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祝穗岁那番话糊弄外行人可以,糊弄姚玉和陆兰序,根本不可能。她觉得果园真的要是能赚钱的话,五十亩地的收益除去各种支出投入,拿到手的能有五十万就算不错了,再四六分,一年下来,姚玉顶多能拿到三十万。
这还是全都销出去的情况,而且各地的批发价也会不一样,运输的成本也不同,不一定就是祝穗岁说的那个批发价,很有可能是达不到的。
说实话。
也就姚玉这种手里有点闲钱,还重情义的人,敢做这个项目,不然大家都更愿意做投资小,回钱快的。
陆兰序听她这么说,只是笑了笑,“你放心,姚玉是有生意头脑的,更何况你不是很看好果园项目么?”
“就是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也存了点造福家乡的私心吧。”祝穗岁老实回答。
说完后。
她想了想,还是道:“等这一次合作完,要是真能赚到钱,咱们也别一直占人姚玉的便宜,到时候可以把手里头我们的占比,卖给姚玉一部分,毕竟我们两个谁都顾不过来,事情都是姚玉在跑,以免为了利益有冲突。”
听到这话。
陆兰序也明白祝穗岁的考虑,便道:“这事情既然是你的名义入股,到时候你自己安排就成。”
祝穗岁气鼓鼓的,“姚玉可是你的朋友!”
陆兰序揉了揉她的脑袋,没有再说这些。
“想去哪里逛逛?”
舍县这地方,陆兰序并不熟悉。
老实说,祝穗岁也不是很熟悉。
捡漏这种东西,不一定哪里都有市场,一般人也不知道,没有熟人带路,其实还挺难的。
不过大概是祝穗岁的运气好。
两人在街上逛了会儿。
正好有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拉着个板车在他们面前走过。
而那板车上的东西,瞬间吸引了祝穗岁的视线。
第139章
古怪的瓶子
祝穗岁呼吸一滞。
陆兰序立马察觉到她的情绪,看了过去。
那板车上放着叮铃咣当的东西一堆,乍一看并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全都是不起眼的小东西,甚至还挺破旧。
只是祝穗岁的反应如此大,陆兰序自然觉得有些问题。
他看过去,“看中了?”
“那板车上,倒是有个宝贝。”祝穗岁回了一句。
她的眼睛里看到那物件上面,弥漫着的是红色的雾气。
按理来说,红色雾气要低于蓝色雾气和绿色雾气,自己手里的宋代钧窑,价值就比那物件要值钱。
不过那东西看着,还挺有艺术价值,是祝穗岁没有遇到过的,便有了想要收下的心思。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祝穗岁觉得虽然是红色雾气,可这红色却格外的浓郁,比起之前看到的都要来的艳丽。
这倒是挺稀罕的。
一开始,祝穗岁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陆兰序没看出上面的宝贝是哪件,可祝穗岁觉得有,他便道:“过去看看。”
两人先行一步叫住了人。
拉板车的中年男人,莫名被两个穿着得体男女叫住,下意识的有些畏惧,特别是那看起来气质不凡的,哪怕对方刻意收敛,可有些骨子里的东西是收不起来的,他长相俊美,只是在那一站,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了。
他结结巴巴的开口,“干啥?”
瞧见人如此,祝穗岁就知道是被陆兰序吓着了。
别看陆兰序为人处事温和,但实际上气场还是在的,要不然年纪轻轻怎么压得住下面的人。
祝穗岁笑了笑,故作不经意的看向板车上的东西,凑近了看,这红色雾气果然更浓郁,她指尖滑过,淡淡一笑。
“叔,我看着这个东西倒是挺特别的,我家正好缺个摆件,您看看怎么卖成不?”
她也不想耍过多的心思,对方本就不铲地皮出来卖古玩的,对这行也不太懂,她若是想方设法的弄到手,不跟人交谈一意孤行的话,那岂不是和那海二爷是一类人?
祝穗岁觉得,跟这些普通老百姓,就正儿八经的交谈就成。
人要是愿意卖,但凡价格合适,自己就收,若是不愿意,她自然也不会出多高的价格,收不了这件,还有别件可以收。
一听这话。
中年男人才松了口气,他其实是从乡下到的舍县,有个亲戚在这边,早年前他还帮过对方,本来是想要来找人帮忙,没成想人完全不提以前的事情,觉得他是打秋风的穷亲戚,给连茶都没喝上一口,就把他打发了。
他也不是不要脸的人,听出了话外音,哪里还有脸待下去。
再看祝穗岁想要看中的那玩意,其实是自己父亲留下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着雕工不错,就留在家里当摆件了,前几日有陌生人来家里,看到这玩意,就说这是以前的人放墓里头的,家里头都嫌晦气,叫他给扔了。
中年男人虽然觉得膈应,可这又是自己父亲留下的,总归算是遗物,想了想就给拿上了。
没成想竟然还有年轻小姑娘看上。
男人到底是有些老实。
他觉得一般人都会觉得墓里出来的东西晦气。
可若是自己说了,那岂不是卖不出去了。
他正是缺钱的时候。
这一想,他就有些纠结了起来。
这一番纠结,自然看在了陆兰序的眼里,他瞥了一眼祝穗岁。
祝穗岁不动声色,又问:“叔,您要是不想卖,我也不为难您。”
“不不不,这东西确实年头挺久的,你要是想要的话,就……给我个十块钱吧。”中年男人被这么一问,到底是黑了心。
他缺钱,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如今好不容易来个冤大头,要是自己傻乎乎的把这瓶子的来历给说了,那不是把钱往外推么。
活都要活不起的时候,还管什么良心不良心的。
这会儿他就是这么想的。
十块钱对于他来说,确实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舍县这边的经济物价,不如四九城那边,工资待遇还是比较靠后的,就比如祝家一家人种地,一年到头都攒不了几个钱,要是家里儿子少的,那就更没什么钱了。
本来就是被人嫌恶的物件,要是能卖出十块钱,他都不敢想。
敢说出这个价格来,也是因为祝穗岁和陆兰序看着,都像是城里人,来头不小的样子,估计能拿得出来这个钱。
祝穗岁听了十块钱的价格,自然觉得在合理的范围,不过她觉得这大叔的神情怪怪的,为了防止自己一口答应下来,会让这位大叔起疑,她象征性的还了还价。
“十块钱也太贵了,大叔,就八块钱,凑个发字成不。”
后面这话说的,大叔心里头更愧疚了。
花钱都得讲好兆头的人,要是知道这玩意是墓里头出来的,那绝对是要勃然大怒的。
这么一想。
大叔只想速战速决,赶紧道:“行行行,那就八块,不过我先说好了,东西买了就不能退了。”
不说陆兰序觉得有问题,连祝穗岁都觉得这大叔的态度奇奇怪怪的,像是迫不及待要把这玩意给卖出去似的。
不过祝穗岁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既然这玩意是红色雾气,还是浓郁的红色雾气,价值绝对是在一百以上,自己买下也不会吃亏。
想到这。
祝穗岁笑着道:“成。”
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物。
那大叔得了钱,都顾不得说什么,拉着板车就赶快走了。
陆兰序手里拿着那瓶子,是瓷器制造而成的,呈现青色,两尺来高,细细瘦瘦的,造型上下面是大肚,上面则是雕刻着一些佛像、云朵,还有游龙和神龟,而顶端有一个圆锥形的盖儿,盖子上站着一只鸟。
看着确实很精致。
陆兰序看向祝穗岁,“那位大叔有点古怪。”
“估计是这瓶子有点什么问题?不过不管怎么样,卖给我了那就是我的了。”祝穗岁心态倒是好。
反正只要不是假货,自己能卖钱就成,等严子卿来,她再去问问这来历。
第140章
莫忘初心
见祝穗岁不在意,陆兰序便也没再说什么。
不过是八块钱买回来的玩意,穗穗喜欢那便买了。
反正是正规买回来的,又不是坑蒙拐骗。
陆兰序大概是有些弥补愧疚心理,难得见祝穗岁有喜欢的东西,他自然不会泼什么冷水。
至于那大叔到底是什么情况,确实不算多重要。
真要出了什么事情,不还有他在么。
现在他抱着的就是这个想法。
两人也没再到处瞎溜达,这不是什么小玩意,拿在手上也不方便,所以两人下午就启程回去了。
还得解决一下许家的事情。
在路上。
显然祝穗岁的心情不错,还聊起了姚玉。
“姚玉做的是什么生意?”
闻言。
已经骑车上路的陆兰序,倒也没有瞒着。
“运输生意。”
听到这话,祝穗岁就懂了。
自七八年之后,改革开放的风吹来,上面说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而这一部分人摸到了先机,靠着运输贩卖挣了钱。
城市与城市之间,因为先前计划经济的关系,很多东西是不互相流通的,可想而知,这一块的蛋糕有多大了。
这个其实靠胆子大,有点沾灰色边,打通了这条路的人脉关系,从中获利的只会多不会少。
这是政策下的福利,短时间能积累一笔钱,等到后面改政策就不行了。
难怪赚了这么多钱,人跟人果然不一样,看来这位姚玉,也是个能人。
祝穗岁要不是重生的,也考虑不到这些,毕竟这要靠对政策的敏锐度,还得胆子大有人脉有钱,不然那也是白瞎。
这年代华夏人口一点不少,为什么成功的还是少部分人,因为普通人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没那个本事。
姚玉能把运输给打通,说明这一块他已经吃下了很大一块蛋糕了,规模也已经成熟,那再做起果园,至少运输枣子并不用担心,价格方面还能打下来呢。
这么一想。
祝穗岁就对这门生意更有信心了。
当然也是自己运气好吧,能遇上这么个大老板。
仔细想想,又是陆兰序的功劳。
祝老太说的没错,当初给她定这门婚事,根本不是奔着让她谈恋爱去的,而是因为陆家能够助她过得好。
前世自己并没有想明白这点,还被情爱自我困惑多年,结果就是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说起来还是自己格局太小,人生路上,并非事事顺心如意,没了爱情,好歹抓住事业,也不算枉费重生一场。
至于接下来。
一件一件事情处理吧,这几日估计幸福里都要热闹了。
祝穗岁抱着看戏的态度,手里捧着刚得了的宝贝,心情很是愉悦。
算着时间,严子卿就快来了,到时候得好好问问清楚,这东西到底怎么回事。
祝穗岁觉得,自己的异能不是白瞎的,这一次看到更浓郁的红色,肯定有不一样的原因,毕竟前几回瞧见的,都是差不多的。
而这一次的红色,比鲜血都要来的浓烈。
想要得知鬼眼能力的欲望,此刻倒是超越了所有的事情。
而被祝穗岁盼望着的严子卿,已经闭关在严家工作室里许久了。
张霜霜因为上回打眼的事情,一鼓作气沉淀了好几日,又缠着严老爷子学本事,算是改了点跳脱的性子。
瞧她比以往沉稳一些,严老爷子笑呵呵的:“看来子卿新认识的朋友,的确是有点本事。”
“外公!”张霜霜小脸气的泛红,哼哼道:“你这是胳膊肘往外拐。”
见严老爷子笑而不语的看着她,张霜霜翘起了嘴巴,到底是有些心虚,毕竟这事情做错的人是自己,只是想到被个外行人给糊弄了,她女儿家性子,多少有些争强好胜。
张霜霜只好换话题,“子卿哥哥什么时候能结束,这本古籍怎么要修复这么久。”
严老爷子慢条斯理的喝着茶,回了句,“这是他第一次独立修复宋代古籍,若是能成,这门技艺严家也不算失传了,自然是要小心一些,时间久不要紧,别暴殄天物的好。”
想到当时严子卿捧着这古籍回来,严老爷子一眼便认出了,这是之前关教授拿来让他掌眼的那本。
当时自己心中还感慨,没想到还能看到这样的宋刻善本,一口便答应了帮助关教授修复。
只是没成想,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位关教授再度上门,面露难色的说起了善本主人,临了不愿意卖了,说是有人给了高价,要是他们还想要的话,就得比对方给的价格更好。
听完,严老爷子就勃然大怒。
“简直胡闹,这不是狮子大开口么,从你这里判定了价值,就跑出去漫天要价了?这是在敲竹杠!这样的人品,绝对走不远。”
他是心疼,也是真生气。
那么好的善本,还能让严子卿上手一试,要是真能独立修复的话,严老爷子就放心了,往后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也不怕严家就此没落。
只是可惜,这样的好东西,落到了人品恶劣的人手里。
严老爷子这人脾气执拗,自然不会愿意为这样的人修复,而但凡严家的人不出手,几乎没人能够修复。
如此一来,这本古籍和废了没区别,卖不出几个价钱。
结果没想到,不过几日,自己孙子就拿着这本古籍回来了,还把前因后果说了一番。
严老爷子这才知道,自己竟是被那道貌岸然的关教授,给耍弄的团团转。
想到这。
严老爷子感慨,“如今经济开放了,古玩也开始流通,巨大的利益之下,人心不古,这条路只会走的艰难,你和子卿可不能坏了咱们严家的祖训家风,金钱固然重要,却也不要忘了初心,一定要谨记,文物第一,利益第二。”
张霜霜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因为这几日严子卿专注修复古籍,所以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张霜霜。
她想起今日听到的,便道。
“我听说那位海二爷,昨日去了南下铲地皮,去的就是子卿哥哥打算要去的舍县,也不知道是看上了什么,他竟然还亲自跑一趟。”
第1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