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你说这里,我能不能捡漏?”以前祝穗岁并没有什么关注,可自从有了这双鬼眼之后,她也开始了解起了华夏各地来,当时严子卿提起要来翼城乡下铲地皮,说的便是舍县这一带。
当时祝穗岁就去书店里,找寻了关于舍县的记载。
在唐代时期,这里生产的有酿酒业、麻纺业、造纸业、制墨和砚雕业。
等到了宋代,就开始新增帛、绢、绸织造业。
再到元代,便是染织业。
而明代,则是书刻业的兴起。
总而言之。
翼城这一带,是能够遇到不少宝贝的。
要不说祝穗岁闲不下来呢。
陆兰序听她这话,倒是没觉得意外。
她能和自己说这些,陆兰序反而高兴,好歹不是她一个人去,要是遇到危险,那他才会担心。
想到这,他微微颔首:“等和姚玉聊完事,我们就去附近逛逛。”
祝穗岁这一趟出来,还拿了从许阿婆那得到的竹筒,打算寻个机会卖出去。
别看舍县只是个县城,连祝穗岁这种外行人,查阅了资料之后,都觉得这里十有八九能有宝贝在,而时间又快到了年关,估计来往这边的行家不会少。
她想趁着回四九城之前,赶紧积累一笔财富再说。
毕竟祝家一家人都要去四九城,到了那边,不可能各个都吃闲饭,做生意是首要的,而做什么生意,便是需要考虑的了。
不过不管是做什么,最先要准备好的,就是启动资金。
这笔钱,祝穗岁得积累好。
两人这么聊着,外头就传来了动静。
祝穗岁回头看去,正好瞧见一道熟悉的人影,是姚玉来了。
姚玉今日打扮的很是低调,连车都没有开,旁人看起来,完全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一坐下,就对着陆兰序两夫妻道:“陆哥,嫂子,你们等久了吧,我刚刚,才把陆哥你交代给我的事情搞清楚。”
闻言。
祝穗岁立马了然,“是我大舅的事情?”
看来陆兰序这是提早就交代给了姚玉,想想也确实,让姚玉去调查,肯定比自己调查来得快,也来的稳妥。
第134章
陆兰序的名头
姚玉点头:“早上就接到了陆哥的电话,我赶紧就去跑了一趟,一中那边我也有熟人在,问了几句就打听出来了,这不是现在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么。”
“前些日子还出了外面摊位,学生去吃饭的时候食物中毒的事情,学校就打算搞个食堂,这样也能严格把控食材,不至于误了什么事情。”
食堂?
这倒是新鲜了。
祝穗岁本以为承包食堂得再往后几年,没成想一中这边就先搞起来了。
别看现在是八零年,好像大家都很穷,其实经过了几年的经济发酵期之后,偷摸着赚大钱的人还真不少,舍县地方是小,但不代表没有商机,最好赚的钱莫过于搞餐饮,毕竟这是人人都会搞的手艺。
而能读书参加高考的,家境也不至于太差,不会连这饭钱都给省了。
学校外头的餐饮业是最好做的,家长穷点累点无所谓,就指望着自家孩子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祝穗岁听姚玉这个意思,是许成才盯上了这门生意。
不对。
祝穗岁很快反应过来其中的不对劲,她看向姚玉,“我大舅想要做这门生意,那也得有资金累积,总不可能他空手就进去了,对方还提供食材吧。”
没等姚玉回答,陆兰序敲着桌面,淡淡道:“蓉蓉之前说过,在许夏烟读书的时候,大舅和大舅妈都是来陪读的,当时由着陪读的名头,拿走了许家所有的钱,由此看来,或许这笔就是启动资金,在许夏烟读书期间,她的父母则是在学校外面摆起了摊子。”
这么说的话,也能说得通。
祝穗岁看向了姚玉。
姚玉笑了起来,“陆哥猜得没错,一中门口正好开了一家许记小吃,就是嫂子大舅开的。”
“听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摆的小摊子,没多久就租了店面,生意算是做大了,听说上学期间,她们家的生意是最好的。”
“我估算了一下,除去房租人工这些,一个月下来纯利润大概在一千左右。”
八零年一个月就能挣一千块,一年下来,那就是一万多,这算是早早的万元户了。
祝穗岁自然惊讶至极,虽然说自己这段时间赚的也不少,可那依靠的是她重生后的福利,而在重生前,她上辈子可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
许成才作为一个地里刨食的,能从农村走到县城,不仅靠着手艺赚到了钱,还开了属于自己的店面,这一点来说,他就不简单了。
不过许成才一家赚了这么多钱,却一点风声都没有暴露,恐怕连许家人都不知道,他们这一房已经偷摸着赚了不少钱,都还以为她家需要钱呢。
想到这。
祝穗岁忍不住问:“姚玉,你知道这家店是什么时候开起来的么?”
“去年的时候,开了也有快两年了。”姚玉还真打听过。
今年许夏烟考上了大学,当时许家摆流水席,据说菜品都很差,还是许家其他人凑钱出来的。
当时去吃酒席的人,全都拿了份子钱出来,而许夏烟倒也挺好意思,这笔钱全都收走带去了四九城。
在整个幸福里看来,许成才一家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毕竟要供女儿上学,家里也没什么钱,大家都是能帮一点是一点。
可如今想想也是可笑至极,许成才早就是万元户了,生意做的红火,倒不是说非要把自己的生意,弄得所有人都知道。
可是他们一边赚大钱,一边对外卖惨,来博取好处,这就有点吃相难看了。
也不知道许老太知不知道这件事情,
要是知道的话。
祝穗岁只想呵呵。
那真的是偏心眼偏到了骨子里了。
祝穗岁还是有点想不明白,“若是只是想要这个食堂的名额,大可以用许夏烟的名头。”
“她可是一中出来的大学生,我想依照学校领导的惜才程度,也会想要许夏烟反哺母校,自然会对我大舅一家的生意多有照顾,那也用不着请我们出面吃饭啊。”
陆兰序却是从之前的话语里,找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看向姚玉,“先前食物中毒的那家店,是怎么回事?”
“陆哥,我甘拜下风了,这也让你发觉了。”姚玉故意没说的,还想着卖一卖关子,没想到陆兰序竟然察觉到了。
他只好道:“我这么晚才过来,就是想要搞清楚这件事情,原来那家店和许记小吃,生意都差不多,甚至因为食品更物美价廉,学生都愿意去那家店,两家算是竞争对手,可就是这么巧,那家店在爆火的时候,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
一开始祝穗岁还没反应过来,话听到这里就明了了。
她微微蹙眉:“是我大舅干的?”
姚玉没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道:“那家店的老板为此赔了不少钱,连生意都砸了,他猜测是你大舅。”
“等知道学校要搞食堂,就去教育局实名制投诉了,说是许成才和学校里的领导有利益输送,惹得学校里都已经有些风言风语了,这么一来,许成才想要承包学校食堂就悬了。”
“食堂招标的日子快到了,今日许成才特意跑了一趟一中,邀请了好几位领导组饭局,我猜测这一次邀请陆哥,就是想要利用一下陆哥的身份,只要陆哥亮个面,甚至不需要说什么,身份摆出来就成,让这几位领导都知道,许成才的背后是陆家。”
“这样一来,恐怕连教育局那边也不会说什么,这举报信自然也就压下来了,谁会相信和陆家有来往的亲戚,会去陷害别人呢,那不是跟陆家为敌么。”
说到这。
姚玉看向陆兰序,“翼城的书记,是军人转业,曾经跟过陆老爷子。”
陆老爷子一生戎马,他手底下受惠的兵卒不少,后又辗转转业。
而陆老太太当年也散尽家财,不仅捐了国,也救济了好些穷苦学生,这关系网错综复杂。
而陆兰序又是这一代最年轻最优秀的,还是公认的继承人。
他的名头自然好用。
听完这些。
祝穗岁深吸一口气,“我这大舅一家,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陆兰序见识过更多的人心险恶,对此倒是尚能接受。
他问:“穗穗,你有什么想法?”
“许家的事情,我并不想掺和过多,这一顿饭我们是肯定不会去吃的,而我们不吃,我那疼儿子的姥姥,估计会直接来为难我妈,到时候总归是惹了一身嫌。”
“最近不是蓉蓉要离开么,以免炮火烧至她身上,我觉得倒是可以在其中浑水摸鱼一把,引起另一边的战火。”祝穗岁思索了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兰序心领神会,“那就听你的。”
第135章
大忽悠上线
聊完了许成才的事情。
祝穗岁就没有那么担心了,只有不知道的事情才会担心,毕竟未知,一切都有变故。
可如今对方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已经是一清二楚了,她提前想好了对策,自然不用担心什么。
等菜上齐之后,三人边说边聊,关于果园的事情。
这件事情陆兰序有和姚玉在电话里,简短的说过,但肯定比不上当面聊的。
依照姚玉的想法,不管这门生意赚不赚钱,但凡是陆兰序开了口,他亏钱都得办成。
不过显然,对于这个态度,祝穗岁是不赞同的。
她道:“果园必须要挣钱,只有挣了钱,幸福里才能发展起来,这是共赢的事情,我和兰序找你帮忙,也不是想要单纯消耗人情,毕竟人情这东西,是越用越薄的,现在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怎么样让果园能够顺利的开展,从而赚到钱。”
在这件事情上,陆兰序一直都没有开口。
姚玉看了他一眼,见人不说话,心中便有了数,这是让祝穗岁和自己谈了。
他倒不觉得跟女同志谈正事不行,反而有些好奇眼前的祝穗岁。
当年陆兰序在军区里,喜欢他的女同志实在是不少,可他虽对人温和,却从未有过额外的情绪,简单的便将人拒于千里之外,姚玉当时便觉得,这辈子没人能配得上陆兰序了,他很可能一辈子孤独终老。
不过后来得知陆兰序结婚,他还挺诧异,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让陆兰序这样的人愿意结婚。
要说是为了父母之命,所谓的恩情,姚玉一个字都不信,陆兰序不想做的事情,自然有办法成不了。
因此,姚玉对祝穗岁很好奇。
现在听祝穗岁这么说,姚玉便有些了然了。
不说别的,至少这个嫂子,他相处起来是舒心的。
跟舒服的人交流,姚玉便不用顾念的太多。
见状。
姚玉便道:“那嫂子你是什么想法,做一门生意之前,谁也想不到这门生意会不会挣钱,你现在是觉得咱们肯定能挣钱?”
这话问的有几分试探。
祝穗岁反而不好回答,她如果说是,就有些过于狂妄自负,如果说不是,又和之前说的话,有些相悖。
她便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斟酌了一番后,才道:“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和幸福里合作搞果园,本来你们谈好的是,村长搞定内部,说服绝大多数人种冬枣,然后成熟后让你来收,去解决销路问题,谈好的分成是五五分对不对?”
姚玉点头。
不过听陆兰序的意思是,村长那边搞不定,所以这个方案并不一定行得通。
他其实也好奇,祝穗岁特意出来和自己交谈,想要说的是什么。
难不成是想要说,让他在这继续等消息?
这门生意他可以一直等着做,但是人不可能一直在舍县,他手里的生意利润更大,要不是因为陆兰序,姚玉都不会亲自跑一趟舍县。
要是祝穗岁开口,姚玉为了兄弟感情,估摸着还是会答应的,只是对祝穗岁的印象不会太好。
这想法很现实,不过姚玉不会说出来,也不会表现出来。
祝穗岁看姚玉的眼神,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猜测对方应该是想歪了。
她道:“如今这个方案怕是不成了,想赚钱就得抓紧赶快,趁着年关的日子,先赚上一笔,毕竟这时候大家都舍得花钱,等到时候打开了局面,把幸福里的名头打出去,钱自然能赚到。”
这还是没有说到重点。
姚玉想了想还是没开口,打算等祝穗岁说下去。
祝穗岁看他这样,就觉得陆兰序的朋友,到底是不错的,至少耐性有。
她笑了笑,继续道:“我现在有另一个想法,幸福里的村民不同意,是因为他们怕冬枣卖不出去,最后的结果便是他们自己吃哑巴亏,毕竟没有人承担他们的损失,到时候就得喝西北风,再加上村民们都是地里刨食出身,从来没有种过别的,所以肯定会担心出变故,可如果我们把变故给承担了,是不是就能把这事情给解决了?”
话没点透。
可不管是姚玉,还是陆兰序都听明白了。
姚玉挑眉,“嫂子,你的意思是风险让我承担,我直接承包土地对吧。”
“聪明,”祝穗岁毫不吝啬的拍马屁,笑着道:“你作为大老板,想要承包土地,按照每亩多少钱的价格给个人,再聘请这些人,付工钱给他们,我想肯定有很多人都会愿意种这个冬枣。”
姚玉哭笑不得,“嫂子,你这个办法的确好,只是原先我只需要提供销路就可以了,现在还要直接出钱,我看起来应该也没有那么像冤大头吧?”
这话说的直白。
不过祝穗岁自然不会生气,毕竟自己这个方法,确实对姚玉不公平。
她轻咳了一声道:“我知道是有点让你为难,但是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呀,原先提供销路你赚五成,如今相当于全部都是你赚了,只是拿出一两成来给村民,这方面的利润自然也更大了。”
见姚玉没吭声,似乎在思考的样子。
祝穗岁看了一眼陆兰序,对方眼神鼓励的看着她。
她便大着胆子继续道:“幸福里的地,有六百亩地,假设我们能谈成三百亩地,一亩地可以种四百四十棵枣树,那三百亩就是十三万两千棵枣树,一棵枣树的产量大概在一百八到两百斤之间,那三百亩产量就是两千三百七十六万斤——两千六百四千万斤之间,如今我记得一斤的冬枣,在市面上的价格,一斤零售是在九毛八的样子,批发价是五十公斤五十六元,我们的枣子在这个价格区间的话,按照一百八十斤的产量算,是……”
说到这,祝穗岁顿了顿,看向姚玉的眸色里发着光,才斩钉截铁道:“一千三百三十万零五千六百元!”
要不说祝穗岁胆子大呢,兜里一共就几千块钱,却敢说出让姚玉赚一千多万的话来。
恐怕是她这阵子学的数学,全都花在了忽悠姚玉的身上。
不得不说,这串数字的震撼,足够铺成非常美好的前景了。
老实说。
乍一听,姚玉还真有点心动了。
第136章
夫妻是共同体
不过姚玉到底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当年退伍后,虽然起家靠的是陆兰序给的路子和钱,但是要不是他自己稳得住,也不会挣下如今的家业。
能在八零年,就买得起小轿车的人,怎么可能是傻白甜。
真正赚到这么多钱,靠的还是姚玉自己。
姚玉的心动不过一秒,瞬间便烟消云散。
看着眼前的祝穗岁,姚玉进入了生意人的状态,完全忘记了对方是陆兰序的妻子。
他道:“你算的数字确实没错,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在这之前,我要投入的钱和精力就不会少,假设每亩地我按照六十元的价格承包,那三百亩地,就是一万八,承包期限也不会是在一年,至少三年起,那这笔钱就在五万四,这仅仅只是承包地的价格,期间我还要雇人种地吧,每个人的工资一年下来,我就算是八元一个月好了,那也就是九十六元,让每个人管两亩地,三百亩地下来,工资就是在一万四千四百元。”
“这只是人工和地的钱,之后还有枣苗的钱,肥料的钱,期间土地的产量因为地质的不同,产量自然也会大不相同,采摘之后的好果坏果需要筛选,想要卖出好品质,能得到的数量,绝对不会是你先前说的理想斤数,自然而然的,能得到的回报,也肯定不会是你说的那个数字,而且冬枣的市场已经有人在占据,我要想办法把咱们的枣子卖出去,期间还会有很多人情往来的开支,要能吃下这么一大批数量的渠道,价格只会比你先前说的批发价更低,才能有谈判的资格,这些或许说的有些深了,姑且不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