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她现在正愁自己没什么用,将来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祝穗岁,现在能有这样的机会,许蓉蓉自然高兴。她忙道:“表姐,我怎么可能会不愿意,这件事情你交给我就行了。”
许蓉蓉很清楚,一个人如果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回报,那就算再亲近的关系,也会生了间隙,就比如自己和许家人,不就是这样么。
见许蓉蓉十分痛快的答应了自己,祝穗岁原先帮她不过是动了恻隐之心,也没想过有什么回报,不过人大概就是如此,在得到回报时,多少会有几分欣慰,至少自己没看错人,也没帮错人。
祝穗岁道:“就算是帮我,也要先顾全自己,我听兰序说,你打算周二就走,可有好的去处?”
许蓉蓉笑着道:“姐夫已经帮我安排好了。”
陆兰序?
祝穗岁有些意外,“他安排你去了哪里?”
“他说有个朋友就在县城的招待所,让我逃出去之后,就找这个朋友,到时候他会给我安排去处的。”许蓉蓉也没瞒着,对于祝穗岁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祝穗岁猜测这个朋友,十有八九就是姚玉了。
本来她并不想让陆兰序掺和进来,可如今对方帮了忙,她也不会不识好歹。
祝穗岁想了想,又从身上拿出了五张大团结出来,塞到了许蓉蓉的手里,“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你先不要拒绝我,这算是我对你的投资,等到你赚到了钱,再还给我就是了。”
许蓉蓉却还是没收,将钱退了回去。
“姐夫说,让我找到了那位朋友之后,就会给我安排事情做,那边管吃管住,我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所以表姐,这笔钱我就不用问你借了,我想自己靠劳动去赚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祝穗岁再度感慨,陆兰序做事的周到。
明明许蓉蓉跟他无亲无故,可他依旧能细心到这个地步,也难怪从小到大,他便是陆家看中的管理者。
祝穗岁只好把钱收了回来。
临走之际。
许蓉蓉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说道:“大伯这两年,总是往外跑,至于干什么,我倒是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跟找你和姐夫去吃饭,有没有什么关联。”
“往外跑?是三天两头还是偶尔?”祝穗岁得搞清楚这点,如果只是偶尔跑的勤快点,那有可能是去拿许夏烟的电报之类的,这也是说得通的。
许蓉蓉回忆了一下,“烟烟姐还在的时候,大伯和大伯母为了照顾烟烟姐,是直接跑去了县城里陪读,几乎就不回来了,那时候奶奶的心思也在烟烟姐身上,让二伯和我爸都把钱拿出来了,全都给了大伯一家,后来烟烟姐考上了,大伯和大伯母就回来了,不过大伯一个月会出去半个月这样,有时候则是大伯妈出去。”
“这么频繁的出门,我姥没说什么吗?”祝穗岁有点疑惑。
毕竟许家一大家子都没有分家,谁家有点动静,许老太肯定都是知情的。
许蓉蓉想了想,摇了摇头,“大伯应该和奶聊过,反正我妈不高兴大伯大伯母不在家干农活的时候,说了几句,还被我奶骂了,说人家有个考上大学的金闺女,以后是要带着许家人都去城里的,要是我妈再说什么闲话的话,以后去城里,就没我妈的份,我爸听了就把我妈骂了,后面家里也就见怪不怪了。”
连许蓉蓉父母都不敢问的话,许蓉蓉自然也不敢问。
祝穗岁听了这话,有些若有所思,随后道:“蓉蓉,要是大舅或者大舅妈出去的话,你就来告诉我。”
许蓉蓉点头。
聊完回来的时候,家里都已经熄灯了。
祝穗岁轻手轻脚的回了屋,刚进门就看到陆兰序还坐在书桌那,手里写写画画的,拿的还是她的复习资料。
听到动静,这才放下了笔,看向了祝穗岁,“给你批注了一些知识点,你和蓉蓉聊得怎么样了?”
“你这么帮忙,她自然不会拒绝我。”祝穗岁走进去,驾轻熟路的找到了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才看向陆兰序,“兰序,蓉蓉的事情,谢谢你。”
陆兰序回道:“夫妻之间,不需要这么客套,蓉蓉是你的妹妹,自然也是我的。”
祝穗岁心中有几分动容,不过犹豫片刻后,还是道:“兰序,我知道我这么说,可能有点不识好歹,只是我希望下一次你要帮我之前,能先告诉我。”
祝穗岁并不想事事都依靠陆兰序,这件事情既然是自己答应下来的,那她就有这个能力去处理,若是最后又变成了陆兰序来处理,那她不还是和上辈子一样,丝毫没有长进。
闻言。
陆兰序顿了顿,随后目光清明的看向了祝穗岁,“这一点我会慢慢改,不过穗穗,以后你有什么事情,能不能也先和我说?”
什么意思?
祝穗岁一头雾水,“你指的什么?”
“你好好想想吧。”陆兰序没有直接说,他希望祝穗岁能自己领会到。
祝穗岁蹙了蹙眉头。
莫名其妙!
这话闹得祝穗岁一晚上都没睡好。
翻来覆去的想,到底是什么事情。
最后是陆兰序将她一把搂入怀中,强行哄睡模式。
“想不通就别想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祝穗岁脸被埋在陆兰序的胸膛里,听了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不重要的事情,还说的这么义正言辞,这不就是在意得很嘛。
祝穗岁决定不想了,反正难受的是陆兰序,又不是她。
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得先搞清楚许大舅到底想要干什么。
祝穗岁不想之后,很快就睡着了。
听着耳畔绵长的呼吸声,陆兰序睁开了深邃的眼眸,划过一丝无奈。
还真是个没良心的。
第130章
细心如他
祝穗岁睡得晚,不过后半夜倒是安稳,等舒舒服服的醒过来,已经快到晌午了。
难得的是,睁开眼睛看到的,便是陆兰序坐在书桌前,背脊挺立,自有风骨,腰肢有劲,被束缚其中,就从背影看,都有说不出的清风霁月。
祝穗岁心里嘀咕着,陆兰序今日倒是安分,竟是哪里也没去。
听到动静。
陆兰序问道:“醒了?”
祝穗岁懒懒的应了一声。
她本想立马起床,可奈何被窝里实在是太温暖了,忍不住就多待了会儿。
陆兰序回过头去,瞧见祝穗岁还窝在被窝里,不免觉得好笑,他站起身走了过来,“饿了没?”
祝穗岁躺在床上,用棉被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灵动的杏眼,“有点。”
“快起床,就快要吃午饭了。”陆兰序催促着。
本来没想叫醒祝穗岁,可看她已经醒了,自然不能再让她赖着了。
总不吃早饭肯定是不行的。
这几日就当是让祝穗岁好好休息,等明日开始,陆兰序觉得得早点叫祝穗岁起床,实在不行,那就把早饭端进房间,等她吃完了再睡。
总好过不吃早饭。
祝穗岁哼哼唧唧的,“太冷了。”
“衣服我都给你捂好了,不冷。”陆兰序把在炭盆旁放着的衣服,全都拿了过来。
南方的冬天最喜欢的便是烤火,许慧知道祝穗岁从小怕冷,也担心陆兰序受不了南方的天气,一大早就送了烘桶过来,这种烘桶是特制的,下面放炭火,上面则是可以坐着,会有缝隙留出来来,坐在上面自然暖和。
陆兰序提早就把祝穗岁的衣服放在烘桶上了,这会儿拿到手,暖得很。
祝穗岁换上暖和衣服的时候,心里就在想。
像陆兰序这样细心的人,只要他想要对一个人好,那个人绝对会对他死心塌地的。
等洗漱过后。
祝穗岁才注意到陆兰序写的,好像是果园的方案。
她有些意外,“你……”
“做事得做全面,幸福里若是能发展起来,往后爸妈她们也能放心的待在四九城。”陆兰序知道祝穗岁的意思,便耐心解释。
祝穗岁不由感慨。
一个小小的村子,能让陆兰序这么费心的去出主意,这回她还真是欠了他人情。
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语气多了几分真诚,“谢谢。”
“穗穗,我说过,你我之间不需要这么客套。”陆兰序并不喜欢祝穗岁把谢字挂嘴边,他做的事情不过是力所能及,互惠互利罢了。
毕竟他想要帮忙,也得有人愿意接招,要不然他的想法,也只是徒劳。
幸福里的村长是个懂道理的,也有自己的想法,让一个村子发家致富,对国家对人民也有利,何乐而不为?
祝穗岁不再言语。
两人一道出去吃饭。
堂屋里用火盆烧着炭火,一家人正在那烤火。
看祝穗岁和陆兰序出来了,祝兴国才问起了下午开会的事情。
早上喇叭里就喊过了,整个村子都在念叨这个事情,不知道村长是想要干什么。
陆兰序便把事情和祝家人说了一遍。
祝兴国和许慧不太懂这个,甚至还有点担忧。
“种枣子?能卖得出去么,要是卖不出去,咱们又没有粮食能吃,岂不是要饿死?”
有这样的担忧,也是很正常的。
从小到大,他们都是在农村里生活,能认知到的就是种地。
有了粮食,就算卖不出去,好歹也不会让人饿死。
可若是都换成了种冬枣,那就不一样了,冬枣要是卖不出去,那他们总不能吃枣子活着吧。
不过祝家两兄弟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祝乐生道:“以前大家都是种粮食,不止是我们村,还有其他村,都是种粮食,而粮食只有粮站收,我们要换钱,就只能卖给粮站,大家都是种一样的粮食,价格就在那摆着,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只能保证不饿死,可若是种冬枣,方圆十里就咱们村有,物以稀为贵,可以直接换成钱,要是能有销路,钱一定不少。”
怎么也比种粮食挣。
祝乐辰又接着话,继续道:“至于爸说的没有粮食吃,其实可以一部分地种粮食,一部分地种冬枣,这样的话,这部分的粮食拿来自给自足,另一部分的冬枣则是拿来卖钱,这样一来,咱们村的收入肯定能提高,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要我们这条路走通了,我们就是第一个这么干的村,上面能不采访我们么,村子一旦成了荣誉村,名头也打出去了,自然能受到重视。”
第一个吃螃蟹的,总是机遇和风险共存。
风险越大,得到的回报就越大。
陆兰序赞赏的看了两兄弟一眼,说道:“大哥二哥说的都很对,不过具体怎么实施,我想还是需要开会之后,投票决定,能不能干起来,就得看这一次的集体大会了。”
如今分产到户,家家都有自己的土地,村长得先说服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愿意一起去干这件事情,要不然的话,如果只是几户,很难对整个村子有大的改变。
要不然小部分的人干起来了,哪怕赚到一些钱,让其他村民动心,再去加入进来,可能那时候,其他村子的聪明人,也已经开始效仿起来了。
这件事情还得尽快定下,近日冬枣还能买卖一批出去,等过几日,陆兰序就打算让姚玉过来看看。
祝兴国作为祝家的主事人,听了半天,就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家里的年轻人都同意。
他想了想,便道:“那我到时候就投赞成票,反正咱们过完年就去四九城了,我还正愁家里的地怎么办,如今要是能拿去种枣子的话,我是不是可以租给别人做?”
祝兴国只是老实,倒不是真的不开窍,反而他还善于听别人的意见。
陆兰序笑着道:“是的爸,如果这事情能成,我会和村长商量,咱们家的地,自然会有人接手。”
那祝兴国就放心了。
下午,祝兴国就去开了会。
至于陆兰序倒是没去,他不适合直接参与。
一直到四点多。
祝兴国才回来。
第131章
大舅的目的
不过祝兴国的脸色不大好。
“吵起来了,大多数人不同意,村长挺犯愁,结束后就找了我谈话,让我和你说一声,这接下来咋整?”
祝兴国也不太懂,所以开完会就赶紧回家和陆兰序说了。
这事肯定还是得懂的人来做。
陆兰序问了一些细节。
祝兴国尽数相告。
在一旁听着的祝穗岁,听出了其中的问题,不过她也不确定自己想的对不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话。
陆兰序想了想道:“这事我到时候找村长聊聊。”
祝兴国忧心忡忡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都没有什么胃口,吃了几口就回屋去了。
许慧怕祝穗岁她们多想,就多解释了几句,“你爸就担心地没人管,他就是爱操心的性子。”
祝穗岁当然不会多想什么,这边的事情不管成不成,家人她是肯定要带走的。
不过目前的村里反应大,还是得想办法解决。
到了晚上的时候。
陆兰序就问起了祝穗岁,“穗穗,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早在祝兴国今日说起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祝穗岁的神情,似乎是有话要说。
祝穗岁本来是不想说的,可看陆兰序主动问起,她想了想便道:“我也就和你说说,要是说错了,你也别当回事。”
陆兰序颔首。
见人答应了,祝穗岁就道:“其实我觉得,你要让村长去说服整个村的人,把粮食地改成种冬枣,这个实施方案确实很难。”
陆兰序静静的听,没有要打断祝穗岁的意思。
毕竟他是在四九城长大的,从小接触到的东西,也不是农村里的这些,对于一些接地气的方面,是陆兰序再聪明,也无法一下子点通的。
祝穗岁接着道:“你想,第一大家都是从那十年过来的,对于买卖这个事情,到底是有些抵触害怕的,幸福里的人也没有什么文化,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就是这一亩三分地,在他们的认知里种粮食就是最最要紧的事情,钱固然重要,可是饿肚子的滋味更不好受啊。”
“如今突然说要改成种冬枣,我们能看得到政策,看得到长远的利益,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就是让他们赌命,就像是我爸说的,万一枣子卖不出去呢,或者卖出去的价格不理想,结果就是大家都得挨饿。”
陆兰序听这个意思,挑了挑眉,“穗穗是有想法了?”
“我先前也没想到,有点陷入惯性思维了。”祝穗岁的记忆还停留在上辈子,相当于拥有了比较超前的眼光,所以对陆兰序的想法很支持,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上辈子的时候,有很多村子就是搞这些东西先致富了。
如今又有了姚玉这条线,和陆兰序主动扶持,按照政策长远来说,这肯定是好事。
毕竟最先开始做的,绝对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不过现在见村民的反应都不看好,祝穗岁便代入想了想,觉得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那有什么办法能说服这些人答应呢。
祝穗岁有个比较冒险的想法,她看向陆兰序,说道:“这事还得姚玉答应,如果他敢冒险,我相信不说百分之百的人,至少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同意。”
看着眼前的妻子,在说话的时候,眼睛里闪耀着的光芒,自信而又坚韧。
陆兰序唇角带了一抹笑,“明日我们去一趟县城吧,正好见一见姚玉,到时候你有什么想法,就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