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还有土豆丝炒熟,在炒个鸡蛋,这几样可以全放,也可以按照个人口味放。今天想要吃的话,只能土豆丝加上鸡蛋,猪肉她做成了大排,用调料卤起来,很快香味就遍布了。
等弄完。
寿老头也回来了。
许慧瞧见人,就喊了一声,“寿叔,你要不要过来尝尝,穗穗弄了新花样。”
被这张脸叫住,寿老头根本拒绝不了。
不过这香味确实够扑鼻的。
寿老头咽了咽口水。
这鬼丫头怎么回事。
手艺竟然这么好!
看着不像是个会做饭的,人又精明的很,长得漂亮,穿着也不俗,他都完全没想过祝穗岁会做饭。
想到中午那一碗炸酱面,寿老头决定从心。
他走进去一看,发现祝穗岁在桌子上摆着炒鸡蛋,炒土豆丝,还有切好的小块猪排混在汤汁里面,散发着肉香,旁边则是一盆饭。
祝穗岁手里一边拿着饭勺,一边拿着油纸,弄了饭上来在油纸里压平,然后就把这些菜以此放了进去,又夹了两块猪排,倒了一勺汤汁在其中,之后又用饭勺挖了饭上来覆盖上去,用两只手按了按,就成了一个圆形的饭团。
一抬头,正好瞧见寿老头盯着。
她便笑了起来,“寿爷爷,您是地道的四九城人,您来尝尝看这味道如何。”
饭香混合着菜香,还肉汁鲜嫩肆意,的确是让在场的人都食指大动。
可这不就是饭加菜,团在了一块么。
改变了一下形状而已。
在家里吃不行,非要这样吃?
花里胡哨的。
寿老头实在是想不出来,这味道能有多好。
不过寿老头还是给了面子,接过饭团后咬了一口,然后就忍不住吃了第二口,不一会儿就吃完了一整个饭团。
这饭团怎么和普通的饭加菜,吃起来味道完全不一样呢?!
第229章
要开好头
一个饭团下肚,竟然有点饱了。
寿老头有些不明白了,“你做的这个是什么,怎么吃着好像和平常的家常菜加饭吃不一样。”
祝穗岁只是笑,“寿爷爷,那您觉得好吃么?”
实话说。
是真的好吃。
祝穗岁做的很香,那汤汁混合着饭,就更香了。
寿老头点头,“还不错。”
见人这么说,祝穗岁就放心了。
其实她打算做的是有两种形式的,一种就是这样的饭团,方便携带,菜看着也很丰富,这么弄一个,很快就能做第二个,也不费事。
还有一种是一碗一碗的那种,淋上这秘制汤汁,再加点梅干菜之类的,那也是很香的。
祝穗岁打算两种都做,饭团可以直接带走,如果想要吃这个汤汁浸泡的,就得在这里吃,当然现在的人都会自己带碗,这种她也可以让人带走,反正餐具自备,主要是现在这边一次性的筷子和饭盒还没有渠道进。
祝穗岁买的白砂糖,是直接放饭里的,就这么包裹起来就成了,这个就更容易了,毕竟有的人喜欢吃甜口的,得给人多种选择。
她今天是太急着回来了,要不然白砂糖里还能炒芝麻,那会更香。
看寿老头都说好吃,祝乐辰咽了咽口水,“穗穗,那你给我来一个。”
祝穗岁依样画葫芦,给她们每个都包了一个。
还有甜口的,也让人试了试。
吃完后,大家都一致给出了好评。
吴温柔吃的最多,又要了一个白糖饭团,根本没嘴说话。
许慧看着这饭团,自然也有信心了,不过她说不出来,为什么觉得这个饭团能卖出去,就话在嘴边,但说不了。
祝穗岁看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也没继续卖关子,笑着指了指这些,说道:“这饭团到时候还要加上干菜,酸菜,还有萝卜干,算上土豆丝和鸡蛋,卖五毛钱一个,如果要另外加猪肉的,就是六毛钱,单独的白糖饭团也是五毛,这个价格你们会觉得贵么?”
闻言。
祝乐辰是跟着去买食材的,他下意识的摇头道:“这价格太便宜了,又是鸡蛋又是肉的,就算是单独的白糖饭团,那白糖也贵的很,更别提加猪肉了,这猪肉只加一毛钱么,这得亏死……”
他的话,在看到祝穗岁含笑的眼眸时,突然就止住了。
祝乐辰反应过来,他们这一趟花了三十几块钱,二十斤的糯米,如今只拿出了一斤来做饭团,泡涨之后这一份糯米就显得很多了,这里一共是七个人,大家每个人都吃了至少两个,可那桶里,看着还能包好几个。
而土豆就炒了一碗,一斤都没有,鸡蛋炒了一碗,打了有三个,还有那猪肉,现在碗底还有不少肉呢,因为每一块都切得很小,估计也就半斤?
白糖就更少了,那一碗估计都没有一斤,现在还剩老多呢,大概也就包了半斤?
白糖一斤是一块一,半斤也就是五毛出头。
这么算起来。
这里全部的成本,包括调料这些损耗,绝对不超过三块。
一斤的饭大概能包二十个,菜估计还有的剩,剩下的不去算,一个五毛到六毛,那这里就能赚十块到十二块。
足足四倍!
怎么会亏呢。
这明明赚死了!
祝乐辰张了张口,“可我偏偏还觉得便宜……”
祝穗岁解释道:“那是因为你看到了鸡蛋和猪肉,还有白糖,你下意识的觉得这些东西都贵,而且其他的菜不少,选择性也多,就会觉得很丰富,要是换做是在家里自己做,根本没有这样的选择性。”
这话一出,祝乐辰不停的点头。
的确是这样。
祝穗岁继续道:“其实一个饭团,根本没多少菜,正因为选择性多了,每个都加一筷子,东西加起来就多了,而且你们吃下去一个之后,是不是都觉得饱了?”
北方人的胃口可能会大点,不过祝穗岁已经往大了包了,如果有些看着胃口大点的,许慧她们就可以多给点菜,反正土豆丝这些又不贵,加就加了,不会亏。
大家纷纷点头。
连寿老头都忍不住认同。
这丫头果然鬼主意多。
祝穗岁得到反馈,自然说的也起劲了起来,“四九城早上能吃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我们这个饭团就比较新鲜了,能抢占早上的市场,不仅如此,还比包子那些更耐饿,到时候路过了,直接拿走就行,这也方便,比起做包子这些,私底下花费的功夫也没有那么多,早上起来把菜炒了就行,饭这些都不需要你们看着,也不用起来特意揉面,卖光就完事。”
这是很简单的模式了。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包饭团的速度快一点,把准备的食材都卖了,就能收工了。
要是效果好的话,中午也能去卖,不过祝穗岁觉得,没有早上的市场大。
因为中午大家还是习惯性吃饭的,这个饭团就显得有些单调了,当然这也不一定,毕竟她还有用汤汁泡糯米饭的模式,中午五毛钱就能搞定一顿饭,有肉有菜还有饭,种类还多,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些事情。
祝穗岁一件件的说,大家听得都很入神。
连陆兰序来了都没人知道。
陆兰序也没想到,自己刚到这里,就看到祝穗岁在那侃侃而谈,身上仿佛有着某种光芒,眉眼间都是自信。
这是第一次,陆兰序看到这样的祝穗岁。
他甚至都不舍得出声打扰。
祝穗岁说的话很细,里里外外几乎都说到了,关于饭团的优势,大家听得纷纷点头。
跟传销没有什么区别。
这一场下来,足足说了大半个小时。
祝穗岁口都干了。
这是自己爸妈第一次做生意,她恨不得倾囊相授,说的全都是好的,就没有不好的,她要给许慧和祝兴国这个自信和底气。
毕竟只要这个开头开好了,四九城往后绝对能有祝家人的一席之地。
不过刚说完,打算给自己倒碗水喝时,一抬眸正好看到门口站着的陆兰序,正眉眼含笑的看着自己。
祝穗岁心跳漏了一拍。
不是吧。
刚刚吹牛的过程,不会都被陆兰序听到了吧!
第230章
她在进步
祝穗岁停了声音,莫名的有种羞耻心浮现。
这种心理,大概就是在面对比自己强大和优秀的人出现时,会悄然浮现的。
这很难用常理去形容。
反正祝穗岁卡壳了。
祝乐辰还纳闷呢,“穗宝,你怎么不说了?”
没等祝穗岁回话,站在门边的陆兰序,已经鼓起了掌来,唇角带了笑,“说的很不错。”
这是实话。
自己的妻子确实很优秀。
一个人的优秀,大多数人是会看她的成就,目前要说成就方面,祝穗岁显然还没有拿得出手让人夸的事业,可陆兰序这么觉得,并非是看这些浮名,而是通过祝穗岁的成长经历,还有她的个人阅历,一直走到现在这个样子,谁敢说祝穗岁不优秀呢?
她做到了曾经没有做到的事情。
没有那么社恐,没有那么自卑,愿意去表达自己。
每一个不敢说话的人,内向敏感的人,都渴望自己能成为那些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存在。
并不是因为她们不愿意。
而是性格方面的原因,生长环境的原因。
如今这样的祝穗岁,好像又回到了曾经陆兰序第一次看到时的模样。
她胆大心细,又阳光明媚,无忧无虑,更无所畏惧。
每一点,都足够吸引陆兰序靠近。
一听这声音,大家转过了头去,这才看到是陆兰序来了。
祝穗岁没料到陆兰序会夸自己,而且看他的样子,并不是敷衍,而是真心的。
她心跳不由漏了一拍。
重生并没有让她真的获取自信,上辈子二十多年的环境压迫,并非因为一次重生就能彻底脱胎换骨的。
只是她很清楚,再差也不会比上辈子过得还压抑了。
她只是想要活出新的人生,新的一条路。
这条路哪怕有异能陪伴,祝穗岁内心深处仍旧是自卑恐慌的,所以她拼命的想要学习,不想完全性的依赖于异能,毕竟任何外力都不一定能靠得住,异能是天赐的,有一天可能会消失,可学习在脑子里的东西,只要她不死,都不会失去。
所以祝穗岁是拧巴的。
如果她不拧巴,她不会一开始选择离婚,不想拿走陆兰序给的钱和陆家给的助力,来标榜自己的清高。
其实这何尝不是她自卑。
千疮百孔的内心,早已经轰塌成了废墟,想要重新构建,不会那么快那么容易。
不过她没有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只想要努力去干。
可她发现,陆兰序好像看出来了?
祝老太又是高兴又是皱眉的:“是兰序来了啊,哎哟,穗穗怎么也不和我们说,今天你要来,你看我们就做了点饭团,都没买什么菜。”
现在都七点多了。
菜都买不到了,就算能买到,等做好至少也要八九点了。
陆兰序看了一眼祝穗岁。
见到这眼神,祝穗岁收回了思绪,看不看出来的也不重要。
自卑走向自信,她是会一直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无论别人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都不会影响她。
哪怕是陆兰序。
她这辈子只为自己而活。
想到这。
祝穗岁主动道:“那就出去吃吧,饭团也不能顶饱,正好给奶奶、爸妈二哥他们接接风,兰序,你看怎么样?”
她想起来,陆兰序是说过晚上要来。
只是当时的祝穗岁,完全没把他说的话放心上。
被放鸽子都是常态了。
祝穗岁觉得这回也不能幸免。
不过没想到,陆兰序还真来了。
七点多不算晚。
闻言。
陆兰序自然也不会真让祝家人再去买菜做饭,出去吃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点,他自然认同。
陆兰序点点头,温声道:“附近正好有一家饭店不错,吃的是正宗的豫菜,可以尝尝。”
这么一说,祝穗岁就知道说的是哪里了。
那是有讲究的老字号店,最先在四九城把豫菜做起来的,一开始生意还一般,可后来吃的人多了,门帘很小的一家店,常因为座位不够客人坐而烦恼。
这倒是勾起了她的馋虫。
拿手菜里的瓦块鱼、铁锅蛋,还有炒鱿鱼卷、核桃腰、生炒鳝鱼丝、风味鸡,道道都是拿手菜。
是其他店面做不来的鲜美。
当然不是说其他店面的菜就不怎么样了,主要是每家老字号有自己独有的风味,要不然凭什么能是百年字号呢。
走之前。
祝老太把许慧叫了过去。
两人压低了声音,不知道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