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9章

    苏梅又问老许家的人有没有给他们找不痛快。要不然自己趁着回家的日子,先过去把人教训一顿再说。

    免得那些不长眼的狗东西欺负她娘家人都不在家。

    李秀芳笑着道,“瞅瞅你那样儿,现在谁敢欺负咱家?你哥和苏楠是不在家里,但是咱村里得靠着他们赚钱的人总要帮着咱们吧。还有苏栋这孩子也孝顺,你二婶儿也厉害。放心吧。”

    苏梅感慨,“这一说,咱家就属我最没出息了,不行,我得奋斗。”

    李秀芳:“……”这闺女真是说一出是一出。

    在娘家也没多待,苏梅就走了。

    回到村里的时候,才把东西卸下了,就赶紧去找曾经的大队干部,如今的村干部商量租水源养珍珠的事儿。

    村里人知道苏梅从外面回来了,还要带大家养珍珠赚钱,也都很高兴。

    毕竟当初苏梅靠着养鱼,可是真的赚到钱了。属于村里第一家富裕起来的人。

    不过就是有点儿抠,舍不得花钱,赚那么多钱了,还舍不得盖新房子,说是要省钱当养珍珠的成本。

    大家都往村支部去,打听养珍珠的事儿。

    苏梅已经在和村干部商量了,村里的意思是,不准备参与她这个事儿。如果苏梅要组织大家养珍珠,只能以私人的名义,不能以组织的名义。

    这和之前双方说好的就不一样了,之前苏梅有这个意思,他们也是说愿意试试。现在听说成本高,时间长,难度大,就否决了这个提议。

    苏梅道,“可是以组织的名义,大家才能更信任我们,更愿意参与。我们到时候不管是做什么决策,也更正式。我一个人怎么带大家做这个生意?”

    “人家信任的是组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慎重。不能让组织为我们个人的决定背锅。苏梅啊,你这个珍珠的情况说了之后,我就觉得不大行。时间太长了,这期间万一出个啥事儿,亏本了。那可真的没法交代了。”

    种田的人都知道,养鱼怕翻了池子,一年到头的也是担心呢。何况是养珍珠了。

    苏梅正想说服他们,村里其他人也过来打听了,问苏梅养珍珠的事儿。

    苏梅见大家都这么积极,心里高兴,立马把自己的打算和大家说了。

    大家一起出钱,租水源,然后从外地买技术,请技术员来指导他们养珍珠。销路都不用担心,这钱肯定能回本。

    大家觉得都挺好。能赚钱,都乐意先拿钱出来投资。

    毕竟自己种地,那也是要先拿钱买化肥和种子呢。

    村支书咳了咳,“你们这事儿想清楚,这是苏梅的个人行为。还有,这个珍珠养殖时间长,风险大,你们也要了解一下的。”他这也是为了苏梅好。知道这个同志喜欢折腾。

    成功自然是好。但是如果失败了,那就不好说了。

    大家都是穷苦人,你让他们亏钱了,谁也受不了这个打击,回头苏梅要在村里过不下去的。

    苏梅自然也没瞒着大伙儿,把养珍珠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说了。

    这一说,大家果然犹豫起来了。

    有人问苏梅,“你准备养不?”

    “我准备养。我妹子也投钱了。”这也是苏梅的底气。哪怕这些人不出钱,她自己和苏楠一起养珍珠,这事儿也办的起来。

    听到苏楠投钱了,大家心里想着,人家有钱,自然是可以支援苏梅了。苏梅就算亏钱了,那也没事儿。不像自己,要是亏钱了,可没人帮忙。

    难怪苏梅这么有底气呢。

    于是犹豫的人更多了。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今天姨妈来了,所以本来准备白天补上的更新就没了,抱歉……

    第167章

    ◎奖励◎

    因为苏楠的影响,

    最终决定投资这个养珍珠事业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

    一开始大家看苏梅拿出全部家底,觉得她这是真的有把握了。要不然哪里舍得呢?

    现在知道苏梅那个有钱的妹子也拿钱出来了,

    大家心里自然也要嘀咕了。

    加上苏梅手里有资金,

    心里不慌。所以也就和上辈子不一样。一个不积极参与,一个也没想着一个个的劝。

    投资的人也比上辈子少很多。

    苏梅和苏楠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还直叹气,“我也不好强迫他们,

    该说的都说了,该劝的也都劝了。”

    苏楠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

    心里反而放松了。

    改变了,

    姐姐苏梅的命运线似乎也开始发生改变了。就是不知道这个改变是好,

    还是不好。

    但是总比上辈子要好。

    苏楠道,“姐,

    既然大家不信任,你就先好好的养一茬出来,自己积累经验了,

    也让人看到你的成功。以后不用你说,

    别人也要跟风的。别气馁。”

    “我才不气馁呢,我现在特别有斗志。我总要珍惜这些相信我的人。”苏梅心里也带着不服气,本来说好的事儿,村里突然变卦了。然后之前很多有意向的村民也不参加了。这不止是不守信用,

    更是对她本人的一种否定。

    只是这种否定并没有让苏梅灰心丧气,

    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做出一番事业让人看看的决心。也要回报这些愿意相信她的人,

    带大家一起致富。

    知道苏梅如今有信心,

    苏楠也不过多的去指手画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领域,有自己的想法,

    她也不会仗着自己多活了一辈子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她姐要厉害。

    而且苏楠自己也确实没时间,

    她这边马上要上冬款,

    然后自己还要准备期末考试。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苏柳倒是有好消息传回来了。

    在海城那边,服装店特别多。被苏楠影响过的苏柳可不觉得这是竞争大,而是觉得这市场很活跃。

    苏柳兴奋的打电话回来,在那边绝对有市场。

    苏楠干脆就让她在那边把门店选址工作做好,招人也招了,开始在那边开直营店。

    苏柳道,“厂长,你这么信任我啊。”

    苏楠道,“这次你们一共去了三个人,你和程刚都是长期和加盟店打交道的,也管理直营店。另外一个也是长期在直营店里面当售货员的。要是这样都开不起一家直营店,那我以后就趁早放弃这个业务算了。”

    她还真就说的心里话。要是身边的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她还真只能慢慢走了。

    毕竟独木难支。

    苏柳一听,立马道,“厂长,我肯定做好!”

    苏楠也没多说,反正用人不疑,只看结果。“开好之后,我这边给你们发货过去。”

    这一时半会儿,苏柳和程刚他们就只能在海城那边长待了,苏楠还得顺道管着直营店。

    好在如今设计上面的工作不是那么紧迫了,不管是投稿的,还是厂里的设计师,都已经能设计出是和青春年华的款式,苏楠每季度也只需要出一些主打款就好。其他的款式不需要操心,自然轻松很多。

    海城那边店子还没开起来呢,苏楠就已经开始在报纸上面先宣传这个消息了。

    毕竟这时候的人总觉得海城的东西就是好。既然如此,那自己的服装能卖去海城,档次不就又得提升一下?

    在海城那边,苏楠也让苏柳去找报社打广告,在直营店还么开张之前,就要开始造势。老老实实熬口碑可不行,那得多久啊?

    时间就是机遇,就是金钱。

    她甚至教苏柳如何打广告,首先一定要又一句,“知名服装品牌年华即将正式入驻海城……”

    苏柳道,“厂长,不是我对我们厂没信心,而是我们现在在海城真没啥名气。这边卖衣服的太多了,各种档次都有。我问了好些人,没听过我们的名字。”

    苏楠道,“要是都知道我们青春年华,这广告费也就可以省下了。广告就是要广而告之。你天天在报纸上面念叨我们是知名品牌,时间长了

    ,不就知名了?”

    苏柳:“……”是我格局小了。

    得到苏楠这边的指示,苏柳胆子自然也大起来了,放开手脚开干。这事儿就比她想的要简单多了。

    选址,招工,装修。

    因为离得远,这次装修就没法找苏柏了,而是找的本地人,好在他们装修设计图都是统一的。这就不耽误事儿。

    这边才安排装修呢,报纸上面都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宣传了。

    海城的人看着这个外地品牌的名字,一开始是觉得没兴趣的。

    一个外地小品牌,还真不值得他们关心。

    海城最不缺的就是进口服装。在这里,能买到全国各地最好的东西。

    但是隔了几天,看报纸的时候,又是知名品牌青春年华的简介。

    对于青春年华这个品牌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了。

    过了两天,又是青春年华创始人的来历,得的国际奖项。

    这就给青春年华提升了点儿格调。好歹开办这个服装厂的不是无名之辈。

    又过了几天,这服装厂的各大加盟店情况又介绍了一番。

    海城群众的心里就想着,原来这还真是个知名服装啊,都开这么多品牌了。

    有过两天,报纸上又宣传了这个服装品牌即将入驻海城XX街道。

    那地方一直以来就是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好,店铺也多。

    这地址也给青春年华拉升了点儿格调。

    好歹是个有实力的品牌。就这么一步一步的,潜移默化的,让青春年华这个品牌,在海城人心里慢慢的扎根了。

    接下来就等着开业之后拿出真本事,让青春年华彻底在海城长成参天大树。

    苏柳办完这些事儿之后,眼看着要进货了,立马让程刚和总厂那边衔接,负责去接收货物。

    程刚看着眼前这个安排事情井井有条的小姑娘,想着刚见面的时候,还被自己吓到过呢。成长得很快啊。

    想想刚来海城整个人也很紧张,到后来慢慢的摸索出了一条路了,找合适的地址,选店面,招人,打广告,愣是一点点的把海城的任务完成了。

    就像一粒种子一样,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程刚觉得,自己心里好像也被种了一粒种子了,开始生根发芽了。

    苏柳被他看得不自在,问道,“你看我干啥?”

    程刚回过神来,露出担忧的神色,“我是在考虑没准我得亲自回去押货,到时候就你们两个小姑娘在这边,怕不怕?”

    “也不光我们了,我这边不是还招人了吗?”苏柳道,“现在主要情况就是回去安排进货的事儿。你就甭担心了。”

    程刚:“……行吧。”

    苏楠这次全程没怎么参与,但是苏柳有将报纸寄回来给她看。可以说,这次苏柳给她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比苏楠自己亲自出去开店都让人高兴。

    那边说要发货,她就亲自选款式,然后盯着发货,最后看着货上了去海城的货车,心里才放心了。

    海城这边,货一到,苏柳就开始安排店员们上货,然后将各种主打款都拍照,拿去报社打广告。

    之前的打出去的广告这会儿就看出效果来了。

    原本对这个青春年华不是很感兴趣的,如今看到要开业了,又看到了新款款式,很多人心里就不自觉的对这个店产生了去瞅一瞅的兴趣。

    看看这些服装是不是真的和广告里面的那么好。

    海城分店开业当天,就引来当地不少的顾客进来。

    门口贴着开业活动通知书。

    办会员卡,充值,打折……

    这些让人感觉新奇的销售模式,也让顾客们对青春年华这个品牌印象更加深刻。

    再进店里一看,亮堂堂的装修,灯照下,所有的衣服都仿佛有了一层光晕一样。

    穿在身上,照着镜子,就感觉平时穿的衣服不大一样。

    再一看款式,时尚潮流。

    难怪叫青春年华,穿在身上就是很潮。

    最让这些人满意的是这个店子里的服务。不管试了多少套衣服,这些服务员都是笑容满面的。需要什么款式,就立马去找。可没有给人摆脸色的样子。

    店长还亲自过来帮忙搭配。

    “这是厂长,也是我们厂里的主设计师亲自设计搭配的衣服,这样搭配又百搭,又时尚。她设计的衣服都是可以多种穿法,一件衣服穿出不同的风格。”苏柳自信的夸着自家的主打款。

    “就是报纸上面介绍的,拿过国际大奖的那位?”

    苏柳笑道,“就是她。我们其他款式也都很不错,我们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是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

    这会儿大学生还是十分受欢迎的。一听这话,有些顾客不信,“你们厂里这么多大学生?”

    苏柳道,“我们和当地知名大学有合作的。”

    一听和大学都有合作,这些人心里,青春年华的实力又上升了一个档次了。

    海城不愧是大城市,开业当天的营业额就超过了当初安阳的第一家直营店。

    苏柳愣是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到第二天一早,寻思着苏楠到了办公室了,就赶紧打电话过去了。

    “姐,这边生意非常好!”苏柳兴奋道。

    结果真是比她想的要好多了。

    她刚到海城的时候,还真是有些发憷的。想着这么大的城市,青春年华能在这里站稳脚吗?

    但是现在青春年华证明了她的实力。

    苏楠一大早的听到这消息,心情愉悦,“你的功劳很大的,柳柳。”

    苏柳不好意思道,“姐,都是款式好。咱们青春年华来了这边,可也不比这边的品牌落后。甚至我觉得款式更新颖。”这也是她的底气。

    苏楠道,“要辛苦你在那边守一阵子,安排好了之后回来,我给你奖励。”

    苏柳道,“姐不需要奖励的,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苏楠笑道,“回来再说。”她准备给苏柳的奖励,自然是苏柳应得的。甭管苏柳要不要,都必须给。

    她准备给苏柳一个点的分成。不止苏柳,只要跟着自己的这一批人都能独当一面了,自己就给他们奖励。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