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李子夜透过车帘看着街道上的百姓,平静的眸子中不见丝毫波澜。当初,蒙古铁骑和中原皇朝的战争,最终蒙古铁骑踏平了中原,赢得战争的胜利,从此改朝换代。
如今,漠北八部南下,情况和那时几乎一模一样。
大商,能挡得住漠北铁骑的锋芒吗?
历史,是否会再一次上演?
中原皇朝,最大的特点便是容易骄傲自满,认为中原之外的蛮夷皆不足为惧,殊不知,马背上的民族,能征善战,从衰败到崛起,仅仅只需要数十年。
如今的漠北八部,毫无疑问已有了和大商皇朝扳手腕的能力。
街道上。
马车驶过。
沿路的百姓明显少了许多。
纵然战争还没有波及到大商都城,但是,北境的城池接连失守,漠北大军又采取了屠城的狠辣手段,给了大商朝百姓不小的心理压力。
不多时。
马车到了李园。
李子夜刚下马车,一名下人便快步走来,着急道,“小公子,十一皇子来府中等候多时了!”
“知道了。”
李子夜点头,旋即朝府中走去。
前院,正堂。
十一皇子慕青独自坐在座位上,安静喝茶,脸上并没有太多着急之色。
“让十一殿下久等了。”
李子夜快步走来,行礼道。
“李教习不必多礼。”
慕青起身,伸手扶过眼前少年,轻声道,“因为来得急,便没有下拜帖,不请自来,还望李教习见谅。”
“殿下客气。”
李子夜应了一声,道,“请坐。”
慕青点头,在茶桌前坐了下来。
李子夜坐在对面,看着眼前十一皇子,说道,“殿下既然来了,就说明,殿下也想要北上。”
“李教习真是料事如神。”
慕青感慨道,“只是,我不明白,李教习怎么知道,我想要北上?”
“猜的。”
李子夜平静道,“众位皇子中,就属十一殿下最是能征善战,如今,北境防线告急,殿下肯定坐不住,请命北上,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那李教习为何要让四皇兄阻止我?”慕青不解道。
“殿下手中有多少兵力?”李子夜没有回答,反问道。
“六万。”慕青回答道。
“比起北上的三位武王,战力如何?”李子夜继续问道。
“不如。”
慕青实话实说道,“不论忠武王的镇北军还是九幽王的黑水军,都是我大商朝精锐中的精锐,即便稍差一些的青羽军,装备的精良程度,也要在我的那六万人之上。”
“三位武王,手中的兵力,足有二十一万,而且全都装备精良,再加上北境各城的守军,数量上来说,已远远超过了漠北的十八万铁骑。”
李子夜拎起茶壶,倒下两杯茶,神色平静地说道,“若他们都拦不下漠北大军,殿下手中那点兵力,去与不去,差别也不大。”
“话虽如此。”
慕青神色微沉,说道,“但是,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商的百姓被屠戮,而无动于衷。”
“这些话,四殿下其实也说过,我为了劝住四殿下,费了不少气力。”
李子夜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道,“这方面,十一殿下和四殿下着实有几分相像。”
“我明白李教习的好意,只是,如今在北境蒙受战争之苦的都是大商的军民,我身为大商朝的皇子,不能坐视不理。”慕青轻叹一声,说道。
“罗刹王,是我的小师叔。”
李子夜突然转过话题,说道。
慕青闻言,神色微怔,片刻后,回过神,诧异道,“此事为真?”
“嗯。”
李子夜点头道,“千真万确,此事,知道的人不多,却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仙子师父和小师叔,都很少提起师承之事,她们二人的关系,除了一些老家伙,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况且,两人不和已久,十余年没有来往,就更没人会想到这层关系。
“原来如此。”
慕青这才明白,眼前李教习为何好心提醒于他。
“殿下。”
李子夜看着眼前十一皇子,正色道,“听我一句劝,大商的军队,并没有对抗大规模骑兵的经验,而经验,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如今尚且在战争的早期,正是伤亡最多的时候,殿下这个时候北上,太过危险,而且,也帮不上太多忙。”
慕青闻言,目光微凝,道,“李教习,你对骑兵很了解吗?”
“稍懂一点。”
李子夜颔首道,“殿下,你觉得,十八万骑兵,相当于多少步兵的战力?”
慕青想了想,说道,“这么大规模的骑兵,已很难用以前的经验去判断,据我推测,大概相当于四十万到五十万步兵吧。”
“少了。”
李子夜平静道,“骑兵若成规模,平原之上,一骑当八步,山路狭窄地带,一骑当四步,前提还是,漠北大军中没有出现更可怕的重骑兵,殿下算一算,大商要挡下这么庞大数量的骑兵,需要牺牲多少人?”
慕青听过,神色立刻沉下,道,“若李教习所言为真,就麻烦了,大商虽然也有骑兵,但是,全都分散于各大军营当中,数量十分有限,平时作战时,仅仅只是作为辅助,很少独立出动,如李教习所说,对抗骑兵,我大商朝的确没有太多经验,若用人命来堆,这场战争,即便大商最终赢了,也会元气大伤。”
曾经,漠北八部不成气候,大商的据城而守,足以应付,如今,漠北举族南下,如此大规模的骑兵,战力着实可怕。
想到这里,慕青看向眼前少年,正色道,“李教习,你既然对骑兵如此了解,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有。”
李子夜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
第470章
破解之法李园。
正堂。
慕青听到眼前少年肯定的回答,神色一凝,坐正身子,说道,“还望李教习指点!”
“对抗骑兵,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据城而守。”
李子夜平静道,“但是,如今漠北八部已经找到了破城的办法,寻常守备的城池已经拦不住他们,而且,他们也有意避开重兵把守的城池,逼得我们大商的精锐兵力不得不主动出击,去围堵他们,失去城池的掩护后,我们便失去了最大的优势,一直被漠北铁骑牵着鼻子走,殿下,我说的这些,对吗?”
“不错。”
慕青点头道,“李教习所言,句句珠玑,自允州城失守后,漠北铁骑一路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破数城,而镇北军所镇守的燕州城,漠北铁骑直接选择了避让,漠北铁骑的行军速度太快,每到一处,立刻烧杀抢掠,屠戮百姓,抢夺物资,以战养战,毫不担心粮草的问题,这也逼得我大商的精锐兵力不得不主动去围堵。”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子夜轻叹道,“从前的战争,领兵者都会顾及民心,即便破城,也会尽量安抚百姓,但是,漠北八部不同,他们不在乎这些,破了城便选择屠城,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消耗,这是典型的灭族战争,残酷,但是,有效!”
“灭族?”
慕青闻言,神色一震,道,“李教习的意思是,漠北八部,想屠尽中原百姓?”
“不至于,却也差不多。”
李子夜回答道,“他们想杀到中原人,再也不敢有任何反抗之心,军队的补充,终究来自百姓,屠城,便是想从根本上断绝大商兵力的来源。”
“好狠的手段。”
慕青神色沉下,道,“我还以为,漠北八部,只是不想分兵去守城。”
说到这里,慕青看向眼前少年,不解道,“李教习怎么对漠北八部,如此了解?”
“猜测而已。”
李子夜随口应了一句,继续道,“说回正题,对抗大规模的骑兵,若不能用城池的优势去阻击他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据险而守,但是,这个条件,其实也很苛刻,毕竟,漠北大军不会傻到去不利于自己的地形送死,这样的战斗,可能偶尔会发生一两次,不过,很难影响大局。”
慕青安静地听着,眸中流光不断闪过,显然在认真思考。
“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战争的初期,也是大商最是难受的时候。”
李子夜端起茶水,再次喝了一口,道,“大商的疆域这么大,漠北铁骑想打到哪里便打到哪里,我们重兵把守的防线,对他们而言形同虚设,这便是骑兵的优势,机动性天下无敌。”
说完,李子夜放下茶杯,问道,“十一殿下,以前大商是如何应对骑兵的?”
“重盾,还有弓箭。”
慕青回答道,“但是,漠北八部的骑兵,能骑善射,而且数量太过庞大,我们以前对付骑兵的办法,收效甚微。”
大规模的骑兵,和少数骑兵,根本是两个概念,大商,根本没有应对如此庞大规模骑兵的经验。
“重盾,和弓箭,的确是应对骑兵的有效办法。”
李子夜平静道,“战争,本就是消耗,看谁人多,粮多,装备多,我们若能用重盾和弓箭,耗死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如殿下所说,单单依靠重盾和弓箭,已不足以对抗大规模的漠北骑兵,那就必须改变战法,我这里有两个办法,一者牺牲较少,一者牺牲较多,殿下想要先听哪个?”
“先听牺牲较少的办法。”慕青凝声道。
“武侯战阵!”
李子夜轻轻吐出四个字,道,“以八卦阵为基,阵法前方,辅以战车成阵,后方由弓箭手和神弩手防守,此法,可最大限度的抵抗骑兵的冲击,八卦阵,我可以教给殿下,殿下让将士多加训练,便能掌握,但是,此法并非完美无缺,武侯战阵的最大缺点便是只能打防御战,被骑兵围困时,用此法,能够有效的降低伤亡,却是无法主动出击,所以,很难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势。”
慕青闻言,眉头轻皱,道,“那李教习所说的另一个办法,是什么?”
“很简单,硬碰硬!”
李子夜淡淡道,“训练军队,采用混编的战术对抗漠北八部的骑兵,外围是长枪手,阻碍骑兵冲击,中间为腰刀盾手,进一步阻挡并重创骑兵,内侧为弓箭手,配备射程长的硬弓,这种办法,机动性强,而且行之有效,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硬碰硬的战法,必定会带来大量的伤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没有办法,骑兵,就是如此强大,想要重创他们,必须要付出足够大的代价。”
慕青听过眼前少年所言,神色沉下。
思考许久。
慕青抬头看着眼前少年,凝声道,“第一个战法,不行,李教习所说的武侯战阵,仅仅战车问题,就不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所能消耗得起,而且,八卦阵的训练,恐怕也不会容易,费时费力,很难推广到全军。”
“嗯。”
李子夜点头,没有否认。
武侯战阵,的确缺点很多,不易推广。
“至于李教习最后说的办法。”
慕青神色微凝,道,“以我多年的带兵经验,此法,应该可行,不过,只有我一个人相信,没用,必须要实战检验才可以。”
说到这里,慕青神色突然一震,看着眼前少年,这一刻,终于明白了。
原来,他是这个目的。
茶桌对面,李子夜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旋即静静地喝了一口。
他李家的茶,果然,天下第一!
“李教习,为何选择我?”慕青沉声道。
“殿下正直,心系百姓。”李子夜放下茶杯,回答道。
“为何不是四皇兄?”慕青再次问道。
“四殿下,不善领兵,非是将才。”李子夜话中有话道。
“将才。”
慕青紧握茶杯,脸色变了又变,道,“李教习,我是皇子!”
第471章
我是皇子正堂。
李子夜所说的将才两字,仿佛触到了十一皇子的痛处。
“李教习,我是皇子!”慕青沉声说道。
“抱歉。”
李子夜拎起茶壶,为眼前十一皇子倒了一杯茶,说道,“是在下说错话了。”
“李教习。”
慕青看着杯中的茶,不解道,“难道就不怕得罪我这位皇子吗?”
“我和殿下,并非第一天相识。”
李子夜轻声道,“这样的话,我绝对不会在大殿下和三殿下面前说起。”
“为何?”
慕青凝声道,“李教习为何认为,我和大皇兄与三皇兄不同?”
“因为,殿下敢为一个青青郡主,冲撞大皇子还有圣驾。”
李子夜回答道,“说明殿下,虽然身在皇室,却依旧保留着一丝血性,我刚刚说过,十一殿下和四殿下很像,不同的是,更多的时候,十一殿下要比四殿下更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
“有何不好?”慕青问道。
“并无不好。”
李子夜应道,“这是殿下的优势,四殿下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生在皇室。”
“但是,李教习还是选择了四皇兄。”慕青眸子微眯,说道。
“说不上选择。”
李子夜端起茶水,平静道,“李家,只是商贾人家,不参与政事。”
“李家是李家,李教习是李教习。”
慕青看着眼前少年,正色道,“我想知道,李教习是不是选择了四皇兄?”
“私交上来说,确实如此。”李子夜也没有否认,说道。
“李教习是想要入仕吗?”慕青继续问道。
“不想。”
李子夜摇头道,“这个问题,已经很多人问过我,不论殿下信与不信,我还是那个回答,我不想入仕,也不会入仕。”
“李教习的话,我信。”
慕青轻轻一叹,说道,“其实,我曾告诉过四皇兄,太子之位若由他承袭,我心服口服,也不会再争,但是,其他人若要争夺那个位置,我不会退让,这是我的底线。”
“十一殿下的态度,四殿下在选择去争太子之位时,便已告诉了我。”
李子夜神色平静道,“十一殿下能主动劝说四殿下去争太子之位,证明殿下对于这个位置,并不是那么渴望,甚至可以说,因为迫不得已,才不得不争。”
“李教习,当真非常人也。”
慕青听过眼前李教习的分析,感慨道,“实话实说,我对那个位置,的确没有太多欲望,但是,皇室无情,身为皇子,我不能不争,毕竟,我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自己,还有我的母妃,和那些背后支持我的人。”
“十一殿下的思虑,着实要比四殿下要周全许多。”李子夜认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