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9章

    他道:“提前这么多,只怕学子们会恐慌,而且他们准备恐怕也不足。”

    提前考试冒的风险太大,郭成笑道:“不如这样,我让人昭告出去,直接为医署举办一场考试如何?到时候周大人还可以亲自来选人。”

    满宝目光微闪,“可以这样吗?”

    郭成笑道:“自然可以的,招募人才嘛,这是正常的事,只不过医署特殊,不知道周大人想要什么样的人才?”

    满宝便精神奕奕的道:“大人,既然是特地为医署开的考试,那考题便由我出如何?”

    郭成:“啊?”

    “当然了,是和大人同出,”满宝反应过来,立即拍着马屁笑道:“到时候我们两套卷子合在一处给他们考,然后阅卷定分,既然是选人,当然要选最合适的了。”

    郭成想了想,觉得这人毕竟是医署要的,由周满参与出卷子也不错,于是点头。

    笑问:“周大人什么时候能出好卷子,这考试想要定在何时?”

    满宝就思考起来,“宣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大人一定要让各县都宣传到位才好,那时间就不能太短,这样,我们定在六月份如何?”

    郭成欣然同意。

    满宝笑眯眯的道:“大人既然要招募贤士,不如在写公文的时候多添几笔,就说医署还要招募大夫,不论是什么大夫,只要有意便可来医署找我,通过我的面试过后就可进入医署做坐堂大夫,如何?”

    连考试都给她设了,郭成自然不会再吝惜这么几行字,于是欣然答应。

    满宝高兴不已,郭成自觉和周满打好了关系,也很满意,于是亲自将人送出刺史府,目送他们骑马消失在街角。

    第2893章

    不缺钱

    路县令最快知道此事,他师爷忍不住道:“大人,白县令那边不会撕毁盟约吧?”

    路县令想了想后道:“不会,他之前便提到过,结盟之事是私下的事,青州城除了我们俩人外还有五个县令呢。在明不如在暗。”

    路县令想到了什么,不由一笑,“我今日才算明白了他当日说的话,我等做这些不过都是为了青州的百姓,他是北海县的父母官,而我是益都县的父母官。只要是为治下百姓好的,有功绩之事,何必太过拘泥立场?”

    师爷蹙眉,“他这话的意思是,只要对北海县有益,他便会背叛和大人的盟约?”

    “不,不是背叛,”路县令摇头笑了笑道:“枉我年长他十来岁,却没料到是虚长,与这些事上的还未想得有他们夫妇通透。”

    师爷满头雾水。

    路县令已经起身道:“走吧,我们也去拜见郭刺史,农忙要过去了,去年因为青州官场动荡,益都县的劳役还差了许多,正好等过了端午便召一批役丁服役。”

    “不仅一些水渠要通,路也该修一修了。”路县令道:“我们去找郭刺史要钱,迟了,只怕钱都要进北海县和医署那边了。”

    郭刺史自己都没想到他前脚送走周满,后脚就迎来了哭穷要钱的路县令。

    满宝很高兴的跑回去告诉白善这次他们谈妥的事,还道:“我看郭刺史大方得很,县衙现在不是正缺钱吗?要不你去试着去找他要钱?”

    白善财大气粗的挥手道:“不必心急,我们北海县现在不缺钱了,等到端午我们去拜见刺史时再提钱的事。”

    满宝刚从青州城回来他就去要钱,这也表现得太急切了,不好不好。

    周满惊奇道:“你竟然不缺钱了?”

    白善就咧开嘴,压抑不住脸上的笑容道:“今天立威派人回来说新盐场那边的收了第一批盐。”

    满宝眼睛一亮,问道:“晒出来的盐果然像你说的那样比煮盐更好吗?”

    “比上次我吃的还要好。”白善从抽屉里拿出那一小罐盐给她看,“我让立威又在后面建了一个结晶池,盐卤在第一个结晶池里晒出晶体后铲出,再用盐水冲刷过滤后暴晒,晒出来的盐比前一个结晶池的盐更白,过滤出来的杂质也要更少一些。”

    满宝捻了几颗盐品尝,发现还真是,“这算是上品盐了吧?”

    白善点头,“所以我说我们北海县不缺钱了。依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完全可以顺着那片海岸线建出更多的盐田来,就算旧盐场那边不能再出盐也不怕。”

    “不过光靠盐场也是不够的,北海县的粮食不够,粮铺总是从外面进粮食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想办法提供粮食的产量。”

    他道:“最近正在收麦子,我打算到底下各个村子都走一遍。”

    满宝道:“我也正要带着文天冬下乡义诊呢。”

    俩人一拍即合,便决定一起下乡。

    方县丞对俩人热衷下乡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忍不住再次提醒白善,“县令,县衙现在储存的盐不多,而我们给刺史府的官盐最迟七月就要上交。”

    白善道:“此事我心中有数,方县丞不必担心,县衙这边希望你看好,旧盐场既然长工们都煮不出盐来,那就暂时关闭起来吧。”

    方县丞一听,忍不住去看白善的神色,见他面色平和,语气轻松,便猜出是新盐场那边有了进展,甚至极大可能已经煮出了盐。

    可最近没听说大家洼那边有人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呀。

    方县丞迟疑的问道:“那宋家那边……”

    “犯事的管事不是都判了送到刺史府吗?”白善道:“那宋家现在我这里和别的子民就没什么差别,平常对待就是。”

    “对了,宋主簿还是病着吗?”白善笑眯眯的道:“既然如此,那便从下面挑选出一人来暂代他之责,嗯,我看赵明就不差,让他暂代主簿之职吧。”

    赵明出身赵家庄,赵家在北海县虽然远比不上宋家,但族人也不少,算是宋家之外势力最大的一个家族了。

    方县丞眼皮一跳,知道白善对宋主簿的耐心告罄,这是打算再出手了。

    白善既然决议提拔赵明,便把董县尉和赵明一起叫到了跟前,直接让他暂代主簿之职后便道:“我不在的时候,你便帮着方县丞处理县衙的事务。”

    赵明谦恭的应下。

    白善这次下乡依旧带着董县尉,方县丞已经有了感觉,县令和董县尉似乎走得更近一些。

    哦,对了,董县尉是赵明的姐夫。

    满宝在一旁看了全场,回到后院时就忍不住啧啧道:“还是我们医署好,不必使这么多心眼。”

    白善:“过二十年你再看,今日县衙上演的一切都会在医署里上演的,现在你们医署是刚设立,目的只是建设,招募进去的人才资历低,自然少有为权相争的,但再过二十年,只要医署稳定下来,这些争斗就不会少,有利益就有争斗。”

    满宝想了想,不能否认他的话,于是沉默不语。

    白善牵着她的手笑道:“以后的事以后再想,还是先处理好当下的事要紧。”

    他道:“民以食为天,农桑是大事,对我们县衙是,对你们医署也是。”

    满宝:“……这管我们医署什么事?”

    “当然有了,”白善忽悠道:“五谷为身体能量的基本,这不是你说的吗?所以五谷重要啊,吃饱饭的人的身体和饿肚子的人的身体能一样吗?”

    满宝摇头。

    “所以啊,要是治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那疾病就少去多少了,你看县衙和医署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

    满宝竟然不能摇头否认,但她也知道他这是忽悠她呢,于是道:“我能做些什么呢?”

    “不知道,我们到处看看吧,你不也要挖一些花草树木吗?再到海边,要是碰到渔民下海,我们还可以看看有什么活的你没见过的生物,到时候一并给你买过来。”

    满宝努力压抑住笑容,“这可是你说的。”

    白善点头。

    第2894章

    山匪

    风吹麦浪,哗不哗的满宝已经没太大感觉了,她就觉得吹着风好爽。

    她蹲在田埂边吹着风,觉得身上没那么黏糊了,这才呼出一口气。

    白善已经在她边上摊倒,看着不远处的麦田道:“别说,这个村子虽偏僻,但田地还不错,看这麦子就长得比外面好好些。”

    满宝点头。

    这个村子偏僻,白善几次下山都没到这个小村子来,因为没有路!

    别说车了,连马都进不了,最后他们是走到半截的时候将马留在外面,留下两个人看守马匹,其他人背着东西进来的。

    走到这里,看到这一片的麦田,他们就不想走了。

    山里比较凉爽,这里面的麦子熟的也要比外面的晚,还没有开始收割,田里都看不到几个人。

    满宝觉得休息好了,双手往后一撑,开始摊着脚四处张望起来,她道:“虽然这个村子四面环山,但山并不高,比我们那里差远了,就那么个小山坡,至少得修出一条能容板车通过的路吧?”

    白善也是这么认为的,“出入皆靠肩挑背扛,便是有再好的东西也赚不到钱呀。”

    白善为边上的董县尉,“每年他们村的税赋是怎么交的?”

    董县尉:“……扛出去的吧,我们只在县衙里收税赋。”

    至于怎么运出去的,他怎么知道?

    一行人在田边吹着风,因为扛东西爬山的燥意消散了不少,这会儿虽然腹中饥饿,但他们竟然有些泛起困来。

    满宝惬意的感叹道:“这风好爽啊。”

    白善深以为然,“我们再多坐坐。”

    董县尉:……想进村吃东西。

    似乎是老天听到了董县尉的心声,一个扛着锄头的人从村子里出来,走到这边发现了他们这一群人,他瞪圆了眼睛,白善才抬了一下手,他转身撒开腿就跑。

    白善的手僵住,不由扭头去看草地上的周满。

    满宝已经从草地上坐了起来,自信的道:“他应该是回去叫村长来迎接我们了。”

    白善也这么认为,于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和发冠,他怎么说也是父母官,初次见面总要得体,不能过于狼狈。

    小刘村来人,那是比七里村进一辆马车还要稀奇,于是那人一嗓子,立即有人从村子里跑了出来……

    他们手上要不是带着锄头、木棍和菜刀,满宝一定觉得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董县尉看到他们如此生猛,惊吓得从草地上蹦起来,带着衙役和护卫立即拦在白善和周满的前面,冲着冲来的人呵斥道:“干什么,县令在此,谁敢放肆?”

    这句话是用官话说的,村民们没有听懂,依旧举着锄头哇哇大叫的冲他们来,董县尉只能又用方言喊了一遍,用刀鞘将冲到跟前的人往后大力的推去,一脸煞气的大喊道:“不认人,官服也不认吗?”

    就在村民们迟疑着没有继续,只是和衙役们推搡时,村长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赶来了,叫道:“山匪在哪儿,山匪在哪儿?天杀的,麦子一熟就来……”

    等越过人群看到董县尉等人身上穿着的官袍,再低头看一眼他们的靴子,大惊,立即叫道:“哎呀,收手,收手,你们这一群莽子,这是大人啊,认错了,认错了,快把锄头放下……”

    村民们混乱的放下举着的锄头、木棍和……菜刀、镰刀,嘈杂声起,大家畏惧又怀疑的看着白善等人。

    白善和满宝都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吓死了。

    村长喝止村民,让他们都退后一些后才一脸欣喜的迎上来,白善正要与他见礼,村长却一把握住董县尉的手,抬头双眼是泪的看着他道:“大人,您终于来了,您不知道,村子里的人盼您盼了多久……”

    白善:……

    董县尉有些尴尬,干脆拉住村长的手将他扯到了白善跟前,道:“这是县令大人。”

    村长愣愣的看着白善,“我们县换县令了?”

    董县尉一头黑线,生怕白善误会,道:“我以前也不是县令啊。”

    村长连忙解释道:“我当然知道大人不是县令,大人是县尉,我见过您的。”

    董县尉一颗心提起来,想到刚才他喊的话,立即道:“我从未见过你!”

    村长失落的低头,“是,当时没能见到大人就回来了。”

    他满怀期待的看着董县尉和白善道:“大人们这次来是剿匪的吗?”

    他的目光在衙役和护卫们之间来回打量,问道:“大军是不是在山外?要不要小的出去迎接?”

    董县尉开始不断的冒汗,他是县尉,县内的治安都是他管着的,像剿匪这样的事当然不是他做主力,因为县里还有两位巡检呢。

    但作为县尉,他肯定要知道这个情况的,甚至,剿匪这样的事也该他调度派人,但他怎么不知道北海县内出了山匪?

    他不由看向县令。

    白善只扫了董县尉一眼便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和村长道:“我们此次是先来看情况的,大军还未到,尔等不要宣扬。”

    村长一听,立即点头,同时还让村民们安静些,别乱嚷嚷,“难怪里长没提前告诉我们大人们要来,原来是要悄悄的。”

    白善扫了村民们一眼,道:“我们先进村吧,我想与你了解了解……山匪的情况。”

    村长立即应下,带着他们进村。见衙役和护卫们身上背了不少东西,立即让村民上前帮忙。

    满宝跟着他们进村,直接去了村长家。

    村子里还算整洁,大部分是泥土砌的墙面,屋顶都是盖的茅草,却比外面许多村子的房屋要略高一些,院子也开阔。

    屋檐下挂着一些长瓜,还有熏干的鸡,看得出来,他们这里的日子比小洼村等渔村还要好过。

    白善心头很满意,道:“我看过你们村的花名册,你们村一共有三十九户?”

    “是,我们村人少。”

    白善扫了一眼外面呼啦啦围着的人,笑道:“也不算小了。”

    多半和周满家一样,子孙繁茂但就是不分家。

    白善笑眯了眼,问道:“你们说的山匪在哪座山上?”

    第2895章

    报了没

    村长哪里知道山匪在哪座山上?只能道:“就在这附近的山上,每有收成,还有过年过节他们就会下山抢东西,前几日他们又下山来了,说让我们每家出五袋麦子,要是少了,他们就杀人。”

    “我们田本来就不多,五袋麦子,一家半年就白干了,朝廷再要交税赋,我们就一粒麦子都剩不下了。”

    白善问道:“他们下过几次山?我是说,你们村碰到过几次?”

    “三次!”村长道:“去年重阳后,我们才交完赋税没多久,夜里他们就跑了下来,直接把住在村口和山脚下的八家给抢了,还有一次是过年那段时间,那一次是凌晨的时候人下来的,直接把村里的人都赶了出来,然后搜刮了好多东西去。”

    “最后就是这一次了,不过他们只下来了五个人,通知我们准备麦子的,”村长不好意思的道:“村里的人有眼不识贵人,不知是县令大人们来了,见你们带着刀,还以为是山匪下来了呢,所以才……”

    白善安抚他道:“本县知道,此事怪不得你们,你可知道他们前两次下山的人数?”

    村长想了想道:“第一次不知道,那会儿是夜里,被抢的也就那八家,不过听他们说,一家大概进了三四个人,都带了刀,很可怕,后来那一次,哎,太过慌张,也没怎么数,但至少也有百人吧?”

    董县尉脸色铁青,率先道:“不可能,县内要真是出现百人以上的山匪,我不会一点不知。”

    村长本来就不太确定,听他这么说便改口,“那就是七八十人?”

    白善蹙眉,问道:“村长可听说过还有哪个村子被抢了?”

    村长就拍着大腿道:“就是没有啊,”

    他道:“这些山匪也不知为何就瞄准了我们村,我问过其他村的人,他们都说没发现有山匪。”

    “此事里长知道吗?”

    “知道的,”他道:“去年重阳那一次我就报告给里长了,后来过年被抢,我又报了一次。”

    他扭头不好意思的冲董县尉道:“过完年小的就进城里去找大人,当时正巧看见大人带着衙役巡街,本想上去伸冤的……”

    白善见他不再说,便挑眉问道:“那为何没上前?”

    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好还是咬了咬牙道:“是里长找到我,把我给拉回来的,说他已经上报,县衙里县令大人高升走了,衙门里的大人们忙得很,就算是要做事,那也得一件一件的来,我们这样去催促,可能催不来人不说,还得罪了县衙里的大人们,到最后肯定更难办了。”

    董县尉跳脚道:“放屁,山匪这样的大事,哪个县衙敢轻慢?大人,那里长污蔑我们。”

    白善冲他压了压手,让他冷静一点儿。

    村长吓了一跳,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大人不知……难道里长没有上报吗?”

    白善没有直接定论,而是笑问,“这一次山匪下山要你们准备麦子的事你上报给里长了吗?”

    村长愣愣的点头,“报了呀,这可是大事儿,怎能不报呢?”

    “一家五袋麦子呢,大半年的收成就没了,要是等到秋收他们又下来一趟,我们连稻谷也没了,那我们还怎么活呀?”

    也正因为这一次山匪的胃口极大,所以村民们才那么激动,直接拎着锄头和菜刀就跑出来了。

    白善表示明白了,和村长道:“此事本县会给你们做主的,这两日我们会住在村里,你们放心,他们不来还好,若是来了,那本县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反正村长他们安心了不少。

    白善道:“我看你们田里的麦子也都熟了,还是叫人去收麦子吧,一直留在地里,回头熟透落穗就浪费了。”

    村长立即应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