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0章

    可见是防备呢。

    皇帝带头赏赐,皇后也不落下乘。紧跟着,其他娘娘主子的也少不得送些东西来。

    紫蕊高兴:“皇上叫人送来了三十条银丝碳呢,到时候还要发,这可是好的。”

    “这也不过变几日,过几日就好了。真冷下来还要日子呢。”沈初柳打哈欠,吃饱了就想睡觉。

    经期女人简直就是弱的不校

    相比只是被经期暂时打倒的沈初柳,意妃这里可以一句水深火热。

    意妃大概是月子没足就出山的缘故,也因十五那受刺激了,后头就一直卧床。

    却一时淅淅沥沥的见红,身子一度就很差。养了二十来好容易见了起色。

    一变,她就又病倒了。

    不过一两个月,人瘦了一圈,整个脸色都发黄。

    咳嗽了几日不见好。

    每喝药比吃饭都多。

    前日里皇帝来看过她,意妃强撑着起来装扮好见了皇帝。

    齐怿修见她这样,倒也不是全然不关心,陪她了一会话,又赏赐了不少东西。

    可意妃这病来如山倒,皇帝看了也没见多好。

    意妃刚喝了药睡着,浮香和画扇急的在外头商议:“这可怎么办?喝药也不见好。”

    “不肯吃饭如何能好,我还是去太医院问问太医。”浮香急切:“娘娘如今瘦的厉害,越是这样越是撑不住。”

    画扇点头:“那你快去,娘娘这里有我。”

    意妃睡不安稳,一会就醒来。

    画扇在旁伺候着。

    “浮香呢?”

    “去太医署了,她问问太医看看怎么缓解您的身子。”画扇道。

    虽然一开始就是画扇和暗香一起伺候,可意妃更信重的是暗香。

    如今,浮香不过近身伺候几个月,就又压过了画扇。

    画扇倒是没察觉这个,她虽然有别的心思了,可也是真心关怀意妃的:“主子如何了?”

    “无碍。”意妃由着她伺候坐起身。

    “宫中有什么事?”意妃问。

    “没什么事,就是今儿早上,景美人也告假了,是着凉了。皇上赏赐的东西不少。”画扇撇嘴。

    “嗯。”意妃懒得她什么了。

    画扇总是不服气景美人有什么用?

    着话,就见浮香回来了:“主子!清宁阁请太医,陆宝林有孕了。两个月的身裕”

    意妃一激动,又猛咳嗽起来。

    “主子您别急,陆宝林生了孩子……您不是就有希望了?”画扇道。

    意妃半晌点点头:“是。”

    消息传开,沈初柳点了个头:“果然。”

    “紫珠你去贺喜就是了。我是不去的。”沈初柳又打哈欠:“然后看看皇上怎么吧。”

    “是。”紫珠选了些东西去贺喜了。

    紫珠回来的时候,午膳已经上桌了。

    沈初柳吃着,紫珠道:“皇上没去,叫初四公公去看了。赏赐了东西。皇后娘娘等也都赏赐了。”

    “唔,今儿一大家都出血不少。”先是赏赐她,然后是陆氏。

    “皇上没给她晋位,这是不是……”紫珠疑惑:“意妃娘娘那没了孩子,这是不是就要给意妃?”

    “不会,不过眼下不好。咱们不要沾染是非就是了。”沈初柳道:“虽不足三月,不过她敢出来,想必是稳住了。”

    不过,这回倒是沈初柳想错了。

    陆氏本不想的,可她受不住了。

    清宁阁本就不好,又因为她是犯错被罚过来的。

    自请闭门思过的时候她以为自己能熬过去,可这下人们看人下材功夫委实高!

    才月余,她就叫磋磨的快没脾气了。

    可要是叫她像沈初柳那样砸膳房,她也不敢。

    只能爆出有孕,至少不会这么难过了。

    对于陆氏有孕,齐怿修也很诧异,不过这也做不了假就是了。

    眼下宫中有两个有孕的,皇后叫人注意着。

    第140章

    心大了

    之前产了好几个了,这两个都要生出来。

    既然控制不住,就索性叫她们多生几个,斗起来才精彩不是吗?

    沈初柳摸摸肚子:“我觉得我也不能控制了,年后预备着生吧。”

    午膳后,躺着想事情。

    她琢磨来年怀孕生孩子的话,好歹跟上面的二皇子三皇子错开了几岁了。

    不过万一第一胎还是个女儿呢?不好呀。

    想象着,她就又睡着了。

    也算是心大了。

    陆宝林可能是命不好。

    起先众人还只是她怀孕了也没见多少好处,次日里的时候,就传来李国公骤然去了。

    是凌晨没聊。

    李国公是李太后娘娘的生父,其实岁数也不大,刚爬上六十岁。

    这是骤然的病去了,李太后听闻,直接晕过去了。

    如今宫里紧张的要命,皇帝半夜就去了李太后那陪伴。也是怕嫔妃们碍事,这才半夜里没。

    白日里,沈初柳等人不能不去。

    所以忙换了素衣,往李太后娘娘宫中去了。

    路上,元宵声道:“奴才打听的是昨儿个李国公喝了酒,所以猝死了。”

    “嗯,知道了,你继续打听吧,别跟我去了。”沈初柳道。

    元宵应着,沈初柳带着紫珠和尺素去了慈安宫。

    慈安宫里落针可闻,皇帝早朝回来之后又来陪伴着太后了。

    过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太后终于出来了。

    皇帝扶着她,旁边,冯太后和皇后都跟着。

    “都来了,哀家没事。”李太后重新梳妆过了,但是看得出很是憔悴。

    “也是爱家太过伤怀,虽是哀家的父亲,可哀家毕竟是宫中之人。不能这般失态。”李太后叹气。

    自古规矩,就是这样的进了宫,娘家的事就是另一回事了。

    “母后思念外祖,如何能失态?儿子倒是想亲自去看看,只是母后不许。”齐怿修道。

    “哪有这个规矩。虽那是皇帝你的外祖,可毕竟也是臣子。经不起。”李太后摇摇头。

    “你呀,就是太重规矩了。”冯太后也叹气。

    “哎,规矩不能不顾。姐姐心疼我我是知道的。”李太后又抹泪。

    “朕派人去了,外祖的身后事,定然也是风光的。等过了这事,再叫大舅舅进来见母后。大舅也该袭爵了。”齐怿修道。

    “都好,哎。”李太后叹气:“到时劳烦她们都来了。丽婕妤也来了,你身子如何?”

    “劳烦娘娘惦记,臣妾身子好,胎儿也好呢。”丽婕妤忙道。

    “嗯,陆宝林也有了?如何?”李太后又问。

    陆宝林忙出列自己也好。

    “那就好。哀家不碍事,有皇后在就够了,你们就回去吧。意妃还病着吧,也注意身子。”李太后道。

    众人应了是,冯淑妃却道:“太后娘娘,好歹臣妾也留下吧,皇后娘娘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臣妾也好帮衬。”

    “你这孩子,如今她这里不需要这许多人,哎,静心才是好的呢。我都要走,你还留着?”冯太后瞪眼。

    冯淑妃忙道不敢,于是伺候着冯太后出去了。

    众人都走了,皇后找理由是去看看药。

    李太后冷笑一声:“她那侄女,倒是没有她一点聪慧。”

    “裙是不聪明,可也心狠。选的好人。”李太后显然是因为父亲的过世心里有气,以往可不会把话的这么明白。

    “母后不喜,处置就是了。”齐怿修道。

    “不必。蠢有蠢的好处。如今处置了她,后年还是有冯家女子。再遇见这么个蠢货不易。何况,她好歹生了二皇子,有功。”李太后叹气。

    “母后也不必在意这些,都有儿子呢。”齐怿修道。

    “母后知道你的孝心。”李太后拍儿子的手:“陆宝林这一胎,还是保住吧。陆家没有实权,可是有名望。你也用得上。”

    “是,儿子已经叫人注意了,陆氏人虽然不好,但是好歹肚子争气。”齐怿修道。

    “那就好。哀家看,意妃不是个有福气的,日后少宠爱些吧。你要是不安心,照顾着就是了。”

    在长辈眼里,宠爱那么久都不能好好生个孩子,那就是没福气的人。

    “是。”齐怿修不介意自己母亲这些。

    皇后回来的时候,他们母子已经完了话。

    另一头,冯太后将冯淑妃带去自己宫里。

    “你也是没眼色,这时候留在那边做什么?”

    “是,我知错了。”冯淑妃忙道。

    “姑母,李国公死了,她们家是不是该降爵了?叫祖父他们出力呀,她们家要不是国公,那可比不上冯家了。”冯淑妃激动道。

    、冯太后看着她,后悔当初就选了她进来。

    “李太后还在,李家从无错处,便是死了一个李国公,如何就能降爵?李家如今没有实权,办差都是在清水衙门里,那可是皇帝亲生的外祖家!冯家要去树敌么?”

    冯太后实在是很生气:“你也想些正经事!这是你能看懂的?”

    她早就不抱希望了,这个侄女能把宫中的事料理清楚就是好的,外头的事哪里指望她看得透?

    冯淑妃呐呐不敢再,只好退出去了。

    冯太后气的揉着额角:“真是家门不幸。”

    “太后娘娘息怒。淑妃娘娘打锦衣玉食长大的。家里又没什么争斗,不懂也是有的。”

    “进了宫,谁管你是锦衣玉食长大的还是饿大的?没见她如今多尴尬?皇帝多久没去过她那了?”冯太后怒道:“这些事都搞不清楚也就罢了,还能出那么蠢的话?”

    是,外头敬着她是皇帝嫡母,先帝皇后。

    可李氏才是皇帝生母!

    李氏要是死了也罢,可李氏活的好好的!李家已经没实权了,哪个臣子能出李家该降爵这样的话?

    还想叫冯家出头……

    真是出头了,朝中怎么看?

    “哀家哪一日闭眼了,宫中留下她,只怕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冯太后利眼一眯:“哀家还是要想法子。”

    “只怕是……皇上再不会将冯家新晋女子扶持的太高了。”庄嬷嬷道。

    “这是自然。不必冯氏的。后宫里日子不好过的嫔妃多了去了。”冯太后冷笑。

    第141章

    操之过急

    又过了十来日,李国公的丧礼办完了,李家长子,也就是如今的国公李司领着长子李颂,嫡出三女李湘进了宫。

    李太后见了人,又留了膳。

    这位李家三姑娘年方十四,样貌出众。

    翠云轩里,尺素慢慢道:“是,三姑娘是李国公府最得宠的姑娘了,老国公在世时候,就最是喜欢的。”

    “主子,这……只怕是要进宫吧?正好后年……”紫蕊道。

    “也该进来了。”沈初柳点头。

    “那只怕不好对付吧?”紫蕊发愁。

    “那也看性子,要是真随了李太后娘娘的性子,那就不好了。”深藏不露至此,自然是不好对付的。

    “眼下这个早了。”沈初柳笑了笑:“不过这可是实打实的皇帝表妹。”

    她这里还算轻松,慈宁宫里,送走了李家人,李太后叹气:“操之过急了。”

    “主子?”华嬷嬷叫了一声。

    “嗯,我李司,操之过急了。今日不该带了湘儿来。”

    “确实,这才刚送走老国公呢。”华嬷嬷点头。

    “我心里皆有打算,只是父亲一走。他们总归是着急了。”李太后叹气。

    “还有老夫人呢。”华嬷嬷劝。

    “母亲也是担心的。我这几年,没叫家里太风光。他们不容易。”李太后道。

    “都是那些年杨妃闹的!”华嬷嬷恨恨的。

    过去自家主子虽然是个妃子,明明还是一品四妃位的贤妃。

    可恨杨妃二品妃位上的硬是压得满宫上下不得好过。

    好不容易做了太后了,上头还有冯氏。

    为了对付冯氏,李太后自然是百般退让了。

    “他们的心思我都知道,我怎么会不管家里呢?哎。”

    李太后摆手,进了内室了。

    李家这一辈,嫡出的只有一女一子。

    李太后是长女,而如今的国公李司是李家最的一个儿子,上头还有几个皆是庶出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