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两人到底是有宋代钧窑这个梁子在。不如自己暗中打探一番的好。
祝穗岁一口答应。
等到了第二日。
祝穗岁早起画了妆,为了防止吓到人,她改动了一下先前的妆容,脸用黑黄色号的粉底擦上,又用眉笔画了点斑点之类的,眼影是个好东西,用的好能让眼睛变得漂亮又有神,要是画的不好,反而会降低美貌度。
等一系列操作结束,祝穗岁的五官便变了个模样,甚至认不出原先的样貌来。
明明还是那张脸,但就是普通至极,勉强能从眼睛里看出几分美色来。
吴温柔认了半天才认出来,“比昨日好多了,昨天的太吓人了。”
今天只是普通。
祝穗岁觉得漂亮是吸引人的一种方式,吓人也是,所以最好的还是得普通。
原以为这样的自己,严子卿会认不出来。
哪知道一看到她,严子卿就指了指脖子和手,“这里也画一下,不然破绽太多。”
祝穗岁惊讶,“你认得出我?”
严子卿很是疑惑,“为什么认不出,除了你,我还没见过哪个女同志的眼神,和你一样充满了……”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措辞,“对金钱的渴望。”
简单来说就是财迷。
第159章
买古玩跟买白菜似的
财迷就财迷吧。
祝穗岁对这个评价一点不在意,她很是直白道:“大团结谁不爱,对金钱没欲望的,那是神,我这等凡夫俗子就喜欢那哗啦啦响的钞票。”
她还看向吴温柔,“温柔,你说呢?”
“穗姐说得对!”吴温柔也爱钱,要不然她一个女孩子出来当保镖干啥,吃饱了撑的么。
不爱钱的人,那绝对是虚伪的人。
听了这话,严子卿张了张口,又给闭上了。
这会儿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不太合适。
等祝穗岁把细节补上之后,三人就一道出了门。
这边严子卿是来过的,几人先是坐了招手车,等到了站点之后,又下车在附近找了骑一辆三轮车的老乡,一路去往了要去的目的地。
路上的时候。
严子卿就说了此行之处。
原来翼城这里,还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
早前便说了,翼城下面的舍县,就历史久远,流离在外的宝物引起人心的贪婪,这里也就成了一批背包客的常来地,时间久了,这边的发展也就逐渐成型。
好东西不少。
甚至有些往后在市面上出现的国宝级文物,都有可能是从这边出去的。
早年间的时候,有农户开垦时,发现了一处文物点。
当时国家对文物的保护政策并不完善,文物管理局没有引起重视,好些宝贝就在专家前往之前,就已经被人偷出去了。
其实农户们也不懂,他们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可以捡回家用的,至于是不是宝贝,当年饭都吃不饱,谁还管这些啊。
时间一久。
东西辗转之下,也不知道流传到哪里了。
而如今这个要去的地方,是这两年刚成立的,专门做的收购和售出文物。
和四九城的那几个古玩市场差不多,都是下面的人去乡下铲地皮收上来的,不同的是,这里的东西更多,宝贝也会更多。
严子卿有时候会自己跑乡下,有时候则是会跑这类的古玩市场。
带着祝穗岁两个女同志,跑乡下有点不方便,索性就来了这边。
等到了地方。
三人下了三轮车。
瞧着眼前的景象,比起四九城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东西更多,地方更大,人也更混杂。
穿着大棉袄,手揣在兜里,有几个还在那抽烟,前面摆了古玩,在寒冬腊月下,带着狗头帽,也不吆喝,反正你看中了就坐下来。
每个人买东西或是卖东西,都是偷偷摸摸的,旁人也不会去故意插话,全都是私底下进行。
严子卿看祝穗岁跃跃欲试,想了想道:“你是打算和我一起,还是咱们分开?”
捡漏这个,就没有两人一起的道理。
全凭个人眼力。
万一其中一个人看中了一样东西,另一人觉得不值当,那他是说还是不说呢。
要是说了,万一看走了眼,对方总归是心里埋怨,若是不说,万一是对方看走了眼,那还是埋怨。
祝穗岁也知道这个情况,想着自己身边有吴温柔,倒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分开吧,就在这一片,咱们互相看着点,要有事我就喊。”
这样也行。
严子卿点点头。
那他就别离得太远,至少能保证听得到祝穗岁喊叫的声音。
两人分开了。
吴温柔对这行一窍不通,她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祝穗岁的安全,这里的人太乱,她步步紧贴。
两人一家一家的逛过去。
祝穗岁看了几个,一路上倒是收了一些东西。
只要碰上红色雾气的,她挑拣着就入手了。
吴温柔看着她那架势,有些目瞪口呆。
虽然不懂这行吧,可她刚刚也看过其他人买,那个过程就很缓慢,要反复好几次,可能才会对一样东西感兴趣。
可祝穗岁不同,她买东西就跟在菜市场买白菜似的。
稳准狠,但又十分的随意。
随意的问价格,然后贬低物品,再说出自己的理想价格,两人有来有回之下,最后以祝穗岁加个五块八块的成交。
这么一趟下来,倒是收获不少。
买了大概有七八件。
祝穗岁心想,这几样东西再转手卖出去,少说利润在两三千块往上。
这地方果然是个好地方。
太多宝贝了。
不过价值最高的,也就是红色雾气,倒是没瞧见什么蓝色雾气以上的。
可遇不可求啊。
祝穗岁也不贪心,以数量取胜,加起来利润也很可观。
七八样下来,也就花了一百多块钱罢了。
逛着逛着,祝穗岁来到了一处地摊前。
一个物件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是一幅字画。
祝穗岁惊讶的是,这幅字画的颜色,是很淡的绿色雾气。
这倒是稀罕了。
之前那魂瓶,是浓郁的红色雾气,这字画却又是淡绿色的雾气。
所以这是新颜色,还是内里有什么乾坤?
除此之外,这个摊位上,还有一样宝贝是蓝色雾气,其余的也多数是红色雾气。
这个摊主,倒是收了好些宝贝啊。
祝穗岁将小板凳拿了过来,直接坐了下来。
听到动静。
原先一直低着头的摊主,此刻抬起了头。
他穿着笨重,将自己包裹的很严实,狗头帽遮住了整个脑袋,还在脸上戴了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唯独剩下一双眼睛。
那眼睛怎么形容呢。
黑色琉璃般透亮,一双桃花眼微微上挑,睫毛浓密,将眼睛衬的更为深情。
若是心智不够坚定的,这摊主的眼睛看过来,就酥麻了一半了。
不过祝穗岁倒是并没多看,而是道:“老板,这字画你怎么卖的?”
好看的人她看得太多了,自己就足够好看了,还有陆兰序,那也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对着一个陌生人,祝穗岁还真犯不着花痴。
这还不如能卖钱的古玩好看呢。
而那摊主,在看清楚祝穗岁之后,微微眯起眸子,随后挠着头,一脸憨傻:“我这里只换不卖。”
还有这回事?
祝穗岁之前没碰到过,现在听了自然稀奇。
她对那字画到底是有些感兴趣,自己手里有绿色雾气的宋代钧窑,价值不菲,那淡绿色雾气的字画,肯定不会差。
要是没瞧见也就罢了,如今瞧见了,到底是心痒难耐。
她想了想道:“那你想要什么?”
第160章
她打眼了?
摊主的声音听起来很憨,“你有什么?”
祝穗岁拿不准这个摊主的意思,但觉得他和其他摊位上的老板不同,虽然打扮的很普通,也很不起眼,可有些人哪怕再伪装,也是没法装的十成像的。
这个人感觉有点装傻的意思。
估摸着是懂行的,只是在这扮猪吃老虎呢。
祝穗岁就不能用先前对其他那几个摊位的方法了,不然在这人眼里,恐怕就跟看小孩似的看她耍把戏。
祝穗岁心里不免叹口气,看来想要把那幅字画给收了,不是什么简单事,自己得大出血一下,还得跟人在这拼演技。
她将目光落在摊位前看了看,想了想就把先前得的笔筒拿了出来。
祝穗岁觉得,这人或许感兴趣。
看他摊位上,都没有什么竹雕,当然这也是一种试探,要是摊主能看出来这是周灏的早期作品,那说明这人确实不容小觑。
她问:“你看看这个能不能换?”
其实祝穗岁还是有些虚,用红色雾气换人家淡绿色雾气的东西,要是真懂行,难保不会拆穿自己。
不过摊主看了一眼之后,眼神变了几分,眸色转变深邃,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好听:“一个破竹筒,也想拿来换我的字画?”
“你就说行不行,不行拉倒。”祝穗岁也没再惯着他,因为她刚一直在注视摊主的眼神,有注意到他的变化。
明显就是心动的征兆。
周灏好歹是大家,更何况出品的工艺又少,古玩不仅讲究年份,也讲究稀有,越是稀有的,名气大的,那就越是价值高。
若是只剩下孤品,那绝对是价值连城。
见祝穗岁要走,摊主又叫住了人,“又没说不换,这么大脾气干啥。”
祝穗岁这才又坐了回去,两人换了物件。
摊主嘟囔着,“你这女同志脾气倒是大的很,怎么都不按照套路出牌,来这的哪个不贬低一下对方的东西呀。”
闻言。
祝穗岁没搭理他。
拿到字画后。
祝穗岁将目光落在另一件蓝色雾气上。
是一个很精致的香炉。
见她盯着看。
那摊主嘿嘿道:“我家老人比较爱好瓷器,你若是有好的瓷件,我这里的物件,你随意挑选一样。”
这么好?
祝穗岁几乎是一瞬间,就想到了自己得的那个魂瓶。
因为瓷器类的不方便携带,所以祝穗岁这回捡漏的,都没有瓷器。
能出手的,只有那个魂瓶了。
祝穗岁有些犹豫。
一开始,她是打算用魂瓶把那幕后之人给引出来,然后狮子大开口,让对方给自己高价。
因为魂瓶是一对的关系,所以祝穗岁百分之九十能肯定,对方手里有另一只在。
如今又碰上一个蓝色雾气的香炉,能卖的价格肯定不少,自己那魂瓶只有一只,除了卖给那个幕后之人,其实相当于是废的,只能低价出售,而如今若是能跟这个香炉换一换,自己绝对不亏。
还能避免麻烦。
那幕后之人不一定好惹,能不正面对上,肯定还是不正面对上的好。
这么一想,祝穗岁道:“有是有,你确定是瓷器就要?”
“那我得先看看。”摊主这么说,“你带身上了么?”
祝穗岁摇头。
摊主索性手动收摊,“那走吧,我去瞧瞧。”
这么着急?
祝穗岁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这人看着憨傻的很,但似乎又有股子精明在。
他能认得出竹筒,就说明是懂的,这会儿却又想要跟着自己要去看瓷瓶。
哪有人是这样做生意的。
祝穗岁知道干这行的,就没一个是傻的。
他摆出来的那些玩意,就都是好东西,说明这人眼力不差。
祝穗岁忍住贪婪之心,将人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