,他要是被冤枉,皇帝还信了,难保他不会和戾太子一样顺势而为,直接就反了。
到时候即便后来能查出太子是冤枉的,父子也已经相残,破镜难重圆,太子反过,极有可能落得和戾太子一样的下场。
满宝仔细的想了想,“当时陛下没什么反应啊。”
白善就抬手敲了一下她的额头,道:“要是有反应才糟呢,当时我们都跟随陛下左侧,一旦起了冲突,最先遭殃的就是我们这些近臣。”
满宝愤愤,“这些人其心可诛,不仅想要包庇贪官,竟还想搞乱朝政!”
白善深以为然的点头,“这事知道的人不多,龚翰林和班大人现在是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审理,除了两部的首官,也就殷大人和唐学兄,以及魏大人知道一些,连赵国公他们都没露出风声去。”
满宝立即心领神会:“我一定不告诉别人。”
白善就冲她一笑,俩人盖着被窝说悄悄话,“这一次的事情不小,朝中可能会动荡一段时间,所以我打算冠礼也尽量简单些,不必请很多人来观礼。”
满宝:“那请假怎么办?”
“我去请,等忙过这一阵就请,”他拉着满宝的手放在自己的腹部,轻声笑道:“你别看现在陛下生气,等过一段时间我想他就会高兴了。”
第2778章
冠礼一
皇帝收服高句丽后,威望更重,这一次发火持续了半个月左右,而这一次就是魏知也站在皇帝这边,因此没人反驳皇帝的决定。
因此在最后一个班辛也被判了斩刑后,皇帝胸中的那口郁气终于散了出来。
白善见他心情好了,立即提起请假的事,给自己请假的同时也给周满请假。
皇帝一听说他要办冠礼,这才想起来,“你都及冠了,成年礼是重礼,的确要好好的办一办。”
于是大笔一挥,给了他和周满每人五天的假期。
有些大臣不满,私下里议论,“白善及冠有假也就算了,周满凭什么有?”
“就是,周满凭什么有假?”
即便他们官位不小,也不是都喜欢上班的,能休假谁不喜欢休假?天下,包括皇帝在这一件事上都是一样的。
满宝收到假期,高高兴兴的去和萧院正报备。
萧院正只是摇了摇头便挥手让她走了。
及冠是大礼,连庄先生都忍不住过问,问道:“玉冠可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