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厂里已经有些供不应求了。苏楠计算着今年直营店开起来之后,生产肯定是跟不上的,
得招人。
毕竟服装工人可不是招来就能直接上岗的,
还得学习。哪怕苏楠换了新机器,已经减小了难度也一样。
这次一次性苏楠就得招一百人学徒工进来。
招工的信息传出来,可让厂里的工人都激动了。
因为很多单位效益不好之后,
年轻人找工作也就困难了。他们这些人家里都有几个孩子,很多孩子已经到了找工作的年纪了。
本来还打算着以后自己退休让孩子接班呢,
现在好了,
单位效益好,
机会就多出来了。
好些人下班回家就让孩子去报名去。
还有孩子纠结公私合营的事儿。担心私人企业以后待遇不行。
“妈,可是你们单位现在是私人做主啊,
这样好吗?”
当妈的一巴掌拍她后背,“甭管公私,只要待遇好就成。”
“现在市里有几个单位有咱们厂里这个效益?”
甭管家里孩子咋想的,
下午就带着孩子们去报名了。
苏楠也知道来报名的大部分都是工人。毕竟招工信息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传太远。只有工人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苏楠也没阻止。反正标准已经设定好了,
符合标准的才能进单位。
所以也不担心招的人不合格。
要是真不合格,自己这边也不是不能辞退的。
一百个招工名额很快就招好了。大大的超出了苏楠的预期。她还打算着招个一两周呢。
人提前招好了,厂里一下子就显得更加热闹起来了。
苏楠去仓库一看,库存的缝纫机也不够了。
另外还有厂房也有些拥挤了。得扩建了。
厂附近还有点儿空地,
也是当初服装厂留着准备以后扩建用的备用土地。只是这些年过去了一直没用上,
现在都荒芜了。
苏楠就决定在这片荒地上面继续扩建。
她直接去找了国资办的主任谈这个事儿。
国资办主任一听她又要往里面注资扩建,
顿时惊讶,
“你确定要投入这么多钱?”
这次注资和上次可不一样呢。
毕竟上次只是买一些机器,这次要是扩建加上新机器,
那是一笔不小的钱。
“你不是才投入纺织厂的吗?”
苏楠道,
“纺织厂效益好,
已经回流资金了。”
国资办主任:“……”这同志多多少少有点儿财运在身上。
既然苏楠有钱,国资办这边自然也不会阻止。但是往里面投钱是不可能了。
市里已经开会好几次了,基调的定下来了。那就是国资办能调动的资金要留给钢厂机械厂这样的单位。
苏楠听到这消息,心里也明白了,国资办看来是真打算放弃服装厂了,所以也不打算继续投入。估计以后也是这么个意思。
这对于苏楠来说倒是好事儿。青春年华是她创立的第一个品牌,她自然希望自己占的份额越大越好。
这次注资之后,就稀释了国营这边的份额占比了。自己这边对青春年华的掌控也更加大。
厂里扩建对于服装厂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儿。
这代表着服装厂越发红火了,以后倒闭的几率就更小,反而大家福利会更好。
苏楠带着厂里的干部们在空地上面一片规划。一起商量着要建那些功能性场所。
除了苏楠带的这一批人,其他人倒是都是在服装厂多年的,对服装厂的建设也更加了解。
连林淳都能提点意见。
搜集了意见之后,苏楠就给她哥苏柏打电话。
“要扩建厂房?”电话里,苏柏高兴道。
他妹子这事业可真是红火啊。
苏楠问他有没有这个信心。
苏柏道,“这没问题啊,我们跟着市里的工程队一起干了不少这种项目了,我们熟悉。”
苏楠放心了,这事儿交给自己哥当然是最放心的。
青春年华现在外地的加盟店已经不给苏柏管了,因为距离太远,苏柏这边也关不上。但是附近的加盟店都是苏柏装修的,修得很好。没出过问题。
苏楠自然也希望把这次建设交给苏柏。
苏柏下午就特意来了一趟厂里,了解厂里的建设需求。
厂里的人虽然提了意见,但是对于建设这一块儿还是外行,苏柏一来就不一样了,指着这块荒地就能开始规划,这些功能型的厂房如何规划比较好。
苏楠笑道,“哥,你现在可真是专业了。”
苏柏道,“毕竟要吃这碗饭呢,你给我那么多资料看,我自己也找来许多。现在也在进修。”
苏楠惊讶,“你在哪里进修?”
苏柏道,“我现在在上夜大。”
苏柏是高中毕业,所以可以直接报也大。
“都没听你说过。”苏楠高兴道。大哥能念书,这真是让人高兴的事儿。
“也不是什么大事。”苏柏反而还有些不好意思了。“主要是觉得一些专业知识光靠看书和问人也不行。还是得参加学习。夜大的老师挺好的,我们专业老师还是安阳大学的教授呢。”
这倒是正常的,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所以很多教授都是带着几个学校的课程。
苏楠真替他高兴,以前她哥总是要考虑别人,现在可算是能为他自己考虑,追求自己的梦想了。“晚上去家里吃饭,让奶奶开心一下。”
苏柏笑着点头。
晚上回家吃饭,苏奶奶听到孙子上夜大的事情,果然眉开眼笑的。
“也是现在念书机会多,我们那会儿哪里有什么夜大。一个城市也就几所学校。”
老太太又要忍不住念叨新社会的好了。
只有经历过的旧社会的人,才更深刻的知道新生会有多好。
吃完饭之后,苏柏又和苏楠谈论起了自己的事业。
他现在手里有几只工程队了。之前倒是正式城里了一个工程队,也是属于安阳市工程队的编外人员。
现在他也想正式成立自己的单位。
这些工程队的人不属于公司的正式人员,毕竟他们也不是长期干,经常是干一两个月就要回老家去种地。
所以对于苏柏来说,这个公司里面正式的也就请三四个人就行了。
比如设计的,工地内场管理的。
所以苏柏这个单位是可以合法成立的。
就是注册需要厂里。
所以苏柏打算在城里边缘地段买一块地建设房子,以后楼下办公,楼上住人。这比自己买房子住方便。
苏楠想着,大哥不愧是搞建筑的。别人想着城里买房的时候,他就想着自己买地建房子。
不过这次和上辈子又不同了。
上辈子这会儿还没发展得这么专业。
苏柏还有个打算,自己在这附近建设房子,到时候如果钱够了,还能多买点地放着。接爹妈进城的时候,爹妈就能自己种菜了,舒坦。到时候还能把奶奶接过去。要是不愿意种菜,那些地也不会浪费。以后有钱了建厂房卖出去。
当然了,这只是他心里的一个想法,暂时是不准备说了。
担心自己妹子又给他操心钱的事儿。
扩建厂房毕竟是自家妹子的事儿,苏柏可不耽误,和苏楠说清楚之后,第二天就带着设计师过来设计图纸了。
这设计师也是他找的兼职的。
人家可是省里建筑设计院里面的专业设计师。但是苏柏舍得给钱,一单一单的结算,自然有人愿意干这个。
光是设计图就商量了好几天,苏楠又召开开会几次,才确定定下来。
厂里才开始正式开工。
开工当天,苏楠铲起了第一铲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可是她手里建设的第一个厂房啊。
可算是又走出一大步了。
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苏楠可不愿意错过。在报纸上面写写文章宣传。向大家证明,青春年华如今红红火火,势头猛,实力强,是一家有实力的知名服装厂。
陈副市长一早就看到了报纸上的信息了。
越看,这眉头越挑起来了。脸上也挂着满意的笑容。
青春年华发展越好,这越发的证明他当初的路线是没错的。
要不然安阳服装厂早就倒闭了。
他忍不住和身边的秘书道,“苏楠这个同志能力不错。”
可惜就是不愿意当国营厂厂长。
开早会的时候,陈副市长还特意的在会议上面提起了青春年华如今的成就。
谢书记道,“还是要稳重为主。”
陈副市长道,“谢书记,我们现在是严格按照政策来的,绝对不违反规定的。”
谢书记点点头,没怎么吭声了。
在这种政策上面的事情,他极少的开口。
会议结束之后,谢书记就进了办公室里面,然后忍不住给妻子的秘书陈秘书打电话。
询问谢蔺的消息。
刚刚在会议上听着苏楠这个年轻人在生意上的成就,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谢蔺。
因为他当初是极不赞成谢蔺从商的。总觉得以后不稳妥,要出问题。
但是这个儿子倔强的离开了回来没几天的家庭,一意孤行。后来回来越来越少,现在甚至不联系了。
好歹是亲儿子,他怎么可能不惦记呢。
陈秘书一脸为难的表示自己也联系不到谢蔺了。
自从谢蔺去了南方之后,就很难联系到了。好不容易打听到电话号码,还被换掉了。
现在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只知道是在做生意。具体做什么生意,也没人知道。
谢书记挂了电话,心里有些闷气,有有些无奈。
这孩子不像他。
太桀骜不驯了。这样在外没事要吃亏的。
被人惦记的谢蔺正和孙武刚一起从南方回来。
孙武刚是去给服装厂在南方进新设备的,上次这个事情也是他负责,现在南方这一块的业务,包括纺织厂这边的对接工作,差不多都是他负责。
这次熟门熟路去买了机器,回来就和谢蔺约好了一起回来。
谢蔺回来就是为了开店的事情。
安阳这边交通便利,市场也很大。所以除了南方的几家店之外,内地第一家直营店,谢蔺就准备开在安阳了。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176章
◎光明正大上门◎
苏楠见到谢蔺也挺惊讶的。
“你怎么突然回安阳了?”苏楠笑着道。
谢蔺道,
“回来看看市场行情,毕竟是老家,
这边的市场不能丢。”
苏楠道,
“现在安阳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这倒是没错,因为做生意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摆地摊的,开小店子的,
开饭店的都有。
市场日渐活跃起来了。
苏楠还特意请谢蔺出去吃饭,倒是没喊孙武刚,
因为孙武刚急着回家看老婆孩子。
两人就在服装厂附近的饭店吃饭。
“这是私人开的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