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东临王过誉。”李子夜轻轻一叹,道,“还是晚了一步,未能阻止漠北大军破城。”
“这不是布衣侯的错。”
东临王神色复杂道,“你仅有五千骑兵,即便及时赶至白帝城,也改变不了什么。”
连他都没有想到,七万青羽军,竟然守不住白帝城一天。
纵然被漠北大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凭借白帝城的防御工事,也不该一天就被破城。
毋庸置疑,大皇子在决策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我第一次带兵,陛下能给予五千骑兵,已是皇恩浩荡。”李子夜看着一旁相继入城的罗刹铁骑,似是无意地说道。
东临王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也意识到什么。
大商,并非没有带兵之将。
而是,无权。
这布衣侯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西境和白帝城,都已证明。
“布衣侯。”
东临王注视着眼前人,正色问道,“若让你为将,你可担得起。”
如今已是特殊时期,不能再固守原来那一套了!
必须换将!
“为大商效力,本侯,义不容辞!”李子夜没有客气,应道。
“好!本王替你争取!”东临王沉声道。
“多谢东临王。”
李子夜拱手,再度行了一礼。
等的就是今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怎么打。
“布衣侯累了好几天,先去休息。”东临王说道。
“告退。”
李子夜也没有再多留,迈步离开。
东临王看着前者的背影,神色凝下。
漠北铁骑很快就会继续南下,届时,他不能再和大皇子这样的无能之辈配合。
将后背交给大皇子,他和将士们都不能放心。
大商还有兵,但是,掌兵之人,不能再是大皇子。
布衣侯此次千里奔袭,将大皇子救回,也算大功一件,朝廷,想必也注意到了。
皇宫。
寿安殿。
烛火通明。
商皇看着桌上一本本建议和谈的奏章,脸色铁青异常。
这帮废物!
平日里耀武扬威,一到关键时刻,全都胆小如鼠。
和谈,大商从建朝以来,就不曾做过这样丢人的事。
都城周围还有不少兵,虽然都是地方守军,不过,集结起来,也足有数万之众。
此外,西南边境和南境,暂时没有战事,兵力也可以调回一些。
就是佛国和南疆巫族,必须想办法稳住,不然,他们若再次发难,就麻烦了。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这时,一名内侍快步走来,恭敬道。
商皇闻言,回过神,点头道,“让皇后进来。”
“是!”
内侍领命,转身离开。
不多时。
殿内,长孙皇后迈步走来,盈盈一礼,道,“见过陛下。”
“无需多礼,坐。”商皇抬起头,说道。
“多谢陛下。”
长孙皇后上前坐下,看着满桌的奏章,问道,“陛下还在为白帝城的事烦心?”
“一群废物,都在请旨议和。”
商皇冷声道,“老四这次在朝堂上的表现,朕很欣慰,大商的皇子,就该有这份骄傲。”
长孙皇后沉默,不愿多谈政事。
“皇后,朕想将西南王或者关山王召回,你觉得,召谁回来更合适?”商皇想了想,问道。
“臣妾不知。”
长孙皇后摇头,应道。
“皇后不必顾虑,说一说你的看法。”
商皇正色道,“即便说错什么,朕也不会怪罪。”
长孙皇后犹豫了一下,说道,“两位武王都是久经沙场之将,召谁回来都能缓解如今的困局,但是,不论南境还是西南边境,都有隐患,妾身担心,一旦将人召回,南疆巫族或者佛国会趁虚而入。”
“朕也有这个担忧。”
商皇点头,道,“去年漠北八部举兵,他们便趁机发难过一次,但是,如今漠北大军势不可挡,必须召西南王或者关山王其中一人回来,朕如今,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要召两位武王回来,必须稳住巫族或者佛国。”
长孙皇后轻声道,“臣妾给陛下一个建议,陛下可以斟酌听听。”
“皇后请言。”商皇应道。
“陛下可还记得,此前李教习南下前往南岭时,曾路经巫族,当时闹出了不小的乱子,李教习还被巫族的巫后擒下,不过,没过多久,李教习便安然无恙地离开了巫族圣地,想必是达成了什么协议。”
长孙皇后提醒道,“妾身觉得,既然李教习能和巫族的巫后说上话,不妨李教习前往南疆巫族,代朝廷向巫族表达我大商的善意,只要稳住巫族,关山王便能无后顾之忧,尽快带兵回来。”
商皇听过眼前皇后的提醒,神色一凝。
他倒是把此事忘记了。
第878章
镇压夜,如此漫长。
烽火狼烟,几时方休。
纵然黑夜,大商各地,流离失所的百姓依旧在奔波,渴求一片容身之地。
战场,带来的永远都只有灾难。
夜下。
东临王提笔,向朝廷要兵,此外,为布衣侯请命。
大皇子不能再带兵!
权谋和领兵,完全是两回事,大皇子或许是一个懂得隐忍,善于权术之人,但是,带兵打仗,需要的是有领兵之才的将领,而不是善弄权术的皇子。
大商,不能再这样下去。
否则,白帝城的教训,还会再次发生。
房间中,油灯跳动,东临王以笔墨详细陈述了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和一些建议。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一般来说,临阵换帅是不小的忌讳,不过,事到如今,必须求变。
奏章中,东临王并没有将白帝城失守的罪责都推到大皇子身上,对于白帝城的失守,甚至没有多说什么。
怎么处置大皇子,是朝廷的事情,身为大商武王,他的职责就是想办法帮大商打赢这场仗。
若继续将任由大皇子压制着布衣侯的才能,对大商而言,是巨大的损失。
奏章,言辞恳切,陈述利害,半生都在征战的东临王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布衣侯,有着优秀的领兵才能,如今的局面下,必须启用。
“来人!”
奏章写好,东临王开口道。
“武王。”
一名亲卫快步走入房间,恭敬行礼道。
“将这些奏章送回都城,交给陛下。”
东临王将奏章递了过去,吩咐道。
“是!”
亲卫领命,带着奏章离去。
房间中,东临王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北方白帝城方向,面露凝色。
现在,他担心不仅仅是都城,还有还在北境与漠北东路大军周旋的忠武王和十一殿下。
白帝城被破,漠北铁骑便可自由出入大商腹地和北境,若是此时集结大军,围剿忠武王和十一殿下,他们这边甚至来不及支援。
不知道忠武王和十一殿下会怎么应对。
不过,忠武王和十一殿下全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应该会有应对之法。
北境。
韶关城,镇北军严阵以待,夜下,巡逻的将士亦不敢大意半分。
白帝城被破的消息传来之后,忠武王和十一皇子立刻退至韶关城,修复防御工事,全力防守,不再和漠北东路大军正面交锋。
不论忠武王还是十一皇子,对于眼前的局势都有着清晰的判断,如今白帝城被破,一旦漠北铁骑兵出白帝城,他们若没有天险可守,等同于将这十几万人暴露在漠北大军的铁骑之下。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固韶关城的防御工事,死守。
帅帐。
忠武王、十一皇子慕青看着眼前的地图,研究撤退的可能。
“不行。”
研究了许久,忠武王摇了摇头,凝声道,“我们的行兵速度没有漠北铁骑快,若是出城撤退,很可能被他们拦住,届时,白帝城的铁骑必定也会出来,前后夹击,我们必败无疑。”
“我明白忠武王的顾虑,不过,若是一直死守,同样不是长久之计。”
慕青注视着地图,神色凝重道,“我们的粮草,最多支持一个月,一个月后,若粮草无法送到,或者我们退不回大商腹地,同样也是等死。”
“粮草的确是个不小的问题。”
忠武王目光沉重道,“不论粮草还是援兵,如今都走不了白帝城,必须绕行,这一绕,变数可就多了,漠北铁骑有充分的时间去偷袭。”
“都是慕渊那个废物!”
慕青一拳砸在了桌上,怒声道,“七万人,竟然守不住白帝城一天,否则,我们何至于如此狼狈。”
“十一殿下,慎言。”
忠武王轻声一叹,道,“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没用,我们只能想办法解决眼前困境。”
“退不了,粮草又不够,只能等待援军。”
慕青双拳紧攥,道,“但是,哪里还有援军,天谕殿再次兴兵,凯旋王和罗刹王都被牵制住,西南方的佛国也一直对我大商虎视眈眈,西南王也无法回援,南境,情况同样差不多,没有援军了。”
白帝城失守,对大商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白帝城是进出北境和大商腹地的关键,掌握白帝城,就等于占据了这场战争的先机。
要绕过白帝城和周围的天险,就必须浪费数倍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
战场,战机瞬息万变,资源无比珍贵,哪经得起这样的浪费。
慕渊那个废物!
想到这里,慕青心中怒火越发难以抑制,他们辛辛苦苦在北境抵抗漠北东路大军,却没想到,最为关键的白帝城,被慕渊那个废物给丢了!
“援军。”
忠武王目光看向南边,眸子微凝,道,“迫不得已,陛下也只能调回西南王或者关山王的兵力了。”
天下伐商的局面,大商的确十分吃力,尤其是白帝城失守后,彻底落入了下风。
大商,需要变数。
也需要英雄!
乱世,就是出英雄的时代。
他相信,大商的气运,还未尽,不会就此衰败。
十江城。
精钢铁扇飞过,流光道道,纵横交错,夜下,李子夜还在习武,不断精炼武学,打磨招式。
“唰!”
不知为何,李子夜心头突然一跳,心神失守的一瞬,扇骨燕返,擦着手臂而过,鲜血泊泊淌出。
铿然一声,扇骨插入后方房间的门框上,不断颤动。
李子夜看向左臂上泊泊淌下的鲜血,心中有着一丝难掩的悸动。
发生何事了?
为何,心中如此不安?
烟雨楼。
深处。
地泉中,寒毒之力狂啸奔腾,无休无止,已然压制不住。
解药出错,即便李庆之和葛丹阳联手将地泉中的药力全都注入了花酆都体内,却还是解不开七阴绝脉的寒毒。
花酆都周围,地泉开始结冰,身体也由下到上,渐渐冰封。
最后的时刻,花酆都强压一身痛苦,异常秀气的脸上反而露出了一抹微笑。
“抱歉,楼主、葛老,我可能要先走了一步了,此生,虽然有撼,却是,无悔!”
话声间,花酆都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冰封,一身生机,也在寒毒的侵蚀下,逐渐消散。
“最后,还望楼主替我向小公子道一声歉,今生欠下的债,只能来世再还了!”
遗憾、不甘、无奈的笑容中,花酆都周身冰封,一生之路,也将要走到了尽头。
地泉前,葛丹阳看到这一幕,苍老的眸中闪过一抹悲伤之色,纵然修为再强,此刻,无力回天。
“不行!今生债,必须今生来还!”
地泉对面,李庆之从震怒中回过神,脚下一踏,纵身入空,一声怒喝,周身剑意狂暴无休,冲天而起。