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69章

    满宝微微挑眉,总算是知道路县令的打算了,这是不想她把医署建在青州内。

    也对,益都县是青州的郭县,整座青州城除了刺史府外都是路县令在管,而别看医署署令的官低,但它建制高呀,直接青州医署。

    满宝笑了笑后道:“陛下体贴我们,那我们做臣子的就更不能辜负陛下了,夫妻之情固然重要,但我对陛下的忠心亦昭昭然,所以医署选址我会认真考量的,一定选出一个对青州七县百姓最好的地点。”

    路县令:……

    一句话就将他们想的所有理由都堵住了,人家都明说了君臣在夫妻之上,他们还能说啥?

    白善扭头看了周满一眼,看见她眼底的狡黠,嘴角还压抑不住的往上翘了翘,便忍不住低头失笑。

    而陪坐的路夫人等人更是惊得屏住了呼吸,下意识的去看白善。

    只见他低了低头,再抬头时似乎脸上没多少表情,但这些后宅的夫人们察言观色也是一流,很明显就看出了他眉宇间没褪下的笑意。

    不知为何,夫人们再看向周满时心底就充满了羡慕。

    女子出嫁后便以夫为天,别说什么君臣,她们后宅妇人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啊,她们只为丈夫和家族好不好?

    谁若是对外说什么君臣在夫妻之上,外人只会把君臣中的臣想做她们的丈夫,怎么可能认作她们?

    更不要说理直气壮的说出这种话来。

    因此当下对周满,她们不只是羡慕,还有些……崇敬。

    路县令他们也没想过周满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以说是非常的打击他们了。

    周满不知道她们心中所想,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之后又笑眯眯的给了他们一颗不太甜的枣子,“不过我还未曾详细了解过青州,一时半会儿的也定不下地方,明日我先去刺史府中报到,待我选定了地方再与诸位商议。”

    到时候就不是和他们商量了,新刺史也该到了吧?

    周满笑吟吟的道:“我先到各县走一走,了解了解情况,而且我也需要人手,这一次我来青州,太医署可是一个人都没给我,医署建立所需的典药,属吏等都需招募,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她笑眯眯的问路县令,“路县令不会看我没把医署定下便不发我俸禄吧?”

    路县令回神,立即道:“岂敢,岂敢,周大人只管去选地方选人,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叫我,您最先是想去哪儿?本县好叫刺史府的属吏发公文让各县做好准备,也好招待一下周大人。”

    那还有什么意思?

    周满便指了白善道:“最先去北海县吧。”

    众人:……那不还是去夫妻团圆了吗?

    除了路县令外,其他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才对嘛,哪有女子不想跟着丈夫在一起的?

    说什么君臣重于夫妻,就是他们这些男子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的。

    路县令可不觉得周满此举单纯是想和白善夫妻团聚,她能这么年轻就一路从民女的身份,甚至是太后仇人的身份一路高深,最后不仅成了宫中的红人,还一路推着太医署成立,这就不是一般的女子。

    别说女子,就是男子,这天底下能做成她这份功业的又有几个?

    因此路县令不敢小瞧了她去。

    吃过饭,也喝了酒,临近宵禁时间,大家总算是起身离开了酒楼,下楼后路县令先送白善和周满上车。

    俩人可以的推辞了一下便先行上车了。

    路夫人今晚就没和周满说几句话,见她这就要走了便在心底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笑着从窗口和周满道:“周大人有空可要来我们家做客呀。”

    周满笑着应下,然后马车就开动了起来。

    等人走远了,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了,段县丞叹了一口气道:“以前就听说过这位周大人在朝会上气死了一个御史,我还不信,这会儿我是相信了,这位的确有这样的口才。”

    今晚很少说话的汤主簿忍不住道:“是气死吗?我怎么听说是气晕的?”

    曹录事:“咦?不是说是气吐血了吗?”

    大家一起看向路县令。

    路县令:……他怎么知道?不过这位的确不是好惹的就是了。

    因为他突然间想到了一间极为重要的事,“她要是迟迟定不下医署地址,那她岂不是可以各个县的游走?不对,就是医署建立了,她也可以去别的县办公,并以此为借口接触各县的公务,那将来北海县岂不是可以很轻易的知道别的县的情况?”

    更不要说医署可是能接触到各县人口的部门,而从接触的人口那里还能推断出各县的上户、中户、下户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田地情况,甚至是当地的官场情况……

    路县令沉思起来,他觉得他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周满似乎不论放在哪个县都不好。

    放在他们益都县最不好,但不放在他们益都县,似乎也没好到哪里去。

    路县令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干脆不理身后一群面面相觑的下属们,挥了挥手带着夫人回家去了。

    路夫人是很不解的,问道:“郎君不就是不想医署建在青州城吗?现在她没定下地点,显然还有很多运作的空间,你怎么还这么不高兴?”

    “我不是不想医署建在青州城,而是不想这三四年内医署落在青州城中,”他道:“在我离开青州之前,她再将医署落在青州城是最好的,到时候我会助她让医署在青州城中站稳脚跟,这不仅是她的功绩,也是我的。”

    路县令打算得非常好,他道:“这三四年内她不会妨碍到我做事,我可以安心的积累我的功绩,三四年后我再用两年的时间助她,这其中亦有我的一份功绩在。”

    路夫人心中一动,“若是顺利,六年后郎君也该离开青州往更高的地方去了。”

    第2837章

    我与你一起

    不错,到那时候青州的百姓得了实惠,朝廷推行的地方医署也顺利进行,至于对于后一位县令不太友好的局面,路县令也只能在心里对这位未来的继任者说一声“努力”了。

    只可惜周满一句话就堵了所有人的劝说。

    路县令叹息一声道:“不知道新刺史何时会到任,等刺史到任,这件事就是刺史和周满商议了。”

    根本没他什么事了。

    路夫人轻声道:“郎君可以催一催她吧,让她尽早将医署开起来,这不就可以在刺史到前控制好局面了吗?”

    路县令,“那万一她就点明了要将医署设在青州城内呢?”

    “不会吧,”路夫人道:“虽然周大人嘴上是说了君臣在夫妻之上,可天下女子哪有不想念自己丈夫的,她不也说了要最先去北海县吗?显然就是去陪白大人的。”

    路县令一边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一边又觉得周满不是这样的人,不然她不可能有如此成就,因此拿不定主意。

    他道:“等等再看,新刺史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到任,看看她去了北海县怎样作为,她要是想扎根北海县自然最好,要是真的各个县的跑,那我就催促她尽早定下一个地方来。”

    路县令决定见机行事,不必急在这时候拿定主意。

    而微醺的周满和白善回到驿站,觉得特别精神,一点儿也不想睡觉。

    她就拉着白善商量起来,“路县令若是催促我定下医署的地址,你说我是定在青州城好呢,还是定在北海县好呢?”

    白善问道:“他催促我们就要应吗?”

    满宝苦恼道:“不应不好吧?”

    她道:“他现在暂代刺史之责,我若是迟迟不选定地址,他是能够以怠政之名弹劾我的。”

    白善却笃定道:“他不会这样得罪你的。”

    “嗯?”满宝疑惑。

    白善见她歪着脑袋一脸的茫然,两边脸颊还因为醉意发红,不由得牵住她的手坐到了床边笑道:“你没发现吗?路县令对我们极为客气,这样的客气已经超出了临县官员之间的关心,显然,他想要交好我们,既如此,他就不会轻易走到弹劾的这一步。”

    除非弹劾周满得到的利益远大于弊端,不然他是不会弹劾的。

    而周满现在依旧深得帝心,在朝中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对她印象极好,或者受过她的恩惠。

    这就是做太医的好处之一,朝中只要有官员或官眷生重病,或者缠绵病榻,久病不去的都会请到太医院的人。

    而太医院里目前公认的医术最好的三个,萧院正、刘太医和周满。

    萧院正不好请,刘太医和周满基本上权贵大臣和世家们最受欢迎的太医了。

    白善捏着她的手指笑道:“我想,在我和你之间,路县令会选择弹劾我十次,也不会弹劾你一次的。”

    周满闻言便得意起来,大手一挥道:“那明日待我去刺史府里放印报到后便随你去北海县,青州城这边不着急,等新刺史到了再说。”

    白善问:“你想将医署设在北海县?”

    满宝歪头看他,“不好吗?”

    白善沉吟道:“倒不是不好,北海县是下县,穷得很,看不起病的病人也更多的,但青州城才是青州的中心,你放弃青州选北海县不合适。”

    在来的路上白善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捏着满宝的手叹息道:“我也不想与你分割两地,好在北海县距离青州城不是很远,每到休沐日我都可来看你……”

    满宝摇头道:“白善,你忘了吗?我们一开始设想的地方医署的蓝图并不是一州一医署,而是一地一医署,这个一地是一县。”

    白善愣了一下后道:“你现在有能耐一县设一医署了?”

    “没有,”满宝诚实的摇头,“但我可以一州三个医署,甚至四个医署。”

    她道:“在来的路上我就想了,青州也不算小,七个县,若是每个县的百姓都往青州跑,有的人可能需要走上五六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青州城求医。”

    “这对一些急症来说是致命的,唉,我也知道,现在不论是我、萧院正还是朝廷都还没有能力实现一县一医署,但我想努努力,两县之间,或者三县之间取一个对三县来说都相对较小的路程来设立医署,那能医治的病人只会更多。”

    “而这也不会过多的抢夺当地药铺,医馆的生意,”满宝道:“我知道,洛州假药案许多事情都没查出来,或者查出来未曾公布,但一件,当地的一些药铺和医馆肯定知情的,甚至还参与了其中,究其原因还是医署抢去了不少他们的病员。”

    “地方医署对所在县的影响是最大的,然后是根据距离的长短逐渐缩小,到最后,对距离最远的一个县的影响力是最弱的。”

    白善问:“如果在三县之间设立一个医署分部,你是想控制病人的来源?”

    “医署的接纳量是有限的,也不必特意筛选,只需设几个条件就可以,比如排队,若是病人过多,一些家中不是很缺钱,又愿意付钱买药的病人就会先选择更快速便捷的药铺和医馆,”满宝道:“甚至我们还可以和药铺医馆合作。”

    “联合会诊,购进药材等,基本上大的药铺和医馆背后都有一支甚至是多支药材进货渠道,和他们合作就是互惠互利。”

    比如济世堂。

    济世堂的药铺收入是大头,给人看病拿药,但他也做药材的生意,就满宝所知的,济世堂就有两条进药材的线,每年从那两条药材线的进帐也不少,不仅供给自家的药铺,也和其他药铺做这个生意。

    满宝道:“是人都会生病,天下的人这么多,只要医术够好,是不会愁没有病人的,医署是会抢去一些病人,但一定不能抢走所有的。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人来看病抓药,让看得起病,抓得起药的人花费少一些的钱来看病抓药,而不是要将天下的病人一网打尽。”

    “医署很小,也做不到这一点儿,所以我觉得合作比相斗得到的利益更多。”

    白善看着侃侃而谈的周满,心底软成一片,然后心脏鼓鼓胀胀的,他忍不住伸手抱住她,将她整个人揽在怀里,轻声道:“我与你一起!”

    满宝满脸灿烂的笑起来,伸手回抱住他,“嗯嗯!”

    第2838章

    曹录事

    周满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精神满满的穿着她浅绿色的官袍跑去刺史府报到了。

    她将自己的官印拿出来在一张白纸上按了下去,印出“青州医署”四个字后便提笔在官印边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她将纸交给曹录事。

    曹录事将其入档收起,做好了登记,周满就算报到成功了。

    白善却要先去北海县,直接在北海县上任,等新刺史到了召见后才来青州。

    曹录事见周满拿了回执就要走,连忙叫住她道:“周大人真的打算把医署落在北海县?”

    周满心中一动,笑着转过身来问,“曹录事觉得医署落在何处比较好?”

    “当然是青州城了,”曹录事耿直的道:“青州城是青州的中心,医署是州的建制,自然要和刺史府一样落在青州城内的。”

    满宝心中感叹,看来这位曹录事虽然视路县令为偶像,却没有领会到路县令的烦恼啊。

    她干脆留下和他聊天,“若是落在青州城,曹录事以为该落在哪条街道?”

    “和刺史府或者县衙近一些吧,”曹录事道:“和各部门都近。”

    满宝却不想离得刺史府和县衙太近,这两个地方占地广,但前面颇有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她要建的是医署,又不是大牢。

    不过太繁华的地段也不行,浪费贵的宅子不说,吵起来对病患也不好。

    得找一个既宽敞,平时又谁都能到的街道,可是聚集的人群又不是很多的地方。

    满宝将这些条件告诉曹录事。

    曹录事就皱起了眉头道:“这样的宅院……周大人一定要现成的宅院吗?为何不干脆自己建一个,官府在内外城都还有几块地,医署要是要,可以免费批给你。”

    周满:“我是没什么问题的,能自己建自然最好,但你们青州的府库有钱吗?”

    曹录事:“……我们刺史府只发你们太医署的俸禄,其余财务支出不是你们自己和太医署要拨款吗?”

    周满直接道:“太医署没钱。”

    她以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曹录事,“太医署要是有钱,我用得着这么纠结医署建在何处吗?我大方点儿,每个县都建一个不就好了?”

    曹录事皱眉,“你们太医署在地方上有这么多位置?医署署令一州只有一个吧?”

    “那下面还有典药和博士呢,各县分部若能建起来,先请了大夫做博士,为大家看病也是可以的,”周满道:“何况,太医署都能升品,到时候地方医署的官职再往上提一提又有何难?”

    曹录事:……说得这么轻松,难道不花钱吗?

    提半品那俸禄都不一样,全大晋这么多州县,全都提一遍,多出这么多岗位来,这些钱不都是走的户部的账吗?

    不对,也有可能是走地方的账,因为众所周知,各地官员的俸禄都是从当地的财政中出来的。

    曹录事再看向周满时目光都不对了,活像她是个抢钱的。

    周满却态度依旧,将话题拉回来,“所以府库没钱是吗?”

    曹录事大声道:“没钱!”

    “那就不能建了,省点钱,直接从现有的宅子里选一套吧,”周满伸手道:“你们有宅院信息吗?给我一份,回头我去看看哪里合适。”

    这话落在曹录事耳中便相当于周满已经决定将医署落在青州城了,以后青州城的贫民看病要容易许多,他立即道:“周大人稍等,我去户房给您问一问。”

    周满眼珠子一转,跟着他一起去,道:“我与你去看看,万一户房没有多余的抄录本,我就现抄几个合适的,回头先去看看。”

    曹录事点,毫无心机的带着周满一起去了。

    不论是刺史府还是县衙,建制都仿制中央,中央有六部,地方便也有六房。

    其中房屋田地这些东西就是户房在管理的。

    目前刺史府手中有的青州城内的房屋在这里只能找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在益都县手中。

    不过刺史府这里也有备案,他们不仅有益都县的备案,也有其他各县的备案。

    这是以免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直接将官宅变成私宅还无从查起。

    满宝挑选的条件很明确,户房的人一边给她翻找一些宅院的信息,一边派人悄悄的去隔壁街道的县衙里通知路县令。

    满宝只当看不见,一目十行的扫过这些房屋的信息,都不太满意,摇头问道:“去年青州不是抄了许多人家吗?将那些宅院拿出来我看看。”

    户房:……您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周满的这几个要求,粗粗一看没什么,既没有要求在繁华地带,也没有要求在城中的权贵富人中心去,但就是那么几条轻飘飘的条件,一套上去发现筛选出来的宅院都是上等的。

    哪怕不是人家本来的主宅,也是极看重的别院,打理得肯定很好,这么好的宅院就拿来做医署了……

    户房只拿来了一册,翻开,里面只有五张房契。

    不说周满,就是曹录事都皱眉,“去年抄了这么多宅院,那些宅院都卖出去了?”

    “那倒没有,只是开春,户房的事多,上次翻出来后也不知放到何处去了,如今只找出了这一册,里面有五张房契,那就是有五栋房了,周大人不如先在这上面选?”

    满宝一边翻看一边道:“那你们刺史府的户房挺乱的,每一本册子都有它该在的位置,这会儿竟然能找不见,可见你们处理事务的能力有多差,若是超过一旬还未找回,那岂不是直接做遗失处理了?”

    负责户房资料的书记员每旬交接班都要抽查一下资料房,要紧的现有资料要是找不到,那交接方就只能做遗失处理,这是规矩。

    负责接待他们的书记员额头冒汗,有些焦急的看向曹录事。

    曹录事的脸却也不好看,瞪了对方一眼后道:“还不快去找?”

    “是。”

    有曹录事黑着脸,东西很快就找出来了。

    周满看过房契,她对青州不熟,但曹录事熟啊,他显然是真心想让周满将医署落在青州城的,因此很上心的给她介绍这些地契上的宅院。

    他没去过这些宅院,但房契上有它所在的位置,大小,几进几院,底下的档案上还有从何人手中抄回来的。

    他知道那些街道的大致情况,也基本了解被抄的人的情况,所以就把宅院的情况摸了四五分。

    剩下的周满就直接要来纸笔,将初步筛选下来合适的记下来,回头让人去查。

    第2839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