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57章

    俞大人是大理寺的官员,用刑这种事,京城除了刑部和京兆府,大理寺就是其中翘楚了。

    俞大人脸上没多少表情,冷淡的道:“罗大人说小郑大人是疑犯,凭证是什么?”

    罗县令立即伸手将几张状纸送上,道:“这是五户贫户送来的状纸,他们皆状告洛州医署给他们开方用了假药。”

    又从师爷手里拿过几张纸,“这是从洛州医署里查抄出来的药方,还有从五家家里翻出来的药渣,都封存好了,经多名大夫辨认,其中有两味药材是假的,病人正是因为用了这样的假药才死亡的。”

    俞大人一一看过,然后将东西递给御史台的夏大人,夏大人翻了翻,东西不多,三两下就看完了,他留意了一下状纸上的时间,转手递给太医署的卢太医和小谭太医。

    俞大人问:“口供呢?”

    罗县令叹息道:“郑辜归案后一直不肯开口,拒绝配合,也是因此捕头才忍不住用刑的。”

    郑辜抬头,咬牙道:“你撒谎!”

    俞大人没理他,继续问罗县令,“五家原告的口供呢?”

    罗县令愣了一下后立即看向师爷,师爷立即在案上翻了翻,然后奉上一本册子。

    俞大人接过,开始慢悠悠的翻阅起来。

    一旁的夏大人便开始询问起罗县令,“案发后为何不上报?洛州医署亦属于朝廷部门,地方县衙无权直接定罪。”

    罗县令立即给出昨天商量出来的理由,“下官得知有此情况后立即就上报了,只是派出去的公差迟迟不回,也没有公文回来,下官惶恐,以为是因为道路被大雪封住,京城的官差过不来,加之民怨沸腾,这才擅自收押了郑辜。”

    夏大人问:“何时案发的?”

    罗县令早已复盘过,道:“十二月十三……”

    见夏大人和俞大人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罗县令只能主动道:“但下官听闻此事是在十一月初八时,”

    他道:“下官仔细查证后,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洛州医署购买药材是有一些问题的,因此下官十一月初十时便写了公文交由公差上报,只是一直到十二月人也没回来,京城也没有公文过来,下官正想再派出一队人马时便出现了此案,因为死了人,牵涉到人命官司,外头又早有风言风语,说洛州医署中给大家用的是假药,民怨难消,下官无奈,这才收押郑辜,既是为了尽早查明真相平民愤,也是为了保护郑辜。”

    卢太医讥讽道:“保护他保护到用刑吗?”

    罗县令只一脸苦笑,并不作答。

    卢太医冷哼一声,这种伎俩他在宫里见得多了,俞大人和夏大人在京城自然也没少见。

    所以没人理他的苦笑。

    俞大人翻看过口供,又转手递给夏大人,问道:“既然早有风言风语,那在五家之前,还有谁是用过医署的药出现问题的?”

    罗县令垂下眼眸想了想后道:“这……倒是没有具体的了,只是大家都说用医署的药恢复得慢,明明是普通的病症,却需要吃上十多天的药才好,而有的,干脆就吃不好。”

    郑辜一直在忍,毕竟大人们在查问,他插话不好,但这会儿忍不住了,啧的一声道:“能到医署来求医吃免费药的能是多富裕的家庭,有些老丈来时因操劳过度,就剩一口气了,他们就是得长久的吃药调理身体的,活到什么时候就吃到什么时候。”

    “还有的则是身上疼痛,药物并不能治好他们,只是缓解他们身上的疼痛,让他们死得有尊严些,最后活得不是那么痛苦而已,”郑辜道:“如果不看病人的病情,而是笼统的归为一直吃药治不好,由此来定下官的罪,那下官无话可说。”

    俞大人挑挑眉,总算是看向郑辜了,问道:“来洛州医署求药的只有贫苦之民?那洛州医署何以为继?”

    “不,也有富户,”郑辜道:“这些人是收钱的。”

    他道:“我们太医署早有规定,上门求医要携带户籍和纳税的凭证,下户都可免费问诊和抓药,中户和上户问诊抓药都是正常的药价,诊费也都是固定的,并不会多要。”

    当然,他们的老传统,出诊的话,一些富户会给包超出诊金的红封,这些都是属于他们个人的,他们并不会推辞。

    第2803章

    释放

    俞大人沉思,若有所思的问:“上门请小郑大人出诊的人多吗?”

    郑辜道:“还行。”

    他目光扫向罗县令,龇牙一笑道:“洛阳城内,上至恭王府,下至一寻常商户,出得起我出诊价钱的,都请过我。”

    他不仅出自杏林世家郑氏,还在太医署学习过,更是神医周满的大弟子,仅凭这些名号,请他的人不要太多。

    洛州其他县来请他的人也不少,毕竟洛州医署名义上管着的是整个洛州。

    哦,对了,洛州医署还有一个职能,那就是给洛州下的各官员看病,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不收诊费,药费不从医署走也不收,药方要给出。

    而给其他病患开方,医署只记录药方,不会将方子给对方。

    他来洛阳几年,洛州下辖九个县,每个县他都走过了,每个县的县令他都出过诊,甚至其中有四个县的县令还换了,不论前后,他都给看过病。

    他自认和他们还有些交情,甚至和罗县令关系最好,所以他被罗县令抓进牢里时才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一样震惊,等妻子被那样粗暴的拖出去,他心里才更悲愤。

    要不是昨天傍晚有狱差悄悄告诉他安二娘是被他师父救出去,他不一定能熬过昨天的刑罚。

    郑辜眼睛愤恨的盯着罗县令道:“洛州下九个县衙我都去过,其中来洛阳县衙的次数最多,每一次罗县令对下官都亲切得很,虽说给官员和官眷出诊不需诊金,但罗县令每次都给包了红封,下官以为我们相处得很好。”

    罗县令一脸正色道:“不错,我们是相处得不错,但我绝不会徇私枉法。”

    郑辜胸中鼓荡着怒气,连连点头道:“对,下官也不求罗大人徇私枉法,但公平公正总可以做到吧,什么民怨沸腾,衙役上门时已快到用晚食的时间,但医署内依旧有不少上门求诊的病人,若是民怨沸腾,若是洛阳的百姓对我医署如此不信任,他们为何还要上门?”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罗县令,想听他怎么回答。

    罗县令便长叹一声道:“民生多艰,有些贫苦之人实在没钱看病抓药,即便知道医署的药有可能是假的,但因为医署免费,便也只能冒险去领药。”

    “不错!”郑辜突然一声暴喝,吓了众人一跳,就见他激动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圆睁着眼瞪罗县令,一字一顿的看着他道:“民生多艰,贫苦之人只能从医署中看诊抓药,只有医署才能给他们一线生机,所以医署绝对不能取消!”

    他扭头看向俞大人和夏大人,眼睛通红的道:“即便下官身上的污水洗不干净,太医署,地方医署也绝对不能取消。”

    俞大人不由坐直了身体,扭头和夏大人对视一眼,隐约摸到了洛州针对太医署的原因。

    卢太医抿了抿了嘴,便是一直脸上和煦的小谭太医都不由严肃了脸。

    罗县令眉间微蹙,目光稍冷,看着郑辜轻柔的道:“小郑大人误会了,县衙是就事论事,就案查案,倒不知道小郑大人为何会如此认为?难道扯了大旗就可掩盖已经犯过的事?”

    “行了,”俞大人打断俩人的对峙,将手中的东西递给身后的书记员,起身道:“这些东西都先封存,事情如何我们总会查清楚的,此次大理寺、御史台和太医署过来便是为了办这个案子。”

    他对站在一旁的郑辜道:“小郑大人先回医署吧,案子未清前你不得离开洛阳城,随时听召。”

    郑辜抬手深深的一揖,应道:“是。”

    罗县令脸色微变,忍不住道:“大人不可,就这样放他离开吗?他可是疑犯。”

    俞大人道:“这合乎法规,郑辜是官身,在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医署内的假药是他有意购入前,他可不用收押。”

    又道:“何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他意有所指的看着郑辜道:“济世堂又不远,郑家也不小,本官想小郑大人应该不会置家族于不顾吧?”

    大晋律还是有连坐制度的,虽然很少用到了,但郑辜要是真跑了,朝廷倒不会把郑氏的人都抓了,但济世堂也别想再开下去了,各地衙门借着搜查的名义搜查一下济世堂,所得的价值比一个郑辜可大多了。

    所以这世上能够抛家舍业出逃的人不多,而这样不顾家族,不顾家人死活的人在世人的眼中也不能称之为人了。

    他不觉得郑辜是这样的人。

    郑辜的确也不是,他郑重道:“下官不会出逃的。”

    郑辜看了罗县令一眼,转身和卢太医、小谭太医也行了一礼,然后就动作僵硬的往外走。

    小谭太医就吩咐身后的随从,“送小郑大人回医署去。”

    县衙外,提前得了消息的郑大掌柜等人一早在外面等着了,只是他们进不去。

    他们是想等一等卢太医问情况的,结果看到郑辜被人扶着走出来,忍不住眼睛一亮,立即带着人迎上去,“郑辜——”

    郑辜看见郑大掌柜眼圈便是一红,“爹——”

    郑大掌柜伸手扶住他,郑九掌柜激动的问道:“这就算没事了?”

    “不是,”郑辜道:“我只是先回医署,不用收押了而已。”

    虽然没查清,但能出来就好,大家稍松一口气,郑大掌柜道:“能出来就好,现在天这么冷,牢里哪是能呆的样子?”

    郑辜连忙问道:“爹,二娘怎么样了?”

    “她没事儿,我将她送回了安家,现正在安家养胎呢。”

    郑辜呼出一口气,左右看了看后问:“师父呢,她不是天使,是因为要亲隐吗?”

    “她是天使,不过是派来给恭王看病的,”郑大掌柜给他说明情况,“她的确要亲隐,所以今天不能过来,唉,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和卢太医他们见面。”

    毕竟她的身份是要避嫌的。

    郑大掌柜有许多的话想要问郑辜,一旁的郑四老爷道:“还是回去再说吧,我看郑辜脸色苍白,他们是不是对你用刑了?”

    郑大掌柜早已经发现,他叹息一声道:“走吧,先回去再说。”

    第2804章

    怀疑

    俞大人他们没走,因为他们需要接手封存的东西不少,除了口供、状纸这些,还有他们从医署里搜查回来的公文、医案、药方,以及各种药材等。

    所有关于这件案子的东西都要由他们接手,不过东西还挺多,所以俞大人他们决定先封存起来再慢慢研究。

    等他们忙完,天都黑了。

    四人一进城就洗了一把脸,这会儿都又累又饿,派人看好东西后就去洗澡了。

    沐浴完后围在一起吃东西,一边还讨论案情。

    卢太医和小谭太医手上都翻着一本账册,这是之前郑辜派人送回去给周满,后周满上交的。

    他们已经看过不止一遍,此时看不过是和前面的几本账册对比一下。

    卢太医找到了,两本账本一起推给俞大人看,“这是去年九月采购的药材清单和支出,相比于今年,去年同期的采购只有今年的三分之一不到。而且越往后两个月,相差得越大,到十一月,他采购的防寒药材和防疫药材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俞大人仔细的对比了一下,账册上还附有采购的药材单子,粘贴后折起来塞在册子中,这样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俞大人对照了一下,忍不住咦了一声,笑道:“这个法子倒是直观,你们太医署怎么想到的?”

    卢太医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太医署刚建立时采购的东西多,忙起来的时候还要将采购的单子一一写到账册上过于繁琐,所以周太医就干脆在账册上记了支出,然后将采购单子直接粘贴在那一页上,这样既能一目了然,又省去许多功夫,等以后有空闲时间了再抄录。”

    可是一般来说,他们不会再有空闲时间了,所以账册就一直是这样了。

    很显然,去年有一段时间郑辜也这样忙,所以就这样偷懒了。

    今年倒是仔细的将采购单子一笔一笔的记在了账册上。

    俞大人敲了敲桌子思索,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

    一旁的夏大人摊开一本又长又厚的本子,指了上面的名单道:“这是从十月初二开始的诊治名单,我发现从这一日开始病人开始慢慢增多,比去年同一时间多了两倍,且似乎越往后人越多。”

    他翻了几页后道:“而且来问诊的人不仅有洛阳县下的人,还有其他县来求医的。”

    “都是贫苦之人?”

    “不,一半一半,”他道:“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代为求药的。”

    夏大人给众人看这一段,上面的名单后面都有个代字,记录着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病人的名字,还有一个则是代为取药的人的名字。

    夏大人忍不住感叹道:“记得很仔细了。”

    这样仔细的账簿一般不可能是假的,因为上面有户籍地址,有年龄,有名字,几乎一查一个准,假账不是这么做的。

    连夏大人这个御史都忍不住啧啧称叹,等他们商量到深夜,回房去睡觉的时候,夏大人就忍不住和同屋的俞大人说,“这样详尽的账目,也就户部能做得出来了,只这一点儿太医署就比不少部门强太多了,也不知道萧院正怎么教出来这些人的。”

    俞大人就嗤了一声道:“你没查过以前太医院的账?这账是萧院正能做出来的吗?”

    他道:“我看这是师承,和萧院正没多大关系。”

    俞大人也觉得这账目看得舒服,他躺在了床上,若有所思的道:“说起来周满一直是太医署的博士,且太医署当年建立便是起于她的建议,她算得上元老之一,所以太医署里其他学生学的也是这样的记账方式吧?”

    夏大人便笑道:“那将来查太医署的账可就方便太多了。”

    御史台监察百官,大理寺干脆就是审理官员和皇亲国戚权贵、以及一些重大案子的地方,他们审查官员和各部门的账目最多,有时候查账查得脾气暴躁,很想摇着对方的脑袋喷唾沫,你们至少也是个明经出身吧,做账的时候能不能长点儿脑子,长点儿脑子?

    不过这事儿很难说而已。

    俩人都是很有经验的官员了,他们也没少接触做假账做得很漂亮的账本,但详细成这样的,加上又有相应的入库账本的,基本都是真的。

    俞大人若有所思,“要是图财,他随便在账目上做点儿手脚就可以贪墨了,没必要大费周章的进假药,不仅会害死病人,也很容易事发。”

    夏大人点头,“我也倾向于他是无辜的,至少,在进假药这件事上他不知情。”

    “那就是失职和被诬陷两种可能了。”

    大家一开始考虑的也是前者居多,不觉得郑辜会特意进假药。他一个济世堂的少东家,又不缺钱,两味假药能给他带来多少钱?

    除了天生贪酷之人外,也只有傻子会去干这样的事。

    “失职的话,得查一查这批药材经手的人,还有他采购的药商。”

    俞大人已经躺下了,拉过被子盖住身体,“明日再查吧,明天我们去见一见郑辜,他是当事人,应当对此事更了解,而且……”

    而且什么,俞大人没有说。

    “而且他采购了这么多的防寒和防疫药材,”夏大人幽幽地道:“显然已经预见洛州会有寒灾,那洛州的灾情如何,为何京城没有收到洛州的灾情禀报?”

    当今勤勉爱民,三令五申过,凡地方有灾情都要上报,尤其是前些年胜州水灾被瞒报迟报后造成了不小的后果,皇帝一气之下处理了不少胜州官员,各地更不敢隐瞒灾情,一有个什么天灾人祸就往京城上折子。

    甭管皇帝和朝廷给不给赈济,反正有就往上告诉。

    皇帝和朝廷也的确不会随便给赈济的钱粮,大多数灾难都是要地方自救,然后派出御史台或者大理寺的官员巡视地方,只有遇到稍大一些的天灾朝廷才会拨款援助。

    所以夏大人合理怀疑洛州的官员为了不让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官员来巡视灾情,于是隐瞒了灾情。

    俞大人也是这么怀疑的,但没有证据,这种话就不能随便出口,即便这次他们俩同办一件案子。

    第2805章

    好巧啊

    郑辜回到医署后院,里面已经被抄过一遍,东西丢得到处都是,连被子等也都落在了地上。

    郑大掌柜看过,微微皱眉,“冷锅冷灶,连屋子里也都是冷的,这怎么住?”

    郑九掌柜也道:“不如先住到我家里去?或去济世堂。”

    “不行,”郑辜道:“此时我与济世堂的牵扯越小越好。”

    “你出自郑氏,怎么也不可能和济世堂撇清关系,”郑大掌柜没好气的道:“要想不牵扯,除非我们父子断绝关系。”

    郑辜就无奈的道:“爹,我住在医署,和济世堂少些往来,至少这会儿济世堂没那么扎眼。”

    郑九掌柜深以为然,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住在医署里,他道:“我去找些下人来打扫收拾,等把厨房烧热,屋子烘一烘就可以住人了。”

    郑九掌柜离开,郑四老爷就把药箱往郑大掌柜手里一塞道:“大哥,给郑辜上药吧。”

    郑大掌柜左右看了看,只能勉强先拢了一个火盆给郑辜上药。

    周满见到郑辜已经是他出狱的第二天了,巧了,俞大人他们也看完了案卷过来医署这边调查。

    周满的马车从北路来,俞大人他们的马车则从南路过来,两队马车一起在医署门前汇合。

    俞大人从马车上下来,正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这辆才在他面前停住的王府马车,便见帘子撩开,一个极眼熟的人从里面弯着腰出来。

    俞大人:……

    满宝扶着西饼的手弯腰出来,先抬头往前看了一眼,看到俞大人等人便露出微笑,欢快的踩着凳子下来,作揖道:“好巧啊,没想到今日竟能遇见俞大人和夏大人。”

    满宝说完看了后面一眼,补充道:“还有卢太医和小谭太医。”

    卢太医和小谭太医:……不能因为他们同是太医署的人就忽略他们啊。

    俞大人有些头疼,提醒道:“周大人,这个案子牵扯到郑辜,照规矩,你要亲隐的。”

    满宝点头,“放心,我不阻拦查案。”

    “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还可以找我,”她笑道:“我是信得过我弟子的。”

    俞大人便试探了一句道:“要说小郑大人是有心,我等也不太相信,但若是一时不察进了假的药材……”

    他顿了顿后叹息道:“这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工作嘛,谁没有失误的时候呢?”

    满宝严肃下来,没有说郑辜一定不会错,毕竟她还没有见到郑辜,也没看过那批假的药材,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论辨认药材,郑辜可做太医署药学的结业学生,其能尚在我之上。”

    俞大人目光微闪,扭头和夏大人对视一眼。

    夏大人干脆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卢太医,“卢太医以为呢?”

    卢太医点头道:“郑辜家学渊源,因他曾在济世堂做过几年小掌柜,他对药材的确很了解,比我们这些老太医也不差,且因他家是做药铺的,他炮制药材也比我们熟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