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在发现许太平的目光后,他面带微笑地朝许太平深深一揖,随后一脸视死如归地拔出身后长剑,转身朝那血池方向看去。不过在外人眼中,他依旧是一株玉骨草。
“就这么简单?”
许太平有些错愕。
“太平,继续,那株玉骨草的气息变了。”
灵月仙子的声音这时候在许太平的脑海之中响起。
许太平点了点头。
在确认这个方法有效之后,他不再犹豫,开始在心中承诺道:“诸位前辈,许太平今日,愿为汝等耳目,愿为汝等手足……”
随着他向那一株株玉骨草许下承诺,并回应他们的心中所求。
一株接着一株的玉骨草,开始在他眼中显化出人形。
顷刻间,密密麻麻的人影,开始以许太平为中心扩散开来。
“呼!……”
不过在旁人眼中,玉骨草还是玉骨草,只不过时不时就会有一阵大风在这片草原上吹拂而过。
“嗯?”
阿蒙回首望了一眼。
在发现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片如同麦浪般随风起伏的玉骨草后,他重新将视线看向了身前的血池。
“轰!——”
也就在此时,一道汹涌的魔气,从那血池之中轰然升起。
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根粗大的黑色柱子,将血池与地穴穹顶相连。
阿蒙的脸色随之变得凝重了起来。
只见他竖起剑指,将手掌轻轻朝前一推。
“轰!”
巨震声中,那千臂修罗的最后十几条手臂连同其整个身体,在飞剑朽木的剑压之下轰然溃散。
一瞬间,阿蒙的剑势,攀升至顶峰。
原本被那魔兵千臂修罗护在下方的几位魔尊,还有一众魔修,不得不全力催动自身魔气抵御那飞剑之威。
好几名魔修,因为无法承受这股剑压,以及那沧海剑气,当场形神俱灭。
“再支撑片刻,吾主便能出世!”
一位魔尊在祭出自己魔兵的同时,大喝了一声。
就好似在回应他一般。
只听“轰”的一声,他们身后那血池的中央忽然,忽然伸出来一条巨大的手臂。
这是一条两人合抱粗细的青色手臂,手臂四周魔气缭绕不说,青灰色的皮肤上更是刻满一颗颗密密麻麻的古怪符文。
而那手臂上的巨大手掌,更是诡异地只剩下三根指头——食指、中指、拇指。
第200章
斩古魔,为吾主献上血肉
“嗡嗡嗡!……”
就在那手臂从血池之中伸出的一瞬。
道道灵力的波纹,如同涟漪一般从那条巨大手臂上扩散开来,只顷刻间,便将阿蒙凝聚的剑势推开。
“铮!”
见此情形,阿蒙并未惊慌,只是一脸傲然地将那只竖起剑指的手掌猛然向前一推。
“轰!”
两股力量碰撞之下,激荡起的罡风,如同一柄柄镰刀,在血池上空不停飞舞。
“铮!”
仅仅只僵持了片刻,随着又一道剑鸣声响起,那只青灰色的巨大手掌的掌心,被阿蒙的长剑划出了一道剑痕。
随即,阿蒙的剑势,再一次倾泻而下,将那只巨手的手掌,压得一点点地缩回到血池之中。
巨手后方那一名名魔修在看到这一幕后,又惊又怒。
他们没想到,这阿蒙的剑,居然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
随即就只听一名魔族大吼一声道:
“献上汝等血肉,便能在吾主躯壳之中永生,汝等还犹豫什么?!”
“吾等,愿为吾主献上血肉!”
话音刚落,他身前那一名名眼神狂热的魔修,接连自爆其躯沉入下方血池之中。
“轰!”
随着十几名魔修齐齐沉入血池,那只青灰色的巨大手臂上,魔气骤然升腾而起,原本被阿蒙剑势压得快要退回血池的手臂,再一次慢慢生出。
与此同时,一股庞大的魔气,开始在那手掌食指的指尖汇聚。
最终,这股庞大的魔气,在其指尖聚成了一片碧绿的柳叶。
“呼!……”
大阵大风刮起,那片碧绿的柳叶随之从那魔手食指的剑指飞出,径直地朝阿蒙的本命飞剑朽木飞出。
最终,那片柳叶撞在了朽木的剑尖上。
“砰!”巨响声中,那看似柔弱的柳叶,竟是撞得朽木为之一颤,那积攒了许久的剑势更是在瞬间破碎开来。
“啪!”剑势破碎的一瞬,阿蒙身形飞掠而出,用手抓住朽木的剑柄,然后一剑用力地劈斩在那片柳叶上。
“轰!”气爆声中,那片柳叶被阿蒙一剑劈成两半。
旋即,阿蒙再次提剑,倾尽全力重聚剑势,随后一剑势如沧海翻腾,重重朝那青灰色的巨大魔手斩去。
而就在阿蒙这一剑斩出的一瞬,那只青灰色的巨手,忽然食指与中指并拢作剑指状。
两指并拢的一瞬,一道磅礴剑意引动天地之势,化作一道柳叶状的剑气,笔直地迎向阿蒙的剑。
“轰!”两剑相撞,阿蒙的剑势几乎是瞬间溃散,身形跟着笔直倒飞而出,如一颗炮弹般砸落向那片玉骨草草原。
而那道柳叶状的剑气,仅仅只是缺了一角。
在微微停顿了一下子,那道柳叶状剑气,随之又朝阿蒙追去,似是不将阿蒙斩杀决不罢休。
“砰!”
一声巨响,阿蒙重重砸倒在了玉骨草的草丛之中。
“仅仅只是古魔残躯的一道剑气,便有这等威力,剑之一道果然是没有尽头的,只可惜啊,我阿蒙的剑途,今日就要止步于此了。”
望着那道正朝自己刺来的那道柳叶状剑气,阿蒙脸上没有惊慌与恐惧,只有深深的遗憾。
“罢了,虽然不如死在苏蝉剑下,但能死在一头古魔的剑下,也不枉我阿蒙来这人间走一遭。”
阿蒙忽然嘴角扬起,然后目光直视着空中那道正飞速落下的柳叶状剑气道。
“呼!……”
而就在此时,又一阵奇怪的风从这片草原的上空吹拂而过,紧跟着那阿蒙便一脸愕然地望见,身旁那一株株玉骨草,好似活过来了一般,忽然齐齐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哪怕这个动作,看起来十分的简陋,但作为一名练了一辈子剑的剑修,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拔剑。”
这一株株,玉骨草,在齐齐拔剑。
一株草在拔剑。
这个想法,莫名地让阿蒙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而紧接着,让他更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一道道剑意,一道道不输于他沧海剑意的剑意,正从他身旁那一株株玉骨草中生出。
十道、百道、千道……
阿蒙的脸僵在了那里,他甚至已经忘记了死亡就在眼前,心中只剩下这数千道可怕的剑意。
“铮!——”
而随着一道浩浩荡荡的剑鸣声响起,数千道剑气,恍如一根根离弦的箭矢,从他周身的草丛之中轰然飞射而出。
“轰!”的一声巨响。
目瞪口呆的阿蒙,只看到那道柳叶状的剑气,在这数千道剑气轰击之下轰然散裂。
与此同时,那一株株玉骨草,从他身侧拔地而起,在一道少年身影的带领之下,朝那血池之中的魔物冲锋而去。
恍惚间,阿蒙只觉得自己看到的不是什么草,而是一名名悍不畏死的屠魔修士。
“那个传说……居然是真的?!”
阿蒙忽然想起了那个荒谬传说。
他强忍着身上的剧痛从地上坐起,努力地朝血池的方向望去。
随后他便看到,那一株株玉骨草,开始不顾一切地冲入那血池之中,朝那血池中的巨手杀去。
逐渐地,这一株株玉骨草,开始在阿蒙的眼中变化作了人形,他有高有矮有老有少,身材样貌,甚至是所使用的剑术都不相同。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在那魔物面前,那悍不畏死的气势。
前方有人倒下,后方立刻有人补上,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犹豫。
这一刻,阿蒙不再怀疑那个传说。
“是真的。”
“为了封印魔神,曾有无数修士前赴后继死在这片土地上的传闻,是真的。”
第201章
斩古魔,众将随我赴黄泉
“我人族的剑,曾战胜过魔神的事迹,也是真的。”
“他们在这寰宇之内,靠自己的剑堂堂正正的活着,而不是像今天的我们这般,只能靠着那几方神明的施舍,龟缩于这片天地,如蛆虫般苟活。”
阿蒙一边喃喃自语着,一边提着自己的剑,缓缓站起身来。
虽然此刻的他,体内真元已经枯竭,周身筋骨也断的断伤的伤,可他还是想要跟前方那些人族前辈修士并肩战斗。
“一剑都出不了也没关系。”
“死了也没关系……”
“我阿蒙,宁可这般死去,也不要躺着苟且偷生。”
阿蒙拖着剑,一步一步地朝那血池靠近。
“轰!——”
而就在这时,在一道巨大的爆裂声中,一具残缺不全,但有着骇人气息的巨大身躯从血池之中站起。
它只抬起手臂轻轻一扫,无数片碧绿色的柳叶,随之朝四周的玉骨草轰然飞射而出。
“轰!”
只一瞬,便有大片玉骨草化为灰烬。
被玉骨草护在身后的许太平,被震得险些昏死过去。
远处的阿蒙,更是被这股力量的余波,掀翻在地。
不过饶是如此,那一株株玉骨草依旧还是在前赴后继,不停地冲向那魔物。
“将军,吾等守不住了,下令吧。”
“将军,下令吧。”
“将军,下令吧,吾等甘愿赴死。”
“将军,吾等后方可是天都城,那里有数百万百姓,不斩此魔,明日天都城必将被屠!”
恍惚间,许太平好似听到一声声呼唤,一张张满是决然的面孔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许太平知道,这应该也是玉骨草中那些上古修士残魂的情绪,在自己心湖中显化出来的景象。
但问题是,他不是什么将军,更不知道该对他们下什么令啊。
“下令?下什么令?”
许太平在心中本能地向那些玉骨草的残魂们问了一声。
只是这话才一出口,一道道强烈情绪,在他心湖间汇聚成了三字——“舍身令。”
“灵月姐,什么是舍身令?”
许太平向身旁神念还未散去的灵月仙子问道。
灵月仙子皱眉,沉吟半响后才道:
“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一种咒令,上古仙魔战场上时常会用到。人族修士因为个人修为远不如魔修,所以底下士兵会在无路可走时,以牺牲自身性命为代价来提升己方将领的实力,从而斩杀对方魔修的首领。”
“正因为如此,在军阵之中士兵不能随意使用舍身令,须得将军下令才行。”
听到这话,许太平也沉默了。
而他的脑海之中,那一道道催促之声,也开始变得越发急促。
“下令吧太平。”
“对于如今的他们来说,这道舍身令更像是解除力量封印的一种仪式,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是不会再死一次的。”
灵月仙子语气有些沉重道。
话虽如此,但许太平还是有些迟疑。
能清晰地感应到每一株玉骨草身后残魂情绪的他,没办法将他们当作那可有可无的存在抛弃掉。
“他们口中那位将军,恐怕要比我难以抉择百倍吧?”
许太平叹了口气,然后定了定神道:
“汝等,听我号令,为这身后万千百姓,随我共赴黄泉。”
这句话也是刚刚在他脑海之中浮现出来的。
不出意外,应该来自某位下达过舍身令的将领。
而就在许太平说出这句话的一瞬,一株株原本正在攻击那魔物的玉骨草,忽然化作了一道道银色的丝线,飞速地朝他汇聚而来。
这些银色丝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许太平的身上编织成一件银色的甲胄。
同时,许太平能够感觉到,每当甲胄上多出一根银色丝线,他体内的力量便会拔高一分。
短短数息间,许太平便已经无法确认,此刻的自己,究竟修为到了什么境界。
“太平,安全起见,我来操控你的身体。”
灵月仙子的声音这时候在许太平脑海之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