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43章

    “多谢!”

    剑阵中,李子夜稳住身形,抱歉朝着众人行了一礼。

    儒门弟子们还礼,旋即相继离开。

    “老白,走了,和我一起去还天书。”

    李子夜转身,看了一眼后方的小红帽,催促道。

    “嗯。”

    白忘语回过神,迈步走上前去。

    两人一同离开北院,前往太学宫东院。

    东边。

    小院内。

    孔丘一如往日,忙着捣鼓自己的菜园子。

    仿佛,这片菜园,比天下事都要重要。

    李子夜和白忘语一同前来,归还天书。

    “练的怎么样?”

    孔丘一边收拾菜园子,一边问道。

    “已练到第四十重变化。”

    李子夜将天书递了过去,如实应道。

    “还不错。”

    孔丘接过天书,随手丢在了一旁,说道,“照这个进度,应该来得及。”

    “多亏儒门的相助。”李子夜轻声说道。

    “客套话免了。”

    孔丘平静道,“允州城失守之事,想必你已知晓,你觉得,这场战争,大商胜算几何。”

    “最多五成。”

    李子夜应道,“如今,漠北八部已经找到攻城之法,大商最大的优势已然不再,加上西边的威胁,五成胜算,已是多说。”

    “在你的时代,可有先例?”孔丘问道。

    “有。”

    李子夜点头道,“蒙古铁骑南下,横扫中原。”

    “最终结果如何?”孔丘继续问道。

    “改朝换代。”李子夜沉声道。

    孔丘闻言,沧桑的眸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说道,“他们的破城之法,也是如此残忍吗?”

    “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子夜回答道,“当初的蒙古铁骑是以战俘的命,加上改良过的投石机去破城,破城之后,立刻选择屠城,不浪费一兵一卒去守城。”

    说到这里,李子夜神色沉下,说道,“儒首,历史恐怕要再度上演了。”

    孔丘闻言,轻轻一叹,道,“看来,漠北八部中,也出现了不得了的枭雄。”

    “嗯。”

    李子夜点头道,“一年前,油藏刚被发现,便有人将它用到了战争之中,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漠北八部的将士本就精于骑射,机动性极强,现在又懂得运用投石机和原油来攻城,如虎添翼,大商,真的危险了。”

    情报显示,允州城破城之日,满城上空,流星火雨天降,整个允州城几乎被大火焚成焦土,死伤惨重。

    城破不可怕,可怕的是,漠北八部找到了攻城的办法,这将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势。

    与此同时。

    漠北五万先锋军后。

    十三万漠北铁骑浩浩荡荡跨过北丈原,正式南侵。

    一共十八万大军,虽然数量比起中原军队有所不如,但是,漠北十八万大军,几乎都是最精锐的骑兵,行军速度和战斗力,都非是寻常兵种可及。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可谓对漠北铁骑最恰当的形容。

    一日时间。

    大军通过允州城,继续南下。

    入夜。

    漠北八部的大营前,一抹身着淡蓝衣衫的倩影静立,目光注视着南方的中原,美丽的眸子中闪过点点流光。

    中原的皇朝,这第一件礼物,你们还满意吗?

    第468章

    连破三城“报!”

    “阳关城失守,四万守军全部阵亡。”

    “报!”

    “江岳城失守,漠北大军屠城。”

    “报!”

    “玉临城失守,漠北八部纵火烧城。”

    大商都城。

    一连五日,战报相继传来,漠北大军连破三城,战争局势急转直下。

    谁都没想到,与大商朝实力相差悬殊的漠北八部,竟是有着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打的大商守军毫无还手之力。

    漠北铁骑的机动性极强,每到一处,烧杀抢掠,大商守军就只有挨打的份,根本无力反抗。

    而大商北境最精锐的镇北军,虽然战斗力不俗,却是根本抓不到漠北铁骑的尾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漠北铁骑在大商境内长驱直入。

    漠北和大商,因为地域的原因,主要兵种截然不同,大商军队,一向以步兵为主,擅长防守和阵地战,但是,论起机动性,就和漠北铁骑相差太多。

    而在三日前。

    大皇子和九幽王便带兵北上,配合忠武王的镇北军阻击漠北铁骑。

    可惜,效果并不好。

    步兵阻击骑兵,除非有地利优势,不然,几乎没有可能。

    人,又怎么跑得过马呢?

    这是常识,也是大商朝如今最大的困境。

    镇北军、黑水军,还有各地的守军,加起来已超过二十万,数量远在漠北大军之上,然而,再多的步兵,若在平原上遇到骑兵的冲击,胜算也微乎其微。

    但是,若不出城阻击,漠北铁骑就会尽可能避开大商的精锐力量,选择进攻守备较弱的城池。

    一时间,大商北境的防御阵势,被漠北铁骑冲的七零八散,狼狈不堪。

    “历史,果然重演了。”

    李园。

    李子夜听过北境传来的战报,轻轻一叹,没有多说什么,坐上马车,朝着太学宫赶去。

    与此同时。

    皇宫,奉天殿。

    百官上朝,气氛异常的沉重。

    如今,再也没有官员自荐或者举荐他人北上,捞战功变成送死,这巨大的差别,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大商的权贵,都太精明了,不利于自身的事,绝对不会做。

    千年皇朝,滋生的不仅仅只是财富,还有腐败。

    “怎么,前几天你们不是还争着去北境吗,现在为何全都成哑巴了!”

    龙椅上,商皇看着下方龟缩着脑袋的文武百官,怒声道。

    满朝文武低着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宣武王!”

    商皇见状,目光看向下方的宣武王,冷声道,“明日带兵北上吧,不惜一切代价给朕将漠北八部的铁骑拦下。”

    众臣前,宣武王脸色变了又变,却也不敢当众违抗圣意,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臣,领旨!”

    朝廷上,众臣互视一眼,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多嘴。

    漠北八部的实力,已超出他们的印象太多。

    谁也想不到,当初一盘散沙的漠北,如今竟是如此强大。

    大殿上方,商皇看着下方众臣贪生怕死的模样,脸色铁青。

    这些废物!

    争权夺势的时候,比谁都积极,到了为国效力的时候,却全都装哑巴。

    不过,区区漠北八部,竟是要动用三位武王的兵力,着实超出了他的预料。

    要知道,大商总共也只有十位武王而已,而且,近一半的武王常年在外镇守,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能调动。

    大商潜在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有漠北八部。

    想到这里,商皇看了一眼众臣前的十一皇子,片刻后,又收回了心思。

    算了。

    老十一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毕竟年轻,经验尚浅,即便去了北境,作用也不大。

    百官前,慕青看到大殿上父皇的目光,刚要主动走出请缨,却被一旁的慕白伸手拉住。

    慕青神色一怔,看向一旁的四皇兄,面露不解之色。

    没过多久。

    早朝结束。

    众臣相继离殿。

    慕白、慕青也一前一后出了奉天殿。

    “四皇兄。”

    后方,慕青快走了两步,追上前去,一脸疑惑地问道,“方才四皇兄为何要拦我。”

    “受人所托。”慕白如实应道。

    “受人所托?”

    慕青闻言,更加不解道,“什么人?”

    “李教习。”

    慕白回答道。

    慕青愣了一下,诧异道,“李教习为何要阻止我北上?”

    “不清楚。”

    慕白摇头道,“你若想知道,便自己去问他吧。”

    慕青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我会找机会问他的。”

    太学宫。

    东边的小院。

    李子夜做完早课,前来归还天书。

    自从开始借助天书修炼飞仙诀以来,李子夜每天都要往东院跑上两趟,当天借当天还。

    其实,李子夜很嫌麻烦,却又不敢借了不还。

    “儒首,这天书我能带回李园吗?”

    小院中,李子夜试探地问道。

    “不能。”

    孔丘摇头道。

    “为什么?”

    李子夜疑惑道,“您老人家都已经是五境之上的强者,李园到太学宫这点距离,又不算什么,您老人家若想拿回天书,还不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他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当初柳戎女那个老家伙在大商都城逞威风,被儒首出手教训之事。

    那时,儒首并没有出太学,便能让柳戎女一个五境大修行者吐血受伤,这份修为,着实无人可及。

    “原因,你以后会知晓。”

    孔丘一边整理园子,一边说道,“你要借天书,便还像这样每天清晨过来,老朽不嫌麻烦,至于将天书带出太学宫一事,就不要想了。”

    “好吧。”

    李子夜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他也就是随口问问,既然不行,那就算了。

    每天多跑两趟,就当锻炼身体了。

    “小家伙,北境的战事,你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菜园中,孔丘起身走出,洗了洗手,询问道。

    “没有。”

    李子夜摇头道,“步兵对上骑兵,本来就是劣势,据险而守是唯一的办法,但是,大商的疆域太大了,想要拦住机动性极强的漠北铁骑,太难。”

    “真没有?”孔丘再次道。

    “儒首,您老人家不是不想插手这场战争吗?”李子夜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他们的屠城之举,老朽不喜欢。”孔丘拿过一旁挂着的手巾,将手擦干,说道。

    “漠北八部没有多余的兵力守城,所以,攻下城池,选择屠城,并不奇怪。”

    李子夜轻轻一叹,说道,“这和当初蒙古铁骑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历史,正在重演。”

    第469章

    十一皇子拜访太学宫,东院。

    一老一少两人聊了许久,也没聊出个所以然来。

    半个时辰后,李子夜离开了东院。

    孔丘站在小院内,看着眼前少年远去的背影,苍老的眸子闪过一抹流光。

    这小家伙,对朝事一向表现得讳莫如深,轻易不肯发表太多意见。

    重情,却又薄情,即便知晓漠北大军已开始实施屠城的战略,却依旧无动于衷,这份骨子里的冷漠,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太学宫外。

    马车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