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三次就是这次。她提出,要是房子拿不回来,就不过了。周彦似乎烦了,昨晚上就和她问,是不是不想过了。是不是要离婚。如果真的考虑好了,今天就去办手续。
上辈子苏楠是咋选的呢?
当然是舍不得离婚,结婚一年就离婚,她脸往哪里放?
这会儿大家思想都保守的很,离婚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就是笑话。娘家又穷,也靠不住。
苏楠怂了,也不闹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也是从这次以后,周彦就知道怎么能让她不闹了。每次只要她闹,周彦就拿问是不是不过了。也是从这以后,苏楠唯一的“优势”没有了,一辈子都没闹赢过。
也是过了很多年之后,苏楠才猜测,周彦其实也不想和她离婚,要不然早就离了。只是吓唬她的。
可那会儿知道也没用了,周彦工作越来越忙,在家里时间少,有时候出差,她想找周彦闹都没机会。
最后生病躺在床上最后闹一次离婚,竟然连人都没见到。
想到这些,苏楠笑了一下。
觉得自己以前真傻。
她这会儿是一无所有,可年轻就是最好的资本啊。她还有很多机会做很多事情。犯得着为了个一室一厅去怄气,连班都不上吗?
以前她就没重视过这个临时工的工作,总是混着。觉得待遇低,也指不上。后来单位裁员,她就是第一批。
现在苏楠才意识到,这个临时工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这才是她目前安身立命的资本。比周彦还重要!
苏楠走在街上,那种真实感越来越强烈。
这都不是梦,是真的重来了。
也或者,她之前那才是一场大梦?一场让她清醒的大梦。
街道上,关于改革开放的口号已经在墙面上到处刷着,街上的行人已经开始穿牛仔裤了。都是从南方过来的款式。
按照苏楠现在眼光来说,觉得有点儿土,但她知道,现在这才是时尚。未来还会循环的流行这种时尚。
按照记忆中路线走了一会儿,苏楠就找到了自己上班的地方了。
安阳纺织厂。
苏楠当然不是纺织工,纺织工需要技术,而且有升职加薪的空间,这样岗位很难得。
苏楠是在单位食堂做事的,平时就是洗洗刷刷之类的。还要起早贪黑。
这也是苏楠以前不喜欢这个工作的缘故。觉得干得多拿得少。还特别累。
但是就这么个工作,还是她奶奶亲自来城里走了一趟,找了多年前一起逃荒的时候,吃了她家一碗饭的一位故人,才求到的。按照她奶奶的说法,这种机会就一次,以前是准备留着救命用的,现在为了孙女的未来,豁出去了。
那会儿得知她能在城里上班的时候,整个生产队都羡慕坏了。
家里的堂哥堂姐们还因为这个事儿闹了一场。当时她奶奶是这么说的。周彦以后是个有出息的,有了周彦这个女婿,以后楠楠还能亏待你们?
后来……苏楠还真亏待了他们。
结婚后她陷入婆媳关系中无法自拔,连娘家都很少回。加上周家人压根瞧不上苏家人,她更不想开口让人看低了。
等后来周彦辞职去创业,成了大老板的时候的,倒是还有机会帮人家一把。但是那会儿亲戚家里的孩子都长大了,国家政策越发开放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出路,也不稀罕她拉拔一把了。
大概也是因为这些缘故,家里的亲戚逐渐和她疏远了。
“小苏怎么突然来了?你爱人不是来单位帮你请假了吗?”
食堂帮工陈婶惊讶的看着她。
苏楠也认出了她,多年不见,模糊的记忆也清晰起来。这是身材精瘦看起来一脸刻薄,但是实际热心肠的陈婶。
陈婶干的活和苏楠是一样的,但是她是正式工。除了陈婶之外,还有刘婶和高婶,都是在食堂做了很多年的老工人。
因为之前苏楠对工作不上心,这些婶子们也不大喜欢苏楠。
以前苏楠还想着热脸不贴冷屁股,现在好歹是活了几十岁的人了,知道人情往来。也知道自己心气不能太小了。于是笑着道,“我本来有些不舒服,但是躺了一会儿觉得还能干活,过来了,正好赶上做晚饭,好歹能搭把手。”
--------------------
(本书来自:龙凤互联)
第3章
◎周彦◎
食堂工作时间和其他人不一样,一般就是早中晚那会儿忙一点,其他时间就比较自由。所以苏楠虽然是半下午才过来的,但是也不会耽误晚上那顿的功夫。
陈婶看了看苏楠,总觉得她今天态度挺不一样的,和刚来那会儿挺像的。
她记得以前苏楠刚来的时候,也挺讨喜的,说话特别好听,人也爱笑。后来结婚之后人就变了。整个人变得有点儿闷,没啥精气神。
胖乎乎的高婶道,“要是不舒服就多休息,反正你们家也不稀罕这工作。”
刘婶也趁机搭腔,“就是,你男人不是在咱市里机械厂当高级技术员吗?那待遇好着呢,还能养不了你?”她说话的时候面部表情变化特别大,抬头纹都加深了。
这些人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当初苏楠自己吹的。毕竟她一个农村来的姑娘,总觉得少了几分底气。怕人瞧不起,那会儿就喜欢吹周彦。
现在觉得自己那会儿真的挺幼稚,挺傻。于是笑着道,“家里再怎么好,我也不能总靠着别人啊,劳动最光荣,我可不想在家里吃白饭。婶子们不都这么想的吗?咱女人还是要顶起半边天。”
其他人本来准备打趣这个干活不利索的年轻小姑娘,现在见她竟然这么淡定,还能回回嘴,顿时觉得没意思了。
陈婶道,“来了就赶紧干活,现在也不早了。”
苏楠赶紧去换了一身衣服。
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感觉陌生。
天很热,厨房里比外面更热。
苏楠好些年没干活了,哪怕心里决定要吃苦耐劳,却依然觉得有些熬不住,光是倒水淘米的功夫,都觉得后背一身汗,有些喘不过气来。不像其他婶子们,轻轻松松就能把这些活干好。
她咬着牙,愣是坚持不拖后腿。不管怎么样,态度要放出来。
她做的慢,那就争取多做点,别人歇着,她就不停。
大米放在蒸锅里面蒸好了,其他婶子们都准备歇会儿,苏楠却自顾自的去洗菜。
陈婶道,“你们说小苏这是怎么了?今天看着不对劲儿。”
刘婶附和,“人都勤快了。”
高婶子泼冷水,“也不知道能坚持几天,刚来那会儿不也挺勤快的?后来才多少日子就变了。也就是这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还指着能总是这样?我看透了,这丫头就不是干活的料子,要不是有关系,哪里能进咱们这里?”
这话有些酸溜溜的,因为这会儿工作不好找,她闺女也是想来的,可是名额突然没了,说是安排了人。然后这苏楠就来了。
来的时候还说是从农村来的姑娘,干活肯定利索,结果来了之后发现是个娇气包。干什么都比别人弱。力气还不如她们,一看就是家里娇养的。
也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农村家庭,把女孩子养成这样。这要不是进城了,还能找到婆家?别说人好看就好找,城里小伙儿找对象可不是自己愿意就行,还要家里同意。婆家人看的也不是媳妇长相,是要看家里条件。小两口过日子能不能吃上饭。
苏楠刚来厂里的那几天也是很多人凑过来,可后面知道条件之后,人就少了。就算有,那也是条件不咋样的。
结果人家苏楠还真找到了好条件的了,之前就处上的。结婚后,新郎官还来这边给他们发喜糖了。
好家伙,多体面一小伙儿啊。
高婶儿酸的现在都还冒酸水呢。
三个婶子说完闲话之后又起来干活,陈婶儿见苏楠背部都汗湿了,让苏楠去歇歇。这孩子甭管是不是装的,刚刚一直在忙活呢。
苏楠擦擦汗水,“忙完了再歇息,没事儿。”她要从现在开始磨炼自己的意志。
帮工们做完了这些准备工作,食堂的大厨师傅才进了食堂里面。
这纺织厂也不大,顶多就三百号人吃饭。
所以除了四个帮工之外,也就一个大厨。
刚刚在外面和人说完话,吹了牛,顺便再抽了根烟,这才攒足了力气,来挥舞那大大的铲子,做着大锅菜。
苏楠看了一下,觉得这大厨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过来的,比如她。
这样的工作不是有厨艺就行的,还要力气。她这样的人是干不了食堂大厨的。
好在她也不打算往大厨上面发展。
苏楠不想做这样的工作,但是也不打算离开纺织厂。
哪怕这个时候改开已经开始了,社会上的机会很多,也不是她一时半会能做出名堂来的。做生意要本钱,也要关系。还得有胆量人脉。要不然你连货都不知道从哪里进。就算知道了,没熟人,人家也不会把货给你。
当初周彦之所以能创业成功,就是因为他当时在厂里发展好,也知道了厂里的各项流程,以及通过自身的职位和出差的机会,结交了很多人脉,才开始做起了生意。
不得不说,在这场婚姻里面,她还是耳濡目染了一些东西。
苏楠留在这厂里就是等待一个机会。
她记得,这安阳纺织厂就即将有一个让她赚钱的机会。她只要待在这厂里,就有机会握住那个机遇。要是成了,好歹可以走上自主创业的路。
大厨一边炒好了菜,苏楠就和其他婶子一起把菜装到托盘里面,到时候方便打菜。
忙完之后,其他人已经开始吃饭了。吃饱了饭,才会儿还要给来吃饭的工人和家属打菜。
平时苏楠都是回家吃的,但是这会儿,她记了账,在食堂里吃了一顿。
这会儿,周彦穿着整洁的工装,拎着饭盒去打菜。今晚有苏楠喜欢吃的酸豆角炒肉。这热天吃不进去荤菜,但是吃这个倒是能开胃。
一路上许多已婚未婚的女工都偷偷打量他。
这么热的天气,也就周技术员身上一直能保持这样干净整洁了。
食堂的大师傅笑着道,“周工今天怎么过来打菜了。”
“今天想吃食堂了,给我打两人份的,我要带回家吃。”
“好嘞。”说是两人份的,但是大厨子还是给他多打了一些,量够够的。
周彦心照不宣的对他们笑了笑,道了声谢,这才把饭盒放在网兜里面拎着走了。
回去的路上,他有些发愁。
不知道苏楠还在不在闹脾气。
他觉得自从结婚之后,就有些不了解苏楠的脾气了,总觉得她和自己想的总不一致。
比如这次房子的事情,他是觉得就是个小事。
那房子也不大,住着拥挤。就一个房间,以后有孩子也住不下。
相反,那房子给了大姐,以后家里属于大姐的房间自然就得空下来给他支配了,以后有了孩子,家里也很宽敞。
这样一来,他姐也如愿了,他也如愿了,这不挺好的事情吗?
算了,时间长了就好了。结婚也没多久,还是需要磨合。
周彦一路忧心忡忡的回家,准备和苏楠再好好谈谈,结果进门发现,家里没人。
他爸妈要在单位开会,晚上不回来吃饭,可苏楠跑哪里去了?
这妮子一天都没吃了。
周彦有些担心,转身就下楼去找人,担心苏楠是不是回娘家去了。
前妇联主任吴阿姨正在院子里关心各家各户家长里短,见着周彦急匆匆出门,赶紧过来,“怎么了周彦,这火急火燎的去哪里呢?”
周彦道,“苏楠不在家。我去看看去。”
吴阿姨笑,“哎哟,这才多久没见呢,这着急火燎做什么啊?去上班了,食堂下班比你们晚,你忘了?”
见周彦有些惊讶,她就了然了,周彦这肯定还不知道小苏自己好了呢。笑着道,“看着像是想开了,年轻媳妇就这样,容易有些性子,但是自己想开了就好了。你平时也别总是和她吵,互相多体谅一下。”
小夫妻吵多了,以后容易成怨偶。作为前妇联主任操碎了心。
周彦倒是放心了,想开了就好了。
苏楠可没惦记着自己还有个丈夫,正摸着肚子叹气。之前她饿坏了,晚上在食堂吃了不少。
食堂工人比起其他工人就有个好处,吃的饭菜管够。不用像别人那样,吃二两饭就是二两饭,再多就要加票。
所以食堂工作的三位婶子包括大厨,那都长的比其他人圆润。
也就苏楠,和刚来的时候一样,瘦瘦的。就如刘婶说的那样,和豆芽菜一样的,给多少油水都不胖。
吃完饭,苏楠又和其他人一起收拾完了厨房,这才正式下班。
这会儿厂里除了上晚班的人,其他人早就下班了。
街上倒是有不少人散步。
毕竟是省城,加上如今改开,夜生活倒是比以前要丰富。
苏楠无心欣赏,她琢磨着未来。
首先离婚肯定是要离的。
这事儿没商量。上辈子临死前的遗愿总是要完成的。
她想周彦如果知道上辈子过成那样,估计也是不愿意将就的。干脆好聚好散。
她这辈子好好赚钱,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以后有条件了没准还会再找个合心意的。周彦另外再娶个更好的,他条件好,哪怕离婚也绝对有人惦记他。不用担心因为离婚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4章
◎公婆◎
离婚在苏楠看来是小事儿,主要还是离婚之后的生活怎么办。
和周彦结婚之后,她户口就转城里来了。落户在周家的户口本上面。如果离婚,就要迁出户口本,她是临时工没有单位接收户口,也没有自己的住房落户,就只能迁回农村去。
这是苏楠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现在城市户口会有本多便利的地方,要在城里生活,没有一个城里户口可不行。
所以苏楠得和周彦商量一下,户口先不转出来,等他要再婚的时候,她再转。或者她找到落户的地方了再转。
周彦哪怕再婚,肯定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她争取找一个落户的地方。
如果那个机会拿住了,她就有机会赚一笔钱,没准能买个小房子。到时候就能落户。
除此之外,她还想继续读书。
她上辈子最遗憾的其实还是念书太少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伙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之后,她这点文化水平就特别拿不出手。而且要赚钱,肯定也需要文化的。上辈子和周彦一起打拼的那些老板,最后做出头的基本上是和周彦这样有文化的,好些人半途就走偏了。最后不是一身债,就是停留在原地。那些说什么读书没用,大学生给小学生打工的话,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有时候知识就决定了眼界,这话真的没错。
她这辈子一定要再念多点书。
现在读书机会没以后多,但是也不是没有条件,有夜校,她可以边工作边读书。自考好像也有了,到时候再自考一个学历。本科是一定要拿一个的。
心里打算这些的时候,苏楠已经回了家里。还没开门就听着里面的声音了。
老太太又在背后说她坏话了。
苏楠想着,这老太太一把年纪了,整日里琢磨着把儿媳妇赶出家门这事儿,怎么身体还那么好呢?自己都躺在病床上了,这老太太还能在家里作妖呢。
被苏楠称为老太太的周彦妈——李文玉女士,正在和儿子说着‘贴心话’。
她现在还年轻,才过五十岁。养尊处优加上保养得宜,脸上皱纹都没几根。
但是自从儿媳妇进门之后,她这头发就偷偷变白了。鱼尾纹也出来了。李文玉觉得这都是因为自己讨了一个不喜欢的儿媳妇。
但是她是个聪明人,不会和一些蠢妇那样撒泼骂街,这会把儿子越推越远。要不然当初她也不会松口让那农村丫头进门。
她会润物细无声的让儿子明白,他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
“当初这婚事我们是不同意的,我是不想你伤心,才成全你们的婚事,也是希望你们能够过的幸福。可你现在知道我们这些长辈说的对了吧,这门不当户不对,观念不同。以后要吃苦头的。”
周彦低头看报纸。
李文玉继续道,“当初多少好条件的人家盯着你呢。你随便找,都比这个强。我也不是说让你再找的意思,我是说你很优秀,不应该为了家里的这些小事情而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