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7章

    陈副市长听完这个情况,眉头微微皱着。但是这事情并不能说苏楠错了。

    一个厂要发展,要继续投资,这是正确的。

    但是这样一来,确实也给财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一个厂现在这样自然需要的钱不多。

    但是如果厂多了,那就不行了。

    特别是苏楠这种厂还能赚钱,还能收回一定的资金。但是如果是一些经营不善的厂,就容易拖累财政。

    看来,以后这种模式也是要有选择的。不是每个厂都能这么做。

    既然是尝试,陈副市长自然也没准备往里面投钱。他让苏楠先投资试试看。

    稀释掉的股份,他也不是很在乎。

    毕竟一开始就是希望工人有个着落而已。

    他也不可能一直把目光放在这个厂。机械厂和钢厂,以及一些大型厂,才是市里重点项目。

    付主任得到了回复,立马就去和苏楠说了。

    苏楠暗自欣喜。

    二话不说就拍板这个事儿了。

    让江玉兰算一算能拿出多少钱来。

    江玉兰一边心疼一边算钱。

    这钱还没捂热乎呢。她本身就是一个特别节省的人。如今当了财务,这个习惯越发严重了。

    现在就和割肉一样疼。

    “要不我们先进几台回来试试?”

    苏楠道,“至少也要二十台起步。要不然不好谈。”

    想知道这机器是哪里买的也容易,苏楠直接问的林淳。

    林淳帮着打听了一下,这些机器都是南方产的。

    毕竟从国外运输,成本也高。这些企业来华国办厂,就是为了控制成本。这方面他们可精得很。

    苏楠要到了这边的联系方式之后,立马就给那边打电话了。

    价格还真不便宜。

    苏楠拿着算盘打了打。心里和江玉兰一样的疼。

    最后决定还是想要。

    和对方谈妥了,她就安排孙武刚过去南方一趟,去采购机器。

    孙武刚正准备去南方看新布料呢,接到这个任务,惊讶道,“厂里机器不是能用吗,你还买啊?”

    “新的效率会更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孙武刚说了。

    孙武刚一脸的复杂。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夫。

    这就是国营厂长和私营厂长的区别吗?

    还是只是个人的缘故。

    苏楠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要是我姐夫也和你这样愿意尝试和创新就好了。”

    他虽然不是纺织厂的人,但是在那边开食堂这么久,也是有感情了。也不想纺织厂真的哪天不行了。

    苏楠道,“我也能理解他。我的决策如果错了,就是我自己亏钱。没人能说我什么。但是如果你姐夫错了,他压力也是很大的。”

    孙武刚复杂的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准备回去之后把家里安排一下就出发。

    他走后,苏楠倒是也想到了纺织厂。

    苏楠心里也是可惜的。

    她倒是没什么很深刻的感情。但是她可惜的事人才。

    那些工人都是几十年的技术工人。要是纺织厂真开不下去,这些人就不能做事了。

    很可惜。

    要培养一个技术工人多不容易啊。

    以后为了谋生,他们会从事各行各业,却很难再回到最适合他们的职业岗位了。

    “所以我就说了,钱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有钱,一切都能解决。”

    还是要努力赚更多的钱。

    她甚至还做了个白日梦。

    哪天她的服装厂实力雄厚了,直接收购一家纺织厂,要什么布料就研发什么布料。

    当然,这一切也只是想想。现在就完全是个白日梦罢了。

    她现在可没这个实力。

    孙武刚去了一趟南方,还特意去看了谢蔺。

    给谢蔺带了点土特产。然后发现谢蔺的情况大变样了。

    之前还是在一个小院子里搞二手,现在都租了个小厂房搞生产了。

    “你可真的能折腾啊。”孙武刚忍不住感慨。

    一个被骗得一无所有的人,竟然还能东山在一起。而且接触的还是完全陌生的行业。

    孙武刚想到了苏楠。这两人都挺能折腾的。

    谢蔺笑着带他参观自己的小厂。专门生产收音机设备的。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厂。”

    “这是我和人合伙的。他出技术,我出钱出力。”

    谢蔺说起了自己在这边的发展。之前打算想要去买技术的,但是想到每年都要交钱。而且这钱还不少。拿倒是能拿,但是谢蔺考虑到一个重点。自己买专利搞生产,以后永远那就只能走别人后面了。

    所以谢蔺觉得这样不行。

    他本来也只是想着碰运气的。但是还真给他挖到了一个人。拿着技术回来找人投资的。

    被他截胡了。

    谢蔺能做生意,能让人跟着他,自然会说话了。他告诉对方,自己手里要人有人,要厂有厂,马上设备也要引进了。

    大饼一画,加上整个人又自信,人家还真的同意和他合作了。几乎是连夜,谢蔺就去租厂房招人。第二天带人来厂里参观的时候,就把自己画的饼给实现了一半儿。

    于是这厂就开起来了。

    孙武刚佩服道,“你可真行啊。”

    谢蔺笑着摇头,“还不是因为穷?”如果有钱,大可以拿钱使劲砸,卖技术,引进人才。

    “不过在南方是真的好,这边机会多,人才也多。很多人从国外回来都愿意先来这边看看。你说我要是在安阳,那些大学生能看上我这小地方?”

    孙武刚想想还真是。

    “不过也不全是,我们苏厂长就有本事。”

    他把苏楠吸引一群大学生来厂里的事儿说了。

    谢蔺:“……她可真行。苏楠同志充分的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是地方不行,是我自己能力不行。”

    孙武刚顿时笑了起来。“你也别这么想,只能说擅长的领域不同。我们苏厂长也说了,让她在南方,她是没那个信心的。她习惯在熟悉的地盘上做生意。”这还是上次从南方回来的火车上聊起来的。

    那会儿他们觉得南方机会多,问苏楠要不要在这边办厂,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搞什么合营了。而且进货也方便。但是苏楠摇头否定了。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165章

    ◎扩张计划◎

    孙武刚在南方一直将机器都定好了,

    又等着人家出货,交接清楚了,

    才跟着机器一起回来的。

    两百台新机器,

    自然只能用卡车运输。

    路途遥远,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

    也得感谢这些年的治安比往年要好一些,要不然这一车贵重的东西,

    还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好好的到达安阳。

    饶是如此,孙武刚还是请了自己在南方的几个战友一起护送回来的。

    好在一路平安顺利,

    车子安安生生的到了安阳的地界。

    新机器进厂的时候,

    还引起了轰动。

    毕竟服装厂还真是好多年都没有进过新机器了。

    之前还有一段时间往外卖机器呢。

    当工人的都知道,

    只有厂里效益好,赚钱了,

    才会想着去买新的设备。

    “听说这缝纫机是从南方大厂来的,国外的机器,也不知道分给谁用?”

    “这么多,

    肯定都能用上。”

    “那也说不上,

    谁知道还招不招人。现在每个月都加了那么多的加盟店,效益越来越好……”

    大家聊起厂里这生意的时候,都只有高兴的想法,没觉得辛苦。

    毕竟加班就有钱赚。前几年倒是闲着,

    可没钱啊。

    尝过了那个苦之后,

    大家都觉得没钱才是最苦的事儿。只要能多拿工资,

    谁都愿意多上班,

    多做点事儿。

    厂里的效益越好,厂才不会和上次安阳服装厂安阳倒闭。

    苏楠看到新机器也很高兴,

    亲自指挥着卸货搬进仓库。

    她自己还让人放了一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去了。

    要亲自试一试这新设备。

    新设备就是好用,

    轻轻的一踩,

    缝纫机就哒哒哒的运转了。走线非常顺。

    她让厂里的工人也试了试。

    被抽选出来实验机器的工人紧张的摸着这些新机器,然和试着用了用,只觉得甭管是手还是脚,都很省力气。

    就连针头仿佛都亮一些直一些。

    不愧是新机器啊,就是好上手。

    苏楠问她们新机器怎么样。大家都说好用。

    “咱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用的缝纫机。”

    “这机子踩着特别的轻松,都感觉没咋用力。”

    “线也走得特别顺手,就感觉没怎么扶着,它就走完了,也没歪。”

    说起新机器,都是说不完的好话。

    苏楠笑着道,“好用大家就用着,以后争取都能用上新机器。”

    厂里三四百号人,这机器自然不可能每人一台。只能优先给手艺好的人用。学徒和临时工就只能等下一批了。

    当天,大家就陆陆续续的换上新的机器了。

    还别说,这车间里面放上新的机器,还真的让人心里都敞亮的感觉了。

    苏楠道,“这才像个新厂的样子。迟早有一天,咱厂里要大变样。”她脑袋里都忍不住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那些厂房广阔的大厂了。

    总有一天,她的服装厂也会有更好的厂房。

    新机器上来之后,工人们适应了两天,这效率就开始上来了。整个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五十。这可比招人要强多了。

    再一看衣服的走线,都比之前要紧密整齐,连学徒工上去,都觉得这个比老机器更好操作,更容易出徒。

    江玉兰道,“果然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她觉得这就是老板和工人的差距了。

    苏楠道:“产能上来了,咱们步子也能迈大一点了。”

    苏楠直接安排了程刚和苏柳去外地考察市场,她准备再几个大规模的城市把直营店开起来了。

    比起加盟店,直营店更容易控制规模,也更好管理,容易维护口碑。

    比如海城和首都这样的大城市,苏楠就准备开直营店的。

    苏柳有些紧张,因为她没去过大城市。

    苏楠道,“总要踏出去这一步的,除了程刚之外,你还可以带一个你觉得有潜力的售货员一起过去。这次你们主要是去看市场的。咱直营店要开起来不容易,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对于培养人这方面,苏楠是舍得下功夫的。

    她不怕花钱,也不怕麻烦。只要对方肯学,也勇于尝试。

    她自己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去做。所以要让身边你的人和青春年华一起成长,跟上脚步。

    苏柳好歹也是锻炼出来了,周边城市的加盟店也经常去考察。这会儿做好了心理建设之后,立马道,“我会努力完成任务的。”

    苏楠笑道,“学校那边记得请假,回来自己把课程补上。”

    苏柳现在已经在夜校学习了,学的也是服装设计。不过她不设计衣服,她只是想了解服装。

    去店里通知了一个平时机灵的售货员之后,苏柳就赶紧回去收拾东西。

    苏老太听说苏柳要去大城市了,还很羡慕,“这是好事,你姐这是栽培你呢。你不要怕辛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