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8章

    “请儒门,上李家提亲。”李幼薇正色道。

    “哦?”

    孔丘闻言,轻轻一笑,这丫头,果然和寻常女子不同。

    李家人,受那个小子的影响,不论思维,还是行事方式都不拘一格,懂得变通。

    一旁,法儒听过眼前女子的言语,眸中也闪过点点异色,说道,“李家丫头,你可知道,你此话代表着什么?”

    “知道。”李幼薇点头道。

    “你喜欢忘语?”孔丘问道。

    “至少,不讨厌。”

    李幼薇如实道,“也可能,有一些好感,我并不确定。”

    “呵。”

    孔丘笑了笑,和善道,“你这丫头,还真是诚实,忘语的年岁,也确实到了该娶妻的时候。”

    “李家丫头,是朝廷有什么动作了吗?”一旁,法儒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

    “现在还没有,不过,也许再过不久就有了。”

    李幼薇什么也没有隐瞒,全都照实说道,“宣武王和淑妃,很可能会向陛下请旨,让陛下为我和宣武王世子赐婚。”

    “那还真是麻烦啊。”

    法儒轻轻一叹,道,“竟是宣武王和淑妃,他们还真是心急。”

    “很正常。”

    孔丘神色平静道,“李家,在大商朝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想要拉拢李家的人,数不胜数,宣武王和淑妃有如此动作,并不奇怪,丫头,这个消息是谁告诉你的?”

    “长孙南乔。”

    李幼薇回答道,“是皇后娘娘先得到的消息,然后,派长孙南乔前来李园,告知的此事。”

    “果然。”

    孔丘将手中的棋子落下,淡淡道,“说到底,还是皇权的争斗。”

    法儒闻言,眸中也闪过了一抹异色,道,“看来,太子之位的争夺,已经彻底白热化。”

    淑妃是三皇子的生母,而四皇子,则是由皇后娘娘所出,淑妃和皇后之争,其实也就是两位皇子的争斗。

    “丫头,你李家站在哪一边?”孔丘抬头问道。

    “李家只是商贾之家。”

    李幼薇正色道,“不想也不会参与皇权的争斗。”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孔丘提醒道,“李家想要置身事外,并不容易,今日之事,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事。”

    “事在人为。”

    李幼薇认真道,“李家虽然只是商贾之家,却也不会任人拿捏。”

    “不卑,不亢,很好。”

    孔丘微笑道,“忘语若能和你结缘,也是他的福分。”

    “儒首过誉。”

    李幼薇行礼道。

    小弟说的果然没错,儒门之首,是这天下间最具智慧之人,不会受皇权制约,也不会为礼教束缚。

    “法儒,你的意见呢?”

    孔丘转过头,看向眼前人,问道。

    “我也很喜欢这个丫头。”

    法儒犹豫了一下,说道,“不过,此事牵扯甚大,所影响到的,不仅仅只是这两个孩子的姻缘,还是儒首您来定吧。”

    “没什么不好,老朽觉得挺好。”

    孔丘轻笑道,“等忘语回来,你便代儒门去一趟李园吧,你是忘语的授业恩师,此事由你出面,最合礼数。”

    第371章

    寒冬之兆“好。”

    小院中,法儒听过儒首的意思,点头道,“就是好久没有做过这种事了,需要备什么礼吗?”

    “不用。”

    李幼薇轻轻摇头道,“法儒您人到李园便可。”

    “这可不行。”

    法儒笑道,“提亲,怎么也是一件大事,李家丫头,你先回去,备礼之事,我和儒首好好商议一下。”

    “嗯。”

    李幼薇颔首,旋即朝着两位老人恭敬一礼,道,“幼薇告退。”

    说完,李幼薇没有再多留,打着伞离开。

    “这李家丫头,不简单。”

    李幼薇走后,法儒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感慨道,“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子亲自登门,请别人上门提亲的。”

    “李家姐弟三人,都非寻常人,只可惜,过慧易折。”

    孔丘轻轻一叹,说道,“二十年前,这丫头能侥幸捡得一命,已是不容易,如今这一劫,想要平安度过,难啊。”

    “儒首既然知道,为何,还要答应这门亲事?”法儒不解道。

    “该来的,躲也躲不掉。”

    孔丘看着眼前棋盘,说道,“况且,人家一个人丫头都主动提出来了,我们身为忘语的长辈,再没有任何回应,着实说不过去。”

    “说起忘语,他和那李家小子,应该也快回来了。”

    法儒轻声道,“等忘语回来,此事,也需要和他好好商量一下。”

    “忘语,必定是同意的。”

    孔丘神色平和道,“提前做准备吧,尽量赶在朝廷之前。”

    “好。”

    法儒颔首应道。

    寒风袭来,卷起一瀑雪花,落在了棋盘上。

    “这天,真是越来越冷了。”

    孔丘看了一眼外面下个不停的大雪,轻叹道。

    “寒冬来了,自然会冷一些。”

    法儒也移过目光,看着外面的雪,应道。

    “就怕这寒冬,和从前不同。”

    孔丘沧桑的眸子中闪过一抹无奈,说道,“寒冬若来,天下的百姓,又要受苦了。”

    “只是寒冬还好,不幸中的万幸,漠北的妖物已经被赶回了极北之地。”

    法儒目光凝重道,“希望,那些妖物,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

    “极夜寒冬,便是他们的力量源泉。”

    孔丘看着北方,轻声道,“只要天气一直这么冷下去,他们迟早会回来的。”

    与此同时。

    极北之地,九州最寒冷的地界。

    终年被黑夜笼罩,目光所及,尽是冰天雪地。

    极夜和寒冬,便是极北之地最大的特点。

    这里,终年不见阳光,万物难以生存。

    除了,妖物!

    与人族喜欢光明和温暖相反,妖物要想繁衍族群,就必须在黑夜和严寒中。

    截然相反的生活习性,就注定了,人族和妖物天然对立。

    极北之地深处,不知何处,巨大的冰雪山涧中,一座座冰棺沉浮,冰棺内,恐怖的气息若隐若现,每一道气息,至少都有妖王级别。

    甚至,还有数尊妖皇。

    妖族隐藏未出的实力,较之人族,也不遑多让。

    “寒冬,将至。”

    无数冰棺前,青青静立,钟灵毓秀的容颜上一片冰冷,目视其余八州大地,冷声道,“妖族,君临天下的时候,快要到了。”

    “此前一战,人族表现出的意志,令人惊讶。”

    一旁,水光弥漫,水镜妖皇开口,轻声道,“人族,确实如神女所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人族强大,可惜,并不团结。”

    青青神色淡漠道,“寒冬将至,人族的资源会越来越少,为了争夺资源,人族之间必定会爆发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消耗,待到极夜真正降临,人族,已无力抵挡我妖族的攻势。”

    “我看到的漠北百姓,很多都已死在了严寒中,或许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水镜妖皇轻叹道,“我妖族无惧严寒,人族,却对严寒畏之甚深,这样看来,人族和妖族,注定不能和平共处。”

    “有实力,才能有话语权。”

    青青冷声道,“不论人族和妖族最终的结局如何,两族的战争,妖族都不能输,否则,就会像这次一样,被赶回极北之地,妖族虽然喜欢黑夜和寒冷,但是,这极北之地的资源,太匮乏了!”

    “嗯。”

    水镜妖皇点头道,“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李家的那个少年,是个大麻烦。”

    青青眸中冷意闪过,道,“若有机会,必须除掉。”

    “李子夜吗?”

    水镜妖皇眉头轻皱,道,“他的那位二哥,武道天赋也过于可怕,未来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大敌。”

    “小小的一个李家,没想到,竟会出现两个常理之外的变数。”

    青青眸子眯起,道,“不过,人族再强,我们都能抗衡,只要那一位没有解封而出,就还好说,毕竟,所有妖族的力量,都来源于他。”

    “那位,很可能和李家那个少年达成了什么协议。”

    水镜妖皇眸中也露出了一抹忧色,道,“上一次,我们和人族的战争,那位已经吸收了很多力量,再加上儒门那位法儒掌尊的功力,也被他全部夺走,想来,这么多人的血气和修为,至少也能让他恢复两成的力量,我担心,那座深渊,很快就困不住他了。”

    “现在还不用担心。”

    青青沉声道,“但是,不论如何,都不能再让那位有任何的机会,吸收人族或妖族的力量。”

    “我明白。”

    水镜妖皇应道,“我会继续加固封印,不让任何人有机会接触那位。”

    “水镜,辛苦你了。”

    青青神色认真地说道,“一直以来,都是你在帮我,我这个神女,却从未为你们做过什么。”

    “神女将那位封印,已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情。”

    水镜妖皇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道,“那位,对我们而言,实在太可怕了,唯有神女,方才有机会与他抗衡。”

    “我也是为了自己。”

    青青注视着这无边的黑夜,轻声呢喃道。

    黑夜中,渐渐安静下来。

    “神女。”

    许久,水镜妖皇看着黑夜之外的世界,开口道,“我想趁着这个寒冬,去人间走一趟,见识一下妖女所说的人心。”

    “也好。”

    青青想了想,点头道,“走的时候带上玄风,他距离皇者境,只差最后半步,或许,人间一行,能让他有所突破。”

    “嗯。”

    水镜妖皇颔首应道。

    与此同时。

    漠北八部,寒冬到来后,牧民全都缩在毡帐内,艰难度日。

    漠北的天气,比起中原,还要更冷一些,帐中,根本离不开火。

    只是,漠北不同中原,真正烧得起火炭的人家,屈指可数,平日里积攒的那点牛羊粪,根本不够烧。

    这个冬天,不论最北方的呼延部族,还是最南边的赫连部族,都不怎么好过。

    “天女。”

    澹台部族,一位年轻的将军快步走来,神色凝重道,“火炭还是不够。”

    “用牛羊和其他部族去换。”毡帐前,澹台镜月冷声道。

    “都不够了。”

    澹台真沉声道,“我问过其他部族的人,现在,整个漠北都缺少火炭,这个冬天太冷了,从前,漠北根本用不到这么多火炭。”

    “将我们的火炭分出来一半,给那些有老人和孩子的人家。”

    澹台镜月沉声道,“另外,去问问中原的商家,看看能不能买到火炭。”

    “是!”

    澹台真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匆匆离开。

    “寒冬!”

    澹台镜月注视着天际的大雪,眸中冷意闪过,这老天,是不打算给漠北百姓一条活路了吗。

    “月儿。”

    就在这时,后方帐内,一道苍老而又虚弱的声音响起。

    澹台镜月回过神,转身走入帐中。

    “父君。”

    帐内,澹台镜月看着眼前父亲,神色关心道,“好些了吗?”

    入冬以来,父君的身体是越来越不好,这个冬天,实在太过难熬。

    “好些了。”

    澹台大君疲惫道,“我听你们刚才说火炭的事,族人的火炭,不够用了吗?”

    “嗯。”

    澹台镜月轻轻点头道,“以往,只是在最冷的时候烧上炭火便可,但是,今年的冬季太冷了,火炭消耗的过快,很多族民,家中都已经没有炭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