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路坐车到安阳,老太太竟然精神都挺好。等到了安阳车站,程刚去车站的库房里把寄放的三轮车推出来,老太太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坐上去就觉得舒服。
等到了苏楠住的橙湖别苑的时候,苏老太更是一脸惊喜。哪怕知道孙女买房了,也没想到买的是这个地段,这个好位置啊。
她以前来过安阳的,那会儿还年轻,这边住的都是当地的富户。
那时候老太太住在乡下的地主大院里面,但是对这种城里的二层楼小房子还是很向往。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乡间的风景,后来苏老太学了个词儿,叫小资。
可惜她还没小资上一回,家里就落魄了,她再也没有机会去看看小院里面的模样了。
苏老太推门而入,就是青砖的地面,葡萄架子,摇摇椅。
两边还围着花圃,只是花圃空着,暂时没有种东西。
苏楠笑着道,“我天天太忙了,就等着奶来打理这些了。”
苏老太高兴道,“这院子可真好。”
苏楠道,“这院子不算大,但是我瞅着就咱们住也就够了。奶,到时候咱们种点橘子树吧,我看人家院子都种了。”
“好,等到时候长成了,院子里就黄橙橙的。”
苏老太可太喜欢这院子了。
进了屋里,看着里面的装修,和家具,苏老太感觉梦回多年前。还是自家没有落魄的时候。
这日子可真好啊。
“奶,这楼梯也不算高,你还是住楼上。一楼潮气,到时候关节疼。”
苏楠给奶奶准备的房间是二楼向阳的一面。
打开窗户能看到远处的湖面。波光粼粼的。
苏老太在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脸上都是笑容,“就和做梦一样的。”
苏楠抱着她,“不是做梦,一切都是真的。”
她想起上辈子,自己没用,让奶奶最后没享福就走了。
现在奶奶接过来了,也不用担心奶奶下雨天去山里找小鸡,摔倒了再也没起来了。
“等回头咱们养一只猫,养一只小狗,陪着你。”
苏老太笑道,“我哪里会养那些,我就养两只小鸭子,也不吃,就专门下蛋。”
“也行。”苏楠笑道。
安顿好了,两人休息了一会儿,苏楠又带老太太去附近逛商场。
这地段好,商场也大。上次老太太来城里是给苏楠办离婚事儿,那时候苏楠自己都自顾不暇,也没钱,哪里有机会带老人家出来逛商场买东西。
这次一次性补齐了。
苏楠给老太太买了些换洗的衣服,鞋袜。还买了吃的。
“这比我以前来的时候要热闹。以前可没这么大的商场。”
苏老太说的是她在建国前来安阳的时候。“咱住在村子里,都不知道外面变化这么大了。人啊,还是要出来涨见识。要不然眼睛一闭,啥也不知道了。”
她握着苏楠的手,“我这老太太可真是有后福的人。”
看着自己的亲人因为自己而露出笑容,苏楠心里满足不已。“奶,以后你的福气享不尽呢。以后我哥我姐他们都得孝顺你。”
苏老太满足的笑了。她对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有信心。连胆子最小的苏栋都能学技术了,以后老苏家会越来越兴旺的。
晚上,江玉兰和江铃也回来了。
两人现在还在这边陪着苏楠,不过等苏老太回来之后,她们就准备回自己那边去住了。
江铃在这边上学也不方便,老住在家里,也不好。
苏老太道,“我一来你就走,这像啥事,咱做个伴不好?”
江玉兰笑道,“我也喊您一声奶,实在是上学不方便。等孩子上初中了,我也准备在这边来了。现在也在物色房子呢。”
她现在想开了,与其给闺女留钱,不如留一套好房子。
主要是在苏楠这房子住了一阵子之后,她是真喜欢这房子和这边的环境了。不像以前,只觉得有地儿住就成了。
苏楠觉得她是物资需求提升的表现。
晚上,苏老太躺在床上,和孙女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儿。
说起以前在安阳见到这些房子的感想。
“这可真是时代变了,以前咱们女人哪里能出头啊。更别说买房了。这要是在过去,一个独身女人想安安稳稳一个人关门过日子都难。谁都能找上门来闹事。”
“现在好了,女人能当正式工,能做生意,能买自己的房子。谁也不能来抢。”
“楠楠啊,你是对的。女人还是得努力靠自己。新社会给了咱们女人机会,咱们就要把握住。你当初离婚,没错。”
苏老太说着,就慢慢睡着了。
苏楠则睁着眼睛想着从自己回到这个世界,一直到现在的变化。
但是她竟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做梦的想法,因为每一步她付出的过程都那么真实,那么辛苦。也那么甜美。
奶奶虽然进城里
,但是苏楠是没时间陪奶奶玩了。她得回单位去上班。
还有学校,食堂那边,都不能缺席。
好在奶奶也有得忙,准备自己去卖买一些花种子了,回来种花种草。
苏楠销假就赶紧回办公室上班。
她来得早,大伙儿来的时候,就看到苏楠坐在办公桌,一边喝茶一边看设计图。
刘姐道,“你回来啦,”
苏楠笑道,“我一共就请了三天假。”
“多请两天也没事儿,反正现在也不忙。”
苏楠道,“这不是要设计夏季款了吗?”
马上五月了,从设计,定稿,到打样和正式上产,时间都怕不够了。
刘姐都早就开始设计了。
刘姐听着苏楠这打算,是准备立马就设计新鞋呢。她有些话想说,但是又不好说。
因为以她对林主任的了解,苏楠这不在单位里熬个几年,是没办法出头的。
就算是甘乐,当初也是因为学历算高的,然后专业对口。林主任才高看一眼,用了一次。结果设计的东西就出问题了。
要不然设计部也不会一直不让进新人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来了。苏楠笑着客气的和大家打招呼。
江哥还是那个不喜欢说话的样子,甘乐也是不理人。
林主任瞥了一眼就走了。
苏楠早就习惯了,反正例行公事,面子工程做到就成。一大早的,大家又开始日常聊天。
苏楠还是和过去一样,开始看设计图。练习自己的画设计图的功底。
要说这个办公室还有什么值得她学习的,就是这些基础知识。这是在学校里面也学不到的。
除了设计理念不先进,态度不够积极,刘姐和江哥,甚至是甘乐,他们的工作经验还是值得学习一下的。
苏楠一边琢磨,一边又去往仓库跑,熟悉各种材料。
她打算设计一款凉鞋。到时候和交给林主任他们看看,看能不能作为季节新品生产。
设计部的人见她这样忙碌,也没说什么。但是都觉得她是白忙活。特别是苏楠忙起来之后,就没之前那样给林主任他们端茶倒水了。这事儿他们也觉得不明智。倒不是缺了人倒水,而是苏楠这个样会让领导不高兴。觉得这是身份变了就飘了。
就连刘姐也觉得苏楠这样属于闷头干事的人,这样的人在单位容易吃亏。不如那些会说话讨好领导的。
她还偷偷的点了苏楠一下。
苏楠笑道,“我觉林主任现在可能不想喝我倒的水,估计更不想看到我。刘姐你放心吧。没事儿的。”
刘姐只觉得年轻人就是不会变通。只会闷头冲。上次设计鞋子去卖,是这样。虽然最后证明了自己,但是也让领导心里有了根刺。
现在又不愿意主动低头。这样是要坐冷板凳的。
苏楠压根没把这些放在眼里,把自己不懂的点记下来,准备晚上去学校问江老师。
下午下班,苏楠走出厂门口,坐上程刚的三轮车就准备去学校。路过公交站的时候,宋公安骑着车出来了,“苏楠同志。”
苏楠惊讶,“你咋在这里啊?”
“我……我现在每天在这附近转转。”
苏楠哦了一声,然后发现他的衣服有些变化。制服和之前有点不同。她也不是很懂。
“宋公安你们换制服了?”
宋公安看了眼自己的新制服,然后腼腆的嗯了一声,“算是吧。”
苏楠笑道,“还挺好的。”
程刚看了眼宋公安,知道是升职了。嘴角几不可见的歪了歪。不过这次倒是没故意踩快车。
宋公安问苏楠,“你这几天不在这边?我前两天……路过的时候都没看到你。”
“哦,我回去老家探亲了。好久没回去,就请了几天假。”
“原来是这样啊。”宋公安暗自松了口气。以为苏楠是不上学了。
苏楠不知道宋公安的想法,她就是想起来一件事儿。上次就说要给宋公安送锦旗感谢一下的。
之前一直太忙了,她都没时间弄这个事儿。
现在忙完了,见着宋公安,她又想起来了。准备明天找江玉兰帮忙去找之前那个做锦旗的人。
苏楠以为只是偶然遇到,结果放学的时候,宋公安还在这边的。还坚持送她回家。
苏楠问道,“是张安那边有什么情况吗?”
“……是有一些小动作,不过我是因为正好没事儿,从那边路过就顺道了。”
苏楠哦了一声,心里琢磨着张安的事情。还有几个月,等到时候再说。
第二天早上在食堂,苏楠就和江玉兰说了锦旗的事儿。
江玉兰道,“这没问题,我熟悉。那到时候还是我去送吗?”
苏楠道,“只能又要麻烦玉兰姐你了,我现在也不好再请假。”
“那没问题,一回生二回熟。”江玉兰现在办事经验多了,倒是比以前放得开。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65章
◎告白了◎
这事情交给江玉兰,
苏楠就放心了。她现在也确实忙,没办法请假去办这些事情d但是她真心的感谢宋公安,
对她帮助挺多的。
这年轻小伙子这样的工作热情,
工作态度,以后绝对是个好公安,有前途。
苏楠觉得自己对这样的好青年要给与鼓励。让他们能一直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以后才能继续造福人民群众。
锦旗要第二天才能做好,
苏楠当天晚上碰到宋公安了,也没说这话。
她坐在车上,
一直看着自己的设计稿。然后时不时的看看路边路过的一些女性的脚。
她琢磨着还得去弄一些国际时尚杂志看看。抓住时尚热点。
宋公安看着苏楠埋头努力的样子,
几次想说话,
也没好开口。
他现在已经不在派出所里工作了,回到了总局。前些天一直在为工作的事情忙,
晚上也参加一些应酬。所以没时间来看苏楠。
那些天他心里一直挺不安的。总担心苏楠被人追跑了。
所以忙完之后,他立马就来了。他就想告诉苏楠,自己以后会很努力的。到时候让苏楠不要那么辛苦。
不用每天这么奔波,
也不用处在被人威胁的境地里面。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看到苏楠这么认真,他又什么都说不出口。
心里想着,再等等。等什么时候这个程刚不在身边的时候再说。
关于宋公安的想法,苏楠还真没察觉到。
她现在一心出头。这一季度的凉鞋,
不管厂里愿不愿意用她的图片,
她自己都要生产出来的。
苏楠知道,
自己刚去设计部,
要是就这么沉寂坐冷板凳,肯定不能出头了。
所以苏楠一开始就做好打算了。
如果林主任让她坐冷板凳,
她就继续自己生产鞋子出去卖。反正工作事业两不误。
还得再去工商部门注册一下。
这其中具体怎么操作,
苏楠也要先搞清楚。
苏楠进了学校,
宋公安还没有走。
程刚抽着烟,看着这公安同志,心里想着,爷们儿怎么这么不爽快呢。
不过程刚是不会好心提醒宋公安的。
他觉得一个男人要是连这个胆量都没有,那以后多半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