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3章

    她愿意帮许蓉蓉,除了许蓉蓉是自己的堂妹,跟自己小时候的关系不错,她还能够有逃出去的想法,还有一点便是,女人帮女人。

    若是连女人都看不起女人,那社会上女人的地位只会更低。

    许蓉蓉从没有听到有人和她说过这些。

    从小到大。

    无论是家里人,还是村子里的人,大家的想法似乎都是女人天生应该做这些,女人就是不如男人。

    若是家中有儿子女儿的,能读书的肯定是儿子,绝对不会是女儿。

    这就是农村的现状。

    没有人觉得不对劲,大家都只会觉得,所有人都这样,凭什么你要求高。

    有的觉得不公的,也只会告诉自己,女人的命就是这样的。

    可如今,祝穗岁和她说。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她愿意借钱给自己,甚至不需要她有什么报答,而只是希望她能够变好。

    许蓉蓉的鼻子就酸了。

    她忍住了夺眶的眼泪,用力的点头,“表姐,我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这一辈子。

    许蓉蓉的命运已经被改变。

    她不再是那个连坟头都没有的小姑娘,而是一个全新的许蓉蓉。

    祝穗岁不知道她未来会如何,但她希望许蓉蓉能够好。

    这是女性对于女性的善意。

    谁也没有想到。

    多年后,功成名就的许蓉蓉站在演讲台上时,台下掌声雷动,当有人问她为什么选择投资女子学校时。

    她脑海里浮现的,便是这一幕。

    不禁莞尔一笑。

    当然这都是后话。

    和许蓉蓉聊的差不多之后,祝穗岁就先出来了。

    堂屋里。

    村长还拉着陆兰序在说话。

    看到祝穗岁来,村长便热情的询问。

    祝穗岁直接就把许蓉蓉的诉求给说了。

    村长听了后,犹豫了一下,“介绍信我是能办,不过就怕许家人闹。”

    话没说死,那就是能办。

    陆兰序便接过话茬,“如今都差点闹出人命来了,要是还把许蓉蓉留在村里,真出了事情,对村子里的影响也大,人都敢自杀,谁知道会怎么样呢?”

    闻言。

    祝穗岁看了一眼陆兰序,知道他是把村长的心思摸透了。

    毕竟当了村长,那责任就有了。

    在村长的心里,最重要的就是村子的发展,要真是因为许家搞出来的事情,害的村子发展出了问题,那村长第一个就不答应。

    听到陆兰序的这句话,村长打了个寒战。

    特别是后面那句话。

    许蓉蓉都敢自杀了,一个连死的人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别的事情么。

    真要是闹出个什么丑闻,那她们幸福里最近些年,都别想着发展了,全都夹着尾巴做人吧。

    再想想,眼前的陆兰序都这么说了,他是自己这辈子攀都攀不上的大官,人家来跟自己说这些,那是为了他好么,村长还没有那么自恋,他知道这是为了许蓉蓉来说话的。

    原先那点不愿意惹麻烦的心思瞬间消失。

    他赶紧道:“你说的有道理,反正到时候蓉蓉这孩子出去了,他们来找我,我就说不知道。”

    至于许家人闹不闹。

    总不能跟他做村长的呛声。

    得罪了他,许家那么多人都在这里生活呢,总得掂量掂量。

    陆兰序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笑了笑,“我看幸福里的冬枣味道还挺不错的,要是能多产一些,就有口福了。”

    这话村长一时没听进去,便道:“这枣子山上多的是,你要是喜欢吃,回头我让人给你送一些过来。”

    陆兰序也没拒绝,又跟着村长聊了几句,然后就拉着祝穗岁的手告辞了。

    等人一走。

    村长媳妇就开始在那收拾,还道:“从四九城来的大官,还那么贪嘴呢?”

    这话倒是让村长回过神来了。

    他眼睛一亮,“这哪是贪嘴啊,这是提点我来了。”

    村长媳妇一脸茫然,显然是没懂,怎么就提点了。

    不过村长没要解释的意思,又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随后拍板道:“这事情咱们得管,无论是许阿婆那边,还是许蓉蓉这边,咱们都得管好了,要是我连这些都管不好,那幸福里富裕不起来,也是我的能力不行。”

    第113章

    他是那么优秀

    “你不是想要吃冬枣吧。”

    回去的路上,祝穗岁开了口。

    她大概能猜到陆兰序的用意,像他这样的人,不会随随便便的说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这句话,肯定是在提点村长。

    闻言。

    陆兰序看了她一眼,却是笑了,“那穗穗觉得,我是什么意思?”

    两夫妻鲜少会谈论这样的话题,不管是前世,还是这辈子。

    上辈子聊的是生活琐事,她总觉得自己笨,陆兰序聪明,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短见,自卑心作祟,自然不敢谈论。

    而这辈子聊的最多的,好像就是离婚了。

    这会儿,正儿八经的聊这些。

    祝穗岁发现其实好像也是可以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

    祝穗岁试探的开口,“你是想要让村长种植冬枣,实现集体富裕?”

    她们这边的冬枣,基本上都是自己吃的。

    因为口感好,也有人会来种植,不过这是算集体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可以去摘,没人把这个当做是能赚钱的。

    可祝穗岁想了想,其实幸福里的冬枣,是真的比其他地方都要来的好吃,至少在四九城,她就没吃过这么清甜的冬枣。

    方圆十里。

    好像也就幸福里产冬枣。

    不过因为是祝穗岁从小吃到大的,她自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要不是算上前世,她已经几十年没有吃过家乡的冬枣,下意识和外面的枣子对比了一下,她也想不到这点。

    见她问完话之后,带着点不确定的小眼神,看的陆兰序只觉得心软化成了一片。

    其实他的穗穗,一直都很聪明。

    陆兰序:“你们村我今日看下来,若是靠着种植粮食,我也和村长聊过,产量并不大,除去交上去的土地滞纳金,剩下的也就是能实现村子里的温饱,收成不好的时候甚至还达不到,你应该听说过家庭承包责任制吧。”

    祝穗岁点了点头。

    一九七八年的时候,一个小农村里,十八个人签下了生死状,选择将村子里的田地,原本属于国家的,如今分田到户,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按照合同规定去经营土地,经营收入除去一部分要上交给国家和集体之外,其他的全都是给家庭个人的。

    后来这个村,也是最先富裕起来的。

    祝穗岁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八零年的时候,上面就下达了政策,农村必须经济改革。

    正因为如此。

    各个城市下,也有不少农村开始这么干。

    祝穗岁想到这些,看向了陆兰序,“不过你说的冬枣,又和这个制度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政策,祝穗岁到底是个普通人,上辈子没怎么关注,这辈子自然记得不多,只有大方向的事记得的,一些细微的,她并不是很了解。

    虽然拥有了上辈子的记忆,可她在这方面,在陆兰序的面前,还是张白纸。

    陆兰序看着眼前的妻子,满脸充满了求知欲。

    看着就可爱的很。

    陆兰序揉了揉她的脑袋,看她皱起眉头,眼眸含了笑意,“这是一种方式,但我们可以在这个方式上去改革,要是村长聪明的话,就会知道我是在提醒他,往后村子里的发展,他想要知道后续怎么做,就会帮我们把事情办好。”

    “我们到底是外来户,不方便插手这些,可村长不一样,他有一定的权威性,比我们做这些要更合适。”

    祝穗岁不高兴的把自己的头发给抚顺,耳朵还是在听他说的,稍微消化了一些,想到前世的一些新闻,零零碎碎之间,她拼凑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我们村就集体种植这个冬枣,不要再种粮食了?那之后怎么分钱呢,也不是每户人家都愿意不种粮食,听你的去种冬枣吧。”

    至于有没有人买,祝穗岁觉得不是问题。

    现在改革开放后,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前买水果都得要票,还只能去供销社买呢,现在不一样了,销货渠道多了,人民也富裕起来了,自然不会在吃上面亏待自己。

    往城镇去看看,小吃摊越来越多。

    聪明的人,早就做起了个体户,赚到了第一桶金了。

    陆兰序看她一堆问题,索性耐心跟人解释了起来。

    “这是可以投票的,总有胆子大的人,在村长的组织下,是愿意加入进来的,而不愿意的人,不是都有自己的地了么,他们想要种什么,别人也拦不住,至于分钱,那也是多劳多得,不可能平分,不然迟早会闹出矛盾来。”

    “后续的一些问题,我这边都有办法解决,其实幸福里这个地方,各方面都不错,我觉得要想富裕起来,只要愿意改变,那就是时间问题。”

    祝穗岁心里想,那也不是,一个村子想要富裕起来,那还得认识大佬啊。

    而村长运气不错,就遇上了陆兰序这个大佬。

    要知道当年,除了军校特招陆兰序之外,还有其他名校抢着要呢。

    就因为陆兰序这么优秀,作为妻子的祝穗岁,压力才格外的大。

    祝穗岁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对劲,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猛地停下了脚步,看向了陆兰序。

    应该不会吧?

    祝穗岁眨了眨眼睛,就这么看着陆兰序。

    一双水杏眼,潋滟波澜,仿佛盛满了星光璀璨,瞧得陆兰序眸色暗了几分。

    他向前一步,呼吸近在咫尺。

    “穗穗这么看着我,是想要说什么?”

    祝穗岁犹豫了一会儿,才有些别别扭扭的开了口,“你这么为幸福里出谋划策,该不会是因为先前我和你说,我想接爸妈他们去四九城,若是幸福里这边能种植冬枣的话,村长肯定很感谢你,到时候我们祝家分到的地,就能让村长负责打理了。”

    也就断绝了被家人拒绝的可能。

    这算是把后路安排好了。

    要不然自己就算把家人都接出去了,幸福里这里的地和房子,估计都得被许家人给惦记着,到时候平白惹来一堆的麻烦。

    可若是冬枣这个事情搞起来了,村长惦记着这份情,也会好好照看祝家的地和房子,到时候要是运气好,说不定不仅赚到了滞纳金,每年还能有额外的分红拿。

    第114章

    一箭三雕

    祝穗岁的问题。

    等到了家,陆兰序也没有正面回答她。

    他听了之后,只是捏了捏她的鼻子,“你慢慢琢磨,村子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共同富裕了,发展才能起来,于情于理,这都是好事。”

    至于是不是有别的私心。

    陆兰序不想说的太直白,这一点,他希望祝穗岁自己能够体会到。

    祝穗岁没得到具体的回答,但心里大概能猜到,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他做事情向来想的远,就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在他那里是做不好的,这或许也是他从小就被培养成为陆家继承人的原因吧。

    若是真的干成了。

    那就是一箭三雕。

    一是村长能帮忙解决许阿婆和许蓉蓉的事情,二是幸福里能够真正的富裕起来,这肯定是好事,三便是对祝穗岁来说,带娘家人去四九城,解决了土地滞纳金的事情,这样也就更多了一个能说服祝家人的筹码。

    不然光为了这个滞纳金,不管是许慧、祝兴国、祝老太,还是两个哥哥,肯定都舍不得的。

    祝穗岁觉得,自己得学习一下陆兰序的处事风格。

    不用自己出马,就能轻而易举的办成想要办的事情。

    没过多久。

    家里人也回来了。

    晚上的饭,自然不用祝穗岁和陆兰序动手。

    陆兰序又是吃的干干净净。

    吃过饭后,许慧提起了胡淑兰来了一趟的事情。

    祝乐辰冷笑了一声,“平时也没见人来过一趟,村子里遇到咱们了,就跟遇到瘟鸡似的,她不是一直觉得自己闺女厉害么,谁都瞧不上眼,这回过来能有什么好事。”

    以前许家人就抖得很,小时候三兄妹去拜年,看着许慧忙前忙后的做饭,结果一点好都没有讨到,许家就没一个人,是把他们当成亲戚的,全都看不上眼的很,后来陆家人找到了祝家,有了这层关系之后,许家才开始跟祝家走的亲近一些。

    不过那时候心已经伤透了,以前不培养感情,现在哪里来的感情呢?

    去年许夏烟考上了四九城,许家更是抖得不得了,在村子里摆了酒,祝家人自然也去了,那胡淑兰话里话外的,都在炫耀自己女儿本事。

    炫耀就炫耀吧。

    要是祝穗岁考上了大学,他们只会炫耀的更厉害,这也很正常。

    可问题是,胡淑兰总是拿祝穗岁来比。

    嘴里说的是什么呢。

    “哎哟,我们烟烟就是够努力够聪明,要不然投到我肚子里,祖上没有烧什么青烟,哪里能考上大学啊,说起来还是你们家穗穗好,什么都不用愁,那么好的一桩婚事就砸下来了,直接就成了陆家的儿媳妇,她这辈子都不用努力了,不像我们家烟烟,只能考自己考大学。”

    这话说的阴阳怪气的。

    难道他们家穗穗会差么?

    要不是看在许家人养育了许慧的份上,祝乐辰现在还能说更难听的话。

    不过那也不是胡淑兰养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