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而且同一款鞋型设计了高跟低跟和平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次也接受了上次卖鞋子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于常规码数也准备的很齐全。
她甚至还设计了半码鞋垫,
作为赠送品。
“这鞋子真好穿,
我本来穿高跟就觉得累,
但是你这鞋子,我走路觉得像踩着平地一样的。”
苏楠道,“我是亲自试过了,觉得好才拿来卖的。”
在设计上苏楠讲究大方经典又带着点流行的元素。
在舒适度上面,苏楠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还找了厂里脚比较挑剔的同志帮忙试鞋子。
她毕竟是开过高定鞋服店的,所以对质量和舒适度的把控方面,比厂里更严格一些。
苏楠看到有个人试鞋子不会解扣子,立马过去帮忙。
苏柳也正接待人,回头就看着自家姐姐就这么自然的蹲下来帮人解鞋扣。
这一瞬,苏柳顿时理解了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笑着,对待接待的客户更加热情了。
有顾客满意的穿在脚上,问道,“哎,我看到你们这鞋子上的标识是安阳鞋厂,这是安阳鞋厂生产的?”
苏楠道,“是啊,就是咱们安阳老字号生产的,质量有保障吧。”
“安阳质量好是好,但是款式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变过,而且有时候穿着也不是那么舒服。安阳鞋厂现在能生产这样的鞋子了?”
苏楠也不想在客户面前说别的设计师不好,她笑道,“安阳款式多,这是我自己挑选的。您觉得穿得好就好,以后可要多多光顾啊。”
“要是安阳鞋子一直这么好,咱也不会买外地的来的鞋。价钱比本地高。”
识货的人也不是一定就认大牌子,之所以认外面来的产品,是因为外地产品确实款式和质量都走在前面。本地的反而跟不上,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外面的好了。
但是安阳鞋厂曾经也是辉煌过的,满大街都是穿安阳鞋厂的鞋。
那时候谁要是穿一双安阳鞋厂的皮鞋,都恨不得把裤腿挽起来的。
这就是一个品牌的重要。哪怕没落了,大家还曾经记得他的辉煌。还愿意给他崛起的机会。比莫名出现的小品牌更容易让顾客信任。
苏楠心里顿时涌起了一个想法。
不过这想法也是稍纵即逝,因为她没有钱。穷的叮当响的人,连一条生产线都买不来。
不止外面的顾客多,上次在苏楠这里买过鞋子的商场售货员也趁着没客户的功夫过来了。
她们上次买鞋子回去,穿着是真不错。价钱合适,质量不输外面来的产品。鞋也特别耐穿,搭配啥都好看。
之前她们知道是安阳鞋厂的鞋,还以为后面能送来差不多款式的货,结果安阳鞋厂送来的鞋子都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款式。摆放在柜台上面,虽然每天也有老顾客来买一双,但是真不能和外地来的比。通常都是外面大厂送来的货卖完了,没别的货了,才会选择安阳鞋厂的鞋子。
一天的功夫,苏楠这鞋柜的新货就卖出去许多。因为苏楠在这边没有库房,还需要程刚去苏楠家里搬货。
一趟趟的往这边搬。
等终于忙完了,趁着喝水的功夫,苏柳担心道,“姐,我到时候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苏楠也喝了口红糖水补充能量,“放心吧,这是周日,人最多的时候,又是新店开业。等过几天你想这么忙都不行了。这几天我让玉兰姐来帮忙,等开业期过去了就好了。”
江玉兰擦擦额头上的汗水,“放心吧,我上次和楠楠一起卖过鞋,能帮你搭把手的。”
苏柳一听,心里又难受了,“那我宁愿这么忙,好歹能赚钱啊。”
她没关注赚了多少钱,因为只一直在收钱。
苏楠为了锻炼她收钱的能力,一直让她去收的。
苏柳办事细心,怕自己算错,还要打算盘加加减减的,确定没错了才收钱。
但是这也让她更加忙碌了。她脑子里就只知道,自己收了好多好多钱。
三人忙完,正好趁着没什么客户的功夫把卖出去的数量盘点了。
今天这一下,就卖出去了八十多双鞋。
苏柳惊叹了。
这得多少钱啊。
江玉兰却诧异,“怎么还不如上次?”上次她记得第一天比这个多。
苏楠边整理钱,边道,“这是正常的,上次我们限时限量,很多人不考虑就买了。这次大家虽然也很热情,但是考虑的人会更多。所以今天看着试鞋子的人多,但是买单的不如之前。”
江玉兰道,“那这样,好还是不好?”
“这样就很好了,我预计以后咱们柜台每天卖出二十双鞋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现在要的就是细水长流。”这样一个月算下来,也能赚大几百块钱。
毕竟鞋柜这么小,款式也不算多。
苏柳拿着算盘算了算,“要是真的这样,一个月也是几百块啊。”
天啊,家里忙活一年到头的,也就两百块钱。而且还是一大家子人的收入。还要吃喝用都很紧巴巴的。
苏楠姐一个月就不止赚这么多了。
江玉兰想的是,苏楠明显的把精力放在这边更多,但是如果回报不如食堂那边,那苏楠的理想岂不是没成功?
见江玉兰担心,苏楠笑道,“这只是一家店,以后要是安阳每个百货都有我这鞋柜呢?”
这么一算,江玉兰眼睛亮了。瞬间就懂了。
食堂是不可复制的,因为那个要靠关系,人家知道办食堂赚钱,也不可能让苏楠去赚这个钱。
但是卖鞋子就不一样了。只要卖出来了,到时候到处都可以开店啊。
苏楠道,“所以咱们现在要积攒的就是客源,口碑。”
苏柳又担心道,“姐,这商场会不会眼红咱们生意好,到时候不让咱们在这里卖啊。”
苏楠笑了,“他们能有这想法?”能有这个竞争意识,不至于没落。
就算有也没关系,过两年安阳就会进驻私人商场了。
这会儿百货商场的陶经理还真的在琢磨苏楠这个柜台。
他就发现了,苏楠这人挺会做生意的。如果说上次卖鞋子可能与运气有关,那这次真的是靠实力啊。
那柜台位置都不算好的,生意竟然那么好。
陶经理是不知道苏楠的内部数据的,只想着那么多人试鞋子,人那么多,这个新开的鞋柜真的和其他的鞋柜不一样。
不过可能是和工作性质有关,陶经理还真的没有酸溜溜的想法,反正商场的东西卖不出去就还回鞋厂去。卖谁家的不是卖呢?苏楠这鞋子要是真的卖的好,他以后还能找苏楠拿鞋子,不都是安阳生产的吗?他就是希望苏楠这个鞋柜真的能吸引更多客源来。
那他的前程可能会更好。
经过了前三天的开业,苏楠这鞋柜算是正式的开起来了。
过了起那几天的营业期,苏柳果然发现生意没之前那么夸张了,但是新开的鞋店,加上款式新颖的鞋子,对顾客的吸引还是很大。
每天来柜台看鞋子的人还是很多。成单率还是很不错。至少每天她都能收到钱。
而且苏柳发现,但凡是能走到他们这边鞋柜来的,都愿意来她们店里试试。
比旁边那些鞋柜光问问,知道价格之后,很多人选择转身就走的要好多了。
唯一让苏柳郁闷的是,总有顾客问,“为什么都是安阳鞋厂生产的鞋子,款式差异这么大?”
这问题苏柳回答不出来,只能说,“设计师不同。”
安阳鞋厂这边,鞋子开始上柜台了,刘姐他们才想起来问苏楠,生意怎么样。
苏楠脸上很满足,“还行,百货商场客源还是不错的。我奶奶对这个生意还是很满意。”
刘姐:“……”
她也不知道苏楠哪天开业,所以错过了时间,倒是不知道苏楠那边生意好不好。
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甘乐道,“刘姐,咱们这鞋子上市了,是不是也要去看看情况?”
刘姐他们这些设计师也会在上市的时候去看看自己设计的鞋子卖得怎么样。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自豪的事情。
有时候还会带着亲朋好友逛街,顺便指着这双鞋告诉家里人,“我设计的。”
只是后来设计的多了,就看淡了。态度也开始敷衍起来,甚至都不去看。只听亲朋回馈一下就好。
这会儿刘姐听到甘乐的邀请,犹豫了一下,也知道甘乐是想去看看苏楠设计的鞋子。于是道,“行。”
刘姐和苏楠道,“你要不要和我们去看看。现在市面上新款上市多,也是个很好学习的机会。”
苏楠摇摇头,“我倒是很想去,但是另外有别的事情。不过前几天我已经在商场逛过了,确实看了很多新品,以后有时间再去看看。”
食堂接了新的订单,要开始给人办酒席了,她要去培训学徒。
又是一个周末,苏楠在食堂去忙忙碌碌的时候,刘姐就和甘乐一起去了商场。
实际上每个百货商场都有安阳鞋厂的鞋子。毕竟是本地老品牌。
但是两人还是选择去了苏楠所在的安阳老东街商场。去了商场就直奔柜台。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发现有些亲可能不懂苏楠鞋柜的这个操作。
苏楠是鞋厂的设计师,她设计的稿子是属于厂里的。那么以苏奶奶的名义来厂里定鞋子,可以指定要苏楠设计的这个款式。这是合规矩的。
她打的旗号也是安阳鞋厂生产。
至于怕安阳鞋厂用她的图生产鞋子,安阳鞋厂是有这个权利的。只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用。
所以安阳鞋厂和苏楠目前属于相互成就的。
目前为止,苏楠还没有能力去取代安阳鞋厂,也不可能占领整个市场。
第71章
◎我们不该让她再打着安阳鞋厂的名义◎
往常这个时候,
就算鞋厂的鞋子不大卖,但是因为是新款上市,
来看的人也是很多的。
这会儿鞋柜的柜台上面,
也有人挺多人在看的。
刘姐和甘乐走过去,看着大家正在看自己设计的鞋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来了,
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同志拿起刘姐设计的那双凉鞋看了看,然后放下来,
问售货员,
“同志,
就这些款式了?没别的新款了?”
售货员道,“就这些了,
全都在了。”
态度有些不好了,因为今天来问这话的人已经太多了。
听到这话,女同志就摇摇头走了。
旁边的有伴儿女同志也看了看,
“没啥新鲜样子,
还是去新开的那个鞋柜,他们鞋子还挺好看的。我之前买了一双,搭配衣服真合适。”
然后拉着人走。
其他人也是这个样子的。只有少数的人还在看,然后问能不能试试。被告知不能试之后,
又有些不满,
再一问价格,
差不多。就直接走了。
款式没人家好,
价格也差不多,服务也不行。
当然也有买的,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
也有一批老客户就喜欢刘姐他们生产的鞋子。
但是和其他客户比起来,
就少得可怜了。
刘姐和甘乐看到这个情况,脸上都有些不好看了。
刘姐问道,“这几天都这样吗?”
售货员是认识刘姐的,就开始吐苦水了,“问的人多,买的人少。都来问有没有别的新款。还问为什么都是安阳鞋厂的鞋子,款式差距这么大。”
说完也纳闷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啊,那边鞋柜人家鞋子真的好卖呢。”
刘姐顿时尴尬了。
甘乐有些不甘心,“难道就没人说她们那些鞋子不好吗?”
“也是有的,年纪大一点的觉得那款式太年轻了。还有就是款式太少,不像我们柜台,这边款式多一些。”
“……”
款式年轻,不就说明咱这款式老?刘姐心里顿时憋得慌。
她就没想过自己设计的鞋子竟然不如苏楠设计的好卖。
甘乐默不作声的往苏楠鞋柜那边走。
苏柳正在热情的接待客人。
来试鞋子的人很多。苏柳就一个个的接待。忙不过来就和人家道个歉,让人家先坐着休息休息,看看款式。
她不如苏楠机灵懂老练,但是人热情,笑的特别淳朴。加上和其他售货员态度一对比,这态度简直宾至如归,顾客们也愿意体谅。
于是柜台里试鞋子的,等客人的都在里面,看起来人挤人的。
刘姐和甘乐:“……”
“这开业好多天了吧,怎么还这么多人。”刘姐不敢相信道。
甘乐也说不出话来了。
之前还能说是运气,取巧。
但是现在苏楠不限量不限时,而且还先上市,按道理也过了新鲜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